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红人 第699节

有一次,他的台灯不亮,方解打电话让汪师傅来修理,张峰看到汪师傅带着鸭舌帽,上身穿一件黑色旧夹克,下面穿布鞋走进张峰办公室,陪着笑脸向张峰打招呼。

等到汪师傅修好台灯,张峰虽为市委书记,但对于比自己大了十多岁的汪师傅还是表示了谢意。

让张峰意外的是,汪师傅对于自己的谢意,竟然显得非常激动,后来张峰才知道,自己是第一个对汪师傅的劳动表示谢意的市级领导。

不过,现在王通和方解一起来通报这个情况,说明汪师傅与王通、方解的关系不错,汪师傅的人缘应该不错。

听着王通和方解的介绍,张峰知道,汪师傅有电工操作证,当初是作为专业电工招进来的,刚开始工作挺轻松。

后来办公厅里一个外号叫“万能工”的人辞职,一时招不到合适的人,领导就让汪师傅先顶替几天。

于是,空调漏水、下水道堵塞,不管哪里出的大小毛病,汪师傅总能手到“病”除。后来市委办公厅索性没再雇人,汪师傅身上多了一个兼职万能工的头衔。

市委办公厅根本没有双休日之说,许多人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要双休日加班加点。

只要有人加班,各种物件难免要出故障,万能工就得随时待命,所以汪师傅“顺理成章”地成了整个办公厅所有员工中唯一没有休息日的人。

说实话,在平时,张峰不说日理万机,但确实很忙,为此根本不会去关注到一个后勤人员,也就根本不知道居然有人全年无休。

要说人工作一辈子,没有一天休息日,真是件挺可怕的事儿,但汪师傅却能够忍耐。

汪师傅的老婆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家中有个还在读书的孩子,王通和方解猜测,对于汪师傅而言,付出这般辛苦,换得稳定、相对较高的收入,应该是值得的。

王通和方解工作前几年,和汪师傅接触并不多,他给大家的印象只是亲切和善、见人先笑、干活麻利。

让王通印象深刻的是,汪师傅主动给他背了一次锅。

第831章全年无休的万能工

市委办公厅听起来高大上,坐在里面办公的人都是书生,说说写写还可以,学历也高,但动手能力却不强。

比如电脑开不了机、抽屉掉了底、空调不出冷风等等,大家第一时间就是找汪师傅寻求解决。

每次,汪师傅总会在三五分钟之内就到现场进行解围,有时候一天能“折腾”他好几趟。

“你们是各领导服务的,指示我干活很正常!别见外,有事儿就喊我。”汪师傅总是如此说。

说实话,市委办公厅里大部分人还是对汪师傅心存感激的,有时候会给他一包烟、一瓶酒或土特产表示谢意,汪师傅总是进行推辞,收下后,便连声感谢。

有一次,市委李书记吩咐当时的专职秘书王通买了一大叠明信片:“小王,明年是龙年,你帮我上网找找有关龙的吉利话,我好给领导们写明信片。”

李书记酷爱书法,毛笔字练了几十年,看来是要借此联络一下领导之间的感情,顺便显摆一下自己的书法功底。

王通把搜集打印出的材料交给李书记,他关起门来写了整整一个下午。

下班时,李书记直接将写好了的明信片交给了王通,王通则随手放在文件柜里,准备第二天就去邮寄。

谁知,接下来的几天,王通完全忘记了寄明信片的事情。

三天后,王通陪着汪师傅在李书记办公室修理插座,李书记随口问道:“小王,刚才我和副省长通过电话,我顺便问了一句明信片的事情,他说他还没有收到,寄往省城的东西会这么慢吗?”

王通的脑袋“轰”的一声,只得连忙进行说明:““李书记,那个、那个、那个,我忘记寄了。”

李书记听了王通的解释,明显愣住了,几秒钟之后猛地一拍桌子:“我让你办的事儿都能忘!你还能不能干点事了?我花那么大精力写的,你居然忘记邮寄了?秘书工作怎么做的?”

王通低着头,呆呆地站着,无言以对。

说实话,李书记的发火是可以理解的。王通是李书记的专职秘书,竟然会把李书记辛辛苦苦写了一下午的明信片忘记寄出了?确实有点不称职。

王通低着头站着,李书记气得抽着闷烟,正在修插座的汪师傅继续忙着,假装什么都没听见,场面十分尴尬。

过了好一会儿,王通默默地退出李书记的办公室,回到秘书办公室瘫坐在椅子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下班时,李书记路过秘书办公室,走进来说道:“刚才汪师傅和我解释了,前二天你把东西安排给他交给机要班,他一忙乎给忘了。”

王通听得有些疑惑,自己并没有把明信片交给汪师傅,但不方便进行解释。

李书记继续说道:“我批评你还是对的,以后这样的东西还是需要你亲自拿到机要班。虽说不是机密的东西,但让别人知道说闲话不好。”

王通此时已经听明白了,原来是汪师傅替他背了黑锅,揽下了责任。

“领导批评得对,应该是我负主要责任,以后坚决改正。”王通见李书记已经认定了结果,便藏了私心,没再挑破说。

李书记下楼去赴宴,汪师傅闪进门来:“东西在哪儿呢?快给我!现在就交给机要班去,还可以搭上最后一班车。”

王通已经觉得自己把明信片亲自送到机要班去,一是经手的人越少越好,虽然明信片不是机密文件,但出自李书记的手,还是少让人知道为好。

二是自己是李书记的秘书,自己亲自交待的事情,比汪师傅送去,重视的程度不一样。主要是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出差错了。

不过,王通还是要表示感谢:“汪师傅,这种倒霉事,你为什么往自己身上揽呢?”

汪师傅解释道:“王秘书,我知道你到这个岗位不容易,一个疏忽就落不下好!”

“再说,李书记能和我一个临时工计较?王秘书,你前程远大,尽量给领导留下好印象才是。”

从那时起,王通才知道汪师傅竟然是个“临时工”。

王通后来明白,市委办公厅和机关单位一样,编制分好几种,:干部编制(又分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人编制、临时工(后改为劳务派遣工,一般是厨师、万能工、司机、保安等)。

其中,干部编制最牛,不犯大错不会被辞退,完全算是“铁饭碗”。

工人编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殊产物,工资待遇和干部编制差不多,但晋升空间有限。

临时工就差远了,不但无法转正,而且各种薪酬福利要比干部编制和工人编制少得多。

王通当时是李书记的专职秘书,红极一时,市委办公厅的人事干部告诉王通:“挣钱少并不是临时工们最担忧的事情,他们最怕的还是失业。”

“王秘书,你看看,这么多年来,正式工之间、临时工之间可能会发生吵架,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正式工和临时工之间发生冲突吧?”

“在日常工作中,虽然表面上没有人不会公开瞧不起临时工,但临时工们总还是小心翼翼的,这工作真是朝不保夕。”

不过,这么多年来,汪师傅的人缘不错,工作上任劳任怨,就连市委办公厅的办公室董主任对汪师傅也赞赏有加。

全年无休的汪师傅跟着大家去外面旅游是不可能的,但每次市委办公厅聚餐,董主任都会坚决拉他一起参加。

市委办公厅的秘书长、副秘书长、综合科科长等人要为市级领导服务,下班时间不固定,很少会参加办公厅工作人员的聚餐活动。

首节上一节699/8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