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王启年来到了西秦国皇宫。
他来到了赵高的房间,麻溜的跪倒,“弟子王启年,见过老师!”
看到王启年,赵高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启年来了,快起来,快起来,六年未见了!”
王启年笑着说道,“老师和六年前一样雄姿英发啊!”
赵高骂道,“瞎说,我想雄也雄不起来啊。”
“怎么样,殿下有什么指示?”
王启年说道,“殿下的意思,杀了西秦皇帝,然后你和韩大将军之间假装生了龃龉。”
“韩大将军领兵在外,不服您扶立的继承人,于是拥兵自重,威胁您要清君侧。”
“这样的话西秦内乱,北齐也会想着趁火打劫,你被逼终无奈,举朝投降南庆军队。”
赵高呵呵笑道,“好啊,扶立一个别人不服气的继承人,这个为师最擅长了。”
“好不容易来一次,刺杀皇帝的事情,为师去办吧。”
“这些年为师研究做菜颇有心得,你可得尝尝为师的手艺。”
王启年就知道,这趟任务非常简单,赵高会帮他办的。
半个月后。
南庆,御书房。
陈萍萍和庆帝相对而坐,陈萍萍正在讲述西秦国发生的怪事。
“陛下,永王殿下派王启年刺杀了西秦国皇帝,西秦朝野震惊。”
“宦官高要主张拥立十岁的小皇子登基,方便其控制朝政。”
“大将军韩信和征北将军上杉虎,对此颇有微词,但高要并不理会二人的意见。”
“小皇子登基后,一日朝堂宴饮,高要命人牵了一只麋鹿上殿,还说那是一匹马。”
“朝中大臣,多数人都说的确是一匹马,只有少数人说那是一只鹿。”
那些说马的大臣,大多数都是罗网成员,事先演练好的。
但是也有不少大臣,是真的怕赵高,真的指鹿为马。
庆帝瞪着眼睛,听着这个离谱的故事,“然后说鹿的大臣,就被高要杀了?”
陈萍萍点了点头,“没错,全部坑杀,一个不留。”
杀掉西秦国的保皇党,也为西秦整体投降南庆做好了准备。
“韩信上杉虎对此大为激愤,声称要清君侧,剪除高要!”
“如果不是北蛮即将南下,说不定西秦已经生出内乱了。”
庆帝目光中生出了一丝疑惑,“但是之前你们鉴查院的情报上说,高要和韩信相处甚笃,互相信重啊。”
也正是因为这个情报,庆帝和秦业才觉得西秦不容易击败。
其实这个情报是千真万确的,庆帝和秦业的判断也是非常精准的。
后来指鹿为马,赵高和韩信生嫌隙,全都是表演出来骗人的。
陈萍萍露出一丝苦笑,“陛下,人是会变的,韩信初掌军权,自然对高要感激涕零。”
“现在站稳脚跟了,就有了自己的想法,看不惯高要弄权。”
“国无圣君,国本不固!
还是因为西秦没有一个如陛下般圣明的君主啊!”
庆帝有些鄙夷的说道,“朕高估了宦官高要的手段和能力!”
“但是,从这些年他干的那些事来看,他不像如此糊涂的人。”
陈萍萍分析道,“内忧外患之下,突然发生变故,就会暴露本来隐藏的矛盾,永王殿下这一招很高明。”
“北齐得知消息后,已经派遣十万大军前往西秦边界,准备趁乱捞取好处了。”
西秦国所占之地,原来都是北齐的诸侯国,哪怕李长安能占一半,也是开疆拓土的大功劳。
庆帝隐隐觉得,李长安又要捞个大功劳回来了。
北齐,御书房。
太后和小皇帝,正在听着卫华报告最新的情报。
“太后,陛下,西秦国内忧外患,我们十万大军已经在边界待命。”
“宦官高要来信,声称南庆大军压境,韩信意欲自立,西秦已经无法支撑。”
“他愿意将都城琅琊城献给大齐,恢复大齐属国的地位,还希望太后和陛下对他既往不咎。”
西秦国造了北齐的反,击败了北齐多次大军镇压,死在西秦军队手里的北齐士兵足足有数万人。
小皇帝问道,“琅琊城中还有多少西秦军队?”
卫华答道,“应当还有精兵六万,两万禁军,四万都城卫军。”
小皇帝分析道,“西秦军队非常强悍,但是这次腹背受敌,高要也是没办法才请求归附。”
“但是他这六万人,挡不住韩信的将近十万大军,如果李长安再趁火打劫,他必死无疑。”
卫华接着说道,“所以高要邀请我十万大军进入琅琊城,帮西秦稳固局势,对抗南庆和韩信。”
“西秦本来就是我大齐属国,现在濒临险境请求归附也在常理之中,朕觉得倒是可以接受。”
卫太后接着说道,“但是,李长安十万大军,还在定州虎视眈眈。”
“而且,李长安为人阴险无耻,贼不走空,城府极深,他不趁火打劫是不可能的。”
卫太后对李长安的评价是咬着牙说的,毕竟她自己是深有体会。
但是在战豆豆的心里,对李长安还是很欣赏倾慕的。
“我们和西秦合兵之后有十六万人,琅琊城也是坚城,李长安孤军深入攻打坚城,并不明智。”
长期以来,哪怕是庆帝盛年时期,南庆军队都没有深入北方太远。
因为孤军深入太险,而且粮草补给困难,庆国在北方更是没有民心基础,兵员也很难补充。
卫太后点了点头道,“皇儿的话不无道理,但是本宫总是觉得不太放心,不如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吧。”
次日朝会上,令卫太后意外的是,除了原本的帝党之外,还有不少重臣都同意小皇帝的意见。
甚至连长宁侯卫壁,也对李长安不敢贸然北上充满了信心,他可是太后兄长,锦衣卫镇抚使卫华的父亲。
罗网在上京的发展,比在南庆京都城还发达,长宁侯卫壁贪财好色,是重点攻略对象。
再加上锦衣卫府衙中得到的一些重臣的把柄,罗网才能威胁这么多人支持小皇帝。
最终,卫太后拍板,决定大军西进琅琊城,光复西秦国!
定州,阳关。
王启年刚刚念完了赵高的最新来信,帐中将领一时陷入了沉默。
赵高的来信,说的是愿意和李长安里应外合,吃掉北齐的十万大军。
然后西秦举国投降南庆,成为南庆属国,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此时的军帐中,除了叶家一系的将领,另外五万边军的将领也赶来了。
这些将领隐隐以秦易为首,这人也是秦家第二代的重要人物,秦恒的堂兄。
叶家、秦家大多数将领的意见,都比较保守。
“大都督,我军从未深入北上,不如趁乱夺取西秦南部一些城池,也算开疆拓土的大功。”
“西秦本来就是北齐属国,要是西秦和北齐狼狈为奸,我们孤军深入将会非常危险。”
“就算高要是真心归附,但是有北齐十万边军阻挠,打起持久战来,我们必定要吃大亏。”
这一次,还是年轻胆大的叶完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大都督,末将认为,宦官高要,一个无后的阉人,必然无远虑。”
“他跟我们传信的同时,一定也跟北齐有连通,他是两边下注,待价而沽。”
“西秦国和北齐数次大战,北齐损兵折将,高要也担心北齐会清算,对北齐并无偏向。”
“北蛮各部落南下,北齐的精锐骑兵也不敢擅动,这次去西秦的十万兵马,以步兵居多。”
听着叶完的话,叶重心里猛跳,这小子不会要带着所有骑兵千里奔袭,去截杀北齐大军吧。
“叶完,你小子想做什么?”
“大庆军队,从来没有深入北方那么远过!”
李长安不以为然的说道,“本王觉得叶完说的有些意思,继续说下去。”
叶完接着说道,“大都督,北齐边军已经开始向琅琊城进发,估计十日左右就能到达。”
“您可以给高要回信,许以高官厚禄,允许其投降后继续掌空西秦。”
叶完说到这里,秦易就反对道,“叶将军,此事需向陛下请旨。”
叶完冷笑着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等你请完旨意,西秦都被北齐收回了!”
“所为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犹犹豫豫必定错失良机!”
李长安冷眼旁观,听到叶完的话,叶重急的直冒汗,宫殿面色毫无波动,不知道再想什么。
“本王都督两州军事,陛下钦命灭国大任,这等小事无需请旨,叶完继续说。”
叶完顶着父亲叶重喷火的目光,继续说道,“可请影密卫在琅琊城散布流言。”
“就说北齐已经准备清算西秦官员将领,连每个级别怎么处理都想好了,首犯高要凌迟处死……”
“然后……请大都督将征西军五万精骑全部交由末将率领,千里急行至琅琊城外!”
“只要打乱北齐阵脚,高要必然派遣西秦军助战!”
“如此,可得西秦国归附,吃掉十万北齐边军!”
“此乃开疆拓土之大功,还能重创宿敌北齐,大都督,不能再等了!”
叶完的话,顿时激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算上情报传递时间,北齐军已经出发数日了,估计还有三四天就能到达琅琊城了。”
“你三四天能行军一千里吗?太冒险了!”
“如此孤军深入,若是被北齐和西秦联手针对,五万精骑尽丧,悔之晚矣!”
“大都督,此议断不可行!”
叶完坚持己见,一点都不退缩。
“大庆精骑日行三百里不在话下,时间完全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