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294节

杜丽娟本来是想让苏星晖到县城的几所学校看一看的,银山县的经济不太好,但是县城的几所学校还是有可看之处的,特别是银山一中,在全省都算得上是重点中学,每年的升学率在全省都是名列前茅。

虽然杜丽娟不太热衷于权位,但是她也不希望自己分管的工作在上级领导面前显得太难看。

不过苏星晖说直接去下面的乡镇,看一下乡镇的学校,顺便找几个风景好的地方看一看,杜丽娟也只能从命。

说起来,杜丽娟同样也分管旅游呢,虽然银山县的旅游业约等于无,但是还是有一个旅游局,今天为了陪同苏星晖,银山县教育局和旅游局的局长也跟随在了车队里。

苏星晖让邢国栋上了自己的车,车队开向了县城东边。

一上车,邢国栋便皱着眉头道:“马长庚也太不像话了,在市长您面前都摆起谱来了!”

夏松也有一些愤愤不平:“是啊,他凭什么这么嚣张?”

苏星晖淡淡的开口了:“你们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也没有规定说副市长到县里来就一定要县委书记陪同吧?县委书记没有自己的工作吗?让政府的人来陪同才是对口的,以后我不希望再从你们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了。”

苏星晖的话让两人都是一凛,他们坦然受教,不再说关于马长庚的话了。

不过对于苏星晖的心胸,他们都是更加佩服了,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做大事的人吧,像马长庚那样的人,格局太小,也怪不得成不了大器。

邢国栋问道:“苏市长,您准备看哪些地方?”

苏星晖道:“哪些地方穷,哪些地方条件差,哪些地方风景好,就看哪里。”

邢国栋会意的点了点头。

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车队到了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伏牛乡,这里是一个山区乡,沿途都可以看到崇山峻岭,山路曲曲弯弯,路况也不是很好,所以三十多公里路,走了这么久。

这也幸好是现在还没有下雪,要不然的话,路就更难走了,而大雪封山的日子,这里干脆就直接与世隔绝了。

在路上,邢国栋也说了,伏牛乡基本上就是整个银山县最穷的乡之一了,等再过一个月左右,伏牛乡就该大雪封山了,到那个时候,苏星晖就是想来也来不了了。

苏星晖问道:“那你来过这里没有?”

邢国栋点头道:“我当然来过,我上任这些天以来,把全县每一个乡镇都跑到了,虽然不敢说太了解,但是一些基本情况还是清楚的。”

苏星晖点头道:“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就是好的,要当好政府主官,就必须要经常深入基层,只有了解了基层的第一手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把这个地方给治理好。”

邢国栋也是点头受教,他当然知道,他以前是一个纯理论派,在实践方面,他是有着很大的弱点的,特别是基层的情况,他了解得并不多。

他确实应该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既然他已经作出了跟随苏星晖的选择,就应该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当一个泥腿子县长。

苏星晖又问道:“大雪封山时间一般有多久?全县有多少乡镇会大雪封山?”

邢国栋道:“大雪封山一般会持续三个月以上,全县会大雪封山的乡镇有五六个,其它几个乡镇到了下雪的季节路也会不太好走。”

苏星晖道:“如果大雪封山的话,交通如何维持?”

邢国栋道:“大雪封山了,一些地势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汽车还可以过,可是那些山高路险的地方,就不能通汽车了,班车会停班,山里和山外的交通基本上就靠步行了。”

苏星晖又点了点头,对这样的情况,他还不是很了解,这就是南北差异了,他是南方人,虽然也在昌山县这样的山区县工作过,可是那里是不会出现大雪封山这样的极端天气现象的。

看来,宝州市的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跟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也是有关系的。

第1256章 有着理想主义的老师

伏牛乡的干部们早就接到了通知,在进乡政府的路口迎接了,苏星晖远远就看到一群人在路口站着,旁边是两辆吉普车。

这让苏星晖想起了自己八年多前在猛虎岭的情景,那个时候,乡政府也只有一辆吉普车。

当然,现在不说猛虎岭乡,上俊县随便一个乡镇至少也有一两辆小轿车,如果不是有严格的限制,只怕他们买奥迪宝马也买得起。

伏牛乡现在却还是开吉普车,这让他深切而直观的感受到了这里经济的落后。

不过说实话,在这样的山路上,还是高底盘的越野车更合适一些,就算翟英杰的车技好,可是他也开得很慢,而且颠簸也很厉害,这也是免不了的。

车队快到路口的时候,乡里的干部们便都迎了上来,马长庚可以轻慢一下苏副市长,乡里的干部可没有这样的胆子。

翟英杰把车停了下来,苏星晖下了车,乡干部们都迎了上来,为头的是一位身穿军大衣的中年人,后面也有几位乡干部身穿着军大衣。

这年头,在城市里,军大衣已经很难看到了,有些身份的人都穿棉夹克或者羽绒服了,穿军大衣让他们觉得土了。

不过如果是十几年前,军大衣还是非常风靡的一款冬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件,穿上军大衣是非常拉风的一件事情。

这几位乡干部还穿着军大衣,这就很很明显的显示出了这伏牛乡跟外界的差距了,估计至少相差十年以上。

不过,在现在这个季节,山里的气温比山外要低好几度,穿件军大衣还是很暖和的,所以军大衣还是现在山里的干部的标配。

这也让银山县的人一看到穿军大衣的人,就能认出一定是山区乡镇的干部。

为头那个中年人看到邢国栋,上前来向邢国栋伸出手道:“邢县长好!”

邢国栋却没有跟他握手,他向中年人介绍道:“老罗,这位就是苏市长了。”

这个中年人就是伏牛乡的党委书记罗全有,他不认识苏星晖,也不知道这么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后生就是副市长,以为他是个秘书或者工作人员什么的。

他看到了县长邢国栋,自然要先跟他握手,要不然就不礼貌了,而邢国栋当然不敢跟他先握手了,那样做的话,把苏星晖放在什么位置了?

罗全有一愣,便向苏星晖伸手道:“苏市长,您好!欢迎您到我们伏牛乡来指导工作!”

苏星晖微笑着跟他握手道:“罗书记你好!”

罗全有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

苏星晖又跟其他乡干部一一握手之后,乡干部们便上了他们的两辆吉普车,在前面带路去了乡政府。

到了伏牛乡乡政府,苏星晖仿佛见到了自己刚到猛虎岭的样子,伏牛乡的乡政府跟当时的猛虎岭乡政府简直太相似了,当然,并不是外形或者建筑格局,而是那种面貌和精气神。

伏牛乡乡政府的建筑同样有些破败的感觉,跟山外的那些建筑也有着代差,不过这也很正常,一个每年都要大雪封山,几乎与世隔绝三个多月的地方,跟不上时代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

在乡政府的办公室坐下之后,有人给苏星晖面前奉上一杯用搪瓷缸泡的茶,搪瓷缸上面还印着“人民公社好”几个字,显然这搪瓷缸有年头了。

看着这个搪瓷缸,苏星晖倒是起了亲切之感,在猛虎岭的时候,他用的也是这样的搪瓷缸。

罗全有殷勤的说:“苏市长,这杯子我让他们用滚水烫过几遍的,干净着呢,您尽管喝。”

苏星晖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啜饮了一口,点头道:“这茶味道不错。”

首节上一节1294/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