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773节

听了苏星晖的话,几位县长都是若有所思,他们县里在发挥交流干部的优势,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上是不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呢?看样子,他们要跟昌山县还有上俊县学习一下了。

就在他们思索的时候,凌安国笑道:“好了,这些事情咱们私下再交流,现在还是谈正事吧,虽然这一次大家都腾出了两天时间,可是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大家都点头答应,毕竟这一次修路的事情才是正事,他们对这一次修路也还是有着不小的期待的,弄好了这可是他们任内的一个大成绩,如果凭他们一县之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修好这条路的,现在有昌山县挑头,这是个好机会。

凌安国道:“下面就请苏县长讲一讲大概的情况吧。”

苏星晖把那几份复印好的预算报告让朱铁一一分发给了各位县长和副县长,然后说:“咱们这几个县,都是山区,而且面积都比较大,因此,修出来的路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路程也会比较长,成本高,预计这几条路要全线通车的话,至少要两亿多的资金。”

两亿多资金,一听这个可怕的数字,几位县长就一起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们翻开了预算报告,他们当然看得懂这预算报告,对里面的数字,他们仔细的端详着。

虽然这预算报告只对昌山县境内的路段进行了预算,不过也可以大致看得出全部路程需要多少造价,他们默默的在心里算了一下,应该跟苏星晖说的数字差不离,他们一起抬头看向了苏星晖,是苏星晖说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他们这才赶来的。

苏星晖道:“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昌武公路的模式吧,昌武公路就是我们昌山县到武水县的公路,我觉得这种情况跟我们几个县之间的公路情况比较相似,所以先给大家讲一讲,让大家考虑一下,这种模式是否合理。”

大家都点了点头,他们也都听说了昌山县跟武水县之间修了一条公路,已经快全线通车的消息,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不过他们当然也不可能知道太多细节,所以他们都很想听听苏星晖讲讲细节。

苏星晖便讲起了昌武公路的运作模式,他讲的东西对这些县长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用县财政收入为担保向世界银行贷款,然后成立一家昌武公路管理公司,收过路费,然后还贷款,这样的运作模式对他们来说,是闻所未闻的。

以往对这些县长来说,想要修路,那就得靠财政,不管是上级财政的拨款,还是县里的财政预算都行,靠融资修路,他们根本没这个意识。

也许他们会向几大国有银行贷款,不过在他们的意识中,银行的钱也是国家的钱,贷款可以,还款就难了,可是银行的钱也不是无止境的,现在这几个县政府已经很难在国有银行贷到款了。

不但如此,他们还根本没有经营资产的理念,不会去成立一家公司来进行收费,统一对资产进行管理,这导致资产管理十分混乱,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可能沦为某些人上下其手的工具。

这是理念上的差距,苏星晖的讲述算是在他们面前拉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知道,原来修路还可以这样修。

他们不断的向苏星晖提着问题,询问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都问到了。

苏星晖也能理解,他们以前并没有接触过这种理念,这个时候多问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而他们问得越多,对这种运作模式就会理解得越透彻,他们就越容易接受这种运作模式,因此,苏星晖表现得十分有耐心,不厌其烦,有问必答。

会场上的气氛之热烈,让凌安国十分高兴,他也能明白这几位县长的感受,当初他刚刚听说这种运作模式的时候,还不是一样感觉很新奇吗?可是现在,他就感受到了这种运作模式的好处了。

在这种热烈的气氛当中,时间过得很快,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凌安国道:“已经快十二点了,大家先去吃饭吧,中午休息一会儿,下午接着讨论。”

大家这才惊觉,已经这么晚了,于是他们一起去了昌山县委招待所,吃了一顿工作餐。

由于下午还有事,所以中午没有安排酒,大家吃得很快,吃完之后,凌安国便把客人们各自安排到了他们的房间,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下午两点继续讨论。

苏星晖也开了一个房间,不过他并没有睡意,他还要准备下午讲的一些内容。

就在苏星晖奋笔疾书的时候,他的门被敲响了,苏星晖开了门,原来门外是石阳县县长万平,苏星晖连忙说:“是万县长啊,请进。”

万平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中等,显得十分精干,他微笑着向苏星晖点了点头,走进了苏星晖的房间。

苏星晖关上门,给万平沏了杯茶道:“万县长,中午不休息一下吗?”

万平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现在是睡意全无,就想着再来单独请教一下苏县长。”

其实,万平什么来意,苏星晖大概也知道,陆正弘向青山市市长徐云来打了招呼,徐云来又向万平打了招呼,万平自然要过来跟苏星晖单独交流一下,在某种意义上,两人就属于自己人了,万平当然是要支持自己的。

苏星晖谦逊的说:“万县长言重了,请教不敢当,只能算是互相交流吧。”

万平道:“苏县长就不要谦虚了,说实话,今天听了你讲的那种运作模式,我是很受启发啊,我觉得我的一些工作思路都开阔了许多。苏县长你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苏星晖道:“其实,这种运作模式并不是我的首创,在沿海地区,他们进行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已经比较多的运用了这样的方式,他们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用这种方式办了许多大事,所以,这种方式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万平道:“不管怎么说,你能够把这种模式引进到我们内地来,而且效果这么好,这就已经很厉害了。”

苏星晖道:“我们这几个县都是财力很有限的,基础设施也十分欠缺,要想尽快把基础设施完善的话,就必须要用这种方式。”

万平点头道:“我是很认同这种方式的,你能不能给我详细的讲一下,我们这三条公路该怎么运作,我先消化消化。”

苏星晖明白,这是万平想要提前了解情况,待会儿他好配合自己,这三条公路涉及到四个县,只要昌山县和石阳县提前取得了一致,那么,最终在四个县的谈判中,这种模式成功通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苏星晖便给万平讲起了自己的一些构想,万平听得连连点头,他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苏星晖也都给他讲解得很详细,让万平能够听得懂。

两人大约谈到了一点半钟,万平点头道:“嗯,我差不多明白了,我现在先回去准备一下,两点钟去开会。”

苏星晖点头将万平送了出去,他自己提前回了县委大院,来到了会议室,提前做好了开会的准备。

两点钟不到,所有与会人员在凌安国的陪同来到了会议室,会议继续进行。

苏星晖道:“今天下午我就来具体给各位领导讲一下我们这几条公路的运作模式。我构想的运作模式是,我们四个县,共同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对这几条公路进行管理,如果需要融资,出资方也要入股这家管理公司,并且主要管理这家公司……”

苏星晖还没说完,来彬便举起了手,苏星晖道:“来县长有什么要说的?”

来彬道:“苏县长,为什么不是一条公路成立一家管理公司呢?如果这么多方成立一家股份公司,那怎么分配股份?又为什么要让资方来管理这家公司,而不是我们政府方来管理呢?”

苏星晖道:“来县长的问题问得很好,下面我就一一回答你的问题。我之所以让四个县共同成立一家股份公司,第一,是可以把盘子做大,更有实力,影响也更大,向上级申请拨款或者融资都更加有利,这个大家能够理解吧?”

大家都点头表示理解,一条公路成立一家管理公司,然后分头行事,去要拨款或者去融资,当然不如成立一家公司更加方便了,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第二,成立一家公司,也更方便管理,公司筹集到的资金,可以放到一个公共账户里,进行统筹安排,公路建成之后收到的过路费,也能够存入同一个账户,方便统筹安排,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有这么多人监督管理,资金的安全也完全可以保证。”

关德兴举手道:“那这么说,这些资金都不能够从我们的县财政上面过了?全部都要放到这个管理公司的账户里?”

第734章 举座皆惊

苏星晖道:“关县长,这不是我不相信你们县里啊,不过事实存在的情况就是,现在各个县里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之前都是贫困县,从上面拨下来的扶贫资金,有多少是用于扶贫了呢?水利资金,有多少用于水利工程了呢?”

几个县长都点着头,这种事情他们当然知道,贫困县的财政已经是千疮百孔,到处漏风,不管是什么资金,只要拨下来,那就先补个窟窿再说,可谓是拆东墙补西墙。

万平笑道:“我也不怕丢丑,去年我们县里从省里要了一笔扶贫款,可是一到县财政,就是好几个副县长堵着我要钱,最后没办法,拨了一笔给教育部门发教师工资,一笔给县委办公楼做修缮款,一笔给几个企业发退休工人工资,一下子就没了。可是这几笔钱,你能说哪一笔不该用吗?”

万平这一席话引起了共鸣,他们这些贫困县的县长,哪个没有这种被人围着要钱的经历?

来彬道:“是啊,我们县财政不管有多少资金流入,最多不会超过一天,余额就只剩下个零头了,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就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找我要钱的人太多了啊。”

关德义也说:“唉,别人都以为我这个县长肯定很威风,可是谁知道没钱的县长,比个小媳妇都不如啊。”

关德义的话,让会场里发出了一阵会意的笑声。

苏星晖笑道:“既然大家都有同感,那应该知道这笔钱如果进了县财政的账上,估计一天就没了,那这条路应该是永远也修不起来了,贷款也应该是永远还不清了,所以我们有必要这样做,才可能把这几条公路给修建起来。我这么说,大家应该也都能理解吧?”

众人也都是点头赞同。

首节上一节773/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