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情路 第641节

这个人曾经担任过饮马村的支部书记。由于村里的事情越来越不好管,他干脆辞了职,到这山沟里边辟一面小山坡盖了房子。

这一年秋天,正好有一个有人来这里推销香菇菌种。当时,饮马村还没有人敢干这种冒险事情,因为饮马村的群众都知道,前两年乡政府急于出政绩,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强逼着老百姓种香菇,千军万马齐上阵,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家家户户落下了一垛劈柴,基本上没有收入,反而欠人家香菇菌种厂很多的菌种钱。

老百姓死活不还这些菌种钱,还整天日亲道娘地抱怨乡干部:“要想哭,种香菇,一年赔了俩大猪!”于是,饮马村人都有种香菇恐惧症。

这个卖菌种的人跑几天,一瓶菌种也没有卖出去,连饭都没有混到嘴里,正在没有办法之时,王金贵热情地接待了他,两人谈到了一块儿,那人就住下来,教王金贵技术,那是掏心掏肺的教啊,王金贵一次种植成功,当年收回投资并赚了一笔。

有了钱,扒了瓦房盖起楼,引得饮马村的群众眼热,有人就起来仿效,整个东岭乡其他村的人,也慢慢的开始学着种植了,王金贵从此远近出了名。

夏文博陪着欧阳明在详细的参观了一下,看着王金贵春季的最后一茬香菇,个大、匀实,成的花菇多,长相特别好,估计能够卖上好价钱。

欧阳书记由此谈兴大发,习惯性地立刻发表高论,滔滔不绝。他从“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农”问题讲到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讲到农业产业化,讲到食用菌生产对于爱民富民的伟大意义。

最后对夏文博强调指出:“你们饮马村一定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

其实,夏文博早就想到了这点,只是每天忙着,没有腾出工夫来看食用菌生产,这一看,心里还真有所触动,不由得点头称是。

离开了王金贵这里,再往里走,欧阳书记兴致勃勃,非常高兴,说:“文博啊,你到这儿当个乡长,比在平原乡镇干要好得多。你想,那些平原乡镇,一片农田林网,有啥看头!这山里却是七步一景,一坡一画。暮春时节,山上的树木、青草都处在返青期,一片带着黄梢的嫩绿,在阳光的照耀下,被缕缕春风吹得婆婆娑娑。环顾四周,山清水秀,如诗如画,叫人心旷神怡。”

欧阳书记这么一说,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边说着话。

到了几个散落的农户旁边,欧阳书记要进去看看,刚刚还很兴奋的脸上马上准备了一套访贫问苦的表情。

这些农户屋里陈设简陋,烟熏火燎,男男女女衣着相对破烂,不成样子。

对于欧阳书记和夏乡长的到来,表现出足够的惊异和好奇。

夏文博他们说上几句好听话,他们就千恩万谢,可也说不出个啥道道。

出来后,欧阳书记说:“都说饮马村的群众富,看来不尽然嘛,所以啊,文博你还要对爱民富民工程多理解一点。”

这一绕,就又回到了上次夏文博受处分的事情上,夏文博脸上也有点尴尬,嘿嘿的一笑,却不敢反驳。

欧阳书记的秘书那也是个人精,一看场面有点尴尬,就笑嘻嘻的打诨插科说:“书记啊,农村有些地方还是很落后的,我听人家说,一个大领导到四川农村考察,看到山村没有电,当然谈不上有电视看,就问群众老乡,你们平时都开展些什么娱乐活动?”

群众说:“就是吃饭种地,有毬啥子娱乐活动!”

大领导问:“那你们晚上都干啥?”

群众说:“还能干啥子?干婆娘呗。”

大领导想想,也对,却不甘心这个答案,总想问出一点新名堂,就又问:“干了婆娘以后干啥?”

那群众就说:“也没别的事情,吸一阵子烟,歇一会儿还干。”

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刚才的那点尴尬也都烟消云散了。。

夏文博看欧阳明露出了笑脸,这才解释说:“饮马村这地方贫富悬殊,深山里的群众还没有摆脱贫困,有些因为天灾人祸,脱贫的又返贫。现在还有个别没有实现完全通电。就像秘书说的笑话一样,老百姓眼下是很苦。”

“嗯,所以啊,富民才是硬道理!当然,今天我们先不说这个话题,我倒是想问一下你,对农村工作感觉怎么样!”

夏文博想了想:“我觉得还是不错,事情虽然很凌乱,但干起来也不枯燥!”

“嗯,嗯,好,文博啊,昨天袁青玉给我打电话,说起你的事情,不错,我过去曾经想过让你到县城去给我帮帮忙,但是你也看到了,对你有意见的人在政府和县委也不少,前些天我们开会的事情你可能也听说了,所以......”

欧阳明没有把话说完,他想,夏文博应该能领会他的意思了。

夏文博当然听出了欧阳明的意思,他不想兑现过去的承诺,只是,也许是鉴于袁青玉的催促,欧阳明才不得不找夏文博谈谈,让他自己知难而退,同时,欧阳明还给夏文博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黄县长和孙副书记等人对夏文博的打压。

这样,就算夏文博心里并不满意这个结果,他也只能吧仇恨记在黄县长等人的身上了。

夏文博沉默片刻,他并不是对欧阳明的举动有什么想不通,这样的事情,夏文博完全可以理解,一朝君主一朝臣,欧阳明上位了,肯定要用手里的位置来吸引和回馈很多人,粥少僧多,他必然会放弃当初的诺言。

夏文博心里却在想着袁青玉,这个让自己牵挂而感伤的女人,到了市里,依旧没有忘记帮助自己,夏文博深深的感动着。

“文博,怎么?有点想不同吗?”

夏文博摇一下头:“没有啊,我理解书记的苦衷,其实我觉得这里真的挺好的,到哪都是为了工作吗!”

“嗯,嗯,我就知道你有这样的胸襟,不满你说,国土资源局局长的位置本来是想留给你的,哎,可是,算了,算了,不说这些了,但文博你放心,只要我站稳了脚跟,瞅机会还是会把你调回去的!”

夏文博嘴里打个哈哈:“好好,不急,不急!”

夏文博的心还没有回到这件事情上,他还在想着袁青玉。

“文博,这件事情你也多向青玉同志解释一下,不然她会怪我的,我可不想让人说成是过河拆桥的人!”

“好好,没问题!”

只是夏文博心中就很奇怪了,袁青玉不过是税务局的一个副局长,从级别上讲,还比不上欧阳明正处级高,权力上她和欧阳明更是要差了一大节,欧阳明本不该在意袁青玉的想法,可是,很奇怪,他怎么会专程过来解释这件事情,难道他很怕袁青玉对他有误会吗?

夏文博真有点闹不懂了。

可是,欧阳明却有自己的想法,县里的好位置,包括国土资源局的位置他已经许给别人了,本来他是可以不来解释,但昨天袁青玉的催促,让欧阳明不能小视,因为他得到的确切消息是,袁青玉的调动是吕市长一手经办的。

敏感的欧阳明就觉得,袁青玉肯定是靠上了吕秋山,要是这样的话,对袁青玉便不能敷衍了事,‘做官留人一线天,免得日后无路走’,这一直都是欧阳明的格言。

正文卷 第六百零二章:暗自发誓

所以欧阳明在百忙中还是抽空来了一趟,这样,他才能心里踏实一点,而且,他还在夏文博的心中种下了对黄县长等人的仇恨,也许这步闲棋在某天就会起到大作用!

欧阳明认为,这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他又反复的叮嘱了夏文博一番,让他把爱民福民工程抓好,落实,然后才满意的离开了东岭乡。

送走了欧阳明,夏文博也仔细的思考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他一开始的思路是,为了抓现钱,也为了上下届党政班子的工作连续性,必须沿着前任画好的道道继续走下去,抓好乡企业。即使想另有作为也不能操之过急,边干边修正,干上一年半载调整思路不迟。

可是,乡企到目前虽然是逐渐红火了,但很多厂家还是没有多少利润,更不要说给乡里能增加多少税收了,而且很多厂子原来都有各种矛盾,加上内外债务、银行贷款、工人工资、耕地占用等等,几乎每天都有人上乡政府告状。

夏文博从中看到明显的危机,若不及早动手,就难以自拔。

他清醒地认识到,增加已经不能沿着老路再走下去,必须干出自己的特色。

回到了乡政府,夏文博就召集了所有的副乡长,大家畅谈思想,逐步统一了认识。

夏文博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稳住乡企这一块,逐步降温,压减数字,再不能背那么沉重的数字包袱,其次是着眼于全乡人民,选准一个或几个好的项目,循序渐进,逐步推广,让千家万户都有一个非农项目。

其三,办学、修路、治山、治水,尽力而为办实事,量力而行办好事,造福群众,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为东岭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蓄足后劲;其四,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东岭乡旅游产业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作财源建设的重头戏:“瞎子打娃子--抓住不丢”,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填实乡财政收入,确保大家的吃饭与办公。

首节上一节641/8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