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1032节

由于苏星晖是全程陪同南总理,所以基本上整条新闻里都出现了苏星晖的身影,记者对他的介绍是崇津县县长。

在电视里,他确实显得又黑又瘦,不过他还是显得非常年轻,英姿勃发,在一群最低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官员中,他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而崇津县的抗洪抢险工作也确实做得好,记者特意对崇津县的堤坝进行了特写,这里的堤坝,其坚固程度、完整性都不是其它地方可以比拟的,明显比之前电视里播出的其它地方的堤坝情况要好上许多。

而崇津县在抗洪人员的组织上明显也做得很不错,忙而不乱,井井有条,这一方面是因为苏星晖卓越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崇津县的堤坝固若金汤,大家都是心里有底,没有其它地方的人那种慌乱的情绪,显得特别从容。

再加上在苏星晖的督促和带头下,崇津县的县领导都奋斗在抗洪一线,有他们以身作则,崇津县的抗洪人员自然也是干劲十足了。

在新闻里,可以听到南总理几次对崇津县的抗洪抢险工作提出高度评价,有几次还点了苏星晖的名,表扬了他,这可并不寻常。

这些天南总理在下面视察灾情的新闻苏星晖也看过,他极少会表扬地方官员,最多会表扬一下那些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军民,对苏星晖他却是不吝赞美,这真的是一个殊荣了。

正在看着新闻,电话响了,苏星晖接起电话,是于锐志打来的,于锐志笑道:“星晖,正在看重播吧?这回你可露了大脸了!”

苏星晖道:“唉,这个脸我倒不情愿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今天苏星晖露脸是露脸,可是南总理对他的另眼相看自然也会引来不少人的羡慕嫉妒恨,别人表面上不敢惹他,可是心里不知道该把他恨成什么样了呢。

苏星晖这等于是凭空多了不少敌人。

于锐志哈哈大笑道:“行了,你还怕这个啊?我看谁也摧不了你。”

苏星晖跟于锐志又聊了几句,于锐志就挂了电话,其实,昨天于锐志被南总理接见的镜头也被播了出来,他也正得意呢。

第996章 提前抢收

刚刚挂了电话,电话又响了起来,这一次打来电话的是姜朝阳,他笑着说:“星晖啊,我今天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你了,你这一次可太风光了!”

苏星晖道:“姜师兄,你们在江城现在还好吧?”

姜朝阳道:“江城的情况可不如你们崇津县,前些天好几处江堤都告急了,要不是部队上堤,未必顶得住啊!”

苏星晖知道,江城确实几次告急,不过最终应该还是顶得住的,江城的地位太重要了,为了保住江城,是不计代价的,前世江城到最后就还是安然无恙,这一世应该也不会有事。

苏星晖道:“姜师兄,你放心吧,江城不会有事的,对了,最近你见过翁大哥没有?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姜朝阳道:“我前几天到江堤上采访,都见到过他,他现在跟你一样,又黑又瘦,都好些天没下过堤了。唉,我真担心他的身体啊,你也得注意保重身体!”

苏星晖道:“我不要紧,我的身体你应该知道的,我每天还可以回家休息,倒是翁大哥你要劝劝他,不要太拼命了,我现在也联系不上他,只能你跟他说了。”

姜朝阳道:“不要你说我也会劝他的,不过我估计他不会听,唉,没办法啊,你们两个都是工作狂,怎么劝也没用。”

苏星晖也知道,姜朝阳说的是实情,不过他确实是担心翁国英的身体,翁国英那几年受到县里的迫害,对他的身体摧残比较大,这几年又没怎么养,他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天天在外面跑,身体也没恢复到最佳状态。

今年江城的汛情比较紧急,翁国英作为水利厅的干部,自然要天天呆在堤上了,他在堤上这天天日晒雨淋,吃不香睡不好的,对身体自然也是很大的损害。

可是翁国英这性格,谁劝也不好使啊,换了是他苏星晖,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下堤休息吗?

苏星晖叹了一口气,他又跟姜朝阳说了几句话,便把电话挂了。

一挂掉电话,不到三秒钟,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这一次打来电话的是陆正弘。

陆正弘道:“星晖,今天晚上你家里的电话怎么老占线啊?”

苏星晖道:“今天晚上给我打电话的人可多了,您已经是第三个了,现在没准还有人正在往我家打电话呢。”

陆正弘哈哈大笑道:“你今天上了新闻联播,还陪着总理,给你打电话的人当然多了,行,既然你这么忙,那我就跟你少说几句吧。”

苏星晖道:“爸,没事的,您尽管说。”

陆正弘道:“其实我也没什么说的,你在崇津县干得很好,我看了之后很高兴,你以后继续好好干。”

苏星晖道:“爸,我会好好干的。对了,您和妈在秦西省还好吧?”

陆正弘道:“我们都挺好的,你跟小雅都放心吧。行了,我不跟你多说了,你可别睡得太晚,我和你妈在电视上看到你又黑又瘦的,身体还是要注意啊。”

苏星晖道:“行,我会早点休息的。”

苏星晖说是要早点休息,可是,这天晚上,他接电话一直接到快十二点钟,电话这才消停下来。

这倒不是他的亲人朋友们想要打扰他的休息,实在是今天这事太震撼了,全程陪同总理,上新闻联播上了七八分钟,这是什么概念?

不管这事多么震撼,事情总还是过去了,南总理在江右省视察了几天,他对长江流域几省的抗洪抢险工作做出了部署,要求确保长江大堤万无一失。

施文光也带着专家小组去了其它县,相对来说,崇津县的抗洪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他们在这里指导了几天,也是时候去其它抗洪形势更加严峻的地方去进行指导了。

七月中旬,又一次洪峰袭来,这一次的洪峰再次创下了同期水位最高纪录,让长江流域许多地方的干堤再一次告急,崇津县的抗洪群众和军队也是如临大敌,日夜奋战,抵挡洪水。

崇津县的堤防质量真的很好,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一次的洪峰再次顺利的度过了,不过,国家发出了天气预报,本来一直在长江上游的雨区,马上又要转移到长江中游来,两三天之后,崇津县又要下雨了。

这个消息让崇津县的农民们又是心急如焚,因为这里的早稻再过几天就正好是收割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一些稻田可以收割了,如果正好遇到暴雨的话,那可就全完了,甚至可能绝收。

本来这段时间没有多少雨水,这里的早稻算是缓过了一些劲来,一亩地收个几十上百斤还是有可能的,可是如果再遇到雨水,农民们就连这点指望都没有了。

在这个时候,苏星晖果断的做出了决定,他让全县所有单位的青壮年干部职工全部上堤,顶替那些农村的壮劳力守堤,让农村的壮劳力全部回村提前收割水稻,要赶在这两天时间里把所有的水稻抢收完毕。

苏星晖的这个决定是冒得极大的风险的,如果把农村的壮劳力全部撤下来,出了什么事的话,他是要承担巨大的责任的,不过苏星晖的心里是有底的,因为洪峰刚过,下一次洪峰袭来,估计还要等几天,在暴雨之后了。

现在的崇津县大堤,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再说了,全县所有单位的青壮年干部职工,包括工厂的工人,加起来也有不少人,加上驻军,顶住这两天还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今年的水稻要减产百分之八十以上,提前抢收估计会减产更多,可是不管怎么说,这总比绝收要好。

再说了,这些农村的壮劳力听说过两天要下暴雨了,他们在堤上也不会安心呐,就凭家里那些老弱妇孺,能够赶在这两天把稻子给全部收割回家吗?

一场轰轰烈烈的抢收行动开始了,水稻离完全成熟还有两三天时间,现在的稻穗虽然已经黄了,可是还比较嫩,也没那么饱满,在这个时候抢收,这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们真的是心疼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老天爷偏偏要跟他们作对,不收不行啊!

这年头,崇津县还没有普及收割机,苏星晖由于知道今年要发大洪水,所以他的精力也没有放到收割机上面,现在崇津县的收割机非常少,所以绝大多数农民都只能用镰刀来收割水稻。

用镰刀收割水稻就非常慢了,一个壮劳力一天也只能收割个一两亩地,当然,今年的稻子收成不好,割得就要快一些,但是,两天时间把这些稻田全都收割完,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

苏星晖这两天也是堤上田里两头跑,这两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哪一头都不能丢了。

这两天的稻田里一片壮观景象,所有的老百姓都是全家老少齐上阵,一起在烈日下挥舞着镰刀收割着快要成熟的稻子,然后也来不及脱粒,就直接把稻子捆好垛,挑回了家。

就算是晚上,那些壮劳力们也来不及休息,他们依然在稻田里连夜奋战,各村都把好久都没有用过的汽灯拿了出来,高高的挂起,照亮了稻田,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收割。

首节上一节1032/1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