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658节

宝州电视台就在最近,到大街上进行了一次拍摄,他们随机找了一些市民,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上的那些主观标准,对这些市民进行了采访,而最终的结果也是很令人欣喜的,市民们对市政府的认同感很强,对于宝州市的事务的参与感也很强。

如果按照这一次采访的结果,那绝大多数标准都是能够实现的了,这意味着,宝州市参评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是很有希望通过的了。

这一天,宝州市电视台对苏星晖进行了一次专访,这一次的专访,就是为了宝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的,这样的专访,苏星晖已经接受过几次了,他虽然不是一个高调的人,但是这样的专访,能够让市政府的一些意图更好的呈现到老百姓的面前,让他们加强对市政府的认同感。

所以,苏星晖一向不排斥接受这样的专访,如果能够让市民加强对市政府的认同感,苏星晖愿意接受任何专访。

电视台派来采访苏星晖的,是他们目前的当家花旦梅岚,她今年还很年轻,还不满二十七岁,她是在凌珊珊离开宝州之后,被宝州电视台重点培养的女主持人。

梅岚在凌珊珊离开宝州之前的那几个月,跟着凌珊珊主持了几个月的节目,算是那批跟着凌珊珊学习的主持人里表现最好的一个,所以也就成为了宝州电视台的重点培养对象。

梅岚的个人风格跟凌珊珊截然不同,凌珊珊热烈性感,但是又风格百变,但是梅岚的风格有一些清冷,比较知性,她从业以来,一直都是这样的风格,这已经成为了她的标签。

梅岚的学历也比凌珊珊高,她是硕士毕业生,也是在毕业之后不久就被强行推上了一线主持人的位置,不过之后她的表现越来越自如,所以现在成为了宝州电视台的当家花旦。

苏星晖一直觉得,一个城市的电视台,也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软实力的一方面,以宝州的地位,宝州电视台无论如何也不能跟一些地级市的电视台一样,是一个草台班子一样的机构。

梅岚等年轻一代的主持人,还是让苏星晖比较满意的,他们的成长超乎苏星晖的预期。

其实,苏星晖还是希望凌珊珊能够回到宝州来的,但是凌珊珊现在这个样子,她当然有一些不愿意回到宝州了,所以现在的宝州电视台,只能靠梅岚他们撑起大梁了。

梅岚的个子很高,超过了一米七,她一直都留着一头短发,这头短发也是她的标志之一,让她显得很知性。

梅岚专访苏星晖的地点是在苏星晖的办公室里,摄制组在这里安装好了摄制设备,便开始了对苏星晖的专访,他们在这里已经专访过苏星晖几次了,所以一切都很熟练。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他们的专访开始了,两人在两张沙发上相对而坐。

梅岚微笑道:“苏市长,很高兴今天能够对您做一次专访!”

梅岚看着苏星晖的眼神平和温婉,这也是她的主持风格,她对谁都是这样的眼神,虽然眼神并不炽烈,但是饱含温度,让人感到温暖。

不过,梅岚却是在极力的掩藏着自己真正的情感,因为她对眼前这位年轻的常务副市长充满了崇拜之情,甚至有一些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可是在专访的时候,她要面对摄像机,所以她必须要把这份情感掩藏得非常好,让所有人都看不出来。

只有天知道,她为了保持这份平和淡定,需要用尽全身的气力啊!

这份情感的产生也是非常正常的,苏星晖这样的人,就像是天空中的太阳一样明亮,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梅岚这样刚出社会的女孩子,还有经常跟他接触的机会,又怎么可能不被他吸引呢?

跟苏星晖接触过几次,梅岚就被苏星晖的风度、才能还有睿智深深的吸引了,跟他一比,她身边那些冒冒失失的毛头小伙子,又怎么可能对她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不过,梅岚知道,她的这份情感是不道德的,是不应该产生的,如果让人看出来,对苏星晖肯定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她不希望影响到苏星晖,所以她竭力的掩藏着自己的情感。

但是谁又知道,梅岚的心中有着什么样的煎熬呢?

苏星晖同样微笑着说:“梅岚,我也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梅岚道:“苏市长,大家都知道,宝州市要参加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了,现在离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开始还有两年多时间,您对宝州市通过这一次的评选有没有信心呢?”

苏星晖点头道:“我当然有信心了,我认为宝州市肯定能够成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

苏星晖斩钉截铁的语气也感染到了梅岚,她的语调也稍微提高了一些:“苏市长,我们都知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您的信心是来自于哪里呢?”

苏星晖道:“我的信心来自于宝州市的人民,宝州市的七百多万人民!这几年里,宝州市的人民已经创造过太多的奇迹了,所以,这一次,我依然选择相信他们依然可以创造奇迹!”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无偿献血证

梅岚道:“您说得可真好,是啊,人民是我们最可信任的,我相信,宝州全市七百多万人民一定能够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共同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这个奇迹。不过,苏市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哪一些具体的指标,可能不少群众还不太清楚,您能够具体讲一下吗?”

苏星晖点头道:“可以!”

接下来,苏星晖便开始讲解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些具体指标,总共六十多条具体指标,可是苏星晖根本不用看讲稿,就在那里如数家珍的向梅岚讲述着。

苏星晖讲话条理分明,铿锵有力,眼神坚定,在讲话的过程当中还经常会用手势来加强自己的说服力,加上他阳刚俊朗的外形,真的是让梅岚为之迷醉,她有一些出神的看着苏星晖,一时间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苏星晖讲了宝州市目前已经达到的一些指标,比如人均gdp、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区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次数、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人均住房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空气污染指数、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贫困率、平均预期寿命等等。

这些指标都是硬指标,是通过市政府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市政府目前正在主抓的十大民生工程,就跟这些硬指标有关,而这两年市政府对这些跟民生相关的指标抓得很紧,所以这些硬指标就基本上达到了。

讲完了这些硬指标,苏星晖顿了一下,梅岚这才想起了自己的职责,她作为一个主持人,都已经让嘉宾一个人说了十几分钟了,这是严重失职的,让她显得一点儿都不专业,这也是做专访节目的时候最忌讳的。

梅岚连忙微笑着说道:“苏市长,真的没有想到,我们宝州市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了,我作为宝州人,真的很自豪呢。”

苏星晖道:“虽然这些硬指标是已经达标了,但是想要评选全国文明城市的话,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指标是需要我们宝州市七百多万市民来共同完成的,这些指标就是一些比较主观的软指标了,也代表了我们宝州市民的素质,和宝州市的软实力。”

梅岚道:“那需要我们共同完成的指标有哪些呢?您能不能向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呢?”

苏星晖点了点头,便又开始说起了那些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指标,比如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支持率、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比例、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及遗体行为的认同率这一类标准。

说到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比例必须达到80%以上的这条标准的时候,苏星晖起身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本无偿献血证,递向了梅岚,梅岚好奇的从苏星晖的手上接过了这本无偿献血证道:“苏市长,这是您的无偿献血证吗?”

苏星晖点头道:“对,这是我的无偿献血证。”

梅岚感到非常惊讶,她没想到苏星晖这样一位常务副市长也会去无偿献血,因为她平时对无偿献血了解并不多,一个女孩子,在这方面总是会不那么勇敢的,她甚至都有一些怕见血。

她打开了那本无偿献血证,一下子就震惊了,她看着那本无偿献血证,久久没有开口。

良久之后,有导演在耳塞里提醒了她,她这才抬起头来,把那本无偿献血证拿起来,对准了镜头,示意摄像把镜头对准无偿献血证,给一个大特写镜头。

梅岚缓缓的翻动着那本无偿献血证,从镜头里可以看到,苏星晖的献血纪录多达十条,每次都是献血400毫升,因此,苏星晖的总献血量已经达到了4000毫升。

这是一个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数字,因为这本无偿献血证是在宝州办的,这意味着这十次献血都是在宝州献的,而一个正常人每两次献血之间必须要间隔六个月时间,这也就是说,一个正常人一年最多能够献两次血。

而苏星晖来到宝州也才五年多,这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每隔六个月就献血400毫升。

梅岚在摄像给出特定镜头之后,她对苏星晖道:“苏市长,真没想到,您都献过这么多次血了,可是我采访您这么多次,怎么从来没听您说起过呢?”

苏星晖温和的笑着说:“这没什么,其实,这不是我的第一本无偿献血证,我的第一次献血是在上俊县,不过这些无偿献血证不能全国通用,所以到了宝州之后,我重新办了一本无偿献血证。”

梅岚问道:“那您总共献过多少次血呢?”

苏星晖想了想,摇头道:“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大概有个二三十次了吧。”

梅岚震惊不已:“都有这么多次了?”

苏星晖道:“大概有这么多次了吧,我不太记得了,不光是我,我妻子也有几本无偿献血证,她到宝州来之后,也献过几次血了。”

梅岚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她摇头道:“那我能问问您为什么会无偿献血吗?”

首节上一节1658/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