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一人往矣 第82节

  “都盯着我呢,再说了,论信誉,江湖上谁不知道你们江湖小栈在这方面的名声啊,你来送这信件反而不会引起有心人的猜测。至于这个过程你会不会偷看,呵,要偷看了,现在江湖上也不会有江湖小栈了。”

  “你倒是个敞亮人,但我走一趟的钱你可得备好了,我回来可要找你结的。”

  “放心,好酒好菜和大红包,都给你备着呢,回来少不了你的,不跟你吃完这一顿,我也没法安心闭关啊。”

  刘谓捕捉到了关键词,看着王一也是眉头一挑。

  “你要闭关?你这个年纪就要闭关?”

  “又不是闭死关,无非就是找个由头,避开外界那些纷纷扰扰,也让那些有心人息了心思。”

  “还真是个好由头,难怪你能在鬼手王眼皮底下藏这么多年。行,那我就不多问了,最多三天,这封信件就会送到三一门左门长手中,除了你和左门长之外,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信中内容,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如此,就先在这谢过刘兄你了。”

  将王一这份信件收入袖口,刘谓也离开了四城脚行的大宅。

  而王一也是关上房门,在书房中看着民国十六年的台历,看着被自己划上红圈的月份,坐在那里,自语道。

  “不先让你帮我把这事办了,万一这因果没担过,岂不是愧对左门长对我的传功之恩,尽人事,看天命吧”

第123章 左门长,见字如面

  南方,三一门地界。

  作为北伐军平定的南方,很多扎根于南方的流派,名家已经结束了封闭的山门和家门,开始重新接触世俗。

  因为过了年,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北洋一系与南边北伐军之间的战争完全就是一面倒的趋势,本以为这场争端可能要打个两三年才消停,结果这才差不多大半年呢,北伐军这边势如破竹,开始朝着浙,沪,皖地区战场胜利推进了,想来攻下来也就是年后这几个月的功夫。

  而且相比于北洋一系军阀各自为政划地盘鱼肉百姓的作风,北伐军那边显得军纪严明了许多,虽然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但相比于北洋一系军阀执政时期要好上了太多。鉴于此,很多流派世家也开始让子弟出来走动,看看情况。

  三一门所在的地界也是如此,战事虽起,但总体而言还是太平祥和,没有太大的乱子发生。

  前段时间一直被被迫关在山门里,一起研讨逆生三重护道手段的三一门门人也趁着左若童这位门长给他们放风的时间,赶紧下山去采买年货,三一门一大家子也在三一门里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年,这也算是难得的放松,左若童也是任由这帮小伙子发泄自己的精力,他自己也是过来人,知道把他们关在山门上这么久不下山,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委屈了。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王一这边在帮着给逆生三重找护道手段,他们一大家子人关在山门里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他们或许没有像王一那样直接将逆生状态下的真与遁法相结合,搞出上下限极高的三门手段,但不代表他们没别的想法。

  三一门的逆生三重和龙虎山的金光咒一样,都追求性命双修。只是龙虎山金光咒简单粗暴,只要性命双修这个最基础的功能,剩下的都可以看着来,所以金光作为追求性命双修的副产物,金光化形,御物,都是看个人修行金光咒时的造化。

  而逆生三重不是,同样也是性命双修,三一门祖师可能觉得性命双修的逆生三重就该附带龙虎之力,金刚不坏,断肢再续和重生这些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证道三重时的种种玄妙,颇有一种舍本逐末的感觉,只是这种舍本逐末的既视感无论是外人还是三一门门人,都很难看出来。

  虽然看不出来,但不代表不能触类旁通。

  在与同门师兄弟钻研逆生三重护道手段期间,本身和家族就跟龙虎山也算有交情的陆瑾也就提出来这个看法,说龙虎山的金光咒跟咱们逆生三重差不多,人家龙虎山的张之维师兄在跟王一比武时,把金光玩出那么多花样,咱们是不是可以学学人家张师兄那般,将咱们进入逆生状态下的真也以当做化形,御物的一种手段呢?

  这个想法一被提出,也在第一时间被落实了下来。

  同样是性命双修下的产物,逆生三重在进入逆生状态方面要比龙虎山的金光咒复杂,毕竟要在自己体内全新构筑一个人体。

  越简单的东西越皮实,反之,越复杂的东西花样也就越多。

  有了陆瑾这个提议,三一门的门人一同合计试验之下,也发现了他们在进入逆生状态下散发出来的这些白确实能做到很多方面的变化,除了最基础的墙运用,聚化形方面也比龙虎山的金光更精妙,更真实。如果说龙虎山金光咒的金光化形是简单粗暴的刀枪棍棒,那三一门的聚化形就可以深化到唐门那种精密灵巧,且因为白的缘故,更隐秘,更难以让人注意到。

  不过也有缺点,聚化形的越精密,对自身真消耗也就越大,又要维持逆生,又要聚化形,达到与实物真实无差的效果,对开启逆生的三一门门人是个不小的负担。

  一重的弟子还好,不用过于追求精巧,可以像金光咒那般简单粗暴点,到了二重的弟子,越是追求个精细,出其不意,对自身的真消耗就越大。

  但到底算是研发出来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往往能在出其不意之下达到一击必杀的效果。就连门长左若童,也得称赞陆瑾提出来的奇思妙想,至少在陆瑾提出来聚化形这个想法之前,即便是左若童,也是以逆生状态下的龙虎之力对敌,只是到了左若童这个层次的逆生二重,龙虎之力加持下的性命修为,让左若童一动一静都不是寻常修行人能捕捉的。

  静时如松柏,动时如天雷,再加上逆生构筑人体,本身对四肢百骸,窍穴的熟悉,只需要一招就能废了对手。

  鬼手王为何怕左若童,不就是左若童一动起手,他的倒转八方力场甚至还没来得及捕捉对方就被左若童近身,随意揉圆搓扁。可除了左若童之外,哪怕是同辈的似冲也做不到如此,鬼手王怕的是左若童这位三一门门长,而不是三一门其他门人,他们一拥而上他鬼手王会退避三舍,但一对一,除了左若童他还真不带怕的。

  话题有些扯远了,此时在三一门的大殿内,左若童坐在蒲团之上,根据陆瑾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常年开启逆生二重的他自身真更是深不见底。在他周身,均是有自身真演化的刀剑,飞鸟走兽,甚至还有一列火车头,虽然只有外形,但那阵势却是骇人,一旁的似冲和大弟子澄真更是早已习惯了自己这位师兄/师父的玄功精妙。

  但左若童却没有什么满足感,抬手一挥,真幻化的事物又散会原样,归于自身。

  “师兄,你这看起来也不像是高兴咱们三一有了护道手段的样子啊。”

  “到底是自身真所化,基于逆生对人体构筑的精妙,我们可以做的比龙虎山金光咒更精细,但寻常弟子,包括二重冲关在内,你和澄真,若是让你们像我这样精细具象化某个事物,们能维持多久?”

  似冲和澄真一下子就支支吾吾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清楚。见状,左若童也是叹了口气。

  “刀剑能做到的,龙虎之力下的拳脚也能做到,但越是过于追求精细反而失了根本。这样一来,反倒不如龙虎山的金光咒,落了下乘,这确实是一门护道手段,若能证道三重,后天返先天,先天一无穷,那这手段就真成了,可惜对于一重,二重的我们,反而有些鸡肋了,瑾儿想法很好,这手段可以学,但不能过于追求精细,也不知道王一那孩子现在在京城怎么样了。”

  话题一转,左若童也挂念起自从陆家寿宴比武一别后,就再也没见过的王一。

  这将近一年半没见,虽在三一,但左若童时不时也能从江湖小栈和其他门派那里得知王一在京城的一些动作,与唐门的江湖相遇,在使馆界败八国异人。但随着南北战事一起,封闭了山门,消息也就断了,他也算是王一的半个师父了,能猜到王一所行之路,所做之事,也知晓王一绝对会将逆生三重是否有三重这件事放在心上,可一想到王一在行自己道路之余,还要分心想着三一门的逆生三重,左若童心中也有愧疚。

  什么时候,三一门的逆生三重证道之路,需要一个孩子替他们去试了。

  他们三一门与王一之间,只有传法之恩,无师门之实,这传法之恩还未大到让人替三一门寻找证道三重的地步。更别说,王一让李慕玄这个弟子明了心,见了性,还提点了三一门缺护道手段,这些就足以偿还了。

  左若童越是了解龙虎山张之维的天赋有多高,在龙虎山的地位有多稳固,就越觉得自己当初传法逆生三重给王一是个错误的决定,他真怕王一因为证道逆生三重而误了自身的修行。

  似冲和澄真不敢接话,只能在一旁陪着,就在这时,大殿外,李慕玄和陆瑾带着欢快的脚步走来,在他们身后还跟着江湖小栈的刘谓少掌柜。

  “师父,师叔,师兄,王一师兄托刘少掌柜来信了,说是要亲手交到师父您手上。”

  “刘谓见过左门长,这是王一兄弟亲自交到我手里,让我亲自走一趟,一定要亲手交到您手里的信件。虽不知内容,但看当时王一兄弟的表情,也知道信件中内容事关重大,在下不敢停歇,还请左门长先过目。”

  刘谓一脸风尘,依托着江湖小栈在中原一带的联络点和特有的渠道,他才能在三天之内,从京城一路畅通无阻赶到地处南方的三一门,将手里那封厚厚的信件送到。

  而且也没有过多寒暄,上来就直接把信件送到左若童面前。

  “王一那孩子给我的信?”

  刚挂念着京城的王一,眼下就有刘谓亲自带信登门,左若童也是带着几分好奇,接过这封厚达十几页纸的信件。一旁的似冲和澄真更是自觉招待刘谓,看人家这样子也知道人家这一路的劳累。好茶好水先招待着,顺便旁敲侧击,看看能不能从刘谓口中知道信件的一些内容。

  但正如江湖小栈的信誉那样,刘谓只负责送信,连偷看一眼的想法都没有,这封信件还是一直随身带着,连他都不知晓这封信件对三一门而言有着多大的意义,他现在只想通过左若童这边看看能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蜜蜡启开,信封开启,左若童看着信件上的第一句话便是:左门长,见字如面,小子王一于京城红尘中修行一年有余,时时惦记着逆生的三重之路与护道手段,终于,在年前一次离京途中与全性金光上人有过交手,在与其独门手段金遁流光的交手和跟金光上人的印证下,对三一门逆生三重的护道手段偶有所得,故而托刘谓少掌柜亲自走这一趟,将我所悟得的三门护道手段悉数告知,这三门手段分别为:画地为牢,缩地成寸和划江为陆

第124章 阴差阳错

  三一门后山,左若童的闭关之地。

  一众三一门弟子皆是齐聚后山,互相讨论着为什么这次自己师父这么急匆匆的闭关,更是时不时朝着人群中唯一一个不是三一门门人的江湖小栈刘谓少掌柜投去询问的话语和眼神。

  这已经是刘谓亲自登三一门将王一所写信件交给左若童的第三天了。

  三天前,在三一门的传法大殿中,位于大殿内的似冲,澄真,陆瑾,李慕玄还有刘谓这位外人都亲眼看着左若童细细看完王一那封十来页的信件后,表情从一开始的讶异,到凝重,写在脸上的表情甚至还影响到了左若童常年维持的逆生二重状态隐隐有了不稳现象,至少在似冲他们这些三一门门人看来是这样。

  当时左若童逆生状态下的真隐隐有散开的趋势,但也很快稳定了下来。

  信件看完,左若童也没有第一时间将这厚厚的一沓信件交给似冲这位师弟,而是收入袖口,只留下了一句闭关就离开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在场的人都始料未及,在场的人对王一也算知根知底,知晓王一的为人,不会做什么对三一门有害的事。正因为此,他们更加好奇王一信上到底写的什么,能让左若童在看完之后脸色变化如此明显,甚至连一句缘由都不说就要去闭关。

  似冲他们不敢问,但为了以防万一,也只能先让刘谓在三一门小呆几天,直到左若童这边给个准话。

  刘谓也只能无奈在三一门先住了下来,期间,三一门其他弟子也收到了左若童匆匆闭关的消息,也猜到了可能跟刘谓还有王一那份来信有关。

  当时陆瑾和李慕玄带着刘谓直接去找左若童的时候,可是一堆人看着呢,瞒不了的。

  谁都想知道缘由,可谁都只能在左若童闭关之地外等着结果。

  “这王一师兄到底是给师父写了什么啊,让师父这样子匆忙闭关。”

  “我不知道啊,人家刘少掌柜也不晓得悄悄看一眼”

  “你这话说的,想让人家江湖小栈自砸招牌啊!”

  “我这不是担心师父吗。”

  “你觉得人家王一师兄会害师父?他可是咱们三一门的外门大师兄啊!”

  “说是这么说,不过咱三一门哪来的外门,不都是江湖同道的调侃嘛。”

  “那你就得去问陆瑾师兄和李慕玄师兄了”

  门人议论纷纷,担忧之际,左若童闭关之地的山洞内,传来了左若童的阵阵笑声,笑声之中的喜悦之情更是明显。

  “似冲,澄真,瑾儿,慕玄,还有刘少掌柜,们进来吧。”

  跟着笑声传来的,还有左若童的话语。一直在闭关之地外轮流值守,三天前三一门传法大殿的几位当事人闻言,也带着好奇心走入了山洞,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了。至少从左若童的笑声来判断,这封王一的来信不是什么坏事。待会进去之后,得好好问问师父/师兄,王一到底写了什么!

  带着这样的想法,五人进入了左若童闭关的山洞,然后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这个闭关之地是三一门祖传的,也是当初三一门祖师在门人面前证道三重之地,一个天然的山洞。但现在在这个山洞里,除了左若童那常年闭关盘坐的大石头没有问题之外,整个山洞布满了沟壑,一些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此时也被分成两半,切面光滑如镜,非神兵利器所不能。

  整个山洞就好似被两位绝世剑客肆虐过一样,除了这些之外,他们就看到左若童的身影在山洞顶上洒落的阳光中,身影犹如鬼魅,不断出现在各个角落,上下左右都有左若童的足迹,最后才回到自己盘腿闭关的大石头上。

  “师父!”

  看着左若童那喜笑颜开的模样,陆瑾和李慕玄下意识往前多走了几步,然后就感觉自己撞上了一面无形墙壁,明明什么都没有,却就是没法过去。

  而左若童也是长袖一挥,那面阻隔的无形墙壁消弭无踪,而左若童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看着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两个弟子。倒是似冲,他已经猜到了什么,看着眼前的左若童,颤声道。

  “师兄,难道”

  “是了,三一护道手段初成,他真的做到了,而且他不仅仅做到了悟出三一门的护道手段。”

  左若童盘腿而坐,那封来自王一的信件也被他用真托着,送到了似冲面前,明明只是一封十几页的信件,但在此时的似冲眼里,却是重若千钧,因为他知道这对三一门而言意味着什么。

  同样作为当事人的刘谓此时已经没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管理了,一封十几页的信件,记载了三一门的护道手段?还是王一悟出来的?这相当于一个门派根本的玩意你就这样写在信里交给我来送?你心就这么大啊?

  后知后觉的刘谓只觉得自己没把信件弄丢,也没有去偷看真是一件幸事,不然只要暴露了,那三一门就得跟他这江湖小栈不死不休了,连王一也跟着一块打自己。

  “刘少掌柜,多谢了。”

  “左门长您可别这样,我现在可是一阵阵后怕啊,他王一心可真大。”

  “因为没有人想到在他这个年纪真能为我三一门悟出三门护道手段。”

  “三门?”

  刘谓觉得是自己听错了,但一旁似冲早已忍耐不住叫出声来。

  “以遁法为媒介,让真与之相连,这,这”似冲想说这不太现实,但看着上面关于遁法与逆生三重真行路线,还有周遭山洞的变化,左若童刚才那鬼魅身形,似冲也知道王一和左若童没有必要骗自己。

  “对我们而言,确实很难想到这点,因为我们太看重逆生三重,把它放在了一个太高的地位。反而是王一,他所行的路,让他哪怕作为修行人与我等修行人不同,在他眼里,所有玄功和术法,都只是他所行之道上的依靠。就好比一条路,两条腿是走,坐马车,火车也是走,无非就是快慢罢了,到头来,还是被这孩子上了一课,似冲,我愧为人师啊。”

  左门长盘腿坐在那里,觉得自己好像自从为人师表以来,已经好几次在与王一还有逆生三重相关的方面总是在自叹不如,只是自知者难明,他清楚,也没办法。

  逆生三重对于自小就拜入三一门,甚至现在的门人而言,证道三重都是一个抹不开的执念。

  这不是一言一语就能抹去的,就像王一悟出的三门手段,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无非就是别把逆生三重看的高高在上,觉得其他术法对于逆生三重而言都是锦上添花。但千百年来,多少人拜入三一门,不就是觉得三一门的逆生三重不同于其他玄门的通天大道那般看不见摸不着,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吗。

  来自外界世人的看法,拜入门下的门人看法,都在不经意间把逆生三重捧到一个极高的位置。

  无论是与不是,自小在三一门中学艺,且作为一代宗师的左若童也逃不开这个执念。反倒是王一,这个从一开始就被自己摒弃门户之见传法的年轻人,总是能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自己,无论是最初的逆生三重,还是如今的三门护道手段,甚至还有

  左若童看着手里一页没有递到师弟似冲面前的信纸,上面记载的并不是如何让逆生状态下的真通过遁法与虚空连接的思路,而是一段话:

  左门长,这三门护道手段只有当三一门人冲关二重成功方可尝试修行,因为只有二重的修复才能抵御逆生在遁入虚空时的撕裂。

  

  “师兄!这般大的事你为何不在三天前就跟我们说清楚呢?”

  “虽然是王一悟出来的护道手段,但终究只是雏形,门中就我修为最高,只有让我先验证了是否可行,才不会让门人空欢喜一场不是。”

  “是是是,师兄说的极是,师兄,那接下来关于这三门护道手段咱们该如何跟门人弟子说明?”

  “王一信上有说,三门护道手段皆得冲关二重方能修炼,一重的弟子更需要注重打磨自身根本。至于如何传,怎么传,都得定下个章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你我六人一同商讨吧,刘少掌柜,还请你在旁听,为我等指正一些不足。”

  “左门长,您这折煞我了。”

首节上一节82/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