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他所做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让兄弟们冷静下来,并倾听自己接下来要说出的话。
只有这样才能高效交流,否则交谈就会被洛嘉带入争吵。
情绪激动的洛嘉此时也沉静下来了。
“我在尝试让我的子嗣们进化。”
十一号语气平缓。
“通过我所发掘的一些生物技术,我母星上残存的旧日遗址,以及遗址里的信息,我得以学习到很多生物技术,并将我所学习到的一切应用在我们正进行的伟大事业上。”
“我的卫队战士身上应用的生物技术只是实验版,当这种技术变得完美后,他们不会有你们所知的种种缺点,比如骨刺,比如,无法流利的用发声器官交谈。”
“这是进化。”
十一号躯体不动,唯有头部忽然倾斜向秦夏。
“请告诉我,我的子嗣是否更加强大,并在斩首作战中替你完成了许多事情。”
秦夏没法否认这个事实:“我看到他们的骨刺能轻易洞穿一个战将的脑袋。”
“所以,他们变得更加高效了。”
“虽然这种进化成本高昂,但没有关系,迟早有一天可以成熟并普及。”
“我的子嗣们从来不携带医疗物资,他们在战斗中受伤后会自动愈合,因为我施加在自己基因种子上的生物改造帮助他们拥有远超极限战士的恢复能力。”
秦夏想到基里曼产出的基因种子虽然存在变异,但变异结果是正向的,会为极限战士提供快速复原能力。
后世极限战士战团长卡尔加进那么多次ICU不死可不光是因为他耐揍,跟基里曼的基因种子变异也有关系。
而十一号通过对自己的基因种子进行改造,让自己的子嗣们普遍拥有比极限战士更强的恢复能力。
随着十一号说出更多,想起更多,安格隆也就能感知到更多。
在第十一军团里,由原体血液培养成的基因种子会由技术人员进行二次培育,施加一些成熟的基因改造手段,进而让植入基因种子的战士获得更多能力。
这种做法是在十一号回归军团后才普及开来的,泰拉裔老兵植入的基因种子可没有被施加这么多花活,所以老兵就被边缘化,直到现在很少能在十一军团里见到泰拉裔老兵。
至于十一号原体产出的基因种子质量如何……
没有负面变异,可塑性极高,植入基因种子的星际战士普遍会变得极其理性,抛却情感,同时获得无需发声器官也能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这些改造技术是否来源于异形?”洛嘉看向安格隆。
安格隆轻轻摇头:“不来源于异形,而是源于这位兄弟母星上的古代资料库,再加上他自己研发……跟异形没有关系。”
“这是人类物种自己的技术。”十一号敞开臂膀,仿佛要接纳一切一般,“如果你们认同我的想法,可以将基因种子交给我一些,我将为你们的子嗣量身定制生物改造功能。”
洛嘉一脸恶寒:“纯粹的人体就是我子嗣最需要的!”
“如果人类的远古祖先像你一样选择止步不前而不是进化,那我们这个物种就不会存在。”
十一号平静阐述着自己的理论。
安格隆感知到他真的希望能说服兄弟们。
“欧克兽人从孢子里长出来时就能作战,相比之下我们人类个体太过弱小,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们的创造者为何要制造阿斯塔特呢?”
“我们必须进化,无论是普通个体还是超凡的个体都必须进化,止步不前的下场就是被愈发严苛的生存环境淘汰。”
听到这,秦夏觉得十一号所说的例子还真不一定对,因为人类未必是自然诞生并进化至今的。
“够了。”
在十一号想要继续说服兄弟们时,安格隆开口打断。
“十一军团的情况将会被帝国议会知晓,我并不知道帝皇或帝国会有何种态度,但考虑到你所使用的技术皆是来源于古代人类,所以我认为他们不会采取过激的举措。”
“我能确认你使用的技术就是来源于古人,当十一军团的情况在议会上被汇报出去时,我也会提供签署我名字的佐证材料。”
闻言,十一号默默点头,表示自己完全接受这种安排。
安格隆甚至感知到十一号正窃喜着,因为十一号认为帝皇会赞同生物改造,否则帝皇当初就不会制造出原体,也不会制造出阿斯塔特。
十一号发自内心认为自己和帝皇有共同点,比如崇尚理性,以及擅长生物技术,没准将来所有军团都会因自己开发的生物改造技术受益,因为帝皇不仅会允许这种技术的开发,还会很乐意推广应用。
感知到这些的安格隆无奈摇头。
在他看来,这位兄弟的确集成了帝皇的绝对理性和擅长生物技术的特点,但着实是对帝皇这个人没有什么了解。
如果十一号想通过性格和往昔判断帝皇下一步要做什么,或是有什么态度……
那可别忘了,佩图拉博的一些性格特质也是从帝皇身上继承来的。
第473章 全面化的吞世者
乌卫一登陆战仍在继续。
十一军团生化改造一事,佩图拉博对安格隆的处理方式并无意见,因此在向秦夏间接揭露秘密后便继续专注于指挥战斗。
被选为目标的要塞已被彻底掌控,卫星上的绿皮开始在各自军阀的率领下向要塞进攻,意图将人类从卫星上彻底驱逐出去。
钢铁勇士军团的三叉戟们和几乎全部兵力都被优先投送到要塞之中。
在佩图拉博之子们几乎全部抵达卫星的那一刻,进攻方在卫星上站稳脚便是不可被逆转的必然发生之事。
绿皮要塞被钢铁勇士防御,加固。
各种威力惊人的武器在已被掌控的要塞内组装。
大片空地被清理出来,用于给后续登陆部队当登陆点使用。
佩图拉博优先部署吞世者的泰坦以及骑士军团。
当铁之主的部署命令传达出去后,全息影像上立刻浮现起吞世者泰坦和骑士军团的标志。
余烬狼群这支泰坦军团的标志当然不会缺少吞世者军团随处可见的獠牙利齿元素,不过这獠牙利齿印在狼头标志上。
余烬狼群的泰坦编制同其他泰坦军团不同,没有小到战犬大到战将之类的泰坦等级,因为吞世者并未分到泰坦军团而只是得到泰坦制造技术的原因,努卫一工业世界不得不制造通用型泰坦,好让吞世者军团能最快拥有泰坦军团级作战编制。
通用型号泰坦是一种高度在三十五米左右的战争机器,双肩格外宽厚,搭载大量重武器平台。
模块化是努卫一通用型泰坦的主要特点,模块化的装甲和武器槽位使得通用泰坦能根据任务需要选择不同装备。
而因为缺少小型侦察型泰坦导致不能独立完成侦察任务的缺点,则是由骑士军团的机甲们填补。
将近两千台骑士机甲足够和泰坦军团优缺互补。
配合泰坦与骑士军团作战的,则是专门为协同作战进行过专项训练的吞世者们。
军团改编后的每一个吞世者战团皆有专业负责攻坚任务的连队,他们学习基因之父从佩图拉博给予的经验中总结的战术战略,有着不同于战团其他连队的训练方式,同时有着仅次于战团最精锐的第一连的装备物资供应。
而安格隆在很早时还特意设立过一个规定,那就是一旦军团面临需要所有战团共同参与的大规模战争,大规模攻坚作战,那么各个战团的攻坚连队就需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临时攻坚战团。
因此各个战团攻坚连队也会在进行专业训练时,学习更加细致且专业化的攻坚技能,就像钢铁勇士,这个大营需要硬碰硬,那个大营需要擅长组装和操控战争机器。
相当于如果碰上需要死磕的攻坚战,吞世者军团能在战时拼出一支小钢铁勇士军团来。
佩图拉博知晓这些情况后觉得虽然安格隆现在的攻坚战水平也不如自己,但至少思虑周全,很多事情皆是早有准备。
要执行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就只能让吞世者组成的攻坚部队配合泰坦与骑士军团,其他军团毕竟是没有特训过如何协同通用泰坦和两千多台骑士协同作战。
当被佩图拉博寄予厚望的部队全部集结完毕后,进攻要塞北部一百七十公里外虚空盾阵列的命令被下达。
不过铁之主并未亲自指挥这支吞世者攻坚部队,而是细致安排钢铁勇士通过轰炸和火力支援为攻坚部队开路。
“攻坚部队是各战团出点人拼凑起来的,这样的部队往往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指挥体系不稳固,容易出现指挥混乱的情况。”
莫塔里安开口。
安格隆从这位兄弟身上感受到不满,因为莫塔里安以为佩图拉博会安排铁勇和死守一起去拆虚空盾,进而为登陆作战赢得决定性优势。
“攻坚部队的确是拼起来的,但指挥体系非常完善。”安格隆沉声解释,“会由各攻坚连连长,和专门研究铁勇战术经验的阿斯塔特文官参谋组成指挥团,他们每一个命令都会在规定时间内迅速下达。”
“更别提现在还是最理想情况,那就是这指挥团队有来自钢铁勇士的战略顾问协助。”
佩图拉博听后默默点头,这就是他为何将指挥权交给攻坚部队自己。
至于那位战略顾问,则是被派过去的丹提欧克担任,在安格隆制订的战时规定中有关于讨论和决策的详细安排,丹提欧克将在一个战略命令被下达之前的投票决定环节里,有等同于三个连长的投票权力。
“这支拼起来的临时攻坚战团名字叫什么?”洛嘉问。
“吞城者。”
努凯里亚起义战争时期,起义军的名号。
在要塞内,集结起来的攻坚吞世者们正列队肃立之时,“努卫一改”型巨像指挥车轰鸣着在所有人面前驶过。
指挥团队站在指挥车最高处的露天平台上,于虚空盾生成的暗紫色穹顶下围在一起共同高举一面旗帜吞城者起义军战旗。
这面战旗是反抗者们拿下莫瑞家族要塞领地后,要塞领地里的平民为安格隆和秦夏绣制的战旗。
这是一面送给解放者的惊喜,被解放并成为自由人的人民们偷偷绣制了它。
因为没有丝线,他们就把自己身上为数不多的衣物拆成线用作缝制战旗,战旗高耸又巨大,要塞领地里所有掌握缝纫技能的人轮流上阵,才将这面战旗在起义军下一次战斗开始前赶制出来。
吞城者战旗看起来并不精致,可以用粗糙来形容,甚至上面还能看出一些缝纫者不小心戳破手指后留下的干涸血迹,但它意义重大。
战士们看到这面战旗的瞬间便战意激昂。
安格隆之子们经常遗憾于自己没能加入那场征服努凯里亚的战争,没能和基因之父一起把奴役者们赶尽杀绝挖坟掘墓,但现在,他们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时代,仿佛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和年轻时期的基因之父形成共鸣,体会并理解那些塑造了父亲的一切!
要塞出口缓缓升起。
整齐列阵的骑士机甲们先迈动步伐,临时组建的专业攻坚战团“吞城者”的战士们紧随其后。
通用型泰坦自队伍两侧行进,拱卫着努卫一改型指挥车。
指挥车顶部的吞城者战旗光芒四射,人们仿佛能听见努凯里亚上万年来奴隶的怒吼,以及被斩尽杀绝的高骑士和近卫军走狗们的悲鸣惨叫这是错觉,也是现实结构不强情况下发生的超自然现象,一个战士相信哪种说法取决于其对帝国真理的信仰程度。
战术核弹与钢铁勇士超重型火炮的齐射为吞城者开辟出一条相对通畅的道路。
当绿海涌来之时吞城者们像此前训练中那样与泰坦和骑士军团协同作战。
搭配不同装备的通用泰坦在此时起到了不同作用。
浑身上下所有武器槽位尽数列装远程武器的泰坦位于指挥车两侧,倾泻出的火力相当于一艘护卫舰在轨道轰炸时的十分之一。
还有专门负责在泰坦级战争机器对垒中快速决出胜负的近战特化通用泰坦,它们的武器槽位绝大部分都空余着,模块化装甲槽位安装的也都是轻型装甲,防御能力不强但更加小型化耗能低,并且集成类似神君泰坦那种惯性抵消功能。
这种近战化的通用泰坦能在面对绿皮同级战争机器时冲上去解决战斗,而不是两台庞然巨物把能扭转战争局势的火力扔在对方虚空盾上,彼此隔靴搔痒。
高效的协同作战让吞城者攻坚部队势如破竹,打到了虚空盾阵列所在的地方。
那些绿皮制造的虚空盾阵列,其体量可以用“地形”来形容。
但吞城者并不需要直接破坏整个阵列,只需要想办法让虚空盾出现点漏洞就行,届时只要有能容纳一发光矛的漏洞被打开,轨道外的战舰都能把整个阵列彻底摧毁。
“模块化才是未来。”安格隆观察着全息影像上的战略图示,忽然发出一声感慨,“说实话我觉得咱们所有军团的动力甲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物资贫瘠的军团用马克二,不贫瘠的用马克三,但无论是已经列装还是正在测试中的显然都不够先进。”
“什么意思?”佩图拉博忽然将注意力转移到兄弟身上,“让阿斯塔特的动力甲也像通用型泰坦似得,能具备根据任务更换不同盔甲功能的能力?”
“是的,但这也只是一个设想。”安格隆说,“毕竟军团人数太多,模块化设计会大大增加后勤压力。”
佩图拉博深以为然。
秦夏也深以为然。
后世贝利撒留考尔能设计模块化的原铸型动力甲并且大范围推广,一是有摄政王基里曼给他背书,二是那时候战团化的星际战士数量并不多,即便一万年后的帝国不如当前,也能负担得起模块化设计增加的后勤压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军团时期施行模块化设计对所有军团而言都不可能,某些后勤能力特别强的军团当然可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