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174节

这位苏组长,实在是太了不得了,他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居然能够发动这样一次风暴,让好几位副省级的大佬都落马了,他是什么来头,还用说吗?

这就是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啊,高志勇自然不敢轻视。

高志勇在约定的这一天,早早就坐车来到了燕纺集团,让他意外的是,苏星晖和燕纺集团新任的总经理蔡立业、总会计师姜永年都早早的就在燕纺集团的大门口迎候着他了。

高志勇的车一到,苏星晖和蔡立业、姜永年便迎了上去,高志勇连忙下了车,他虽然没见过苏星晖,可是他看到这样一个年轻人,气宇轩昂,被几个中年人簇拥在中间,他就猜出了苏星晖的身份。

果然,苏星晖道:“是高总吧,我是苏星晖!”

而蔡立业和姜永年也向高志勇介绍了各自的身份,高志勇道:“苏组长、蔡总、姜总,这么冷的天,你们在这里迎接我,我这可不敢当了!”

苏星晖笑道:“这有什么不敢当的?高总今天可是我们的贵客啊!”

几人寒暄已毕,便一起上了办公楼,进了苏星晖的办公室。

蔡立业成了燕纺集团的新任总经理,苏星晖本来打算把这间办公室让给他的,不过蔡立业执意不肯,他另外用了一间办公室,这间办公室还是继续给苏星晖用。

苏星晖的住宿问题都是在这间办公室里解决的,已经习惯了,再加上他最多还在这里呆一两个月,所以也就没再跟蔡立业推让,便继续使用了这间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夏松给所有人沏了茶,便在旁边坐了下来。

苏星晖也没绕弯子,他开门见山的道:“高总,这一次请你来的目的你应该知道了,我们燕纺集团想要跟贵公司洽谈一下债转股的有关事宜,不知道高总有什么问题想要询问的,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高志勇来之前自然是做了功课的,燕纺集团欠几大国有银行的贷款本息共计三亿元人民币出头,这些债权都拨到了燕北国有资产公司名下,燕纺集团算是燕北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最大的债务人之一了。

这么巨额的债务,要搞债转股的话,当然要格外慎重了,高志勇本来就是一个谨慎的人,如果是别人,他可能并不倾向搞债转股。

不过,苏星晖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在燕北省刮起官场风暴的人,这个人的能量太大了,高志勇也不得不重视苏星晖的话。

高志勇沉吟片刻之后道:“如果我没记错,现在燕纺集团的债务应该有六七亿了吧?”

苏星晖看向了总会计师姜永年,姜永年微笑道:“高总,现在我们燕纺集团的债务没有那么多了,只有五亿多了,因为公司欠职工的一亿五千万左右工资已经转成了公司的股本金。”

高志勇顿时就是一惊,燕纺集团的职工居然愿意把公司拖欠的工资转成股本金?他对燕纺集团的债务构成是很清楚的,一亿五千万,这几乎是燕纺集团欠下职工工资的所有数字了,这就意味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职工都这样做了。

这证明,燕纺集团的职工对公司还是很有信心,很有归属感的,这让高志勇对燕纺集团的前景不由得要重新评估了。

燕纺集团的债务减少了这么多,那他们的包袱就轻多了,以后的盈利能力不可小视啊!

高志勇对以前的燕纺集团还是比较了解的,燕纺集团其实一直是一家盈利能力很强的公司,他们陷入如今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腐败问题。

现在他们的腐败被铲除了,债务也在减轻,高志勇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们的盈利能力呢?

燕纺集团一向都是一家优质企业啊!

姜永年向高志勇递上了一份资料,这正是燕纺集团的职工们签署的将公司拖欠工资转成股本金的一部分文件,以及燕纺集团的做账凭证,用来佐证他的话。

看了这份文件,高志勇点了点头道:“那燕纺集团现在的债务就还剩下五亿四千万左右了。”

苏星晖笑道:“如果我们今天的洽谈一切顺利的话,燕纺集团的债务有可能就会变成两亿多了。”

第1142章 燕纺的家底

高志勇道:“这件事情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我啊!”

苏星晖道:“但是高总你的意见也是决定性的,希望高总能够慎重的考虑我们的请求。”

高志勇沉吟道:“就算我们燕北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跟你们办了债转股,可是你们现在也不可能得到银行贷款支持了,你们的启动资金从哪里来?”

苏星晖道:“我们要对燕纺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现在已经请来了很有实力的投资商,他们对投资入股燕纺集团是很有兴趣的,另外,职工们也正在自发集资入股,现在他们交上来的股本金已经超过了两千万,我们蔡总个人就拿出了两万。”

高志勇又是一惊,本来他觉得职工们能够把拖欠的工资转成股本金就不容易了,谁知道他们还另外拿出钱来入股,短短几天,都已经有两千多万了,这对燕纺集团来说,是极大的支持了。

两千多万对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这代表了燕纺集团的职工对企业的信心与支持,有了这样的职工,企业能办不好吗?

高志勇感慨道:“你们燕纺集团的职工,真是不错,这完全是雪中送炭啊!特别是蔡总,拿出这么多钱来了。”

蔡立业道:“没办法啊,我从小就在燕纺集团长大的,读了大学就进了厂子,这么多年了,对厂子有感情了,我们不能眼看着厂子就这样垮了,要是能把厂子救活,我倾家荡产也愿意啊!”

高志勇道:“有你这样的总经理,有那么好的职工,燕纺集团看来还是有前途的。”

苏星晖笑道:“那高总是相信燕纺集团的盈利能力了?”

高志勇笑道:“从感情上,我是相信了,不过从理智上,我还是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苏星晖道:“可以,我这里有一份报告,是燕纺集团的家底盘点,你可以先看一下,待会儿有投资商过来,你也可以见一下,跟投资商沟通一下。”

高志勇点了点头,夏松给他送过去一份资料,是燕纺集团的资产盘点表,里面是燕纺集团的全部家底。

高志勇看起了这份资产盘点表,燕纺集团的家底最主要的是地皮,这块地皮也是鲁克仁等人一定要燕纺集团破产的主要原因,随着燕中市的地价不断上涨,和燕中市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现在已经地处燕中市中心的燕纺集团,他们的地皮已经价值数亿了。

燕纺集团的办公楼、厂房、机械设备大概也能价值一两亿,其实这些东西和地皮的实际价值加起来已经足够还掉所有债务还有余了,但是如果破产拍卖的话,就不一定能够按照实际价值拍出去了。

另外,燕纺集团的地皮还是按照多年前的价值入账的,现在也需要重新评估实际价值,才能重新入账。

除了这两块之外,就是一些流动资产,燕纺集团的流动资产相对于非流动资产来说不值一提,大概就是一百多万的货币资金和几千万的债权,这些债权还基本上都是多年形成的呆账,很难收回。

除此之外,燕纺集团还有一块资产就是他们的对外投资,燕纺集团对外投资的三产公司大大小小有十好几个,但是这些三产公司账面显示都是亏损,已经资不抵债,已经谈不上是什么资产了。

但是实际上,这些三产公司大都是公司原领导的家属在经营,据职工反映,他们的经营情况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是经营者向燕纺集团瞒报了收入而已。

所以这一块资产,公司还准备请云龙会计师事务所对这些三产公司进行全面审计,从而追加这些流失的资产。

总之,按这份报告,燕纺集团的资产,其实际价值应该接近十亿,远远没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但是主要是因为地价上涨因素造成的,暂时也不可能变现。

但是,这份报告给高志勇的震动还是很大的,燕纺集团的地皮,他当然看得出来账面价值其实是低估了,如果按照实际价值来的话,燕纺集团确实有这么多资产。

这样的话,燕纺集团的实际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了。

燕纺集团的资产有大幅度的增长,负债却在减少,新的领导班子和职工的情况也不错,只要有一笔启动资金,燕纺集团完全可以恢复生产,恢复盈利能力。

高志勇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报告,从外面进来几个人,是于锐志、禇征、韩向东等人来了,他们是专程从京城赶来的。

苏星晖向高志勇介绍了于锐志几人的身份,于锐志他们的公司现在在国内也算是知名企业了,高志勇一听这几家公司都是他们的产业,他不由得肃然起敬,苏星晖居然请来了这么有实力的几位投资商。

寒暄过后,大家分别坐下,于锐志对高志勇讲了他们参股燕纺集团的计划,他们打算成立一家投资公司,对燕纺集团进行注资参股,目前暂定的注资额是三亿元人民币,用于燕纺集团恢复生产的启动资金。

首节上一节1174/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