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一人往矣 第7节

  都是大户人家或者在街头上乞食的孩子,别的可以不会,察言观色这点得有。前者是家风教育,后者是为了生存。

  如今,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接触除了三一门之外的手段,这帮孩童心性的小萝卜头又怎能放过呢,一个个都跑来王一这个院子里听课了。而且有洞山先生打的理论基础,他们在接受王一复述关于鬼手王那独树一帜的倒转八方口诀和要领时,也不是在发呆。

  只是王一这边话刚说完,心性算是磨练好的李慕玄就先发话了。

  “师兄,您这说的好像是您师傅王耀祖的倒转八方啊,听洞山先生还有师父说,您师傅王耀祖的倒转八方跟您的好像不一样?”

  在左若童的调教下,如今的李慕玄不再是以前那番在人前扮演着他人需要的角色或者表现了。在左若童引导下,李慕玄开始遵循自己的内心,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而不是用自己的小聪明去试。这样做法虽然有时候在与他人相处上会有些不愉快,但至少话一说开,对自己对他人都好,至少都知道彼此是否值得深交,按照左若童的想法,之后再把李慕玄带在身边出去外面磨练两年,这根苗子就算长成了。

  “所以你是想学我的倒转八方咯?”对于李慕玄的直言不讳,王一也不生气,就在那笑眯眯反问着。

  “洞山先生是这样说的,如果是王耀祖的倒转八方,虽然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但终归比不了师兄你的才情。”

  说着,李慕玄也看向在一旁旁听的洞山先生。这位学贯中西的好先生此刻正在老实记着王一这边的口诀要领,准备带回三一门给自家师父阅览,谁能想到还会被点名。快不惑之年的他坐在一边,看着一众小萝卜头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满身不自在。

  “哈哈,你小子倒是会想,不过啊,你们要是想学我这个呢,就得先给我把基础打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先把我师傅王耀祖的倒转八方理念搞懂,再来学我的这个。不过你既然话都问到这了,那我就来给你们展示下我师傅的倒转八方还有我这个青出于蓝的倒转八方之间有何不同吧。”说罢,王一背负双手,用眼神示意着在陆瑾,李慕玄还有那帮小萝卜头脚下放着的小石子,“捡起你们旁边的小石头,朝我用最大力扔过来。”

  这种展示套路很卖弄,但也确实实用。

  至少对于此刻心性不定的这帮小萝卜头而言,没有什么比亲眼目睹更具有说服力了,而且扔石头什么的,在他们看来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

  王一这边话刚说完,就有兴冲冲的小家伙捡起小石子朝王一这边丢了过来。有了第一个带头,自然的,剩下就更无所谓了,一时间,一阵密集的石头雨就朝着王一这边覆盖。而相比于这些小萝卜头扔的小石子,陆瑾和李慕玄的更是加了点力道,他们也想看看,师承王耀祖的王一,他的倒转八方跟王耀祖之间有何不同之处。

  对于陆瑾和李慕玄心里那点小九九,王一很清楚,所以他站在原地,不声不响运转起传承自鬼手王王耀祖的倒转八方,一个无形力场以他为中心展开。

  然后,这帮朝王一扔石头的小萝卜头就发现,他们扔出去的石头在王一面前被弹开了,不仅被弹开了,在空中互相碰撞,然后在院子里乱飞,时不时还有一些甩到他们身上,好在力道都不算大,护住头部就没事。

  “我家老王头的倒转八方就是如此,跟我之前说的那样,一旦练至大成,无论你面对是单挑还是群殴,对方打在你身上的力道都会化作你的武器还回去。但同样是倒转八方,我的跟我家老王头就不一样了,还是同样的扔石头,来。”

  显露一下身手,王一继续在那说着,邀请这帮小萝卜头来上第二波攻势。

  而刚才被他用无形力场弹开的小石子此刻又鬼使神差出现在这些孩童的脚下,让他们再次朝着自己投掷。

  这一次,同样是无形力场,却有着不一样的变化。

  密集的石头雨朝着王一落下,却又诡异的停在王一身前三寸的距离,既没有弹开,也没有掉落,就这么牢牢黏在了半空。并在众多目光注视下,开始围绕着王一做不规则运动,好似给此刻的王一裹上一层壁垒,之后又在王一的控制下,缓缓落地。

  “哇!!”

  一个简单的套路卖弄就引来此刻院子里的一众小萝卜头哇声一片,这种亲眼目睹的奇异手段最能收获人心,至少对于此刻的他们就是如此。

  “看懂了吗?”

  演示了两种方式,王一也开口,这个问题不是问这帮小萝卜头,而是在问最前方的陆瑾和李慕玄,还有旁听的洞山先生。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洞山先生,陆瑾,李慕玄都是内行人。他们更能明白王一这两种方式应对投掷来的石头雨看似简单,实则内有乾坤。

  用通俗点理解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弓弦一松,箭矢能射到哪,射到谁有时候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倒转八方却能够打破这个常识。

  民间异人的倒转八方说明白一点,就是一个指东打西,把自己甩出去的力道控制起来,让它顺着自己心意变化方位。但人力有穷时,你不可能无休无止控制着自己甩出去的力道,所以到了鬼手王王耀祖这里,就有了新的思路,我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力道,我控制别人的力道不就好了?

  在这样的思维启发下,鬼手王王耀祖一时间闯出了名头,虽然大恶不做,小恶不断,但犯在左若童手里时,看到鬼手王这独树一帜的倒转八方,左若童这才有了惜才之心,给了鬼手王犯在自己手上三次不死的机会。

  而之后到了王一这里,因为自带的穿越客光环,再加上站在历史下游的眼界和格局,倒转八方在王一手里也就变成了人体磁场。

  他既不借自己之力,也不借他人之力,而是真正意义上达到倒转八方理念中,以人力倒转天地八方之力为自己所用。

  刚才应对两波石头雨的两种方式,在没有练的小萝卜头眼中看不出区别,但在这三人眼里,王一先后两次的真运行路线完全不同,第一次还能看到真运行的轨迹,第二次却只看到无所不在的真构筑一个无形力场围绕着王一转动,替他挡下了第二波石头雨,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倒转八方能说明白的。

  所以当王一问他们三人看懂了没有,洞山先生,陆瑾和李慕玄都迷糊了。

  这时候,陆瑾和李慕玄才明白自家师父还有洞山先生给他们两个是争取了怎样的福利,这样的奇门功法,真不比他们现在学的逆生三重差到哪去。

  想到这里,陆瑾和李慕玄抬头,互相对视一眼,就朝着面前站着的王一就要深深跪下,磕头。

  但王一闪身,避开了他们这一跪,一股力道也阻止着陆瑾和李慕玄下跪。

  “我这里不兴这一套,皇帝都没了,除了父母和恩师,没人值得你们这么跪。好了,理念和基础我都讲了,如何筑基,如何打磨自身,这些找洞山先生就行了,这点上,学我的跟学三一门没区别,你们自己好好钻研,什么时候入门了,什么时候就来找我,我再慢慢教你们下一课,解散。”

  说罢,王一也不再多留,转身就往房子里走去。

  

  “师兄。”

  就在王一进屋的时候,陆瑾叫住了他。

  “何事?”

  “您说让我们打磨基础,磨练根本,但恕陆瑾愚钝,跟师兄相处这些日子,为何从未见过师兄您在磨练根本?难不成倒转八方是一门只修性,不修命的功夫吗?”

  闻言,王一也是展颜一笑,看着这位未来的陆家家主,笑道。

  “你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确实有在思考了,师兄我也可以告诉你,以前的倒转八方,哪怕是到我师傅王耀祖手里,也是重在修性,次在修命,虽然我家老王头修性这方面也修的不咋地,但到了我这,那就是性命双修的功夫。我每日的一举一动,都是在磨练根本,打熬性命哦。就是我这法子暂时不适合你们,所以我就没说,好了,练功去吧,我去睡了。”

  笑着指了指陆瑾一下,王一这才转身,关门睡觉。

  只留下若有所思的洞山先生对着王一的房子鞠了一躬,在其所在位置留下一本册子后,就带着陆瑾和李慕玄,还有一众小萝卜头离开了院子。

第11章 平淡与相见

  山中无岁月,修行日月长。

  这句话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放在当下的王一身上也算适用。

  从嘉兴回来,算是了却一件心事的王一就这样回归日常。作为学生就在洞山书院这里吸收来自这个时代的知识,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可以说,这是他两世为人以来,除了作为21世纪时高考之后,最为用功的一段时间。

  来到这个百年前的时代,侥幸被鬼手王王耀祖捡到,活到了现在,让王一更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也更珍惜此时还能够这样安逸,休闲的学习时光。站在历史下游的他很清楚,这应该是这个世道,这片土地最后难得安逸的几年了。

  之后这片土地,自己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要经历怎样的动乱,他一清二楚,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坐视不理。但要想入局,要想做点自己想做,能做的事,眼下的积累就很重要。

  他现在就是如此,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洞山书院里年纪最大的师兄,跟着山长洞山先生学习,同时也作为助教,督促书院里这帮小萝卜头的学业,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算是在洞山书院这里打工,每个月有十个银元的工资。

  另一个身份呢,就是在小镇郊外,当初鬼手王王耀祖盘下的那个院子里开课外班,教的是一些拳脚上的功夫,还有关于鬼手王王耀祖的倒装八方基础。

  这玩意呢不像学习,能不能入门全靠天分,

  呼吸,吐纳,筑基,得,走不到最后一步,都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异人。

  好在这些被送来三一门这个洞山书院的小萝卜头早早就有心理准备,进不了玄门,学点强身健体的手脚功夫,见见手段也是极好的一件事。

  王一这个大师兄不同于洞山先生这位山长,洞山先生虽然教书育人,为人师长也让他们尊敬。但终究跟他们差了太多年纪,终归会有拘束,但王一不同啊。

  论年纪,大不了他们多少岁,可跟在王耀祖身边,这些年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了世面。再加上来自21世纪的灵魂,接受过信息大爆炸的轰炸,脑子里装着的东西,可比他们这些可能最远只去过省城的家伙多太多了。

  毕竟当下的交通可不比后世,你家底再厚实,出远门的方式就那么几种,马车和火车。

  而铁路这种大国之血管,在当下这个时代,在这个国家加起来就这么几根,加起来连一万公里都不到。所以这里的很多人,这一生要是没有什么大变故的话,可能除了省城之外,哪都去不了吧,所以他们对现在王一口中说出的故事都带着好奇。

  他们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大不了他们几岁的师兄,既是玄门天才,又在这样的年纪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中华,这不太可能啊。

  但从王一口中说出的故事又是那么真实,听着就不像是在胡说。

  不止是这帮小萝卜头,偶尔来旁听的洞山先生也有类似的怀疑。

  倒不是怀疑王一讲述各地景色,风土人情的经历,毕竟有鬼手王这个人人喊打的全性门人师傅背锅,王一有这些经历也还说得过去,他疑惑的,是王一的谈吐。

  一个七岁被鬼手王捡到的孩童,就算有鬼手王帮忙启蒙,但这份谈吐,可不是靠经历就能积累的。教育,师长,这些才是关键,但一想到王一的天赋,洞山先生也没有过多深思,毕竟谁都有秘密,更别说自己还跟师父左若童密谈过,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心里装着的事很大,大到他咽下心中的这份怀疑。

  而对于王一而言,眼下的日子,真的很好,很舒服。

  以前虽然跟在鬼手王王耀祖身边走南闯北讨生活,但因为鬼手王本身的全性门人身份,很少能在一个地方呆上超过一月的时间。

  眼下不比后世,后世虽然太平,但随着时代发展,大乱和大治之后,很多异人门派断了传承,后世虽然国泰民安,但异人的数量相比于当下这个民国,基数上少了许多。眼下虽然乱,但全国各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异人门派在当地讨生活,这些异人门派中人虽然参差不齐,有好有坏,但谁叫王一是鬼手王的徒弟,鬼手王又是全性门人呢,在一人之下的世界观里,在这片土地上,中华异人圈里有一个共识,就是全性门人,人人喊打,已经在上千年的演化下成了一种正确。

  顶着鬼手王弟子的名头,他可没少跟着鬼手王拎桶跑路。

  现在这样能够在一个地方定居,上着学堂,吃着一日三餐,老实修行,做着功课,确实来之不易,他很珍惜。

  他可以在这难得的安逸岁月里,学习知识,找洞山先生,甚至是左若童这位大盈仙人解答自己在修行上的疑惑,然后再自己沉淀,将其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毕竟他那学自鬼手王王耀祖的倒转八方,早已在他手中变成了人体磁场,只是如何将这门变成人体磁场的手段传下去,就需要自己来摸索了。

  整个下半年,王一就呆在这个江南小镇上,除了看看时报,提取当下时局变化的要点外,就剩下打磨自身的修行,顺带教这帮洞山书院的小萝卜头关于倒转八方的入门修行。

  只是练这一水磨工夫没有太多捷径可走,纯纯就是吃天赋,天赋里有,那你要么就是先天异人,要么就是后天异人,天赋里没有,就是掌握了练吐纳的法门,也只是一个强身健体的呼吸法,除了会几手功夫之外,其他神异的手段是一概学不会。

  而整个洞山书院,到头来也就只有陆瑾和李慕玄学会了倒转八方的入门功夫,李慕玄原本就跟鬼手王王耀祖有这么一段孽缘,倒是陆瑾成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那一个。

  剩下的这些小萝卜头,在最初的新鲜劲过去了之后,也慢慢没了兴致,对于王一开的这个课外小学堂,也只是当做一个闲暇无事过来听讲的兴趣班,只有陆瑾和李慕玄在这里跟着王一学倒转八方。

  当然,王一也不是一味付出而无所获。

  洞山先生之所以想让陆瑾和李慕玄来王一这学倒转八方,无非就是想替自己师父左若童分忧,给困扰三一门数百年岁月,迟迟不得要领的逆生三重第三重寻一份希望。王一那世间罕见的天赋连左若童都自愧不如,只是作为一名得道真人,他不会去专门让王一另投他人门下,即使王一的天赋能够帮助自己窥得逆生三重第三重的难关,他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所以才有了当下这场陆瑾和李慕玄过来找王一学艺的戏码。

  这半年的时间,王一教导着陆瑾和李慕玄如何运转倒转八方,如何理解这门在科学理论日益发展的后世演变成人体磁场的奇异手段同时,也不免从陆瑾和李慕玄这两小家伙有心或无心的逆生三重功法演化中获得灵感,或者说这两小家伙就没打算藏着,直接将自己逆生三重的功法,体内真的运转路线就这么堂而皇之展现在王一面前。

  之前也说了,王一作为一名穿越客,吃了一个穿越客的buff,有着世间罕见的天赋。

  逆生三重这门玄门功法虽说入门难,修行难,但对于王一的天赋而言,真不是什么问题。都不需要这两小家伙提点,只是通过这两小家伙的体内真运转路线,王一在下半年的时光里,就已经在跟这两小家伙的相处中学会了逆生三重的功法,还后来居上,逆生三重的功法进度很快就跟陆瑾这个入门将近三年的小家伙齐平,甚至开始有超过他的势头。

  陆瑾和李慕玄是同年拜入三一门门下的,只是在见面左若童这位门长筛选这关,陆瑾过了关,提前入门,开始修行。而李慕玄虽然天赋不错,但因为自身的性子,被左若童放到山下小镇的洞山书院这里磨砺三年,然后就发生了前面左若童和鬼手王抢李慕玄那一档子事。

  虽说现在李慕玄有个不错的结果,但终究是入门晚,年岁虽长于陆瑾,但二者之间天赋不相上下,入门晚,进度自然就慢,在逆生三重这方面的修行上自然比不过名门世家的陆瑾。可饶是如此,陆瑾和李慕玄这两个天之骄子,看着王一只是从他们两个的功法真运行路线上就学会了逆生三重,还后来居上赶上陆瑾的进度时,两小只一样被震惊的说不出话,也终于明白为啥当时洞山先生说啥都想让他们两个跟王一学习,还得叫王一一声师兄的原因。

  就眼下王一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展现出来的修为,当得起他们这一声师兄。

  而对于洞山先生这位曾经的三一门高徒而言,那就更是惊喜了。

  在确定王一在逆生三重上的功法入门,而且进境飞快的消息后,洞山先生第一时间上山将这个消息告诉给师父左若童。

  没有任何意外,左若童在知道这一消息时也是露出跟洞山先生的同款惊讶表情,但也只是惊讶。

  “知道了,洞山,那边你看顾着点,有什么事第一时间通知我。”

  “诶,师父,那我出去了。”

  洞山先生很兴奋,仿佛此刻他才是那个重新修得三一妙法的那个人,拄着拐杖就离开了左若童的房间。

  而左若童这位大盈仙人,只是盘坐在那里,惊讶过后,那张驻颜有术,谪仙一般的面孔才露出几分忧愁。

  “鬼手王啊鬼手王,你说你大恶不做,小恶不断的,怎么有这样的运气,捡到根骨这么好的一个徒弟呢?半年,入门,一重大成指日可待,在我三一门历代门长中,也就只有祖师有这天赋吧。那你会是像祖师那样窥得三重门径,飞升成仙呢,还是跟我一样,困在二重之境久久不得寸进?左若童啊左若童,你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三一门呢。”

  坐在房间里的左若童扪心自问,却也无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而在这样难得岁月静好的时光里,民国十年的下半年就这么过去了,年关将至,只有王一一人独居这个小院子里,也在年关将至的时候,迎来了一位故人。

  离开许久,渺无音讯的鬼手王王耀祖回来了。

第12章 登门

  民国十年,辛酉年,腊月二十九,除夕。

  在三一门庇护下的江南小镇上,也洋溢着过年该有的气氛。

  这岁月,世道苦,虽说这两年国内依旧有战事,但终究是北洋军阀之间的争端,尚未将其祸延到整个中华大地。而在三一门的庇护下,这座江南水乡小镇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到底还是能过下去。

  这不,年关将至,整个小镇都是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把这一年来辛苦挣来的钱掏出来,用在这年关上,希望来年能过个好年。

  小镇如此,山上的三一门也是如此。

  三一门的门人成分复杂,有来自地主世家的子弟,也有因为天赋好,福源厚被带到山上的孤儿。

  有家的门人自然早早告假,回去跟家里人团圆,说说自己这几年在山上修行的故事,以三一门为家的,则是采买过年置办的年货,一大家子在三一门和和满满过个好年。

  山上如此,小镇如此,自然的,在三一门庇护下,定居在小镇边缘的那座小院子里的王一也是如此。

  陆瑾和李慕玄也不是没有邀请过王一去他们家里过年,毕竟对于陆瑾和李慕玄来说,王一无论是在修行还是修为上,都是一个除了师父左若童之外值得尊敬的长辈。明明年岁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但一身修为,却超出他们良多,还教会了他们除了本门功法之外,独树一帜的倒转八方手段,算得上半个师父。

  于情于理,作为名门世家的陆瑾和出自商人家庭的李慕玄都得好好答谢王一,给王一奉上该有的传功之礼。

首节上一节7/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