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855节

这位大叔一连串数据说出来,甚至没有看向自己面前的小本子,不得不说老一辈专家学问那是实打实的,和后世那些捧臭脚的砖家没有可比性。幸好这些数据邓华早就研究过,否则会被一连串出生率什么的弄晕菜!

“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齐头并进,少生优生集精力优育,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分别由1991年的800/10万、502‰,下降到2012年的245/10万、10‰。”

有人为大妈帮忙补充,一群老人不断向两个人开炮,邓华和黄玉英乖乖站在那里倾听。人家说的这些都在理,事实上2001年的计划生育诸多后遗症还没有显现,人口性别比也没有十年后那么明显,难怪这帮老专家老学者会站在对立面。

上首位牙齿没剩下几颗的老人冲黄玉英点点头,清清嗓子沉声道:“大家不要乱扣帽子,请他们二人过来,是要从学术层面探讨计划生育政策的利与弊,这个样子怎么让年轻人发表意见?”

会议室终于安静下来,邓华请黄玉英坐下,自己依旧站着面向各位老人:“首先声明我们肯定计划生育政策存在的历史意义,只是任何政策都有其时代性和局限性,十年前制定的政策是不是符合现在的国情?伟人曾经说过,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政策也要适时做出科学合理的改变。据说井田制曾经为华夏的崛起做出过巨大贡献,是不是我们就要实行千年前的政策呢?很显然是一个悖论,计划生育政策同样有其局限性,而现在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如果没有重生优势,邓华绝对不敢在一群老学究面前班门弄斧,如果不是十年后华夏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邓华也不会主动找死,和一项国策杠上,可惜生活不存在如果,他要改变十年后华夏的窘迫状况,就要提前触发某些危!尽管很有可能被当作危言耸听,很有可能被主流人士排斥,他还是义无反顾走下去,不仅仅是为国家也为玉英姐的明天!

“我们注意到,你们在章提出,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如果没有持续的劳动力,不仅经济难以持续发展,应对老龄化社会也会吃力。可是你想过没有,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使世界0亿人口日推迟5年,为其他发展国家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作出了表率,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这一点不容忽视。”

一项国策实行十年,本身已经展现出强大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不像同样被指定为国家支柱行业的房地产,仅仅是实行了十年就酿造出巨大的泡沫,甚至沦落到击鼓传花的下场。

第1650章 拍板

黄玉英笑笑开口道:“刚刚邓华同志说过,而且章多次肯定计划生育的历史意义,早在康熙51年废除人头税到雍正年间全面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后的半个多世纪,人口迅猛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已经大大下降,所以清代学者洪亮吉在乾隆58年所撰的《治平策》已经第一次提出了人口控制问题,以后的许多学者各有所见。印度1952年就定计划生育为国策,但由于执行不力,人口增长强劲人口总数即将超越华夏,经济增长速度也被人口压力拖住,这些都是我们参考的依据。”

身边女人侃侃而谈让邓华很有点成就感,尽管玉英姐不是社会学专业的,但是黄玉英在邓华指导下看过的那些参考书,足以应付眼前的局面。不得不说黄玉英学习能力超强,不愧是当年的学霸,居然在短时间内“背”下这么多的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和现场的各位老学究做学术辩论!

“不错!小丫头还是很有见地的!”年近四十被人家叫做小丫头,黄玉英只有苦笑,“和华夏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对比,非洲、印度穷的裤子都穿不上还声嘶力竭地吵着生孩子,无限制的生育会把所有人的生活降低到最低水平,永远抵消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我曾经到世界各地考察过,越是贫困地区生育率越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人口质量严重下降,无计划无秩序的繁殖和动物生育本能有什么区别?”

这些老学究还真是耿直,这么说话很容易没朋友的!可是人家有这么说话的底气,眼前最年轻一位,恐怕都是老届毕业生,他们在搞学问的时候,绝对不会因为对方的权势财富而折腰,这一点后世那些没有节操的学者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哼!一位穿着运动服的老人冷哼一声:“我在农村调研的时候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只羊得赶,一群羊也是放;添人不添菜,只是加双筷。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华夏多生育的几个亿人口一定在乡村,这批人不可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条件,只能是产生更多的盲半盲!凡有点人口学的常识都知道,今日华夏的人口老龄化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是1900——1950年代出生的人口决定的,那时有计划生育吗?反之若没有0年起的计划生育,那么200——200年国的人口老龄化规模还要大的多!”

老人把桌子敲的当当响,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事实,在和邓华谈到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玉英姐曾经质疑过邓华的说法。当时两个人曾经争论的天昏地暗,就是为了应付今天的场面,黄玉英叹口气小男人为了自己也是费尽心思!

现在到了女人自己发挥的时候:“您老看过《老龄化社会离我们有多远?》吗?如果看过酒会发现,从始至终我们肯定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但是政策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现在华夏逐步迈向等收入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提高,您担心的添人不添菜,只是加双筷的事情已经很少会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适龄生育人口生育意愿的降低,这回直接导致诸多严重后果,老龄化和等收入陷阱同时到来绝不是危言耸听!”

两个人舌战群儒的一幕在会议室上演,看上去淡定的两个人,事实上后背都已经冒出冷汗。这一群老人记忆力超强,口舌灿莲花冒出来的数据堪比复制粘贴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位!

幸好两个人早就想过今天的场景,甚至在川渝的时候,一再模拟过现在才场面,当时孙倩还充当裁判,不管谁说错了都要受惩罚的。假如没有那么苛刻的备课行为,今天就要出大丑了!

……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从门外走进来几张熟悉的面孔,邓华没想到国务院常务副总理黄克坚会亲自到来。他赶紧站起身,感情刚刚和十几位专家唇枪舌战不过是开胃菜,黄副总理一定早就在一边倾听了。

果然黄克坚直接来到邓华和黄玉英间,并没有到上位就坐:“刚刚大家的发言我都听了,首先让我代表国务院感谢各位忧国忧民的情操,其次我要表扬黄玉英同志和邓华同志,更是为华夏有你们这样的后来者而欣慰!”

表扬!欣慰!短短两句话已经给此次研讨会定了调子,不过那些老专家的脸上,似乎也没有出现义愤填膺的情绪。刚刚和邓某人剑拔弩张的气氛没有了,一个个安逸的坐在位子上品茶,倾听总理的发言。小邓同志偷偷擦把汗,刚刚和专家们辩论,远比和十几个人打一架更辛苦。

黄副总理语重心长道:“看到你们的章,国务院研究室组织专家学者连夜研究,大家充分肯定了你们的观点。通过数据模型显示,华夏面临的人口问题比你们所说的更严重,也许只要十年后,华夏就将出现玉英同志所说的,老龄化和等收入陷阱会同时到来。正是处于种种考虑,国务院才决定出台相关政策,首先按照《老龄化社会离我们有多远?》提到的,搞几个城市试点,看看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有多强!”

感情人家早就定了调子!邓华只有苦笑,原来老人家们是在考校二人,也许怀疑那篇章是不是两个人写下的。幸好写章的时候,和玉英姐多方探讨,那些数据也都是两个人一起找到的,可以说章是两个人的智慧结晶。

其实小邓同志有点担心,刚刚自己似乎表现太过,说好了帮玉英姐积累政绩的!和其他人相比,邓某人晋升之路太过平坦,甚至远比某些世家子弟晋升速度更快,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继续高速升迁!

第1651章 试点

呼!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应该是高层早就有过相关研讨,否则不可能如此迅速作出反应。尽管不知道玉英姐未来的岗位会是什么级别,邓华确信一点,只要国家重视计划生育政策的修订工作,黄玉英晋升的日子指日可待!

黄副总理来去匆匆,但是有他定下的调子,接下来的工作顺理成章。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兼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杨泽光留了下来,引导黄玉英和邓华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很简单的摆设,最醒目的是占据整面墙的书柜,和很多地方干部办公室相比,房间里的陈设堪称简陋!到下面多次调研过的邓华,见识过贫困县领导奢华的一面,县委书记、县长数万元的办公用品并不罕见!

而这里不过是寻常的办公桌椅,杨泽光也不客气:“经研究决定,即日起黄玉英同志任职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兼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常务副主任!玉英同志要尽快交接现有的工作,马上开展政策试点,人口问题事关重大,务必要谨慎行之!”

“是!请杨副秘书长放心,我一定认真选择试点城市,初步考虑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对试点工作,邓华忽然黄玉英早有谋划,“东部和南部发达地区社会状况和发达国家情况相似,以那里为试点可以测试华夏民族生育渴望被经济发展影响大小。当然也会在等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选择试点,只是会适度控制试点规模,争取在五年内看到政策的利弊。”

不愧是黄家女儿!杨泽光连连点头:“好!昨晚国务院工作会议上,践行总理和黄副总理都是这个意见,既然玉英同志和两位总理有同样的考量,我也就放心把试点交给你。邓华同志既然是政策的参与者,就要实时跟踪这项政策的实施情况,或者在你的治下搞一个试点?”

“是!”邓华郑重道,“河池市、万盛县和城垣县都可以搞相关试点,那边地处偏远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市,是人口总数逐年降低的地区。展开生育试点有现实的需求,更贫困地区不提倡试点工作,越穷越生的杯具不应该因为政策放开而抬头,我们要为下一代负责,不能让他们刚一出生就挣扎在贫困线上!”

仅仅是搞试点已经是邓华最理想的情况,真心不想到燕京市来工作,小邓同志想要低调人生,不想成为官场的另类不想成为出头的椽子。他选择的地,前二者是邓某人工作过的地方,后者是他选拔的人才主政,邓华有信心控制政策走向。

没想到小邓同志会选择这地做试点,杨副主任事先了解过两个人的履历,自然清楚这地对邓华来说意味着什么,杨泽光对邓华的谨慎很满意。试点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要关注度普遍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性,绝不能找一些没有代表意义的地区实行试点工作,那样的试点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现在的试点单位让人无可挑剔,杨泽光副主任点点头:“很好!有这样的想法才能做好试点工作,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会大力支持此次试点工作,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一定要把试点搞好,争取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最有效的佐证!”

“我会的!”黄玉英郑重承诺,“请领导放心,我们会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搜集相关数据,争取此次试点工作效益最大化,最真实体现老百姓的生殖意愿,为国家级人口政策提供最科学的数据支撑!”

两个人走出国务院研究室大门,只感觉天高气爽,重生以来邓某人改变了很多事,可是最让他得意的还是今天。一项实行十年的国策即将改变,同时被改变的还有玉英姐的政治前途,还有岳父大人的政治前途,而这一切在前世都是不可想象的!

小小的处级干部改变国策,仅仅是想想就充满了成就感啊!邓华感觉浑身充满斗志,他双眼放光请黄玉英上车,殷勤的帮玉英姐绑上安全带。黄玉英愣住了:“市里车速不会超过二十迈,你要干嘛?”

“干嘛?当然是绑架美女呀!”邓华一呲牙做出恐吓状,“老实点败说话!”

这家伙今天心情大好,黄玉英几乎瞬间想到诸多可能,女人的脸红的像是熟透的水蜜桃,一双大眼睛像是要滴下水来!女人腻声道:“不要哇!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难不成你要绑架小女子么?”

“嘎嘎!你以为呢?”没想到玉英姐如此配合,让小邓同志非常有做坏事的成就感,“乖乖地听话,我会给你一个痛快,敢不老实我就把你圈圈叉叉在叉叉圈圈!哈哈哈!”

女人被小男人气乐了,这家伙还真是蹬鼻子上脸,可是见邓某人兴致高昂,黄玉英真心不舍得扫兴:“吓死人了呢!你要什么?要钱给钱千万不要伤害我……”

小两口难得有这样休闲时光,更难得有二人世界搞怪的会,刚刚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经历的,给予两个人巨大的压力,现在一切顺利到了释放压力的时候,女人幸福的依靠在男人肩膀上,甚至顾不得二人之间的障碍物。

幸好路上没有交警路检,否则两个人现在的情状会很麻烦滴!小邓同志驱车直奔郊外,当初刘宗母子隐居的果园子。月的果园还不到收获的季节,不过多年经营下来,这里已经成了一处世外桃源。山坡下一圈高高的围栏,围栏里面分布着上千个摄像头,几乎把整个果园都无死角监控。

曾经的小楼经过改造,越发的清幽低调,只是进入到里面才知道别有洞天!这片荒山一直被梅家承包,相信也没有人敢觊觎这一片果园子,这里生产的果品成了国风实业福利之一。

第1652章 你想说谁?

五栋楼间圈出来的天井被巨大的穹顶罩住,穹顶上洒落下来的斑驳阳光,照耀着地面那些热带植物。这个近乎于硕大暖棚的地方,有周边房屋供暖和穹顶漫射的阳光常年温度恒定,把这里打造成一处堪比岭南的小环境。

假山、绿植、小池的游鱼,让这里充满了亚热带的气息,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是寒冷的北方。进入此间黄玉英羞红了脸,连心脏都不受控制的剧烈跳动,不知道为什么,小男人总是能给自己营造惊喜的氛围。

和外面的安保打过招呼,一进门黄玉英就被男人打横抱起就是那种公主抱,女人堵住自己的嘴才没有叫出来,任凭男人抱着自己奔上楼,男人强壮的像是一头牛,抱着一百斤的女人一路不停。

夏季的燕京城喧闹而燥热,可是在这栋小楼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窗外鸟语花香充斥整个城堡,房间里静谧清新散发着家居的味道。

在川渝那几次,即便是在宾馆也有一种压抑和拘束的感觉,怎么可能尽情享受?今天不一样,这里是邓华身边人都知道的地方,这里是国风实业集团高层默认的地方。

除了外面的安保人员定期查勘、保洁人员定期整理,无关人等根本没有会进入其,不客气地讲这里的安保措施堪比古代的皇家园林。只不过在外人眼这里还是果园子,偶尔有从城里来的车子进入其,也许被当成一处避暑圣地也说不定。

从早上到政策研究室开会到离开,小半天功夫被那群老人们质疑,让两个人身心压抑得很。从下午四点到晚上点没有人来打扰,黄玉英只想就此睡去不再醒来,哪顾得上肚子骨碌碌乱叫。

首节上一节855/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