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面硬化不再泥泞,无论步兵还是坦克,冲锋时的前进速度都大幅提升,纵使背后已经没有了大口径火炮支援,攻势反而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迅速而凶猛。
面对敌人强悍的攻势,一线阵地很快有些招架不住,指挥官当即按照预定方案,交替掩护向地势略高的二线阵地后撤。
“报告司令官阁下,第一攻击梯队已夺下敌阵地前沿。”
“很好!立即投入第二梯队。”
叛军指挥部内,哈罗夫上将在得知己方欺诈战术奏效,攻势进展顺利后,终于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之前连续十几次的连续进攻,已经让哈罗夫对陆战一师有了长足的了解。他必须承认,这是一支强悍的部队,他们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特别是空中单位和单兵火力,都给这些自诩“西北狼”的叛军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而他们的指挥官,那个名叫德拉贡的年轻准将,他的打法老练而凶狠,防御部署的很有章法,而且即使处于防御方,也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经常会在击退西北军攻击的同时,迅速转换攻防姿态,对他们这边的阵地进行反冲锋,不让哈罗夫安心搞他的土工掘进战术。
要不是军情紧急,他们急着赶过去切断中央军的退路,哈罗夫真的不想生啃这么一个容易崩牙的硬家伙。
好在对方最终还是露出了破绽,被哈罗夫一顿忽悠,同意让叛军阵前收尸,让他有机会把带来的几百吨“白水泥”用上。
这套“欺敌战术”固然不要脸,但至少奏效了!
很快,后出发的第二梯队通过了硬化的野地,抵达陆战一师的一线阵地。他们出发后,虽然遭到了对方炮兵的重点关照,但得益于路面好走了不少,大大加快了冲锋速度,因为并没有像之前的攻击一样,刚走到一半就被猛烈的炮火炸成半残。
有了他们的增援,已经攻入一线阵地的第一梯队很快便站稳了脚跟,继续向陆战一师的后防突击。
哈罗夫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优势兵力不断压缩陆战一师的生存空间,将要塞外围的阵地切割吞没,逼迫他们退入要塞内部据守。这样一来,西北军就算不能迅速歼灭陆战一师,也能给部队打通继续南下的道路,达成最初的战略目的。
多罗山要塞的阵地上,随着一线阵地的大部失守,陆战一师的三个摩步团开始收缩防线节节阻击。
叛军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他们的坦克比陆战一师多,仅第一梯队就出动了多达一百五十辆。即便分散了用于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也依旧可以对步兵构成不小的威胁。
为了对付这些铁家伙,陆战一师也拿出了自己一直压箱底的“大宝贝”——试做型单兵反坦克火箭筒。
这种武器模仿自地球二战时期的经典反坦克武器,巴祖卡火箭筒,采用六十毫米口径,后装填设计,有效射程达五百米。实弹测试时,在均质钢板标靶上打出了超过一百毫米的最大穿深。
值得一提的是,与这种武器同步进行开发,一起接受测试的还有山寨版铁拳,在威力和穿深上都比火箭筒更强,达到了惊人的两百毫米。但因为射程只有坑爹的三十米,因此在测试中被拥有压倒性射程优势的山寨巴祖卡击败,不过还是获得小批量来自陆战队的订单。
毕竟二百毫米的穿深,看上去好像很猛,但实际上威力严重过剩。因为眼下各国的主流坦克,正面主装甲普遍在一百毫米上下,侧后方更是不堪,因此穿甲能力够用,射程和精度都相对更高的火箭筒更受军方的青睐。
至于德拉贡,他一开始到是有一步到位,直接山寨“社会主义日屁股”的打算,但无奈军工部门的能力着实有限,无法满足他这“甲方爸爸”的所有需求。
总之,这种由殖民地军工部门开发和生产的新型反坦克武器正式进入军队的装备序列,第一批试用品共五百具,其中一百具被送回本土,交付陆战一师装备使用,每具配套弹药一百发,另外还有两千发一次性的“铁矛”式助推榴弹。
这两种单兵武器在一览无遗的开阔地使用,的确是没有常规的反坦克炮好用,可一旦战斗转入巷战一类的复杂地形,其轻便灵活的优势立马便凸显了出来。
比起笨重到需要一整个六人炮兵班才能玩转的反坦克炮,火箭筒就简单的多了,每个发射小组只需两人,而铁矛更简单,一个人就能轻易使用。他们利用纵横交错的战壕,可以轻易绕到任意位置,攻击敌军坦克的薄弱部位。
第一次在战场上亮相,火箭筒便一鸣惊人。
叛军的装甲部队本以为自己只需要小心提防那些目标明显的战防炮即可,结果忽视了沿战壕悄悄绕到自己侧面的反坦克火箭小组,被冷不防的一发入魂。
陆战一师采取协同作战方式,以班排为单位的火力组吸引敌方注意力,尽量压制敌军坦克周围的伴随步兵,给侧翼迂回的反坦克小组制造机会。
靠着出色的战斗配合,已经攻上守军一线阵地的叛军不由得陷入苦战,装甲单位损失惨重。而一旦坦克被消灭,剩余的步兵也很快就会被消灭。
第440章 斐拉维的决断
“哈罗夫那边究竟在搞什么!他手上有两个兵团、整整十万人,结果一个多罗山让他愣是打到了现在。亏他当初还敢向我夸下海口,说他只需要一天就能把这个点拿下来!”
已经被叛军占领的原中央军部大楼内,斐拉维刚刚接到西北军发来的电报。对于哈罗夫在多罗山要塞攻势受挫,斐拉维并没有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准岳父,就顾忌他的面子在,直接回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回电,勒令他加强攻势。
连日来的战事虽然在整体大局上是斐拉维一方占据优势,但拥护幼帝的中央军纵使节节败退,已经被他们逼出帝都,也依旧没有放弃抵抗,甚至还因为霍华德的苏醒而略有了一丝起色,这两天就跟回光返照一样,愣是打的有来有回。
而帝都这边也并非一帆风顺,斐拉维的叛军几乎占领了整个帝都,但唯独最最最重要的皇宫却始终都没能拿下。
据守皇宫的禁卫军第三团在团长汉诺上校的指挥下,哪怕斐拉维亲自喊话对他们劝降,也依旧不为所动,已经与叛军血战了数个昼夜,依托坚固工事杀伤了大量的叛军士兵,护城河完全被血水染成了红色。
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斐拉维甚至抱着“打烂了再重建”的觉悟,投入了两个重炮团,对皇宫进行覆盖射击。
眼看着自己家在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的轰击下房倒屋塌,斐拉维非但不能表现出心疼,还的专门致电,夸炮兵轰的好!
斐拉维心里苦,但他又实在没法说。
一个帝国皇宫、一个多罗山要塞,这两个十分关键的地方久攻不下,严重影响着斐拉维的心情。
“这个德拉贡,真是不识抬举!”
对于德拉贡,斐拉维始终怀有一丝惋惜。他是真的很欣赏对方的才华,希望能拉拢他到自己麾下效力。但这个男人却一次次拒绝他抛来的橄榄枝,最后还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
“既然我得不到(这个人才),那就只能毁掉了。”
望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斐拉维不断思索着。
两天前,原本一退再退的中央军突然重振旗鼓,在帝都以东四十公里外的谷底主动反攻,同追击部队打了一场正面战,双方大战一天一夜,双方各付出数千人的伤亡,虽然中央军再一次后撤,但却成功遏制住了追兵的锋芒。
斐拉维看的出来,这是霍华德的手笔,意图争取时间,好能重整败退的部队。退至号角港中央军保守估计还有十五万人,而在随同撤离的民众之中,亦有大量预备役和退伍老兵。如果将这些人都武装起来,霍华德手上的部队可以翻一倍。
所以斐拉维一直步步紧逼,他不敢给霍华德的中央集团以任何喘息的机会,务必要一鼓作气的消灭他们,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登基称帝的不利因素。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叛军的两支大兵团,斐拉维亲率的本部有十八万,但需要分兵控制整个帝都,因此最多只能分出一半的部队用于追击,而西北军哈罗夫部那十万,则被坚守多罗山要塞的陆战一师拖住。
至于那些零零散散,正从全国各地赶来给斐拉维助阵的“勤王军”,虽然加起来能有十几二十万之多,但大多都是战斗力低下的地方二线部队,就算都赶过来了,也需要重新整编才能投入战斗,否则连合格的炮灰都当不了!
“算了,还是拉西北军一把吧。通知后勤部,把我们的炮弹分一半给哈罗夫将军送去。另外提醒送炮弹的辎重部队,让他们等到晚上天黑了再出发,免的再被炸了!”
斐拉维虽然嘴上讽刺哈罗夫这个小军神名不副实,但也清楚对方眼下所处的困境。他曾在远东战场上亲眼目睹过航空队战斗的身姿,对这种新式武器还算了解,因此当他得知西北军遭到空袭,大批辎重物资被摧毁时,并没有太过惊讶。
事实上早在四个月前,先帝还未驾崩时,他就通过向中央军部申请,为自己的第七装甲师要到了两架一代的灰海鸥双翼教练机和两架尚未升级的陆基型的飞燕I型战斗机,组建了东南军区第一支航空侦查分队,用于边境巡逻。
后来十八路皇子武装奔丧,斐拉维手下也有人提议,把这四架战斗机都带上,但被斐拉维一口拒绝。
斐拉维很清楚,目前最好的战斗机和最好的飞行员,全都掌握在海军陆战队手上,自己手下这几个飞行员,还是从殖民地航校招来的第三期飞行学员,实力上远不是已经在远东经历过实战的前两期,更不要说和那些龙宫岛的巫女教官比了。
因此斐拉维把他们留在了东南军区,就连东南军区的飞艇部队都没有带过来。
不过斐拉维不光清楚战斗机的厉害,也知道这种武器的许多弱点,比方说抗毁伤能力弱、载弹量少、滞空时间短等,因此必须依托前沿机场,频繁的进行起降。
当初的春季军演,与陆战一师第二场对战的52师,就是靠着一次甘玲利落的夜袭机场,成功在演习上消灭了航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