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默许李长安影密卫做大,本来就有制衡鉴查院的意图。他和老伙伴陈萍萍,早就各怀鬼胎了。
而且,李长安各方面的影响力和势力,正好和长公主、太子的组合形成新的均势。
现在的李承泽对上李长安,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磨刀石的价值已经几乎没有了,是时候换一块磨刀石了。
一个继承帝位希望渺茫,但是实力却超乎寻常强大的亲王,简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
如果实力过于强大,但是继位希望同样大,那么太子会惧怕,会失去信心。
如果实力不强,继位希望渺茫,太子又没有危机感。
挑磨刀石,也是一门学问。
洪四庠低声说道,“陛下,老奴总觉得永王殿下有一种谜一般的自信。”
“那种自信是发自内心的无所顾忌,他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倚仗。”
听到洪四庠这么说,庆帝突然笑了起来,“你多虑了,他的倚仗能比得过朕的倚仗吗?”
言下之意,朕是大宗师,所以才会放心的换磨刀石玩,不担心玩坏了局面。
他李长安再有倚仗,身边还能有大宗师不成!
“不过万事小心为上,你还是定期去巡视护龙山庄和永王府。”
“朕会让他赶紧搬出京都城,住在城外的护龙山庄,也算是对他的一点惩戒!”
洪四庠领命道,“老奴遵旨。”
几日后,李长安完成了搬迁,家眷和影密卫全部搬去了城外护龙山庄。
不少人都在解读这件事,说李长安最近太跳脱,庆帝给他的小小惩戒。
毕竟,对于一个亲王来说,不住在京都城中就意味着消息不灵通。
但是,对大宗师李长安来说,有罗网和影密卫在,这点距离根本算不上什么。
住在城外,远离的各路人马的眼线,反而让李长安的行动自由了不少。
搬出京都城对其他亲王可能是惩戒,但是对于李长安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李长安现在的易筋经已经大成,只剩下第七周天黑级浮屠没有修炼。
练满前面六级浮屠,已经达到了其他人类大宗师的实力。
现在的李长安伤势已经大好,同时也在修炼黑级浮屠。
一般武者只能经脉存储真气,修炼白级浮屠可以穴窍储气,继续修炼黑级浮屠初步阶段,就可以全身储存真气。
因为不像庆帝那样全身经脉尽数毁去,所以李长安达到全身储存真气的状态之后,就比庆帝体内真气还充裕。
所以,只要李长安炼成黑级浮屠的初级阶段,就能在战力上碾压庆帝和戴眼罩的五竹!
也就是说,只需要炼成黑级浮屠初级阶段,就能当世无敌了!
如果想和摘掉眼罩的五竹镭射眼一较高下,就需要黑级浮屠的中阶或者圆满阶段了。
针对李承泽的行动已经好几天了,李长安听惊鲵报告情况,王启年、邢育森、藤紫荆在侧待命。
“殿下,鉴查院、刑部、大理寺、督察院都受理了案件,也都向庆帝上书说明了情况。”
“但是,庆帝对于他们的上书,全部没有明确下达旨意。”
对于庆帝的态度,李长安并不奇怪,“不给旨意,就是不反对继续审理,现在进展如何了。”
惊鲵继续说道,“进展非常顺利,各个店铺的掌柜手里的账目都非常详细。”
“各衙门还向鉴查院核对了锦衣卫的情报,基本都做成了铁证。”
影密卫手中关于走私的锦衣卫情报,已经全部抄录给了鉴查院一份。
“而且刑部和大理寺的主官,都是太子门下,所以案件审理非常顺利。”
“至于崔家二公子,已经被督察院重点保护,赖名成已经拿到了崔家走私的铁证。”
现在看来,事情的发展都在按计划进行,“老王,二皇子有没有对这些原告下手?”
王启年说道,“根据范无救的情报,目前应该是没有。”
“因为刑部和大理寺有太子的人在,想灭口几乎不可能。”
“而且鉴查院已经在各衙门附近埋了大量暗桩,就等着李承泽派人来灭口。”
李长安轻笑一声道,“范闲这是和李承泽杠上了,绝不给他翻身的机会。”
惊鲵接着说到了范闲的消息,“因为各衙门调查李承泽的事被庆帝默许,范闲也启动了对李承泽门下贪官的调查。”
李承泽门下的贪官不少,在原剧中陈萍萍担忧牵扯太广,就和范闲做局,利用赖名成的正直,将调查这些贪官的差事推给了督察院。
但是现在李承泽墙倒众人推,陈萍萍和范闲自然要痛打落水狗了。
李长安又问道,“对了,本王密令范无救探查史家镇剩余人员和货物,有没有查到隐匿地点?”
王启年答道,“已经查到了,殿下是否要安排人前去取证。”
李长安摇了摇头,“不,墙倒众人推,我们只需要开个头就行了。”
“你将线索同时偷偷泄露给鉴查院和太子,让他们自己去抢吧。”
“袁梦怎么样了,这次三法司会审应该不会草草结案了吧?”
王启年答道,“这次有走私案的背景在,赖名成非常重视袁梦的检举。”
“十几位被逼迫的姑娘人证物证具在,范思辙和李承平也被叫去问话。”
李长安不禁感慨道,“赖名成还真是不怕死,这种人本王倒是不想让他死。”
原剧中,赖名成因抱月楼事件参了范闲,参了李承泽,然后参了鉴查院,最后还参了庆帝。
最终,庆帝直接将赖名成廷杖至死。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赖名成和庆帝点名的孤臣范闲有了一点私交。
但是这次赖名成亲自查了李承泽,要是还参鉴查院,参陛下,那恐怕还是要落得惨死的下场。
李长安都可以想象,赖名成一定会说庆帝纵容二皇子夺嫡,才导致内库走私。
说不定还要来一句,内库走私大案,陛下乃是首犯!
虽然赖名成说的都是事实,但却也是在庆帝的忍耐边缘行走。
“藤梓荆,赖名成这些年举荐的官员中,有没有卷入走私或者贪腐的?”
藤梓荆答道,“有,有两位正好就是二皇子门下,应该已经被调查了。”
李长安对惊鲵说道,“你拿着令牌去找林若甫,准备好参赖名成的折子,写的越严重越好。”
“如果老赖还要头铁,关键时刻参他一本!”
李长安搞垮李承泽,是为了拯救他磨刀石的悲惨命运。
李长安参倒赖名成,是为了使他免于被杖死的悲惨命运。
“诸位,本王虽然整天算计别人,却都是为了他们好,本王真是不容易啊。”
惊鲵和王启年等人心悦诚服的一齐说道,“殿下仁慈!”
第132章 当朝掴太子!我对太子之位没兴趣!(23)
数日后,朝会前夕。
太子在回廊里,遇到了初次上朝的范闲。
“太子殿下,早啊!”
太子这次朝会有些忐忑,因为他派去史家镇屠镇的人一去不回。
虽然都是他的死士,但是这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事情,总是让人揪心。
因为先知先觉,李长安知道太子会有这么一出,所以早就让当地罗网埋伏了高手等待。
那些死士倒也敬业,被抓了几个之后死活不开口。
“范闲,你被督察院参了,怎么也不写个自辩折?”
范闲耸了耸肩道,“督察院也没催啊!”
原剧中,范闲对戴公公钓鱼执法,引来了督察院的疯狂弹劾。
范闲面对弹劾,就是不肯按照惯例上自辩折,惹得督察院群情激愤。
后来范闲还给督察院送了“狺狺狂吠”赠言,又上了“奸臣当道”的折子,惹得督察院大怒。
这些作为都是为了激怒督察院,将他和戴公公查个底朝天。
这样的话,相当于他一场钓鱼执法,借着督察院的手将检疏司贪腐查出来了。
但是现在的范闲,钓鱼执法没有完全成功,三千两银票被李承泽当众撕了。
而且,督察院上上下下忙的稀里糊涂,都在关注内库走私大案,也没人关注范闲有没有上自辩折。
太子提醒道,“赖名成今天可是卯这劲儿呢,虽然主菜是二哥,但是你要小心赖名成拿你开刀。”
范闲指了指袖口的奏折道,“我今天也是冲李承泽来的。”
“我那天银票也没拿着,而且事先都跟陈院长报备过。
赖名成再能参,也没理由参我啊!”
太子摇了摇头,“御史参人水平都极高,总能找到想不到的刁钻理由,你千万小心应对。”
范闲冲太子拱了拱手,“多谢殿下提醒!”
“对了,麻烦殿下帮忙找个懂上朝礼数的,教教我怎么上朝。”
随后,太子招来了鸿胪寺的辛其物,“辛其物专门负责朝堂礼仪,还有监督百官威仪的职责,教你最合适!”
辛其物带着范闲来到了上朝的大殿,范闲不禁感慨这里不是正殿,地方有点小。
其实是庆帝觉得正殿人站得远听不清说话,就改在了小点的宫殿上朝。
皇帝御座下方,左边站着已经到位的太子,那边是站皇子的地方。
右边有两个座位,枢密正使秦业正在座位上呼呼大睡,另一个座位是给宰相林若甫的。
范闲遇到了督察院左都御史赖名成,对方果然对他目露凶光,好像马上要掏出奏折参一本的架势。
大臣们都按位置站好,只有范闲还站在最中间东张西望,毕竟第一次上朝,好奇啊!
朝堂外的回廊上,李承泽终于拦住了李长安。
“永王叔,我真是想不到,竟然会倒在你手上。”
李承泽看起来非常憔悴,声音都有些微微发抖。
这些天里,小羊驼一定是被吓坏了。
李长安无所谓的说道,“你栽到我手里,是最幸福的,是你最好的结局。”
这次李长安的发难没有任何预兆,让他感觉非常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