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克星敦同志,开局上交无尽号航母 第24节

“那回头空天战机试飞的时候,一定要先联系我啊。”

“那肯定的,只要列大校到时候没有忙秘密任务,我们联系得上的话!”

“好!一言为定!”

PS:今天很忙,凌晨快三点才回家,先睡觉了,欠的两章加起来四章了,回头补上。今天白天有空的话,就直接把昨晚的更新补了,就这样。

第61章 安乐天使发售的圣诞夜

12月25日,西方世界的圣诞节,这喧嚷的一年即将结束。

就这一年来说,其实对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来说,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

除了非洲的大片地区陷入了进一步的动乱和战火之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至少在表面上依然一切都和往年一样运转。具体到每一个个人身上,就更没什么大变化了,日子该咋过咋过。

比如在网络上,该对线的对线,该发涩图的继续涩图,该看V的看V,生活还是那样。包括蒙巴萨战役,作为共和国自对越反击战之后几十年来首次国外成规模用兵,虽然战役规模不大,但是成体系的两栖打击还是很震撼的,当时也是引起了国内外军迷圈子的狂欢,只不过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热度并没有持续太久。

至于共和国为什么会突然介入东非军事冲突,还对肯尼亚卖了这么多装备和援助,那这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至少就现阶段明面上宣称的各种有色金属资源那是绝对不值得这个价的,但是没有消息来源,那是不可能讨论出个结果的。

不过就国内的公立单位,尤其是部分和军工、科研单位有些许关系的各种重要企事业单位,已经开始有频繁的领导的人事变动和部门的调整了。

群众现阶段可以直接接触到的领域里,教育系统的调整,以及研究生招生的一系列新变动,大概是最直观的了。

不过这一年的序幕时间到这里差不多也就结束了,从这个圣诞节,米国正式宣布“安乐天使”产品完成了所有审批流程,正式在米国首批上市开始,世界线的变动就开始逐渐深入影响到社会基层了。

“安乐天使”由弗拉德集团研发,由安布雷拉公司负责批量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售后服务,而弗拉德集团的背后是米国几乎所有的大型财团的影子。不仅局限于生物医药领域的财团,如此巨额的利润和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确实充满了诱惑,而且本身还不是地球本土某个财团或者国家研发出来的东西,而是天外来物,没有天然的所有权占有,各方都有机会分一杯羹,这谁会放弃呢?

当然,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生物产品能如此快速地步入商用市场的根本原因了,在巨额的利润面前,各大财团联合起来推动米国的审批机制一路绿灯,甚至不惜修改部分联邦法律和医药制度的内容,这才使得安乐天使赶在这个时间点成为了“今年圣诞节献给自由世界民众的最好圣诞礼物”。

这并不夸张,正如第一导师的评价: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

而这些弗拉德超级细菌带来的利益,何止百分之三百?

现阶段只上市了可以作用于部分观赏动植物改良的“安乐天使”,没有直接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林业、渔业等诸多领域,乃至直接公开用到人身上已经是很收敛了。

由于巨型财团的联合,安乐天使的发售动静非常大,至少三个月前就在开始各种造势,最精通这些的广告精英精心筹划了从线上到线下的无数种宣传方式,各种西方主流媒体都开始开辟专门的话题讨论它,除了直接的广告投放和各种专家学者对它美好前景的访谈,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甚至争论也会给它客观提供热度。

到12月的发售前夕,“安乐天使”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小蓝鸟平台上做的几次百万人线上调查问卷里,至少六成多的人表示如果价格合适,是有购买的兴趣的。

对于一款匆忙上市的生物医药产品来说,这个比率已经很高了。

包括明令严禁任何相关产品流入国境的共和国内,也不乏有人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相关的话题热度也很高。

当然对这个东西的查禁力度是很重的,基本上和独品一个待遇,想走私的话那代价是很重的。

不过和米国的情况一样,越是严厉封禁,甚至往后对于北美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严查力度高过独品,那反过来就越是意味着走私的利润之大,同样是令人疯狂的暴利。加上现在一切才刚开始,不像禁毒这个事情已经成为了共和国真正意义上人尽皆知的共识,估计会有一批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吃螃蟹”,他们的下场也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还在观望的人的态度,后续的工作对于从海关到社区的一线警察同志来说还是很艰苦的。

产品正式发售是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晚十点,线上线下同时发布,还举行了盛大的发布会。

至于规格,分为动植物两种系列,具体细分还有对应“猫科”“犬科”等不同生物的产品,用了非常夸张的合金箱子包装,整的非常高端,里面内容物主要是放置在软性内衬里的一支专用注射器,五支水银体温计一样差不多大小的“安乐天使”内容物,以及一套傻瓜式操作的“基因适应器”。

操作就是将适用本产品的动植物细胞取样,和“安乐天使”放进“基因适应器”里,进行2到4小时的培养,然后就可以加注进入注射器,对目标进行注射了。

最基本的套装是五支,但是五支肯定是不太行的,要完成整个改良流程是需要买好几套的。只不过,只有弗拉德集团的高级研究员才知道,其实真的是弗拉德细菌或者它的产物原品的话,那其实一小滴的浓度就足够了,只不过为了利润,需要这样的稀释,乃至抑制生物活性才行。

当然这个价格是不便宜的,一套最基本的规格套装就是2999美元起,高端款已经有5万美元一套的了,明显就是要广泛赚钱。

总的来说,买的很火,线下甚至有排着长队的购买者队列,不过这个价格和作为生物产品本身的属性,还是劝退了很多基层民众,现阶段购买的都是有钱有闲还胆子大的中产群体。

说到底,很多人其实连宠物都养不起,更没有闲钱搞这个。

不过这不着急,把这些东西卖给底层民众,以及走出米国,卖到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计划,都已经在计划中了。

而且,对于“安乐天使”的用法,那也是肯定不会局限于宠物身上的。

尽管产品说明里反复强调该产品不能用于人体,没有太多优化作用,而且还有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副作用,但是产品一旦流入市场,购买者会用它做什么就不好说了。

而且怎么说呢,只要没有人敢冒着和整个米国的大财团抢利润的风险去山寨,那其实怎么用,财团老爷们是不怎么关心的。

接下来,安乐天使将会作为安布雷拉公司的主打产品,逐渐优化更多的系列,随着生物改良的作用凸显出来,更加畅销。而针对观赏宠物行业以外的领域,乃至可用于人体的“基因治疗”方面的技术,也会逐步推出。

正如发布会上,发现了超级细菌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今已经成为了弗拉德集团的总裁加首席科学家的弗拉德本人所宣传的那样“生物革命”已经到来,接下来将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让人类的历史迈入一个新纪元。

PS:

先补一章,晚上忙完了继续。

第62章 12月26日的震撼

在“安乐天使”的发售之后,圣诞节的第二天,12月26日,在这个共和国的重要日子里,也有大新闻跟着到来了。

在这一天上午,航天系统正式发布了一项重要计划将在明年进行载人登月,并且一步到位实现可长期驻留的月球基地站的建设任务,常驻航天员在上面执行科研任务。

关于这个月球基地的信息,并没有过多描述,大小规模、设置的科研设备、主要承担的科研任务等等,全都没有说明。只有一个简单描述,那就是这个基地不会运行很长时间。

按照地球轨道上的空间站来说,ISS这个超龄不允许退休的高龄老大爷就不说了,共和国原本的空间站在这两年才刚刚完成全部建造,原定计划后续可能会有二期扩建工程,计划运行寿命是十年左右。

这个就算是很短的寿命了,原本航天系统的计划大概就是准备在这个空间站之后用新一代的、更大更先进的空间站取代它,用以承担更多的任务,并且可能作为载人登火和原本的月球基地建设的中转站,毕竟原本的化学火箭技术难以承担直接送人去火星。长征九号、土星五号这一类的巨兽已经可以说是原本能源和材料技术的顶点了,送人直接去月球就很吃力了。

毕竟这几十年来,火箭能源技术其实本质上并没有能量能级上跨时代的飞跃,只不过现代的火箭在信息能力方面比过去优秀了很多就是了。电推进引擎还不成熟,只能用在星际空间,至于其他的火箭能源技术,或者说直接超脱了火箭这种形式的,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往返地面和宇宙的载具,那更是停留在幻想中。

而现在,航天系统方面的公开信息是,这个月球基地,往最长了说,也不会用超过五年,大概率两三年就用不着了。

这个消息就和前面各种航天项目工程一股脑停掉一样,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这在月球上哪怕就是造个南极科考站水平的基地,那代价都是很沉重的,这不多用几年实在是很奇怪。

同时,很多对相关消息有过关注的群众也很奇怪,不是说后续长五的改进型号已经停掉了,长九也好像不太乐观,况且就算是一切顺利,按照原本的计划,长九也要等2030年前后才能首飞,执行任务还得等到三十年代,看这个样子,是明年就能用得上吗?

这个消息不算小了,国内

至于国外,那就不用多说了,基本上都是认为“NASA的重返月球都还没成功,东方人怎么能行呢”,甚至不少人根据自己生活在西方社会的经验,认为就像NASA、欧空局等等一大堆航天部门吹牛逼,最后过个十年二十年基本全体都没实现一样,这大概也是共和国为了应对“生物革命”的影响,发布的宣传意义的信息。

不仅有登月和驻留的计划,航天系统还同步发布了将在三年内正式进行载人登火,并且建造火星基地的规划。

当然,这个消息就更加让人难以相信了,放眼国内外基本没什么人信。

很简单的一点,就现有的航天技术,送个无人飞行器去火星,首先就得等地火距离较近的发射窗口,然后还得绕地球飞行,利用引力弹弓往火星弹射过去,然后进入火星轨道减速,来回折腾的时间可不短。

换成有人的那还不更复杂?以现有情况来推测,就算是共和国的长九提前研制结束,并且完美至极,可以立即投入使用,那载人还要带着建筑材料去火星,也得分批进行,搞不好还得先在火星轨道上组装一个空间站之类的设施,用以分批运输建材、人员和储存燃料,那这个工程量就海了去了,明天就开始干也不可能在三年内干完。

只有少部分航吧老鸽对此表示最多信个七分,根据共和国一贯以来认真干事,保守发布,说到就做到甚至已经做到才公开的作风,虽然很难以置信,但是还是信个七成吧,保留个三成怀疑。

众所周知,在共和国的尖端科技领域,一向有着“技术落后,可以宣传”的优良传统,在军工领域甚至有“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三代走”战略。

照此作风推理,结合之前共和国的尖端科技领域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消息,有那么一小撮人到现在开始逐渐回过味来,比如比划比划弹幕网的某航天官媒下面就有一些人逐渐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哼!闪电旋风劈!】:“同志们,国家别是进入到了“技术奇点”之类的黄金时期了吧?就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说,以前的项目大批关停,会不会是由于‘过于落后’,直接看不上了?”

【千束天下第一】:“大概是某个热心村民分享了核聚变技术吧?”

【逸一时,误一世】:“坏了,那搞不好还真有野蛮人航母战斗群?”

【小约汉可汗】:“楼上别紧张,最多就是进入宇宙之后遇到星际游牧的泥头船罢了,没逝的~”

不过这种讨论也就只能出现在比划比划弹幕网,以及逼乎的少部分帖子里了,别的包括航吧自己内部环境也是不太好的,当然贴吧本身就多少带点臭就是了,至于别的平台,那只能说不太能看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大部分人其实是不怎么发言的,沉默的大多数依然忙着工作和生活,对这些新闻也就是看看就行了,偶尔会在一些社交软件里和朋友聊两句。

至于最后的结果,那也很简单反正明年也不远了,三年也不算长,那就让子弹飞一会儿呗,是不是虚假宣传,看看实际疗效不就知道了?

不过呢,国内外的讨论也好、冷嘲热讽也罢,还没争论出个结果,结果就在当天下午,被彻底震惊了,所有的讨论都瞬间安静了,不少人真的开始相信这两个疯狂的新航天计划,可能真的不是在吹牛。

毕竟,可大规模使用的核聚变装置正式发布,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下大概是真的意味着新的时代要到来了。

第63章 核聚变时代的到来

26日下午,世界上的第一台核聚变能源系统,由中核集团和光环集团联合研制的“月球一号”正式发布。

根据中核方面的说明,后续的能源系统系列都会以“天体命名”,具体来说根据能源的供给能力决定用哪个等级的天体命名,从小行星到恒星乃至以上都有可能,目前以月球这个行星的卫星作为第一台的命名算是一个谦虚的起步。

当然,几乎所有人由于自己的思维盲点,都没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这个大功率的核聚变能源系统只能用行星的卫星等级,那么往上的等级,尤其是到了恒星以上,根据命名规则和天文尺度上的差距,这个能源技术能超越核聚变多少。

至少在现阶段,所有人都觉得,核聚变也就行了,命名规则也就是个吹牛的东西,就算这个“月球一号”真是核聚变装置,共和国总不能真的能年产一大堆核聚变装置,往后还能整出超过核聚变能源以上的东西吧,比如反物质之类的?

可以想见,比起上午,这个消息的震撼力度可大得多了。毕竟月球和火星的计划目前在大家的认知里还停留在PPT阶段,而这个核聚变能源系统可是直接拿出了实物的。

并且更令人惊诧的是,根据央妈的特许记者的采访报道,该项目的一个高级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以非常坚定、不容置疑的语气表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个“月球一号”并不是以前的什么核聚变技术开发验证阶段的实验装置,也不是新技术的工程样机,而是可以直接投入大规模发电实用的成熟工业化量产产品。

稍微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明白,工程样机和量产产品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原理验证装置那就更别说了。

这上来就是成熟的量产产品,属实是有点吓人了。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猜测,那少说得十年前就完成了相关技术的攻关,加上不间断的海量投入,才能从原理层面的实现发展到实用化阶段吧。

该工程师还在记者的镜头前面非常痛心疾首地表示:“虽然现阶段取得了那么一些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是没做好,现有的工作进度比起预计还有明显差距,月球一号的各方面功率比起原定计划也有明显缩水,我们还需要戒骄戒躁,在全国人民的砥砺下继续前进,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才行”

这个发言可以说相当凡尔赛了,但是看他的表情,却并非故意炫耀,而是确实一脸严肃,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好像在做检讨的样子。

除了直接成熟化的核聚变装置本身的不可思议之

这个“月球一号”的全部体积参数为长约15米,宽约8米,高约六米,重量也不算重,总的来说,和六辆99A并排叠成两个三层汉堡差不多。

这个体积单看不算小,但是这是整套能源核心、安全系统、操纵系统等等连带着外壳的全部参数,各个零件的拆卸和运输可以说相当简便了,甚至将来是有条件利用低空重型载具进行空中吊运的。

而与这个体积和重量相对的,则是超级给力的能源输出,就这么一个玩意儿,已经可以实现12500MW的输出功率,已经超过了三峡这个巨型水电站的一半,而这仅仅只是起步阶段的输出能力罢了。

这一点不仅仅说明它的能源反应功率很猛,同时也说明了相关配套的能源传输系统也已经同时完成了,可以实现在这样的小块头里将高功率的能量转化为电力,然后输出出去的过程。

凡此种种,反正越是内行,能看出的东西就越多,同时也越心惊。

当然,外界是不知道,这个月球一号主要的原型是那台UNSC的舰用核聚变引擎。给战舰用的当然要求小巧紧凑,同时难度也是高一些的。

由于现阶段主要是要求仿制,主要还是努力抄作业。如果后续将相关的系统从紧凑的舰用引擎的设计中解放出来,变成一个在地面上建造的大型核聚变发电站,那么功率和适用性还能大幅度提升。

而且很明显,以现有的工业能力,能够量产的产品,那必然和原型引擎有很大差距的,使用的材料、加工精度等多方面都有差距,最后只能受制于短板效应,比如反应堆核心部分无法做的更小、更耐高温,就只能降低功率要求,然后适当放大部分尺寸。

原本的引擎系统,那是包含了太空推进系统等一大堆子系统的东西,也能塞进几百米的UNSC护卫舰,甚至更小的巡游舰上,其核聚变核心部件是很小的,同时输出功率也是非常狂暴的,那可是能支持肖恩藤川跃迁引擎暴力撕开空间的能量输出功率。

因此,这个接受采访的高级工程师同志,倒也确实不是凡尔赛。

要技术有技术,要参考实物有参考实物,不愁吃穿,实验条件和经费拉满。

这待遇,当年五十年代跟着苏联老大哥学导弹的时候都没有。那时候苏联专家不在场就不能接触导弹,而且用的是早期德国导弹的改进产品,是当时的淘汰货。和现在的条件根本没法比。

最后,也没有当年那样危险的外界环境,没有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中央只是要求尽快弄出可以实用的仿制品。

而最后弄出来的东西,也才刚刚达到了三峡总功率一半多的水平,和原型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了,和那台引擎里的若干个核聚变核心的其中一台比,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几的功率,这个工作成果可不是不满意嘛。

这大概就和开局直接给六神装让去推二塔,甚至不要求上高,结果半天磨掉了个一塔的镀层一样,这还是挺让人有挫败感的。

硬要说不高兴,那肯定倒也不至于,但和震撼的国外和由惊转喜,高兴地仿佛过年一样的国内网友和各种媒体来说,那个喜悦的心情基本就和乐视薯片里的薯片差不多了。

当然这也就是实际参与的人员的心情不是特别满意,在世界范围内看来,光这么个消息,就足以和昨天的“安乐天使”争一争热度的顶流了,可以说瞬间引爆了整个科学界和基层的舆论。

PS:周末延长爆更,明天,不对,应该是今天就忙完了,后面恢复正常,把欠的都补上,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第64章 群众的舆论战和核聚变能源基地计划

“无耻的学术造假!东方人在欺骗全世界!”

首节上一节2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