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结婚七年不让碰,我走你哭什么 第11节

自己要是正大光明的教。

那不是跟傻柱抢徒弟吗?

但是稍微点拨两句,并没问题。

而且我只不过是做给他看,他能学到几分。

那是人家的本事,你就算是师傅,也说不出什么来。

总不能你不教人家,还不允许人家学吧!

技能:七级厨师(35%)

这就是这两天的成果。

直接从25%干到了35%。

你晋升六级厨师技能,就只剩65%。

最多也就半拉月的事儿。

刘洪昌就去食堂去找种子。

尤其是一些蔬菜种子。

还有水果种子。

你比如这个年头,就连苹果都是稀罕的东西。

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

“刘师傅,你究竟要找什么?”

“哦!没什么,我就是随便转转。”

刘洪昌找到一些发芽的红薯、土豆。

这对食堂来说就是要扔的。

刘洪昌正好可以拿来种。

还有就是烂了的苹果。

一些买来的稻谷。

当然也不是只拿烂的。

还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仓库里弄了点肉,放到空间里。

我这可不是偷公家的东西。

工人老大哥之间的事情怎么能说偷呢?

借用,借用。

谁叫刘洪昌现在一穷二白呢?

今天我借一斤,保证明天还十斤。

刘洪昌拿了点青菜出去,就去财务领工资。

“洪昌,你也来领工资呀!”

“对。”

刘洪昌是8级厨师,一个月32块5。

再加上他平时加班儿什么的,还有补贴五块钱。

也就是37块5。

虽然看上去不多,可是购买力一点也不弱。

这年头鸡蛋0.48元一斤。

猪肉0.78元一斤。

华子0.72元一盒。

至于普通的香烟,战斗,春耕都在一毛钱左右。

台子,也只不过8块钱一瓶。

相比现在动辄几千块钱一瓶,真叫一个便宜。

白面0.18元一斤。

粗粮0.1元一斤。

可在黑市上往往一斤白面能换2~3斤粗粮。

成年人国家还会给发29斤粮票。

这就是所谓的定量,也就是低价粮。

其中60%是粗粮。

40%是细粮。

如果是全国粮票,30斤里面还有4两油票。

而且全国粮票可以全国通行。

地方粮票只适用于地方。

所以会算计的人一般都会拿国家粮票,换地方粮票。

为地方粮票儿上没有油。

可以多换一点。

还可以把全国粮票中40%的细粮换成粗粮。

这样就能换到更多的粮食。

所以早晨出门的时候,三大爷阎阜贵才会借刘洪昌的自行车。

用刘洪昌的自行车去把自己的事儿。

首先把领到的全国粮票拿到黑市上去换地方粮票,再从地方粮票上购买粮食,主要是把细粮拿出来,然后再去换粗粮。

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拿出来。

所以就需要分批好几次去换。

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去。

有时候就是几个人合伙去换。

这个时候谁有自行车那就沾光了。

不会让你白出力的。

所以三大爷阎阜贵虽然工资不高。

但是人家算计这算计那,整体下来生活水平也不算很差。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养得起四个孩子?

半大小子吃倒老子。

他三个孩子经历了困难时期。

就凭他那20多块钱的公司,怎么可能养得起这么多人?

所以他那辆破自行车出大力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一家七口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他还能买得起自行车的缘故。

刘洪昌开心的数了几遍,然后又想起王翠兰给他的手绢。

把手绢打开。

里面有3块5毛7分钱。

这可能是王翠兰回身携带的钱?

母亲把所有的钱都给了自己,她中午吃什么呀?

刘洪昌忍不住眼含热泪,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刘,我一定会让你母亲安享晚年。

让他老人家尽快的抱上大孙子。

第12章 妈妈,我想你了

“妈,你怎么还没走?”

刘洪昌回到四合院,就看到王翠兰还在忙活着,头发都已经被汗浸湿了。

刘洪昌的声音有些哽咽。

早知道母亲这么好,自己为什么要跑?

“傻孩子,好端端的哭什么?”

王翠兰听到刘洪昌的声音,想起身打招呼,可一下子竟然没抬起来。

喘了口气,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后背。

“妈,累坏了吧,赶紧坐在床上歇会儿。”

刘洪昌把母亲扶到床上,道:“儿子真是没出息,你都这么年纪了,还让你为我操劳。”

刘洪昌说的眼睛都湿润了,忍不住跪在王翠兰的脚下,哽咽道。

“傻孩子,你是妈的儿子吗?不为你操劳,为谁操劳,你就算活到老也是妈的儿子。”

王翠兰摸了摸刘洪昌的脑袋道:“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你的事儿我听说了,跟他们家这样的女人离婚,咱们不亏。”

“妈,好想你。”

刘洪昌泪如雨下。

妈妈天天逼他结婚。

可他一个没车,没房,没工作长的平庸的男人,靠什么娶老婆?

没事,他连家都不敢回,每日飘荡在外。

妈妈打来的电话基本上说不了几句就挂了。

甚至连妈妈崴着脚都没回去。

妈,我也想娶老婆,也想让您开心。

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

普通到连自信都没有的男人。

你让我怎么娶老婆呀?

首节上一节11/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