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带恶人 第800节

  一阵腥风飘来,木笼里的米底商人抬起溃烂的眼睑,咿咿呀呀的说着。

  他的舌头已被割去半截,因为交不起税钱。

  青年抿了抿唇,沉声道:

  “我们只是想要您的宽容,大人。如果按照您这么个收法,我们这次行商不仅没有一分利润,还得向里面贴钱。”

  “猪狗一样低贱的东西,还想跟我讨价还价?”

  税吏冷笑着举起铜戒尺,恶狠狠敲响青年的脑袋。

  “愿真神阿胡拉保佑您!”阿卜杜勒突然高呼,从内袍掏出个鼓胀的亚麻布袋。

  “小孩子不懂事,您别和他一般见识,大人。”老人说着,向前送了送手臂。

  那只亚麻布袋随即消失在税吏宽大的袖笼中。

  金属碰撞声让税吏眯起眼睛,那是吕底亚金币特有的低沉回响。

  铜戒尺随即停顿,转而指向队伍末尾:“那两包没盖亚美尼亚税印的货物,按照大流士陛下最新的政令……”

  “充公,应该充公!让您和众位大人好好检查检查!”老人连忙弓着腰回话。

  甚至,不等卫兵动手,他便让队伍里的随从们将包裹卸下,送到了税吏和卫兵们休息的阴凉处。

  眼见老人如此识趣,税吏也没了发难的由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滚吧!”

  老人如蒙大赦,连忙带着商队入城。

  夕阳之下,青年回头望向城门口的木笼。

  经过一整天的消耗,他已经昏迷不醒,多半撑不过这个夜晚。

  城门阴影处,一位拄着手杖,双目失明的老者在旁无奈轻笑:

  “国王的归国王,税吏的归税吏。没办法,这就是帝国的规矩。”

  “那帝国的人民呢?”

  “凡事皆有代价。”

  “?”

  “你们就是那个代价。”

  青年哑然许久,沉声道:

  “世界,不该是这样的。”

  “或许吧,答案只能靠你自己去找了。”

  老人空洞的眼窝转向南方,那里残阳如血,正映染着远处的锡安山

  青年身躯一震,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冥冥中的指引。

  似乎,他想要的答案,就在那里。

  ~~

  深夜,锡安山上。

  白天入城被刁难的青年循着心中的呼喊,攀登到了一处山洞前。

  皎洁的月光洒下,一位白袍老者正拄着手杖站在洞外,似乎已等候多时。

  青年福至心灵,恭敬行礼:

  “老先生,向您致敬,希望您能为我解答心中的疑惑。您可以叫我艾敏(诚实可靠者,某位先知的称号)。”

第683章 古希腊掌管传销的神

  两个小时后。

  山洞中的青年睁开眸子,一脸激动地看向面前的老者:

  “大人,那就是天堂吗?”

  就在刚才,他的灵魂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引领进了一个美妙的国度。

  在那里,晶莹剔透的河流中流淌着比蜜更甜、比奶更醇的琼浆,河岸两侧生长着永不凋零的奇花异果,空气中弥漫着麝香与龙涎的芬芳。人们身着金线织就的丝绸华服,居住在绿玉砌成的宫殿中,宫殿的穹顶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折射出七彩霞光。浓荫蔽日的忘忧树下,名为“天使”的神圣造物弹奏着天籁之音,微风送来天堂独有的安宁与喜乐。

  在那里,既没有酷暑严寒,也没有病痛忧伤,唯有永恒的祥和与神灵的恩赐。最高处的乐园临近天神的宝座,四处流淌的生命之泉,能让得享者获得终极圆满,达到肉体与灵魂的极乐。

  洛恩点了点头,微笑道:

  “通常,我将其称之为【神之乐土】伊甸。”

  “那我该如何到达那里?”

  青年迫不及待地询问,眸中满是渴望。

  在这个诸神纷争,大国林立的时代,生命太苦了,人类也太苦了。

  他们的平等太少,欢愉也太少。

  饥饿干渴、生老病死、怨憎爱恨等种种痛苦更是如绞索般缠绕在每一个人的脖颈,相伴他们直到迈入死亡。

  因此,每个孩子一出生,往往带着哭声降临,没一个人笑着出来。

  所以,他迫切地想要从这场人生苦旅中挣脱。

  “你是个义人,如果你想的话,我现在就可以送你进去。”洛恩目光深邃,“但,只能你一个。”

  青年脸上先是露出狂喜,但很快却又陷入挣扎。

  终于,在漫长的思考之后,他摇了摇头:“感谢您的好意,但我恐怕没有这个福分。”

  “为什么?”洛恩有些好奇。

  青年苦笑道:“因为,我家里还有年迈的祖父等着赡养,岛上还有食不果腹的族人等着接济。如果我走了,他们怎么办?”

  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莱氏部落哈希姆家族。先祖曾拥有掌管麦加克尔白祭祀、召集古莱氏部落议事会议等权力,也算阔过。但随着波斯帝国将兵锋深入阿拉伯半岛,一切就都变了。

  他们这些岛上的原住民们不敌波斯大军,全都都成为了波斯人的奴仆,自此背上了沉重的税务和劳役负担。

  但阿拉伯半岛虽然幅员辽阔,却土地贫瘠,多数土地寸草不生,绿洲更是寥寥无几,生活资源极其的匮乏,无法负担过多的人口,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物产。因而,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或者通过对外行商和贸易,来换取自身所需的生存物资。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的家族逐为了生存,渐加入了行商的队伍。

  但出门在外,不仅要承受波斯人的盘剥和欺凌,还要小心各种可怕的魔兽和天灾,所以这条路注定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也因此,他的父亲阿卜杜拉在他出生前便殁于经商途中,后母亲在他6岁时病故,是祖父靠着族人的接济将他抚育成人。

  如果只是自己进入天堂,祖父和族人在外面受苦,那这份恩典又有何意义?

  青年沉默片刻,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就没有办法让我所有的族人都过上这种生活吗?”

  “正如我告诉你的那样,国王的归国王,税吏的归税吏。同样,诸神的归诸神,人类的归人类,这是规矩。”

  “果然不行吗?”青年颇为失望。

  洛恩摇了摇头,道:

  “我的意思是,相比于一昧求助神的怜悯,为何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属于阿拉伯人自己的【地上天国】?”

  青年心头一震,原本黯淡的眸子瞬间亮起,甚至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

  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要行的路。

  但……

  “帝国恐怕不会放任我们独立的。而且,岛上的人也不敢轻易反抗。”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不团结。”

  青年面露苦涩,将阿拉伯人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娓娓道来。

  阿拉伯半岛气候干燥,内陆植被稀少,资源匮乏,所以游牧生活就成为原住民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因此,自亚伯拉罕时代以来,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基本保持不变。

  期间,阿拉伯人通常按照血缘关系组成氏族部落,每个部落各自为政,由被称作赛义德或谢赫的部落领袖管理部落事务。他们身穿宽大衣袍,头包披巾,以食椰枣、饮羊奶或骆驼奶为生。大多数族人则过着逐水草而居,放牧、狩猎以及贸易的简单生活。

  波斯人没来之前,他们还能勉强维持自给自足。

  但波斯人来了之后,异常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过重的税务常常使阿拉伯人食不果腹,因此半岛内部的劫掠活动盛行。

  部落间劫掠行为频频发生,又造成相互无休止的恶性仇杀,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的对立和敌视,进而制约了阿拉伯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让整个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宛如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凝聚。

  顺便一提,古早时期的阿拉伯半岛和其余的文明一样,属于多神信仰体系。

  自然神、祖先神、功能性神灵和部落守护神共同存在,不同部族的崇拜体系差异极大,加上互相劫掠和仇杀,彼此之间几乎打出了狗脑子,根本没有正常和解的可能。

  这也正是之前,青年认为那些阿拉伯土著神也靠不住的原因。

  洛恩了解完状况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所以,你需要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旗帜,将所有的阿拉伯人团结到一起,让他们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该如何做,请您教我!”

  青年躬身询问,眸中的渴望更胜从前。

  洛恩略一挥手,打开魔法阵图,两块刻满希伯来文的泥板从中浮现:

  “或许,它能给你答案……”

  ~~

  长夜褪去,黎明降临。

  青年甩了甩酸麻的腕子,看着膝前那写满字迹的羊皮纸,疲惫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1)只崇拜独一的神,不许为其树配神。

  (2)要孝敬父母,不许忤逆虐待。

  (3)不许因怕贫困而溺婴。

  (4)不许接近或明或暗的丑事。

  (5)不许杀害无辜。

  (6)不许侵吞孤儿财产。

  (7)要给足斗称分量,不许克扣亏人。

  (8)要秉公说话,即使对自己亲属不利。

  (9)要实践神之约,不能违反。

  (10)要遵循神的正道,防止误入歧途。

  此为【十诫】,用以规范信者的言行,劝导他们顺主顺圣,不分贫富贵贱,皆为兄弟,并应神的感召,停止部落氏族之间的相互争斗和仇杀。

  只要能坚持这份精神纲领,阿拉伯人必然能摆脱互相的仇杀,真正团结到一起,实现伟大的宏愿,为地上万众建立幸福永恒的天国乐园。

  而实际上,这些身怀此等觉悟的义人在后世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首节上一节800/82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