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156节

燕王叹息一声。

“寡人知道了!"

说完,燕王目光满是留恋、不舍的看着眼前的大殿。看着那些婢女,抚摸这王座。 最后看了一眼那些似乎松口气一眼的文武百官。

燕王惨然一笑。

这一幕,深深刺痛着他这个燕王。

蓟都城外。

在落日之前,在雁门铁骑的大军注视下,城门再次大开。

燕王带着文武百官,缓缓从城内步行而出。

两名女侍,一个捧着木盒,一个捧着城图,跟在燕王左右。

王室女眷,男子,纷纷都跟在其后。

城楼上,所有燕卒都放下了武器,从城楼上离开。

眨眼间,城楼上,原本还有密密麻麻的燕卒身影,片刻后,变得空荡荡的。

这一幕,即使没人说。

但无论是墨,还是曳胖子等人,亦或者铁骑大军的将士。

都知道。

燕国降了!

"走吧!"

墨开口说道,驾马向前。

伴随着墨的命令,曳胖子、农陈、章鞍、茏纷纷率领大军前进。

轰轰轰~! ! !

燕国的文武百官看着远处那排山倒海的铁骑朝着蓟都推进,所有人都吞了吞口水,被那气势弄得心跳都满了半拍。 甚至一些胆小者的文官,双腿都有些发软。

很快,铁骑大军绕过燕王一行人,进入蓟都。

而墨,则驾马上前,在即将到达的时候,方才下马。

农陈率领铁骑将士,一直跟在墨的身边。

看到一身条纹黑衣的墨。

燕王叹息一声,最终忍着屈辱,缓缓下跪。

比起做个亡国之君,不如做个降国之君。

至少,能活着。

而伴随燕王的下跪,身后的女侍,王氏子女,以及文武百官,纷纷跟着一起下跪。

因为那个条纹黑衣的少年。

此刻,代表的是秦国。

墨缓缓走道燕王面前,看着燕王以及一大片燕国官员,少年、女子以及其他,都跪向自己,他来到侍女面前…0 打开木盒,看着里面的燕国王印,拿起来看着下面的字印,才放回去。

然后便是成图。

打开后,看着燕国所有城邑都在上面,右下角印有王印。

确认无误,这才收起来。

农陈让将士上前,接过王印与成图。

燕王跪在地上,开口说降秦的话。

而在燕王身后,那些王室宗亲的少年与妙龄女子,都忍不住好奇的抬起头。看着前面那个黑衣少年。

因为他与自己等人年纪看起来差不了多少。

但是对方,却是赫赫有名的雁门十万铁骑主帅,扬名天下的名将。

对于那黑衣少年攻打他们燕国。

对于那些燕国女眷,出了忐忑未来的命运外。

并没有什么亡国仇恨。

与普通百姓女子不同,她们出生在王室,就注定未来会成为联姻的工具。

她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

从古至今,所有女子都一样。

要么嫁给其他诸侯国的君王,或者将军,要么嫁给燕国的将军。

这就导致她们对于亡国,只是忐忑未来而已。

如今。

那些妙龄少女,俏脸上,美眸更是小心翼翼的偷瞄着那黑衣少年的脸颊。

少年事迹早已传遍天下,耳熟能详。

第一次看到传闻中的墨。

那个凶神恶煞,谋略无双的秦将。

她们很好奇。

此前听闻他的事迹,都以为他身材魁梧,无比强壮之人。

曾经她们也曾幻想过,自己若是以后联姻,4.8被许配给那个魁梧强壮的墨将军,会是怎么样。 然而如今看着眼前那少年。

她们这才发现。

原来,他根本不强壮,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而脸颊,更是有几分英俊。

虽然很意外。

但更意外的是,比起她们的幻想。

眼前少年的模样,却更给人一种可靠的安全感,似乎看着他,感觉他能撑起一片天。

很难形容。

许久后,伴随着墨与燕王说完。

燕王缓缓起身,自然而然,身后的人也纷纷起身。

蓟都城门是,一名名铁骑将士,把城楼上的'燕'旗取下,换上一枚枚'秦'字黑旗。

这一日O

秦字黑旗,挂满蓟都整个城楼。

象征着,从今日起,蓟都。

由燕国都城。变成秦国城邑! ! !.

第177章:给东胡准备

燕王在铁骑将士的'护送'下。带着太子丹与鞠武的脑袋,去往咸阳。

墨并没有回雁门。

燕国北部,便紧紧挨着东胡。

在燕国和赵国北部的东胡,这个时期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

燕国以防东胡。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修筑了长城,用以防御东胡的南下。

"将军,燕卒都点齐了。”

王宫,在大阶梯上的大殿外,茏来到墨的面前。

此刻墨抱着秦剑,一袭黑衣,看着北方。

茏瞧见墨一直看着北方,知道将军这是在思考,如何动东胡。

此前将军就说过。

燕国未衰,东胡便时常南下掠夺。如今燕国亡,东胡势必会趁机南下。

若不与东胡一战,雁门铁骑大军撤离,上古直至辽东五郡,皆危。

"有多少人? ”

"—万六千左右。"

闻言,墨点点头。

一万六千燕卒,也算是超出他的意料。

想起燕国,墨就忍不住叹口气,如今北方的五胡,还未到全30盛时期,作为紧靠五胡的燕国,居然依旧还固守老成。 何为老成。

以西周后族自居,以西周礼仪而自傲。

而自傲,不仅仅能毁掉一个人,也能毁掉西周。

看它的灭亡就知道。

西周,典型的贵族大军,想入伍最低限度也要是个邑人。

邑人,城邑之人。

而周朝大军中的大小将领,全是按照阶层垄断。

周礼:将皆命卿,帅皆中大夫,副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式。

士卒无出头之日,皆惜命也~!

更诡异的是周朝的打仗有很多规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打仗之间要讲仁义的,要约定好时辰,选好地点。胜不能追,伤不能杀。

以上,面对诸侯国还有作用。

然而五胡是何?

是来南下抢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不尽夺物更掳人。

和这些人将仁义,讲礼仪?

当初中原有西周,北方五胡还是游牧部落,那时候胡人南下抢夺,往往都是相约一起。

没有规矩,没有统一的指挥。

那时便是最佳灭掉的这些异族的时期。

然而西周不禁没有灭掉,反而加速了那些游牧部落的改进。从一个个小部落,逐渐演变成一个能与中原对抗的帝国。 那些人,本就人人皆战,无论老幼。

只要还能动,都时时刻刻想着南下掳掠。

并且与中原文化不同,那些人,烧杀抢夺与打猎一样,视为美德。

首节上一节156/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