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片万片飞入梅花,如果不是雪那还是能什么!
李长安念完最后一句,他瞬间反应过来,这就是雪!
最后,他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在北齐使团的叹息声中,崔慎彻底服气了!
真正会写诗的人,自然知道李长安的咏雪诗,无可指摘。
“罢了,外臣心服口服,小殿下天纵奇才!”
“从今往后,外臣再也不写诗了!”
在这首诗的烘托下,国宴氛围达到高潮!
堂堂五言长城,没有在北齐吃过鳖,却在南庆翻了车!
南庆文坛被北齐压了这么久,这口恶气真是出的酣畅淋漓!
庆帝频频举杯,南庆君臣开怀畅饮!
在国宴快要结束的时候,双方喝的都有些多了。
长宁侯叹息道,“三殿下,的确是天纵奇才。”
“但是,南庆也就偶尔出一两首好诗。”
“要说天下文坛正统,衣冠正朔,还是在我大齐!”
这种阴阳怪气,冷嘲热讽,是外交场合最常见的。
庆帝使了个眼色,范建郭攸之等人,已经准备抡袖子舌战了。
这个时候,李长安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二哥……何为衣冠?”
这一声很小,但是殿中人都听到了。
李治坦言道,“衣冠就是文化人的衣帽,代指文化正统。”
李长安满脸疑惑,“文化正统在哪里,应该看人有没有文化。”
“难道只凭衣冠品类和南北地域,就能判定有没有文化吗?”
李治还没说话,卫壁就开始冷言冷语。
“小儿还是无知,竟不知何为衣冠正朔!”
他话音刚落,李长安突然笑了起来。
“陛下,臣弟想描述一下长宁侯!”
庆帝毫不犹豫,“准了!”
李治好奇的问道,“三弟,你已经做了咏鹅、咏雪,现在还要作一首咏人?”
李长安摇了摇头,“不是咏人。”
李治心领神会,“哦,也对。
长宁侯不是人。”
卫壁闻言,顿时火冒三丈。
“李治,你才不是人呢!”
卫壁话音刚落,李长安就说道。
“我要咏针,娘亲用的那种绣花针!”
李治一头雾水,范建却拍了拍桌子。
“哦!小殿下是说,长宁侯很细!”
长宁侯卫壁快气炸了,这两人拐外抹角骂人啊!
南庆大臣哄堂大笑,卫壁满脸通红。
“小殿下,外臣洗耳恭听!”
“外臣颇有才德,如何成了绣花针!”
李长安的手指指向了卫壁,卫壁突然感觉身子一僵。
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李长安话音落地,周遭短暂的安静。
然后爆出了更加热烈的哄笑!
就连庆帝也端不住了,笑的前仰后合!
南庆大臣本就醉的厉害,现在更是七倒八歪。
就连北齐使团,也都憋不住笑意。
太损了!
绣花针的针眼,可不就长在屁股上。
李长安眼睁睁的看着,长宁侯的好感度,从-50降低到了-100!
仇恨满格了!
日后北齐小皇帝战豆豆的舅舅,被李长安差点活活气死!
李治喝的醉醺醺的,拎着酒壶就来到了卫壁眼前。
“眼睛长在屁股上,不就是屁眼吗?”
“长宁侯,要名扬天下了!”
“从今往后,全天下都将知道你的新封号!”
“屁眼侯!”
第10章 提前封王!五岁三咏!名声大噪!
崔慎和卫壁是两种人,从情感值能看出来。
虽然以后不能作诗,崔慎的情感值还上升了二十。
这位五言长城,倒是实在的文化人。
祈年殿上跳脱的靖王李治,再次引爆了满堂哄笑。
也就只有皇帝的亲兄弟,敢在皇宫中如此放肆。
卫壁气的吹胡子瞪眼,只怕这绰号真要流传开了。
“李治!你!你有辱斯文!欺人太甚!”
国宴接近尾声的时候,崔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陛下,三殿下这三首诗,外臣越想越是钦佩!”
“辞藻简朴灵动,意境天真无邪,诗才天成!”
“咏鹅、咏雪、咏针,五岁三咏,必将是万世佳话!”
庆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阁下不愧是庄大家的弟子,有胸怀!”
崔慎接着说道,“陛下,外臣不才,想帮三殿下牵线搭桥。”
“家师名满天下,外臣想引荐三殿下入家师门下,恳请陛下恩准!”
庄墨韩可是天下文坛领袖,南庆没人能拜在他门下。
庆帝笑着说道,“好你个五言长城,挖墙脚挖到朕的兄弟身上来了!”
南庆众臣议论纷纷,意见出现了分歧。
庄墨韩是公认的天下文坛泰斗,可不是谁都收的。
这个拜师的机会,十分难得。
但是庆帝的兄弟拜师北齐人,又显得南庆文坛太弱势。
好不容易出个天才,还要去北齐拜师。
文坛上的窝囊,一直都是庆帝的心病。
南庆、东夷两国的士子,都以到北齐参加科举为荣。
虽然考中之后,无法在北齐做官,但回国一定有官做。
因为天下人都认为,能在北齐中三甲,就有了在全天下做官的资格。
庆帝内心深处,是不想让李长安拜师庄墨韩的。
即使李长安以后成了大诗人,天下人都说是北齐教的!
庆帝转向李长安道,“三弟,可愿意?”
李长安摇了摇头,然后朝庆帝拱手见礼。
他神色严肃道,“陛下!臣弟愿做大庆庄墨韩!”
李长安这话撂出来,再次让祈年殿冷场了。
殿中绝大多数都是读书人,知道庄墨韩的地位有多高。
哪怕是南庆人,也觉得李长安的话有些狂了。
但是庆帝却不这么想,文坛也是统治工具而已。
学问做得好,诗文做的漂亮,远没有到神化的地步。
“好!好!好!”
庆帝一连三个好字,掷地有声!
“大庆学子,就该有此志向!”
“诗词文化,怎能总是求师于人!”
庆帝振兴文坛的心思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这种东西就像足球一样,再国富民强,踢不好就是踢不好。
所以,李长安是顺着庆帝心思说话。
哪怕所有人都觉得狂妄,但是庆帝会非常认同。
南庆臣子们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向庆帝祝贺。
“恭喜陛下,三殿下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