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领主 第180节

  他说撤退就有序撤退,他说进攻就全军进攻,他说冲锋就舍命冲锋。

  因此,莫里斯自然而然就看上了从南境请来的那支雇佣兵,以及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市民武装。

  可这些人哪是他能轻易使唤得动的?

  雇佣兵是琥珀港市议会花钱请过来的,他们除了钱,其他东西一概不认。

  那么莫里斯有钱么?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过去,王室的财政来源主要有三块:直属领地与庄园的产出、琥珀港等自治市每年缴纳的城市税与关税、向贵族收取的土地税等各种费用。

  现在,王室的直属领地要么被沼地公爵霍霍成了废墟,要么就被他分封给了麾下新贵。

  各自治市也是被屠的被屠,投降的投降,硕果仅存的琥珀港还被免去了三年的税收,用于奖励市民们的英勇奋战。

  至于各地贵族的进贡就更不必提了,眼下沼地公爵就杵在琥珀港以西六十公里的托特城,随时都能再度包围琥珀港,压根就没几个有头有脸的本地贵族愿意为王室效力。

  前任国王挥霍无度,死后国库又遭到王室官员的瓜分。

  等到莫里斯继位,他所面临的就是一座空空荡荡国库。

  按照王室目前的财政水平,距离破产基本上就只差一步之遥,很多开支还得靠莫里斯自掏腰包。

  好在他当了二十年的伯爵,算是有一点家底,勉强还能支撑。

  买雇佣兵是没戏了,莫里斯自然而然就将目光投到了市民武装身上。

  要说这年头的市民阶层的确是上好的兵源。

  他们填得饱肚子还吃得起酒肉,身体自然比普通农民要强壮。

  同时他们还有钱自备武器防具,属于是吃螃蟹自带蘸碟了。

  可问题在于,市民们凭啥听他莫里斯的?

  当他们与国王利益一致时,他们不介意站在国王的旗帜下为国王而战。

  可当他们利益不一致时,他们也随时能用臭鸡蛋与硬石块招呼国王。

  守卫琥珀港?市民们义不容辞。

  为国王收复失地?哪凉快滚哪去!

  凭什么用市民的鲜血来保护国王的财产?

  接连碰壁后,莫里斯最终只能去城里的难民区碰碰运气。

  难民大部分是先前坚壁清野缩进城市的农民,总人数超过四万。

  他们蜷缩在市议会划定的一片区域里,靠着携带的余粮勉强度日。

  从他们中征召一批士兵倒不难,最大的问题还是钱。

  空有一副躯壳的农民上了战场就是纯给敌军送人头,没有钱,莫里斯就没办法武装并训练士兵。

  如果放到和平时期,国王搞钱的难度真不高。

  莫里斯的两个儿子都没结婚,找个有钱的中等级别贵族结婚不难,随随便便就能搞到大笔嫁妆。

  举行婚礼时还能向各地贵族收礼金,这又是一大笔钱。

  除了‘卖’儿子外,还能卖头衔。

  宫廷男爵、宫廷伯爵的头衔都能卖钱,多得是底层贵族或者富商愿意花钱购买。

  可问题现在是战争时期,明年莫里斯是否还坐在王位上都成问题。

  哪个有钱人会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莫里斯人在王宫里,急得嘴角都长水泡了。

  一波接一波的军情送进王宫,沼地公爵撤退到托特城就不走了,还大张旗鼓地招募军队,明摆着是要等雨季结束再进攻琥珀港。

  可莫里斯的忠诚军队依旧没个影。

  好在有少量下层贵族脱离了沼地公爵,主动来到琥珀港投靠王室,这才让他勉强拼凑出了一支五百人不到的军队。

  对于这些‘弃暗投明’的贵族,莫里斯大度地选择不计前嫌。

  这也算是他打出来的活广告,目的自然是为了拉拢更多的贵族。

  但这依旧是杯水车薪。

  以琥珀港的现状,守住城市倒不难,难的是彻底击溃沼地公爵。

  这厮若是赖在王冠领地不走,领地内的情况就只会愈来愈糟糕。

  沼地公爵的军队,以及因战争而产生的流民都会破坏领地的日常生产,并将正常的农民也变为流民。

  这种速度会愈来愈快,就跟细胞有丝分裂似的,一个流民能分裂出四个流民,而后越变越多。

  比起建设秩序,破坏秩序的难度要低得多得多。

  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若是拖到第三个年头,到明年开春,王冠领地就将遍地流民盗匪,光是剿匪兴许都要花上两三年的功夫。

  “该死的,那帮废物怎么还没进攻金鹿堡?”

  看了最新的军情汇报,莫里斯竟气得将其撕成了两半。

  他口中的废物,自然指的是白河伯爵、谷地公爵以及草地公爵。

  莫里斯心中是既委屈又愤怒,明明他都拼尽全力将洛泰尔拖在王冠领地了。

  为啥这三人都不动一动呢?

  金鹿堡都空虚成啥样了?

  与此同时,莫里斯也终于意识到了之前的自己究竟有多天真,也意识到组建一支只忠于他的强大军队是多么得困难。

  “这些废物不动也就罢了,静河南边的那些贵族凭什么还不来向我效忠?只要他们愿意汇聚在我的旗帜下,只要他们能够”

  局势的演变完全超出了莫里斯的构想。

  贵族们依旧在观望,尤其是领地在静河以南的贵族们。

  他们的领地损失较小,手头也尚且拥有一定的兵力,可面对莫里斯派出去的使者,他们的态度仍然暧昧。

  就在莫里斯无能狂怒时,三条来自南境的商船缓缓驶入琥珀港。

  在运来布匹、酒水、粮食的同时,商船还带来了一封信,一封来自鲁伊国王奥托三世的信。

  北境王国与鲁伊国王的交流本就频繁,去年莫里斯加冕为王时,还收到过奥托的祝贺信以及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但莫里斯对于奥托一直保持着警惕。

  原因无他,就因为奥托曾经表露过对北境王冠的野心。

  在看过信之后,莫里斯迅速召集群臣。

  “奥托声称要派遣一支自愿军来协助我击败沼地公爵,人数约在八百人上下,你们认为,我是否该接纳这支军队。”

  莫里斯口中的‘自愿军’,是一种不同于雇佣军的临时武装力量。

  这种军队来自非战乱地区,出于对心中道义的追求、对其他政权的支持,或者个人军事野心等原因而主动投身战争。

  他们通常不收钱,而是免费参与战争,并在战争结束后离开战乱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战争是一种高风险性的投资。

  很多穷困的骑士或者贵族都渴望参加战争,若是能俘虏一名地位较高的贵族,他们就能一夜暴富。

  就算没俘虏到贵族,只要能缴获盔甲或者优质战马,那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一匹优质战马的售价抵得上一块骑士领好几年的收入,值得为此而拼命。

  南境的贵族们在经济上的‘玩法’比较多样化,他们已经发展到抵押、租借、出售领地的阶段。

  有些大贵族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破产并失去家族的领地,这种时候他们会寄希望于通过战争所得来赎回领地。

  在南境的战争中,自愿军的身影随处可见,且通常比较守规矩。

  因此,对于信中的内容,莫里斯倒不是非常怀疑。

  有南境的破产贵族试图来北境发战争财,这很正常。

  毕竟北境都打了一年多了,消息早就传遍了南境。

  况且这支自愿军的总人数就八百人,即便奥托三世图谋不轨,这点人也掀不起太多风浪。

  琥珀港市长尼尔当即出列:“陛下,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凭借市民与雇佣兵,我们已经足够守卫琥珀港。”

  莫里斯的狗腿子,王室首相旋即反驳:“陛下,我认为应当接纳这支自愿军,南境的贵族们见不惯发动叛乱的洛泰尔,出于内心的公正协助我们平定叛乱,在关键时刻,或许就差这支军队就能扭转战局。”

  这自然是出自莫里斯的授意。

  实际上,在看完信的第一眼,莫里斯就已经决定要接纳这支军队。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哪怕来自南境的鲁伊王国,他也必须要收下。

  他需要变数,需要能够扭转战局的变数。

  在这些自愿军登陆琥珀港时,莫里斯会先要求他们宣誓听从指挥,并暂时效命于他。

  南境的贵族们都是三圣教的忠实教徒,且以虔诚而著称。

  莫里斯相信,这些自愿军绝不会背弃他们的誓言。

第217章 雨季的尾声,战争的序曲

  八月初,雨季接近尾声,狄厄瓦斯大陆的传统战争季节即将到来,全北境的各大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

  从林恩的西郊行宫到谷地公爵的白鹰堡,从国王莫里斯的琥珀港到草地公爵的苍狼堡,从沼地公爵的托特城到镜铁伯爵的铁堡

  使者们频繁出入各大势力的权力核心,或合纵连横、或密谋勾结。

  数以万计的士兵也开始集结,时刻准备着奔赴地狱。

  就在这细雨绵绵之际,位于北境中心枢纽地带的三河城却正在举行一场审判大会。

  六月底就被关押的市长于尔根、主教罗特吉等原城市高层总算是迎来了他们的清算时刻。

  三河城共有两座传统意义上的刑场。

  一座位于南门外,以执行绞刑为主,通常处决政治地位较低的罪犯,处决之后正好将尸体挂在南门边上,供市民与过往旅客观赏。

  剩下那座则位于菜市场广场,主要处决政治犯,通常要隔很多年才会动用,也是这一次的行刑地点。

  古今中外,刑场似乎就一直与菜市场脱离不了干系。

  主要这种地方人流量大,便于通过公开行刑震慑民众,同时也能为更多的民众提供难得的娱乐项目。

  对于市民们而言,市长与主教等大人物的审判大会可不是每年都能看到的。

  此等盛大的庆典自然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赏,广场周围还支起了各种小摊,售卖零食小吃或是各种日用商品。

  光审讯工作就持续了整整两天,新任市长利昂第一次在全体市民面前亮相,并亲自审讯了超过一百五十名犯案人员。

  仅从掌握的权力上看,自治市的市长其实与领主并没有太多区别,都是政治、军事、司法、外交一手抓。

首节上一节180/24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