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873节

餐桌上摆着的菜有野猪沟特产的竹鼠、野鸡、野兔和野猪等等,还有一些香菇、木耳、蕨菜等等素菜,现在正是春节期间,桌上还有一些湖东特色的过年菜,比如丸子、肉糕、排骨藕汤等等。

方有财指着一碗鸡汤道:“苏市长,这碗鸡汤里面就是野鸡加了杜仲一起熬的,喝了这鸡汤,能够强壮筋骨,虽然你的身体很好,可是多喝点也没什么坏处。”

苏星晖倒是一乐,野猪沟这里已经把他们种植的杜仲给利用起来了,这真的很不错,杜仲的功用他当然知道,确实是一味好药,跟鸡汤一起熬,效果真的很不错,他点头道:“行,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方有财道:“走的时候再带上一包,回去给家里的老人熬汤喝,对老人有好处的。”

苏星晖道:“带一包就没必要了吧。”

方有财脸一板道:“苏市长,我这可不是行贿受贿啊,咱们是老朋友了,要是别人,我才不给呢,你一定得带上,要是不带上一包,那下次就别来了。”

苏星晖这才点头道:“行行行,方支书,你说了算,你说带一包就带一包吧。”

方有财这才笑了起来:“这才对嘛。”

方有财又介绍了其它的菜,这些菜里基本上也都加了一些滋补的中药,称得上是一桌药膳了,这野猪沟的药膳,也算是这里的一个旅游项目了,野猪沟有好几家经营药膳的餐馆,到这里来旅游的游客,大部分都会在这些餐馆里吃一顿药膳。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重回旧地

在野猪沟这顿药膳吃得还是让人很尽兴的,吃完饭之后,戚健非得让苏星晖去市里看看,晚上在市里休息,苏星晖也是盛情难却,另外,他在上俊市也有几个同学要见见面,于是,他便答应了。

虽然野猪沟的人们都很舍不得苏星晖,可是他们也知道苏星晖现在的身份非同以往,他的时间确实很紧张,于是,他们也只能是依依不舍的送别了苏星晖。

临别的时候,他们往苏星晖坐的那辆欧内斯特轿车的后备箱里塞满了野猪沟的特产,苏星晖不收都不行。

苏星晖回上俊,坐的是戚健的车,当他从车窗里挥着手,依依惜别野猪沟的老百姓之后,戚健感慨的说:“苏市长,做干部做到你这份上,真的是值了啊!”

苏星晖微笑道:“戚书记,我听说你干得也挺不错的。”

戚健长叹一声道:“唉,好什么呀,往下说,我自认我如果离开了上俊,一定没有人这样记挂我,往上说,现在也没有什么领导喜欢我。”

戚健有些自嘲的摇了摇头,苏星晖看了看他,他倒是有些明白戚健的心情。

当初苏星晖离开彭家湾的时候,戚健就是彭家湾镇的党委书记兼上俊县委常委了,可是十几年过去了,他反而落后了苏星晖好几步了,这让他怎能没有一点失落呢?

说起来,这事跟苏星晖也有一些关系,当初张开山还是很赏识戚健的,如果张开山还留在湖东省的话,那戚健今天应该成就更高一些,可是陆正弘调到秦西的时候,苏星晖建议他把张开山带去了。

这让戚健失去了一位赏识他的领导,而戚健的性格也不是那种能够到处钻营的人,现在这个样子,也就不奇怪了。

苏星晖不禁起了心思,等有机会的时候帮戚健说几句话,以戚健的能力和操守,还有在上俊的政绩,他应该是能够胜任更重要的职务的。

当然,这话苏星晖现在不能跟戚健说,万一给了戚健希望,以后苏星晖却办不到的话,那反而不太好了,而且苏星晖也得再在侧面了解一下戚健现在的情况,才能决定是不是帮他。

苏星晖道:“戚书记说笑了,只要你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会记住你的。”

戚健也不再说这个话题,他笑道:“苏市长,你有好些年没回上俊了吧?”

苏星晖确实有年头没回上俊了,他的父母搬到跟他一起住之后,他就很少会回上俊了,他点头道:“是有几年没回来了,不过我今天上午从上俊经过的时候,看到上俊发展得还是挺好的,很不错啊!”

戚健道:“说起来这都是张书记和你当初打下的底子,现在上俊才有这样的发展啊!”

提起张开山,戚健轻轻摇了摇头,当初张开山对他诸多提携,可惜这样一位赏识他的领导,现在却在粤东省了。

苏星晖道:“也不能这么说,你们后来的这些领导,也都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戚健指着窗外的一片绿色道:“说实话啊,这些年市里也有一些领导,对你当初的环保政策有一些不以为然,想要在这里发展那些传统工业,污染很重的那种,还说想要发展就不能没有污染,现在想起来,幸好市里还是坚持了你的理念,没有这样做,要不然现在可就惨了。”

苏星晖点头道:“是啊,现在央精神要求发展有质量的gdp,这也是大的趋势,当初我的理念可能是稍稍超前了一些,但是事实证明,这个趋势还是对的,也幸好你们一直都在坚持,要不然这片好地方就要被毁了。”

戚健有一些自嘲的说:“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优点,我就记得张书记还有你当初都是这样坚持的,既然你们这样坚持,那我就一定要这样做,所以后来我们也都这样坚持下来了。”

苏星晖微微点头,当初张开山走后,接下来的几任上俊主要领导都是坚持着他们的政治理念的,这也算是上俊的幸运了,上俊的发展方向一直没有走偏。

如果像他前世似的,遇到几个不靠谱的领导,上俊县的发展就会变得乌烟瘴气了,如果是通过那种污染得来的gdp,那真的是不如不要了。

戚健的政治理念,也让苏星晖对戚健起了一些共鸣,他便和戚健聊起了最近央的精神,为上俊县今后的发展也给了一些建议。

苏星晖的一些理念,也让戚健有一些恍然大悟的感觉,他连呼受益匪浅。

两人聊着聊着,不一会儿,车就开到了上俊市区,苏星晖让于锐志先去了酒店,他要在上俊市逛一下,戚健便充当起了向导,带着苏星晖在上俊市区逛了起来。

上俊市区现在比原来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当初苏星晖买门面的那条商业街,现在是上俊市区最心的地段,但是这块地方没有多少高层建筑,因为这里有很多老建筑需要保护,特别是状元街离这里就不远,那整整一条街都得保护起来,不能盖太高的楼。

但是上俊市区其它的地方,特别是几个方向的新区,就盖了不少高层建筑,比起原来的上俊县来,确实气派了很多,也现代化了很多。

每到一处高层建筑跟前,戚健都会给苏星晖介绍一番,苏星晖也都是微微点头。

现在,苏星晖原来的家,人民医院的宿舍楼倒是已经拆掉了,因为上俊市人民医院已经搬到了新区,新修了一座医院,这座医院规模比原来大得多了,也气派多了,添置了很多现代化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也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了。

老人民医院被拆了之后,新建了一个小区,当初苏家的老房子,已经早都过户给了苏星云家,所以新小区的还建房,现在也是苏星云家在住。

老人民医院拆的时候,苏星晖并没有回来,一切手续都是苏星云两口子办的,现在看到老人民医院的地址上那片新的小区,苏星晖也有一些感慨,这里是他住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啊。

戚健倒是能够明白苏星晖的感慨,他说:“苏市长,你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吧?”

苏星晖点头道:“是啊,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住了二十多年,虽然房子旧了,也不算大,不过一想起来,就有很多回忆啊!”

戚健道:“那是,确实有一些可惜。”

苏星晖道:“也不算可惜,一个城市总要发展嘛,这里的房子,也不算物,修得也没什么特色,而且地方太小,没有发展空间,对人民医院的发展不利,搬到新区去是好事,这里拆得是对的,现在这里多漂亮,比原来那些灰扑扑的房子好看多了。”

戚健点头道:“是啊,城市的发展,总是要舍弃一些东西的。对了,苏市长,你要不要再到钟鸣湖边去看一看,你还有一套房子在那里吧?”

苏星晖的婚房确实就在钟鸣湖边,戚健这一说,苏星晖点头道:“你一说我倒确实想去看看了,那里是我结婚的地方。”

两人又重新上车,开向了钟鸣湖,不一会儿,车就到了钟鸣湖。

现在的钟鸣湖,跟当年又不一样了,在湖边,已经矗立起了很多幢高楼,大都是高层住宅,就连湖对面,原来是一片荒山野岭,现在也可以看到一幢幢高楼矗立在湖边。

戚健道:“钟鸣湖这里已经成了上俊市最重要的住宅区,很多人都喜欢买这里的湖景房,不过,你的那套房子,应该就是现在钟鸣湖边历史最悠久的房子之一了。”

说话间,苏星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那套房子,这套房子离钟鸣湖公园非常近,在钟鸣湖边也算是非常心的地段了,周边全是高层建筑,因此,这套房子显得非常显眼。

这套房子如果拆迁的话,应该可以拆出一个非常不错的价格,不过苏星晖当然不会同意把这套房子给拆了,而那些房地产开发商自然也没谁敢强拆苏星晖的房子,所以这套房子也就这么留下来了。

这套房子外观上还是非常不错的,哪怕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不落伍,院子里一直都有苏星云请人打理,所以院子里的花树都很漂亮,很有艺术气息。

首节上一节1873/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