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是厂医,收拾聋老太 第342节

  张卫国也对他生不起一丝同情之心。

  破烂侯苦笑着问他,

  “你急着用钱,还不赶紧把东西拿出来让老板看看。”

  金大脑袋支支吾吾老半天,

  “东西没在这儿,我得先去取。”

  张卫国问谢二狗会不会骑摩托车,

  谢二狗还真会,以前他的一个朋友不知道在哪儿淘了一辆旧摩托,

  他就是那时候学会的。

  张卫国让谢二狗带着金大脑袋去取东西,

  金大脑袋还不想让谢二狗知道他藏家产的地方,

  就让谢二狗在路边等着他,过了十来分钟,

  他才提着一个包裹跑过来。

  谢二狗跟金大脑袋去取东西这会儿,

  破烂侯吞吞吐吐问张卫国,

  “老板,您把粮油的生意给了文东一份?”.

第387章 鸡缸杯与花鸟纹元青花

  张卫国扭头一瞥他,破烂侯瞬间有点惴惴不安,

  “怎么,你有意见?”

  “哪能呢!老板您的决定那是最英明的,我怎么敢有意见。”

  破烂侯暗自后悔,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张卫国没跟他计较那么多,

  本来给破烂侯的生意是独一份,现在多了个谢二狗,

  他有想法也正常,不过就算他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过了几分钟,金大脑袋跟谢二狗回来了。

  金大脑袋把包裹放在桌子上,然后退到一边,

  张卫国打开包裹,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

  除了上次那种大号的金砖,里面还有几件古董,

  张卫国拿起一个粉底福禄纹罐子,看了看罐身,

  又看了看底足落款,这玩意儿还入不了张卫国法眼,

  不过是清末民初的东西,不值什么钱。

  他把罐子随意摆到一边,金大脑袋心里直突突,

  看起来这一样,张卫国没看上,

  紧接着张卫国有拿起了第二件,一个鎏金的小铜佛,

  他仔细看了看,铜佛表面已经鎏金已经掉了不少,

  品相太次,东西倒是大开门的老东西,应该是藏传佛教的那边的,

  可惜了,要是品相好一点,就这个小铜佛在后世买个几百万应该是问题不大。

  当看到第三件东西的时候,张卫国心头微微一震,

  鸡缸杯!

  拿起这个小杯子,他仔细想了想后世在网络上看到的那次震惊世家拍卖会,

  一个小小的杯子竟然拍出二亿八千万港币的天价。

  鸡缸杯的这杯烧制工艺叫斗彩,最早出现在明代,但当时还不叫斗彩,

  叫“五彩` 「。”

  先用青华钴料在瓷胎上勾勒出轮廓线,

  然后再上透明釉色入窑烧制作,

  这样高温烧制出来的半成品,

  只有青花色的轮廓,没有其他多余的杂色。

  然后在描绘好的轮廓内填加釉色,

  之后再二次入窑,换低温烧制,

  这样一来就使得釉下青花跟釉上彩完美融合。

  明成化的瓷器落款也可以说是别具一格,跟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太一样,

  窑印落款字体大字尖圆头飞高,特别是这个“化”字,

  左边单人旁跟右边“匕”字,基本上是一边高。

  成华年间瓷器所用的胎土也非常讲究,

  最大的特点就是洁白,

  洁白到后世的制瓷人都无法想象,

  主要原因还是取决于它的制胎工艺,

  成化瓷器制胎工艺非常繁琐,

  前前后后分了十二个池子来一步步净化胎身。

  恰恰是因为这种瓷器的制作难度大,

  成品制作不易,所以存世量就尤为稀少,

  导致它在后世的价格异常昂贵。

  张卫国把鸡缸杯对着电灯泡看了看,

  纵是金大脑袋屋里的这种昏暗灯光,也能看出来杯体的洁白无瑕。

  这年头造假古董的工艺不能说没有,

  只能说少之又少,加上这是金大脑袋拿出来的,应该是真品无疑了。

  张卫国心道,

  金大脑袋这个二货,把东西全都装在一个包裹里,

  要是真有一点磕碰,那这杯子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张卫国不露声色,这鸡缸杯他是肯定要拿下的。

  接下来一个蓝色纹饰的罐子引起了张卫国的注意,

  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测,拿起罐子看了看底足,

  果然没有落款,然后对着罐子认认真真看了看,

  是元青花无疑了,美中不足的是这罐子的纹饰是花鸟纹,

  元青花这类瓷器,

  人物纹饰价值普遍偏高,

  后世一些不懂这类瓷器的人对它都有误解,特别是窑印落款。

  众所周知,瓷器这类古董,官窑的才最值钱,

  民谣烧制的瓷器,大多都比较粗糙,

  这跟当时的社会体系有关系,

  有能力有技术的工匠都被朝廷征用了机,

  所以民间制瓷水平相对官窑来说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再来说窑印落款,因为官窑款式直到明代宣德年间才正式形成体系,

  宣德之前的落款多数是不规范的,没有任何章法。

  比如宋代的汝窑,落款大多都是按甲乙丙丁排序的。

  元青花底足有落款的几乎没有,

  正规款识是在明朝宣德年间才得以完善的,以皇帝年号落款。

  元青花作为青花界的巅峰,是元朝贵族最喜欢的一种瓷器。

  存世量也非常稀少,

  一是因为元朝是个短命王朝,本朝的文化系统刚形成雏形.

第388章 高价购买古董

  元朝艺术类的文化同样也还未真正完全发展起来。

  加上当时的元朝内忧外患,

  致使元青花的产量非常低,

  最重要的原因是制作元青花的釉料苏麻离青很少,不足以支撑大批量烧制。

  所以后世很多已知的元青花,

  都在国家博物馆或者大收藏家手里,其它的大部分都是赝品。

  金大脑袋拿来的这件元青花,可以说是古董中的重器了。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古董还没有那么深的认知,

  这跟现在的国家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

  人们的古董收藏跟保护意识都相当差,当然除了那些权贵以外。

  一些在后世拥有高昂价值的文物,

  现在都非常不值钱,花几块钱买的东西,

  在后世可能就能让一个家庭吃一辈子。

  四九城现在也有一些跳蚤市场,

  有不少家庭生比较贫困的老百姓会去市场350上兜售家传的宝贝,

  不过这些东西他们往往都卖不上价钱,

  有些二道贩子,就是以这种生意为生,

  低价从农民或者老百姓手里买走,然后再卖给别人赚取差价。

首节上一节342/4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