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 第155节

  大宗师庆帝,刚刚在十几丈外,已经听到了殿中大臣的抗议。

  李承乾哆哆嗦嗦的说道,“刚才儿臣想让永王叔站在最前面,结果被永王叔打了……”

  “哼!”

  庆帝突然怒哼一声,然后快走两步坐上了御座。

  “打得好啊!”

  庆帝愤怒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响。

  陛下竟然说李长安打得好,那些太子一党的官员顿时就有不平。

  连赖名成都跃跃欲试,当朝打太子,不能鼓励纵容啊。

  但是,庆帝接着掷地有声的说道,“太子的位置,不可轻动!”

  “李承乾私自相让,被你王叔教训,纯属活该!”

  本来几个要死谏的大臣,顿时心安了。

  这句话看似在批评李承乾,实则是在敲打李长安啊!

  这话稳住了太子党羽的心,也是在为太子站台。

  李长安知道,庆帝已经开始敲打自己了。

  对于夺嫡的几方,有一方过于强势了,庆帝就要出面平衡。

  这手段,不新鲜!

  “陛下圣明!”

  “臣弟对太子的位置没有兴趣,但是他非要让给我。”

  “臣弟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请求,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出手小施惩戒!”

  庆帝冷笑了一声,“朕知道!”

  “你感兴趣的,可是朕的御座!”

第133章 范闲:我尊法如仗剑!赖名成:呸!你钓鱼执法!

  听到了庆帝和永王的对话,殿中的官员们算是真正见识到永王的嚣张。

  你打了太子,还要怪太子非把位置让给你,好像打的有理有据。

  “臣弟惶恐!”

  李长安喊了一句,算是表达了对皇帝的尊重。

  太子咬着牙,半边脸已经肿了起来,心里已经开始暗暗记恨。

  庆帝看在眼里,心里非常满意。

  他喜欢争斗,喜欢臣子们之间争,也喜欢继承人之间争。

  有争执才有制衡,才能体现皇权的威严,有争执才不会被底下人架空。

  庆帝显然不愿意再提这件事,就按照管例开始了朝会。

  最先报告的是边关战事,秦业年龄大了,由枢密院副使曲向东代为报告。

  “北齐边关近日无事,但是北齐内部诸侯国却发生了叛乱。”

  “半个月前,西秦国突然举兵自立,现在已经吞并了五个北齐诸侯国。”

  “北齐派遣大军十万,被西秦大将军韩信以少胜多,全部歼灭!”

  听到这个消息,南庆群臣开始幸灾乐祸,毕竟兵祸发生在敌国,就是喜事!

  “北魏灭亡后,除了北齐之外还有十几个诸侯国,那些诸侯国都成了北齐附属国。”

  “北齐举国军队也就五十万上下,十万大军足以伤筋动骨了!”

  “西秦灭掉的五国,都是比较强大的,剩下那些小国,还不是摧枯拉朽!”

  “那可不一定,北齐有大宗师,苦荷一怒之下屠了西秦皇室,西秦还不是转眼间灭亡!”

  范闲在鉴查院就听过韩信的名字,之前他还知道李长安的贴身太监叫赵高。

  他一直都以为是重名,毕竟连太子的名字他也在前世的历史上听过。

  庆帝说道,“静观其变吧,北齐国的大宗师应该不会坐视不管的。”

  李长安心道,要是他没有跟苦荷干一架,苦荷的确会出手的。

  但是现在嘛,苦荷估计还得养伤呢。

  说完边关的事情,林若甫又报告了六部的大事,足足一个时辰后,才到了朝议环节。

  侯公公一声“有事奏本,无事退朝”之后,官员们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

  李承泽本来准备了自辩的折子,但是后来各方消息传来,他索性直接躺平放弃了。

  所有衙门都将走私案做成了铁证,怎么辩解也没用了。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的目光,都在赖名成身上。

  这两位都是太子的人,但是太子交代过,放赖名成打头阵。

  毕竟崔二公子是去督察院自首检举的,而且赖名成一向敢说话,让他出头最合适。

  果然,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赖名成像上战场一样走到了大殿中间。

  “陛下,臣有本要奏!”

  庆帝对于赖名成的出班,简直是毫无意外。

  “赖名成,今日要参谁啊?”

  赖名成挺直了腰杆,振振有词的说道,“臣要参的人很多!”

  “这第一个要参的,就是后宫检疏司!”

  庆帝说道,“后宫检疏司,专伺采买宫内食材,你为何参他们?”

  赖名成答道,“督察院有风闻奏事之权,弹劾百官之责!

  近日风闻检疏司首领戴公公当众行贿,深感此人胆大妄为!”

  “既然敢当众行贿,就说明私下行贿受贿已成常态!

  因此督察院上下细细查证,已经查明了检疏司的罪行!”

  “戴公公利欲熏心,不择手段,为了贪墨索贿,压榨菜农无所不用其极!

  他利用菜价设下圈套,逼得不少菜农卖儿鬻女!

  “此人在城外购置豪宅三处,远远超其俸禄水准!检疏司的恶行在民间天怒人怨!”

  “百姓私下里,将检疏司称为血肉司!检疏司不但贪墨枉法,还败坏了皇室在民间的声望!”

  赖名成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庆帝又征询了大理寺的意见。

  大理寺卿奏对道,“检疏司隶属后宫,此案理应由陛下圣裁!”

  于是,庆帝就命人将软成一滩烂泥的戴公公拖了上来。

  戴公公知道,二皇子都快完了,更何况他一个小角色。

  庆帝对赖名成说道,“将罪证给他看看。”

  戴公公看着赖名成甩在他面前的奏折,上面的罪证列的详详细细。

  平时欺负欺负菜农和小太监的戴公公,哪里见过这等阵势。

  戴公公差点就跪不住瘫倒,声音颤抖着说道,“老奴错了!”

  “陛下开恩呐!”

  这个时候,侯公公对庆帝说道,“陛下,他认罪了。”

  庆帝甚至不愿多说一句废话,“灰飞烟灭!”

  于是,两个禁军直接将戴公公拖了出去。

  被拖走的戴公公,还在凄惨的喊叫。

  “陛下开恩呐,老奴愿意倾家荡产,将功补过!”

  “陛下开恩呐!”

  戴公公被拖下去之后,侯公公说道,“赖御史,您继续吧。”

  听到侯公公的话,李承泽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等着赖名成向他开炮。

  但是,赖名成却说道,“陛下,臣要参的第二人,是鉴查院提司,兼领一处主办,范闲!”

  刚才赖名成说到戴公公当众行贿,很多人都以为赖名成要将这件事轻轻揭过。

  范闲当众索贿,戴公公当众行贿,这件事也几乎是官场人人皆知的事情了。

  毕竟范闲是私生皇子,而且银票也被李承泽撕了,赖名成不参也说得过去。

  庆帝也来了兴趣,“赖名成,参范闲,什么由头?”

  赖名成竖起两根手指道,“两条罪名,一则索贿受贿,二则骄横枉法!”

  庆帝看着刚刚出班的范闲说道,“范闲,你可知罪!”

  范闲高声说道,“臣不知,臣无罪!

  所谓索贿受贿,骄横枉法,臣不知从何说起!”

  赖名成又掏出一份奏折,“范闲公然索贿受贿,当时多人所见,人证众多,证词在此,范闲你休想抵赖!”

  范闲摊了摊手道,“确实没有的事情,如何承认呢?”

  赖名成立刻拱手对庆帝说道,“陛下,既然范闲拒不承认,臣请传人证!”

  这个时候,李承泽直接站了出来,“陛下,儿臣就是人证!”

  李承泽丝毫不慌,庆帝就顺势说道,“李承泽,你说说当时的情况吧。”

  “当时,鉴查院一处查封检疏司,范闲当众暗示索贿。

  后来,他直接拿了戴公公送的三千两银票,还当众清点……”

  李承泽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范闲就说道,“银票都撕了,哪里来的受贿之说啊?”

  赖名成却无奈的摇了摇头,“当年永王殿下被人告御状,就是因为不懂刑律,不明法理。

  今日你范闲,也是一样的无知!”

  李长安无奈的看着赖名成,这时候了还要点我吗,有这个必要?

  范闲好奇的说道,“赖御史,难道是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受贿了?”

  赖名成义正言辞的说道,“范闲,当你收下银票之后,命令鉴查院一处撤走,就此放过检疏司。”

  “这时权钱交易已经完成,戴公公的三千两银票换得了你对检疏司放手,收钱办事,受贿已成!”

首节上一节155/6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