小农民的妖孽人生 第434节

这个时候,齐晖正好陪着于定国走过来,人群中一个四十几岁左右的汉子大声喊道:

“齐晖,你可别只顾着带领凤鸣村发家,我们都是喝杏花河水长大的,你不能忘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

“对啊齐晖,你得指导我们,也让我们的核桃树挂上果实。”

外村的村民们都大声疾呼。

他们也是万亩核桃园的受害者,凤鸣村的核桃树在齐晖的指导下,硕果累累,让他们眼红不已。

齐晖当年从凤鸣村含恨离家,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截至目前,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

他生在一个卑不足道的农村家庭,长在贫穷落后的凤鸣村,茁壮于大山外面的世界。

生活的磨难,早就养成了他即使做错事,也不后悔的执拗性格。

缺失的亲情,让他这一生一世,永远都不可能再体会被父母宠溺的亲密。

实际上,亲情在他心中,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想象。

在这七年当中,他虽然对生他养他的凤鸣村念念不忘,不过对别的村庄,却并没有过深的感情。

他只是固执的认为,让身边的人过上好日子,已经是他最大的责任,如果再去顾及别的村庄,这已经超出了他的义务。

听到那个老乡的话,齐晖笑着冲他拱拱手。

心中却在腹诽,我可没有那么多功夫,能够带来凤鸣村的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我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今天凤鸣村来了这么多身居高位的大官,这是他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我这个草民应尽的义务。

王元虎听了,愤愤不平,闷声闷气的喊道:

“成老三,你现在知道说风凉话了,去年你姑娘要嫁到凤鸣村,是谁嫌我们村穷,死活不同意的?”

“是啊,现在知道后悔了,早干嘛去了?”

村民们听了哈哈大笑,一个个扬眉吐气的跟着起哄。

那个叫成老三的汉子脸色一红,急忙低头钻入人群,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今天的流水席,各家各户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好东西。

腊鸡、腊肉,野猪、山兔、山珍、野果,再加上张登科和吴秀平等人带来的茅台酒和中华烟。

酒席丰盛,整个凤鸣村酒肉飘香。

喝惯了自酿苞谷酒的村民们,品一口茅台,抽一根难得一见的软中华,心满意足。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富商们,尝一口香味扑鼻的农家菜,心旷神怡。

阳春白雪的高档烟酒,和下里巴人烹制的农家风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效果出奇的好

齐晖搀着拄着拐杖的王奶奶,带领于定国、王勇等人,从村头走到村尾。

他们在每家桌前,喝一口辣喉咙的苞谷酒,吃一口带着浓郁乡情的家常菜,唠几句亲热的家常话,其乐融融。

这让朴实的村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封疆大吏的亲和。

王奶奶眼睛湿、润了,看着这条她走了一辈子,并不算悠长的古老小街,她又回忆起了离世的老伴。

老人的心中激荡着第二次流水席,带给她的感伤。

齐晖搀着老人的手轻轻用力,提醒老人,时光荏苒,一切将会变的更好。

前人栽树,只要是有良心的后人,在乘凉的时候,都会想起前人的好。

王奶奶一脸慈祥的看着齐晖,枯干的老手抹去眼角的泪珠,沧桑的脸上又一次漾起欣慰的笑容。

“孩子,我没事,我这是高兴的。”

正文 第369章 不负美酒、勿慢乡情

这一趟与民同乐下来,足足用了大半个小时。

于定国罕见的喝了不少酒,但是依旧兴高采烈。

最后来到王奶奶家门口的酒桌坐下,于定国兴致盎然,对簇拥在身后的宋文清、张登科等江南、云州的政商各界人士挥挥手,爽朗地说道:

“好了,集体活动到此结束,大家分头行动,不要辜负了凤鸣村的美酒,不要怠慢了凤鸣村民的热情,我们今天不醉不归。”

随后他又笑着加上一句:“这是政治任务。”

众人答应着大笑散开,三三两两的找桌子坐下。

开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开始和凤鸣村的村民们,共同庆祝这难得的欢乐。

凤鸣村的流水席,又一次进入了兴奋的极点。

“于书记,难得您今天与民同乐,我代表云州班子敬您一杯。”

王勇拿起桌上的茅台,要给于定国倒酒。

“不要那个。”

于定国满面红光,爽快地推开酒瓶,指着一边的苞谷酒说道:

“齐晖,给我来碗苞谷酒,还是这个够醇、够烈、够地道。”

于定国端起粗瓷碗,对着众人说道:

“来,让我们共同敬王奶奶一碗,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祝凤鸣村早日富裕。”

于定国带头一口干了那碗苞谷酒,他用手背一抹嘴角的酒渍,说道:

首节上一节434/222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