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从倒卖白鲜开始成神 第65节

  “英莫斯一直由政府资助,光是英国政府就前后累计投资了两亿多英镑,虽然一直没有实现盈利,但其拥有八家芯片厂,估值也在七亿英镑左右,即便是贱卖,也得6亿英镑以上。”

  嘶……

  不愧是芯片行业,上来就是以亿为单位。

  保护伞公司凭借白药系列和维纳斯系列已经成为了恐怖的吸金机器,去年的营业收入高达三亿英镑,而且还在飞速增长,但建设生物科技研发基地以及洋馆,配备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招募顶级研究员等,哪一样都是花钱如流水,保护伞公司现在的可支配资金还真不太多。

  不募集资金的话,的确买不起。

  “老板,你为什么想要造芯片?”

第101章 我们必须改变世界

  保护伞如今的业务,不说和电子行业毫无关系吧,也只能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一个是生物技术,一个是电子工业,怎么看都不是一伙的啊。

  和鲍里斯对保护伞公司的未来预计一样,帕特里克也认为纵向深耕的方式更适合保护伞的发展。

  因此对于墨菲“进军电子行业”的想法,帕特里克虽然也按照墨菲的吩咐去了解了,却一直并不支持。

  跨度太大了,保护伞在这方面一点积累都没有,而芯片行业又是极其需要技术积累的行业,凭保护伞目前的情况闯进去,那不是小白兔进了狼窝吗?纯纯的败家行为。

  但在墨菲看来,这却是自己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为什么要进军电子行业?

  还不是因为如今的科技发展太慢了!

  事实上如今的科技界虽然没有三十年后那么卷,但也已经发展的足够快了,以日新月异形容电子行业一点都不夸张。

  但墨菲来自未来,在他看来,目前的诸多技术还是太不够了。

  比如变形课题组极其需要的基因测序技术,现在就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是搁三十年后,鲍里斯变成吸血鬼后的基因变化哪儿还需要一点点的去猜测新增了什么基因之类的,直接给他做个全基因组测序,然后和人类基因组以及蝙蝠基因组做一下对比,异同之处一下就出来了。

  又比如咒语课题组对于咒语效果的测量,由于各种物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问题,以及人体非侵入式传感器的缺乏,难以对巫师的脑波、神经电位进行测量,也就无法对巫师与咒语的关系做进一步的量化分析。

  而未来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超分辨显微技术,光遗传学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各种分析技术等,都是科研过程中巨大的助力,能够大大加快研究速度。

  他前世只是计算机本科毕业,和这些科学技术根本没打过交道,名字听说过没错,但具体是个啥,那是一窍不通。

  他想要让这些技术重新在这个世界里出现,就只有一条途径老老实实的加速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让那些各个专业的大牛巨佬们,重新把这些技术开发出来。

  而能够加速所有科技研究速度的,只有电子行业。

  更小的晶体管,更多的电路,更快的计算速度,更大的储存,更复杂的算法……最后就会变成更精确的数据,更完善的理论,更发达的技术。

  人类未来三十年不断加速的科技列车,是疾驰在硅晶轨道之上的。

  摩尔定律就是这个世界未来三十年科技进步的铁则。

  所以,墨菲的逻辑很清楚。

  想要更好的研究魔法,就需要更先进的科技,而想要更先进的科技,就要有更快的计算机,想要更快的计算机,就需要更好的芯片。

  而更好的芯片,要么顺其自然的让它在几十年后出现,要么就只有墨菲把它造出来。

  但这个理由,却没办法给帕特里克说。

  “我看好这个行业。”他只能这么回答。

  这个理由显然无法说服帕特里克,但后者却没有反驳,而是问:“你确定要进入这个行业吗?”

  “确定。”

  帕特里克点了点头,“那我们再想想办法,你有没有具体的想法?”

  芯片行业很大,电子行业更是巨大,帕特里克是想问问墨菲具体想做哪一块。

  “当然。”

  “我们先从芯片做起,先打造出从IP核设计,到IC架构,到芯片制造的半产业链,然后再扩张至芯片全产业链,同时,我们还要在个人电脑以及其它个人电子产品方面布局,软件上我们需要构建出自己的系统和应用环境,因为根据我的设想,我们的芯片架构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无法被现有软硬件兼容。”

  帕特里克听着,感觉老板要么是疯了,要么他就是一个比乔帮主还要有野心的狂想家。

  这不就是英特尔加苹果加微软么!

  一个芯片都够呛了,还要做全新的电脑和软件系统,这三个哪个不是烧钱狂魔。

  “姑且问一句,公司能回购我的股份吗?”帕特里克道。

  墨菲乐了,“想跑路?”

  “你这计划,谁听了不想跑路?不跑,我怕是会赔的裤子都穿不起。”帕特里克吐槽道。

  “要不,咱们只做电脑如何?用已有的芯片和系统,我们只要做好设计,也是可以发展的。”帕特里克道。

  他的偶像乔帮主,最开始就是这么干的。

  苹果最初,也不过就是个电脑组装店。

  “不行!”墨菲断然拒绝。

  我缺的是钱吗?联想那种货色,我要来何用?

  “帕特里克,还不明白吗?”他看向自己的合作伙伴,认真的道,“我不是要凭借着一些花哨的销售技巧或者独特的定价策略塞满自己的口袋,我们必须要推动科技的进步!我们必须要改变世界!!”

  帕特里克呆住了。

  改变世界……

  这和他的偶像说过的话何其相似!

  他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前,看到了那个突然走进自己办公室的少年……

  嗯?少年?

  眼前的这家伙的脸分明更像是一个青年……

  不过这不重要。

  帕特里克感觉自己的热血再次被点燃了。

  是啊,他竟然忘了。

  难道当时他抛下蓝山公司的职位,去跟一个一文不名的男孩从头开始打天下,是为了钱吗?

  是为了让自己安稳享乐的度过下半生吗?

  不,不是!

  他是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事物,他看到了凭借那个伟大事物改变世界的可能。

  他想参与进那个伟大事物的创造过程中,让自己的生命借此成为传说即便只是传说中的一小部分。

  “我明白了。”帕特里克冷静了下来。

  “但资金怎么办?继续卖保护伞的股份吗?”

  由于疯狂的吸金能力,保护伞公司的整体估值也水涨船高,如果墨菲舍得下公开募股,立刻就能让保护伞跨入百亿英镑级超级公司的行列。

  但上市就意味着要受到更多更严格的监督和监管,这是墨菲所不乐意的,也会给保护伞带来很多的麻烦。

  “也不是不行,不过我暂时不想动保护伞的股份了,但伊西斯药业和卡美洛倒是可以。”

  保护伞公司不能上市,但两个子公司上市的话,对保护伞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了,各自公开募股20%左右的份额的话,也不会影响控制权,是一条可以快速筹集资金的可行路径。

  “先走走程序吧,看看是否合适。但芯片厂的事情不能拖了,找些专家做做评估,拿个方案吧,我想知道从头开始建设一条从未有过的芯片制造生产线需要做哪些工作,又要多少投入。”

  帕特里克看着墨菲,对方身上有着初见时的那种沉稳,但同时,又像是哪里不同了,仿佛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面纱,他越发的看不透自己的老板了。

  “行,既然你已经打定主意,我不会再劝你。不过,你还是要考虑清楚,全世界最有钱最聪明的一群人都挤在电子行业,我们凭什么能比他们做的更好?”

第102章 遥遥领先

  “魔法。”

  魔药研究所中,墨菲道,“我们的优势只有魔法!”

  他的面前坐着几位计算机和半导体领域的专家。

  墨菲站在他们面前的讲台上,“我想造芯片。理由刚才也给大家说了,计算能力的提升,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石。但计算机的潜力大家都看得到,全世界最顶尖的大脑和大量的资本,都被投入到了这个领域。”

  “资本和头脑,我们都不缺,却也没有形成绝对性的优势,但我们却有着他们无法想像的东西,那就是魔法。”

  “从今天起,芯片攻关小组正式成立,你们将负责寻找魔法在这项工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各位都是计算机或者半导体领域的专家,对芯片制造的流程都很清楚,我需要大家打开思路,找出一条能够使我们对其它竞争对手形成明显优势的道路。”

  “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墨菲话音刚落,便有一个人站了起来。

  “戴瑞奇普雷斯顿博士。”墨菲认出了对方,“您请讲。”

  戴瑞奇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微胖男性,“所长,我有个想法。事实上,在来到这个研究所不久,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是一名算法工程师,不过我对芯片领域一直非常有兴趣,我自学过IC设计,做过半导体电路,我还到晶圆厂实习过一段时间……”

  “抱歉,我的意思是,在进入研究所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魔法制作芯片的事情。我认为,有两个咒语,可能会对制作芯片非常有用。”

  “那就是放大咒和缩小咒!”

  “众所周知,最能代表芯片工艺进步的数据就是制程。今年年初,英特尔推出的80486芯片,把芯片晶体管数量首次推至一百万个以上,它采用的是1微米制程,这是现今最先进的芯片制程。”

  “在英国,最好的芯片工厂,能够稳定量产1.5微米制程的芯片,相当于四年前英特尔80386芯片的水平。”

  “制程的进步就意味着更多的晶体管,就意味着更大的算力。”戴瑞奇道,“但,制程的每一点进步都非常的困难,涉及大量的工艺改进,从IC设计到光刻机到掺杂技术、蚀刻工艺、光刻胶等等。”

  “而这都是因为,芯片太小了,晶体管太小了。芯片就是人类精密制造技术的巅峰,芯片的晶体管,就是人类能够批量制造出的最小的机械结构。”

  “能够将两条电路的间隙控制在1微米已经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人类的一根发丝直径在50微米左右,1微米制程,就是在一根发丝那么细的尺度上,雕刻出三四十条电路,简直不可思议。”

  “但,我们有魔法。如果我们把芯片放大,比如放大五倍,制作好电路之后,再将它缩小,制程的问题就变得根本不是问题了!”

  “以如今英国的1.5微米制程来说,放大五倍之后,我们能够用1.5微米的工艺在一个二十五倍面积的晶圆上进行雕刻,等到雕刻完毕,再缩小至原本的大小,其制程便相当于缩小了五倍,也即是0.3微米制程!对比如今的英特尔,堪称遥遥领先。”

  “如果是对恢复原本大小后的晶圆再使用缩小咒,使其再缩小五倍,则我们会直接进入60纳米制程领域,根据摩尔定律,我们将至少领先世界十五年!”

  “而据我所知,放大咒和缩小咒的变化倍数,并不止五倍。如果我们能够把晶圆放大十倍,再缩小十倍,就得到了15纳米制程的芯片,若是放大二十倍,再缩小二十倍,就是接近3纳米制程!领先全球三十年不成问题!”

  事实上戴瑞奇的说法并不准确。

  芯片性能不仅仅和制程相关,IC设计、材料、喷涂工艺、光刻技术、封装工艺等等,牵涉众多。

  且不说制程到了十纳米以下时,就会出现的量子隧穿效应,不可能简单的通过直接缩小原本芯片解决,必须要新的材料、新的门电路设计才能够攻克。

  就是单单五倍制程变化的芯片,也不太可能把1.5微米制程下的制造技术,直接应用到放大后的晶圆上。

  但这个思路还是牢牢把握住了芯片制造中最为关键的瓶颈:精密制造工艺的最小尺寸问题。

  “非常好!”墨菲鼓掌,“了不起的思路!普雷斯顿博士,我希望你能够立刻对这个想法开展验证。你需要些什么?”

  事实上,把放大缩小咒用在芯片生产上,是墨菲早就有的想法,也是他觉得有可能在芯片行业做出成绩的依仗之一。

  不过作为一个领导者,没必要时刻彰显自己的聪明,让下属自己提出思路,会更有效的激发其积极性。

  “一台光刻机,不需要特别先进的,已经淘汰的工艺就可以,还有就是需要有一名擅长放大咒和缩小咒的巫师配合。”说着,戴瑞奇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对了,还要有一间超净实验室。”

  超净实验室和光刻机都好办,花钱就可以买来。但巫师……

  考虑到心灵之种还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墨菲最终还是决定先让家养小精灵去协助一下。

首节上一节65/26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