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发现同桌在暗恋我 第120节

  陆铭伸手双臂想抱着她,却被推开了,只听见欣艺轻声说着:“别压坏了向日葵。这花很漂亮的。”

  “知道了。”

  他左手把向日葵拿到身后背着,右手环住她的腰,眉眼低垂,鼻尖蹭到她的脸颊,轻笑着,回吻着,实现梦寐以求的主动。

  陶欣艺迷迷蒙蒙地被亲着,时而反抗两句,用毫无杀伤力的语气说着“只亲一下,不能亲了”。

  可是,她也没付出实质性的举动,也忘了亲了多久。

  散步回家的过程不远,他们走了很久,直到把欣艺送到家,陆铭站在门口,环住她的腰,指尖轻抚她的发丝,微小的啃食感蚕食着他的理智,凑到她耳畔,轻声说道:“我喜欢你。”

  “我也喜欢你,很喜欢,非常喜欢。”

  陶欣艺的手搭在他的脖子上,轻吻着他的下巴,闭上双眸,睫毛轻颤,轻声说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觉得,朝暮也好,来日也好,是就好。”

  “知道。”

  陆铭轻吻着她的双眸,缓缓松手,哑声说着:“那就好,你别怕,我没那么急。”

  说着,他把向日葵摆到餐桌上,和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讲未来的事,带着燥意离去。欣艺那么紧张,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其实,我还好,当了这么久的君子,定力练出来了。

  黑夜里,月光洒落,马路旁,少年肆意地奔跑着,宣泄着过剩的精力。

  柔光灯下,少女捧着向日葵坐在窗边仰头,看月亮,寄相思,轻吻着花瓣,娇声呢喃道:“今晚的月色真美,我也是……”

  六月正是蝉鸣初响的时节,离别的钟声,敲响,少年们仰望太阳的每时每刻,既见夕阳,也见旭日。

  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惨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天亮了,陶欣艺往向日葵上喷了水,背着书包,往学校走去。

  陆铭走到早餐店买了两个鲜肉包,提着豆浆,边走边吃,如遇路边野花,就摘下来放进书包侧边袋里,尝到了清晨水汽的清凉。

  三模考试后,学校再也不会组织大考,教室里渐渐空了,请假回家复习的同学越来越多。

  早读的声音也变小不少,好在老师不在意,课代表不关心,竟有几分清闲的意味在。

  大家习惯了陆铭在上课时睡觉,就如同习惯了陶欣艺把手搭在陆铭的手臂上,偶尔还有几个人艳羡,偶尔还有人问什么时候吃他俩的喜糖。

  这时候,陆铭就会从课桌里掏出一大把糖塞进那些同学的手里,道:“现在就行。”

  王莹也撞见过,她没说什么,只是从那些同学手里拿了两颗糖吃,偶尔夸几句,甜。这段时间,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极少,把时间留给学生查漏补缺。

  陆铭往往在学校就能把作业写完,剩下的时间,就翻看会儿教材,毕竟“万变不离其宗”。偶尔,他抬起头看见高考倒计时,隐隐有些落寞。

  高考,意味着考大学,也意味着别离,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前程上。

  当他们意识到别离时,高考已经过去多久,大学的大门已经打开。

  整个班的同学,大概有一半留在本地,剩下的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奔前程。

  平均分越高的班级,留在本地的就越少。毕业后,留在本地的同学也很少见面,更别说是在外地,这个班,在高考后,几乎没有可能团圆。

  不过这种情绪没持续多久就消失了,他只是怀念,而非不舍。

  真正想见的人怎样都会相见,见不到的人或许因为不想见,或许相见,但因太久的权衡利弊、思来想去,没了见面的勇气。

  而陶欣艺则不然,她知道马上高考了,只要自己不太过分,学校不会处置两个六百九十分以上的学生。

  故而,她总故意带着陆铭招摇过市,隐晦地告诉周围所有人,我们是情侣。

  如果听说哪个女生喜欢陆铭,不管是否真实,她都会牵着陆铭的手,让那个女生撞见。

  陆铭知道,却由着她,没反对,只是在天气好时说“我喜欢你”,在天气不好时说“我喜欢你”,牵着她的手回家。

  高考前,除了复习还要体检、准备好身份证,学校组织报名。

  像林轩17岁没办身份证的学生不在少数,但在高考报名前把身份证办好就行。班上还发了一本志愿填报书,那书比砖还厚,一本要收98块。

  有些同学嫌这书贵,但还是交钱买了。

  陶欣艺没花钱,王莹送了她一本,这是全班第一的特权,老师的关爱。

  赵孟鹏有些羡慕,但他没表露出来,只是学起来更刻苦了些。他很想挑战一下国内最顶尖的学府,但是,他也知道希望不大。

  偶尔,他会看见沈蔷,但是不会和她说话,也不会刻意避开她。

  一个班里,最陌生的两个人,就是他与沈蔷。

  但这时候前途是最重要的,古话说得好“大丈夫何患无妻”,他觉得自己没那么喜欢沈蔷,顶多就是有些不甘心而已。

  赵孟鹏低下头继续刷题,眼底的青黑显得他越发憔悴,黯淡,却又矛盾得耀眼。

  一个不肯放弃,自强不息的人,即便疲倦,眸子却是极锐利的,用脊梁扛起沉重的梦想。

  等他再次抬起头,恍然发现,原来再过三天,就是高考。

  明天,高考。

第230章 高考倒计时:1

  不知怎的,明明六月,不冷,楼道里总却充满咳嗽声,或许是某个班的某个人感冒了,然后,疲倦的少年们开始病。

  黑眼圈烙印在眼底,破碎的喘息声不断拉扯着神经,走廊上会传来神经质的笑声。

  高考前,每个老师都会告诉大家放轻松,期盼着学生能不受心态影响考出个好成绩。但每年总有些倒霉蛋,心态崩了,发挥失常。

  所有人都知道一定会有这样的倒霉蛋,所有人都不知道今年,这个倒霉蛋会不会是自己。

  王莹在办公室吞咽着热水,吞了颗阿莫西林胶囊,继续低头批改作业,走好最后一步,送走这届学生。

  下一届,她再也不要带高三了,太累。

  年级主任张升东背着手,在教室外张望着,面目难得地慈祥,听着稀松平常的咳嗽声。以至于,他撞见陆铭和陶欣艺牵手,没有大惊小怪,反而笑着拍了拍陆铭的肩膀,道:“你倒是什么都不耽误。”

  “张老师好。”陆铭点头笑道,却没放开欣艺的手。

  陶欣艺虽有些紧张,却不太恐惧,应声说着:“张老师好。”

  他俩这般坦荡,倒让张升东有些尴尬,背着手,嘴角上扬地往前走去。这两个娃娃都不错,成绩也好,人也好,说不定最后真的能走到一起。

  待张升东走远后,陶欣艺轻声说着:“他是年级主任,你不怕,听说,他很严。”

  “怕什么,到这时候,没事,不怕。”陆铭看着她,嘴角上扬着,耳畔是蝉鸣不断,隐约到了燥热。

  临近高考,说不紧张的人都有些紧张。

  即便是陆铭,他也免不了紧张,或者说是激动,期待。但这种情绪不影响他睡觉,反而会让他做题时越发清醒,或许是好事。

  适当的紧张能让大脑保持清醒。

  但像陆铭这样心态好的是少数,睡不着的人占大多数,不光是学生,还有家长。

  孟若华想到6月7号要高考,老早就把红旗袍拿出来熨好,还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求得上上签,却依然睡不着觉。

  每当儿子回来,她总忍不住叨叨几句,翻来覆去就是“马上高考了,不要紧张,心态要好”。

  儿子总说“不紧张”,脸上也看不出什么来。

  孟若华的心情好了不少,但关上门,总会在陆国富面前念叨:“我们家还没有孩子考上大学,更没有孩子考上京大。你说,儿子真考上了,我们办个酒。”

  陆国富侧着身子,道:“是要办酒,在老家办还是在这里办酒?”

  “都办,我这辈子,除了结婚就没这么风光过,到时候拉个横幅庆祝。就算儿子没考上京大,那估计分也不低,怎么说也有六百五十分以上,能办酒。”

  孟若华嘴角疯狂上扬,眸子闪亮得似刚来到这座拥挤的城市一般,满怀希望。

  两个没什么文化的人来大城市打工,辛苦就像饭一样,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

  后来有了孩子,买了房子,房贷二十年,开始望子成龙,除了说“要好好读书”,也帮不上什么忙。

  儿子的成绩从小学就不怎么样,孟若华很着急,她害怕儿子没考上好大学,害怕儿子和自己一样没有好学历。她不是盼以后能赚到许多钱,而是不希望自己打工吃的苦,孩子再吃一遍。

  现在,儿子成绩相当好,成龙成凤,还有希望考京大,以后可以坐办公室。

  这般想着,孟若华悄悄从房间里走出来,坐在窗台上吹风,眼角是皱纹,拿了个苹果吃着。

  卢美卿刚给女儿打了个电话,问她马上高考了,要不要回家住。可是,女儿拒绝了,说是马上高考了,不想换环境。

  尽管,卢美卿有些失望,但知道女儿最近的成绩不错,是可以稳上京大的成绩。

  这么多年,她想女儿要优秀,要闪耀,要证明她耗尽青春拥有过的婚姻不那么可笑。可笑,什么是可笑?

  卢美卿穿着婚纱,站在落地镜前,只看见一个老去女人,疲倦的脸,曾经拥有的都将烟消云散。

  马上,马上,她就会真正的失去最重要的东西,多可笑啊……

  卢美卿抚摸着镜子里的人,把脸贴在冰冷地镜前,轻声笑着,显得有些疯癫。

  孩子长大,总会离开,她会上大学,离开家,以后这个房子只剩我一个人,我结婚是必然的,否则我怎么一个人挨过几十年,挨到老死的日子太长,长到让我害怕。

  破碎的夫妻对孩子的默契还在,卢美卿的电话走后,陶欣艺就接到了陶霄的电话。

  陶欣艺心情复杂地接通电话,道:“爸,你有什么事吗?”

  “你过两天就高考了,我有几句话跟你说。”

  陶霄拿着女儿小时候的照片,掌心发麻,道:“你的成绩很好,我不担心。从前,我没对你说,其实,你读书不用那么辛苦。我们这样的家庭,不缺钱,没必要和他们去挤高考独木桥。

  上战场之前不要有心理负担,别管你妈说了什么。

  如果,你考得好,我很骄傲,但是如果没考好,我也会为你骄傲,放心。

  记住,你爸爸,非常有钱。”

  “知道了……”陶欣艺轻抚着向日葵,眸中迸发着强烈的自信,娇声说着:“您放心。”

  陶霄点点头,道:“我跟你妈沟通过了,高考那天,我还想来看看你,毕竟,你马上飞远了,我来看看。”

  “知道了,爸,你早点睡觉,晚上十一点了,我也要睡觉了。”

  “好。”

  冗长的电话结束音敲击着人的胸膛,是倒计时的哭声,是黎明前的笑声。

  高考,不在本校考,善水中学的考点是廷原中学,而廷原中学的考点是善水中学。

  为了减少去考场的时间,高考生要住酒店。

  6月6日上午,送考的大巴开进校园,所有老师都穿上了红短袖,长梯前,有相机给少年们拍毕业照。

  三班的校服没穿得这么整齐过,就算是某些粗犷的男生,也在离家前把校服熨平。陆铭站在陶欣艺身边,手里拿着刚熟的桃子。

第231章 善水中学高2014级三班

  他啃了一口桃,皮有些酸涩,肉很甜。

  陶欣艺戳了戳陆铭的手臂,轻声说道:“我要去和王老师说会儿话,马上……毕业了。”

  看她眼神,陆铭就知道欣艺在为别离悲伤,道:“毕业后,我们会回来看看。”

  陶欣艺微微点头,心里的酸楚好似硬桃的皮,包裹着心,她缓缓走到王老师身旁,拿出相机,道“王老师,我想和您拍张照片。”

  “好啊。”王莹点头说着,揉了揉她的头。

  挽着她的手,让站在旁边的孙华青帮她俩照相。给她俩拍完照后,孙华青赶忙搂住王莹的手臂,让旁边的陆铭给她们拍照。

  女生都聚了过去,争相和王莹拍照,嘴里说着以后再见,但王莹知道以后未必再见。

  陶欣艺像个树袋熊一样挂在王莹的手臂上,每张和王莹的合照,都有她。高中三年,王莹有时候会叫她一起去教室食堂吃饭,买了水果,偶尔会分给她一个。

首节上一节120/1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