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一人往矣 第85节

  众多龙虎山弟子不明白为何张静清突然情绪大变,这般急躁想要唤张之维回山,但也得嘱咐那些入门一年不到的小弟子赶紧照顾好张静清,这才匆匆回房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跟在似冲这位三一门高功后头,前后脚功夫下了龙虎山。

  从未见过龙精虎猛的张静清这般虚弱的小弟子也是小心翼翼搀扶着他回房,但对于张静清而言,他并没有受到什么内伤,单纯只是消耗过度,需要调息罢了。

  而在张静清的桌子上,也有着一张写着四个字的批语。

  正是这四个字的批语,就让张静清差点没被抽干。

  而这张四字批语的内容就是:千年变局!

第128章 左若童登门

  京城这边闭关的王一不急不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的,不再去在意那到底会不会有的因果反噬,真正将这次当做是一场闭关。

  心态上的调整,让王一在静功方面的修行更进了一步。

  他每日就是日常的打坐,入定,然后就是午睡,时不时还会在房门外挂上一张纸条,跟外面的仆人说一声自己今天想换换口味,让其做好送到门口,轻敲三下房门即可。

  这一套操作搞下来,连把术士小子游白云都给整不会了,你真是在闭关啊?

  王一也没办法,总不能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了睡睡了吃吧?那会变胖的!自己可不想二十二岁的年纪就有个小肚子,踏入修行圈也不意味着异人就可以疏忽身材管理了,只是异人在得之后,自身生命有了一定的升华,新陈代谢方面比常人好的多,不容易胖,也不容易瘦。

  在这样的入定修行之下,王一发觉自己的一些手段还有了精进。

  最明显的就是磁场雷达和磁场运转这两个了,范围从最初的一百米扩大了五百米。

  每次自己灵魂出窍,与天地共鸣之间,自己方圆五百米内任何生物的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过自己感知,而过了五百米这个范围吧,就需要自己的灵魂去探索了。磁场运转更是如此,京城的二月份还是冷的,但在王一将磁场运转范围扩大到五百米这个范围后,对于这附近的百姓而言,感觉最明显就是天气没那么冷了,不至于到那种冻死人的地步。

  这种异象很难引起有心人的察觉,也不会有太多人去关注那些随时可能被冻死的人。

  他这边倒是自由自在,一副没把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的因果反噬放在心上的样子,但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三一门而言,当左若童收到似冲从龙虎山那边,拜托张静清这位天师占卜得来的卦象批语后,整个人就真的不好了。

  千年变局,就这么四个字,没有指出一个大概未来方向的批语,直接让张静清这位天师差点就元气大伤,整个人都虚脱到现在都没好个利索。

  而被自己打发下山,赶紧回家打探消息的陆瑾和李慕玄也分别在似冲之后传来了消息。

  不外乎就是那些漂亮话居多,什么民众箪食壶浆,竭诚欢迎,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境界犹在眼前。而作为江浙一带的大家族,陆家还未退位的陆老太爷,正在逐渐接手家族事务的陆瑾之父陆宣,也很难察觉到即将在四月开启的二次北伐前夕,南边北伐军内部已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或许在他们看来,眼下北伐军内部的一些矛盾无非就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党争罢了,党争这种事避不了的,反正只要这场北伐最后结果是好,天下安定就行。

  他们这些在江湖,在山野中的异人流派,世家就不要去掺和庙堂之上的算计了。

  可越是这样,左若童看着似冲送来的占卜批语就越觉得不对劲。

  千年变局?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事怎么能跟千年变局扯上关系?就是当年明太祖再续汉人脊梁,重建汉人王朝时,那位青田先生刘伯温占卜大明国运时也没有这般模糊不清的批语啊。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看法,哪怕是辛亥之后,两千年的帝制被推翻。

  但对于本身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左若童等人看来,推翻的帝制只是个名头,要不了几年,指不定就有人学那位袁大总统玩复辟。只是有了这位大总统的例子在前,后面再出现的帝制可能就会像大英或者隔壁日本那样,作为一个虚君,一个头衔存在。

  而这场南北战事,很大程度上也可能不过又是一场改朝换代,无非就是声势大了点罢了,套了一层皮罢了。

  这样的改朝换代可谈不上千年变局这四字批语,而越是如此,陆瑾和李慕玄那边传来的消息越是明朗,左若童就越担心,也完全搞不懂头绪。

  但这就已经够了,够他下山去京城走一趟。

  “刘少掌柜,还请你陪我走一趟京城。”

  “左门长不必如此,我跟王一也是朋友,他现在有难,我也着急。我早已派人订好了车票,还请左门长现在跟我一道下山,去找王一这家伙问个明白。”

  刘谓无奈,这自己送个信卷入的都是啥大漩涡啊,但眼下情况这般险峻,刘谓也没法说什么,赶紧在前方带路,领着左若童下山。好在这三天时间已经足够左若童这边将门内一众事务交代完毕,而兹事体大,左若童也不得不在刘谓的提醒下稍作打扮,这才好在俗世中行走。

  不然就左若童那常规开启逆生二重,整的一副仙气飘飘模样,这京城之行怕是没那么顺遂。

  而这一个送信,寻求信息,再到确认无误下山回京的这一套功夫,民国十六年的二月就过去了。

  京城内,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笼罩着。

  因为二月刚过,北伐军就在三月先后上海滩和应天发起了攻势,其攻势之凶猛,军威之盛,让所有人都明白上海滩和应天被北伐军攻下只是时间功夫,张大帅的安国军挡不住。

  那么在上海滩和应天被攻下之后,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轮到京城了?局势都这么明朗了,咱们是不是该向南边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了?

  京城内的达官显贵开始有了想法,而京城使馆界内日本大使馆大使,来往京城大帅府的频次也更多了。

  但这一切都跟王一无关了,因为在这个三月初,在他这四城脚行的大宅子里,刘谓已经带着下山的左若童赶回来了。

  褪去伪装的衣物,一系白衣,白发,赤脚,一身仙气飘飘的左若童一进四城脚行的宅子,看到左若童这位大盈仙人的众多佣人,都下意识想要跪下。

  但好在王一最初立的那三条规矩还是有用的,一年多来一直在四城脚行里做事,不喊老爷,不准跪和公平这三条规矩,王一是真的落到了实处。习惯可以改,但认知一时半会是扭不过来的,看着宅子里这些常人想要下跪,却又觉得跪下是种坏习惯的古怪表情,左若童也是眉头一挑。‘

  倒不是他觉得这些常人该给自己跪下,而是从这些常人的脸上表情,他似乎觉得他们好像明白自己是个人了。

  大盈仙人这般不声不响的登门,哪怕是面人刘这个全性门人都得出来接待,更别说梁挺他们这些本身就很敬重左若童为人的晚辈了。

  “劳驾,请先带我去见王一。”

  左若童也不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就要见王一。

  但还没等梁挺他们这边跟左若童解释眼下王一正在闭关的事情呢,早早在房间里通过磁场雷达感应到左若童登门的王一,也从房门里走了出来,出现在梁挺他们后方,看着这位长者,也是无奈道。

  “左门长,好久不见。”

第129章 因果前奏

  四城脚行的宅子后院,王一与远道而来的左若童在后院的石桌上坐着,一旁则是端着泡好的茶水,托着茶盘,轻移莲步,朝着他们走过来的小姑娘。

  低着头,一双眼睛又时不时偷瞄着泰然处之的左若童。

  “少东家,仙人,茶”

  茶盘放下,话语细如蚊呐,那般小女儿姿态是让王一听着只想摇头哂笑,左若童这一把年纪了,此时也觉得有些尴尬,赤着的双脚在鹅卵石铺的地面上隐隐有所动作。

  “好啦,找个地方躲起来跟其他人慢慢看,哪有站在两个大男人面前这样看的。”

  被王一捅破心中想法,小姑娘也是用托盘捂脸,快步跑开。但也跟王一说的那样,在远处与其他伙伴扎堆,眼睛朝着左若童这位大盈仙人瞄着,一旁的伙伴还在那时不时问着近距离看左若童是个什么感觉。

  “左门长,还请见谅。”

  “无妨,这些我已习惯。”

  这话说的,被大老爷们看跟被一堆情窦初开年纪的小姑娘看是一回事吗?但看着眼前左若童在常态逆生二重下的模样,王一也得感慨一句,啧,三一门该说不说,门中弟子个个在颜值方面都是中上的,这出门在外就是与人交手了,这一看模样,在不自报家门的前提下外人都会下意识觉得三一门这边才是正义的一方。

  虽然自己也只是个中人之姿的模样,但跟左门长比起来,差的还是有一大段距离。

  “知晓我为何来京吧。”

  “知晓,百密一疏,确实没想到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面对左若童的反问,王一也是无奈,因为当他通过磁场雷达看到左若童身旁还有刘谓这家伙在时,就大概猜到了原因。但他确实没想到只是通过自己闭关这个借口,左门长能想到这么多,哪怕是自己让江湖小栈当时管事的黎叔办事,也不应该能联想的这么明白才对。

  “还记得当初我们在三一门地界内那个小镇里的对话吗。”

  “记得。”

  “我当时问你,你为何确定你所做的事就一定是对的,当时给我的回答是我知道。”

  “是的,但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对的跟会不会承担因果不冲突。”

  “原因呢?”

  “还是不能说。”

  见王一摇头,左若童也从怀里拿出似冲从龙虎山靠张静清占卜得来的四字批语。映着千年变局的四字批语一放在桌上,王一在看到时也确实出现了一瞬的气息紊乱,就这一瞬,也让左若童明白了过来。

  抬手一拍,这印着四字批语的布条化作粉末飘散,拼都拼不回来的那种。

  “这四字批语,是我让似冲连夜赶往龙虎山,请天师起卦占卜的。龙虎山的卜算一道虽不及武侯奇门,术字门,但若是只卜算国运,倒也够用。据似冲的来信,天师压根没算到国运,因为在内景当中,关于国运一块缠绕了太多因果,按照天师当时的说法,就是把天下所有精通卜算的术士都算上,也无法冲破。他就取了个巧,不算国运,算形势,结果就得到这四个字,仅仅是这四个字,就让天师几乎元气大伤。”

  王一刚想开口,左若童也对其摆手。

  “未伤根本,只是需要十天半个月的调息才能慢慢恢复。你也别觉得愧疚,我在去信中说了你见到金光上人,跟他算了龙虎山的因果,若没有这件事,让天师这般耗费修为的卜算,不只是你,连三一门都欠龙虎山一个大因果。但你遇金光上人,让他去重新悟自己的道,也算是帮龙虎山盘算了因果,算是你自己帮了自己一把。但确实没想到,连天师耗费修为才得到模糊不清的批语,你却知晓个中曲折,你啊,真是让我看不懂。”

  王一刚才的反应骗不了左若童,或者说,因为王一这个反应,左若童更明白王一这次闭关真是为了迎接那随时可能降下的因果反噬。

  “左门长,我没想到您对我这么上心,甚至还把龙虎山都牵扯了进来,但我的回答还是跟当年一样,不能说。”

  “我明白,我也不会问。但我既然来了就没打算现在就走,至少得等你这一关过了才行。”

  “左门长,何必呢。”

  “就像你说的那样,担因果。我当年传你逆生三重,私心多于公心,无非就是想试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条路,你天赋之高,让我觉得或许你能帮我找到证道三重的契机,你我之间,无师徒之名,师徒之实,若是以传你逆生三重这点来算,你也传了瑾儿和慕玄这两孩子属于鬼手王的倒转八方,甚至还有进阶,修你这门功法的空间,我虽对逆生抱有信心,但我也能看出你这门功法只在逆生之上。

  就这点来看,你已经还了我传功之恩,甚至犹有过之。之后,你在这一年有余的时间里,又在闭关之前让刘谓少掌柜送来你所悟的三门逆生三重护道手段,每一门手段在我看来,只要修到高深处不比龙虎山的五雷正法差,只是易学难精罢了。若你现在是三一门的门人,从你悟出这三门护道手段开始,你就是继我之后的三一门门长,三一门供奉的祖师牌位前还得多你一个,传功之恩已还,提点之情已有,又送来三门护道手段,这样能够让三一门继续延续下去的恩情,我若高高挂起,那还是我左若童吗?”

  左若童一字一句的说着,却让王一找不到一个反驳的理由,这些在他看来或许没那么重要的事情,在左若童眼里已比天大。

  “左门长,您说的在理,是我想当然了,只是这一关只能我自己过。若您真要这般与我掰扯,那就请您莫要做多余之事,让我自己过这一关,过了皆大欢喜,若是不成,还请左门长怜惜自身,庇护我这宅子里这些人一二,再将我托付之物送到需要它的人手里。”

  “不急,一切都等你没有过这一关再说,我且问你,你知道这一关具体的到来时间吗。”

  “四月,就是第一道关卡。”

  “第一道?”

  “是的,第一道。”

  左若童听着有点头皮发麻,别人修行都是尽可能避开因果反噬这个要命的生死关,你倒好,上赶着往前凑?现在年轻人是真不要命啊?

  王一也有话说的啊,自己前面主动接触或者间接解除搞出这么大的因果都没事,那就继续加大力度嘛,秉持就是一个死了不亏,活着血赚的原则。

  “既如此,我就在你这为你护法,一直到四月结束。”

  “何必如此呢,左门长。”

  “既然来了,知你缘由,总得见个始终我才安心。”

  “明白了,那接下来这段日子就拜托左门长帮忙处理下我这边的事务了。”

  “应尽之事。”

  王一与左若童之间这个谈话小插曲就这么过去,左若童也算是在四城脚行这里小住一段时间。而左若童这位大盈仙人专门往京城跑一趟这种事,瞒不过京城里的一些有心人,无论是京城的异人流派,还是使馆界那边的,尤其是日本大使馆的。

  毕竟在他们的计划里,中华异人圈那几个有头有脸的大门派,都是有一份还算具体的情报。

  像三一门这种玄门,而且修的还是那种在外人,在自己门人看来都能通天的玄功,左若童的驻颜有术更是在中华异人圈里家喻户晓。这样一位一代宗师进京,哪怕他们知道没啥谈成的可能性,也不会吝啬走这一趟,毕竟谁都有侥幸心理,万一呢是吧。

  而对于这些自称为晚辈上门的日本异人,左若童只对梁挺明知故问了一句,‘当时王一是怎么做的?’

  然后就在这基础上收敛了一下,将王一送来的三门护道手段中,最好入门的画地为牢拿出来,直接在四城脚行的宅子外隔了一面无形墙壁。而且凭借自身在逆生三重上的造诣,他的控制远比王一要强。

  至少对于王一而言,他那画地为牢手段一出,很难分辨敌我,在混战中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把队友跟对手一块关在画地为牢的无形牢笼里。但对于左若童而言,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那道无形墙壁只挡这些提着礼物想要上门拜访的日本异人,但对于其他人的进出却没有丝毫影响。

  只是就在人家碰了一鼻子灰准备提着礼物走时,这帮日本异人提来的礼物又被留下了。

  以左若童的操守自然做不出这种事,这是在房间里闭关的王一看到这帮日本异人给左若童送孝敬的时候,给左若童传音说的。

  “这样做会不会不太好?会让他们觉得我确实有所求?”

  “嗨,没事,这手段也不是只有左门长您会啊,我也会啊。到时候我这一关要是过了,您老人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然离京,我再亮个相,说这都是我的障眼法,你们都被我骗了不就行了。这帮家伙纯纯欺软怕硬,您老人家他们会觉得君子欺之以方,拿这件事恶心您,但目标变成我,他们只会晚上在被窝里咬牙切齿,白天撞见我还得对我露出个死了爹妈的笑脸,而且这些孝敬本来就是他们欠我们的,现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便是了,您老人家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

  听着王一那混不吝的话语,左若童只是思索了片刻,然后就学着京城那位张大帅那般,糖衣留下,炮弹自个带走。

  而在这样的时间里,民国十六年的三月过去了。

  如所有人想的那样,北伐军仅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在上海滩,应天这两座城市内部工人武装游行,示威的配合下,再加上自身的外部攻势如潮,很快就在三月下旬攻占了上海滩和应天两座大城市,北伐军的政府也顺势迁到了应天,后面只要北伐一成,估摸着应天这座六朝古都又要再添上一个朝代的标签了。

  驻守联防这两座城市以及一连串防守区的北洋直系孙大帅,奉系京城张大帅本家那位狗肉将军张宗昌面对北伐军这样的攻势,也只能仓皇逃窜,将这两座大都市拱手让给北伐军。

  到了这里,有心人仔细算了下北伐的时间起始,北伐军的攻势从去年,也就是民国十五年五月拉开序幕,七月誓师正式开始,到今年民国十六年的三月,一年不到的时间,摧枯拉朽,将势力从最开始的珠江流域一路推进到长江流域。这么一算,他们心里也是暗暗咋舌,这北伐军怎么打的比顺风仗还离谱,合着北洋一系全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啊。

  局势明朗到这个地步,那原本支持北洋一系的列强自然也就有了心思。

首节上一节85/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