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567节

苏星晖道:“省长您言重了!”

方中霖道:“对了,星晖同志,我听说你搞了一个南常河流域经济合作区是吧?”

苏星晖点头道:“确实有这样一个经济合作区。”

方中霖道:“你这个提法是非常好的,我看到你们那个经济合作区的几个城市,经济增速都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你们是怎么进行经济合作的?能给我讲一下吗?”

苏星晖这才明白方中霖今天找他来的意思,原来他是对这个经济合作区感兴趣,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全省经济增速排名前二的宝州和西和两市都在这个经济合作区里,经济合作区的其它城市经济增速也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他不感兴趣才怪了。

苏星晖便向方中霖讲起了这个经济合作区具体是怎么运作的,这几个城市之间有一些什么样的合作项目,是怎样的合作方式,方中霖听得是津津有味,不时点头。

南常河流域经济合作区经济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各个城市互相进行分工协作,进行产业互补,这样就能让他们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并且互相促进,这样一来,他们的经济增速自然也就加快了。

这种方式有点儿类似计划经济了,方中霖也提出了这个疑问。

苏星晖说,这种方式确实有点儿类似于计划经济了,但是也是市场主导下的计划经济,政府的作用就是进行宏观的产业布局指导,并不直接干涉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盲目的重复投资,并且能够在这样一片区域里实现产业互补,实现各城市间产业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方中霖当然知道,这些年各地过度投资,重复投资的例子还是相当不少的,这都是因为投资没有计划,一窝蜂的上马投资项目,一个行业看上去前景好,各地区就都投资这个项目,一下子就弄得产能过剩了。

方中霖以前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以前他在担任一个城市的市长时,当时有一种中密度纤维板产品前景非常好,全国都只有几条生产线,价格非常可观,所以他们市里就准备上马这个项目。

当时他们做过成本核算,每个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利润可以达到两三千元,投产不到两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于是,方中霖便拍板同意了上马这个项目。

当时为了筹建这个厂子,方中霖亲自出马,到部委跑下了批文,又向中国银行申请了数千万美元的外币贷款,向国外引进了生产设备。

为了安装设备,中密度纤维板厂还以每个月几万美元的代价,从国外请回来一批技工,可是谁知道,在中密度纤维板厂就快建成投产的时候,中密度纤维板的市场价格下跌了两三千元一立方米。

这意味着,每生产一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不但没有利润,而且要亏损两三百,这让新建的中密度纤维板厂一下子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而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就在他们的中密度纤维板厂筹建的这两年里,全国同类型的生产线一下子上马了一百多条,产能一下子就过剩了。

大家都是因为看到了这种产品的前景很好,所以才都想上马这个项目,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也都非常振奋人心,可是等他们的项目一上马,产能可不就是过剩了?

当时那种生产线国内无法制造,只能进口,全国同时上马一百多条生产线,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辛苦赚来的外汇。

那时候还是九十年代,中国想要赚点外汇多难?几美元一件的衬衫、床单出口到国外,要几亿件甚至几十亿件才能赚回这些宝贵的外汇啊,可是都被浪费了。

这是一个多么惨痛的教训啊!方中霖一辈子都记得这个教训,他在后来的执政经历里,就一直对于这样的事情非常谨慎。

现在听了苏星晖的话,方中霖深有同感的点头道:“是啊,重复投资的问题,现在确实比较严重,在全国都是比较严重的,你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很不容易,看来你们这个经验值得推广啊!”

苏星晖道:“省长,像这些各方面的自然条件都差不多的相邻地区,确实可以实行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成为一个像我们南常河流域几个城市这样的经济合作区,这对它们的经济发展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哪怕是不同省的地区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合作。”

方中霖缓缓点头道:“你们的经验确实值得推广啊,如果我们省内这些城市之间都能够像你们南常河流域经济合作区那样互相协作,而不是互相拆台,那我们燕北省的经济发展,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第1540章 凌珊珊住院了

方中霖的话意有所指,苏星晖也知道省里的这些城市之间互相竞争很严重,完全可以称得上互相拆台了。

比如上一次燕北省东部某市,本来想要引进一家大型电器厂的,可是燕中市听说了这个消息,便想截胡,他们找到了那个投资商,以更优惠的条件想要把他们引进到燕中市来。

投资商自然是哪里条件优惠就想去哪里,燕中市的条件这么优惠,他们就想去燕中市投资了,可是原来那个城市又怎肯罢休,他们说了一堆燕中市的坏话说那里的投资环境怎么差怎么差,专坑投资商。

燕中市也确实不争气,他们的本位主义非常严重,投资环境确实不怎么样,吃拿卡要的现象非常多,不少投资商都在那里被坑了,那个投资商一打听之后,当即惊出一身冷汗。

不过他最终也没在原来那个城市投资,因为两个城市互相拆台的做法让他很反感,他便去了另外一个省投资了,结果这两个城市都落得个鸡飞蛋打。

这件事情让方中霖大为光火,他把两个市的当事人都叫去狠狠批评了一顿,可是两个市都把责任往对方身上推,根本没意识到他们自己的错误,这让方中霖也是无可奈何。

这样的事情他是屡禁不绝,各市之间互相拆台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每个市下面的县之间也是互相拆台,这样的风气对燕北省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不过,这样的风气也是现在的干部提拔制度造成的,现在的干部,要想提拔,你自己的政绩要好,还不能让别人的政绩比你好,因为越往上走,官位就越少,这是一种稀缺资源,必须要跟别人竞争,这样一来,怎么可能不互相拆台呢?

所以,方中霖对这样的现象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他这一次批评了下属,下属唯唯诺诺,但是下一次有这样的事情,他们照样会互相拆台。

现在苏星晖说的这个经济合作区的方式,倒是能让这些城市互相协作,互惠互利,这也怪不得他们每个城市的经济增速都比全省的平均水平要高了。

苏星晖道:“要让他们看到互相协作的好处,这样他们才不会互相拆台了。”

方中霖缓缓点头,不过他也知道,宝州市的这种情况也不是能够轻易复制成功的,南常河流域经济合作区的成功,最关键的一个点是有一个像宝州市这样的核心城市。

宝州市在这些城市的中心地带,在各方面都是优势历然,其它城市根本就不可能兴起跟宝州市竞争的心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宝州市很好的担负起了这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职责,他们主动将一部分投资分散到了周边各城市,这样的合作诚意,才能形成这样的和谐局面,让他们共同发展。

像燕中市虽然是省会,可是他们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他们巴不得把所有的好处都拿在手里,怎么可能会主动让出去呢?

想到这里,方中霖心中感慨,燕中市作为省会城市,在气度上还不如宝州市的领导,确切的说,是不如眼前这个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啊!

方中霖是知道的,宝州市能有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苏星晖了,可以说如果不是苏星晖的话,宝州市就不可能在燕北省这么多地级市里脱颖而出。

苏星晖这个年轻人,有能力,有魄力,有背景,有气度,有眼光,这样的人才,真是十年难得一见啊!

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方中霖都没有见过一个能够在三十岁的年纪就能担任副市长,还当得这么好的年轻人了。

方中霖道:“星晖同志,这也是因为你们宝州市很好的担负起了这个副中心城市的重担啊!”

苏星晖微笑道:“省长,这也不光是我们宝州市的功劳,如果没有省里的政策,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

方中霖道:“这样的政策,当然要给你们了,只有你们才能善加利用这些政策,依我说啊,给你们的政策力度还可以加大一点。”

苏星晖开心的说:“省长,这可是您说的啊!”

方中霖微笑着点头道:“是我说的,不过我还要抽个时间到你们那里去看一看,看看真实的情况是不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苏星晖道:“那我就代表宝州市欢迎您去我们那里视察了。”

方中霖微微点头,这时,龚健在外面敲门了,敲门之后,他进来说:“省长,下午的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方中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原来离两点钟只有十几分钟了,他笑着说:“星晖同志,那咱们一起去开会吧,中午时间太紧了,我晚上又有安排,下次去你们那里的时候,我再跟你好好聊一聊。”

苏星晖点头道:“好的。”

两人一起出去,去会场开了会。

首节上一节1567/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