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741节

旁边一棵翠竹郁郁葱葱,邓华让人取来竹刀砍下翠竹,所有人都看着他,不知道这位钦差大臣要做什么。在古城县的时候曾经有过乡村工作的经历,虽然法不如人家专业,却也不算太丢人,很快一个竹蜻蜓出现在上。

看到邓华编织小玩艺儿,一边的孩子们兴奋起来,纷纷加入到其。山里的孩子本来就心灵巧,他们没有玩具很多都是自己用一双小做出来的,竹制品艺就是在游戏,一代代传承下来。

李桂芬先是有点不耐烦,只是作为陪伴官员尽管自己级别更高,却不好催促邓某人离开。县里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当地的老人,对编制竹制品并不陌生,看到邓华动,一个个参与进来。

紧接着市里的同志也搭上,校长过来喊大家吃饭的时候,一个鸟笼的四框歪歪扭扭搭建起来。时间太仓促,想要做得精致一点也做不到,邓某人动能力限于打架!

邓华挠挠头尴尬笑笑:“我的艺不行,我看到校长门口挂着一个鸟笼?”

第1419章 噩耗

午餐很简单,是大家从县里带来的方便面,李桂芬没想到邓华如此细心,事先扔在车里两箱方便面。其实李主任不知道,邓华在古城县见惯了下面尴尬的干部脸,对于贫穷山村来说招待餐也是负担。

调研的干部们每个人捧着一碗方便面或坐或站,本来极其简单甚至寒酸的一餐饭,可是身边一双双贪婪的小眼睛,一声声吞咽口水的声音,大家再也吃不下去,纷纷把方便面给孩子们打牙祭。

一盒盒块钱的方便面,对于孩子们来说仿佛是琼浆玉液豪宴大餐,看着一个个小家伙饕餮的吃相,领导们的心有点酸溜溜的。哪一个没有孩子?

城里绝大多数孩子对方便面已经吃厌了,那东西只是懒人寻求方便简单而已,可是在乡村孩子眼却成了美味佳肴。万盛县的领导脸红了,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很难堪,小孩子的吃相最真实,任何地方的gdp数据都不如孩子们的吃相实在。幸好没有在数据上太作假,几位县里领导暗自庆幸,否则今天调研丢人丢大了!

放下午餐大家继续编制,两个小时时间十几件小巧别致的竹工艺品呈现在大家眼前,其邓华的作品大概是最难看的。小邓同志工制作一向不在行,邓华伸出:“各位借点钱给我,回县里取钱还给大家!”

总算李桂芬早有准备,包里居然有五百块之多,谁也没想到邓某人随身携带两万块,谁也没有他那么土豪。把五百块钱交到校长里:“这个不是捐赠,是收购!”

“收购?”所有人都愣住了,看着地上那些临时赶制出来远远算不上精致的小玩具,就凭这些也值五百块?校长连忙推拒,“邓华同志,您……”

邓华脸色一整:“这不是给你的,这是收购竹制品的钱,以后孩子们的工课就做工艺品,每个月打包一次邮寄到燕京城民俗大市场。也许将来民俗大市场会在川渝设置分店,那时候孩子们的作品将会更快进入流通市场,如此一来培养孩子们动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自食其力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创造性超过大人,他们做出来看似粗糙的小东西,在城市孩子的眼不比变形金刚差多少!”

在场的全都面露喜色,孩子们的吃相丢了谁的脸?恐怕在场的任何一人都不舒坦,特别是当着监察部同志的面,不要说乡镇领导,县里的干部首先受不了市里几位干部的眼神。

假如仅仅是邓华几位也就罢了,有市里的领导在场,很丢人的!李桂芬笑道:“邓华同志不愧是大城市下来的干部,眼光独到奇思妙想,让我们这些井底之蛙汗颜!”

“我也是山里的孩子!”邓华摇摇头,“八年前淮阳省清远市古城县乡村不比这里强多少,我亲身经历过母女俩为了几公分的布料被无良供销社服务员为难,还有那些饿着肚子上学的孩子,那些饿着肚子教学的老师。对于农村教育来说,红色年代的劳动实践课还是很有效果的,毕竟九成以上的农村孩子初毕业已经是极限。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在学习让孩子们掌握一点生存的技巧?”

不止万盛县的领导干部脸露尴尬,就连李桂芬也讪讪的,但是不可否认邓某人的点子绝非无的放矢。很多农村娃初毕业后变成肩不能扛不能提的新时代废人,不能不说是农村教育的悲哀。

挂职副县长焦燕叹口气:“邓华同志批评的对,我们的观念落后了时代,也许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路,很多学校大可不必如此寒酸。最起码,孩子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换来一顿午餐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邓华看向四周的大山,“这些大山固然封闭了道路,但是不应该让它们封闭我们的视线和心灵!在保护大山常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大山赋予我们的财富,贫穷是可以改变的!”

副县长徐毅和副县长农新宇交换一下眼神,邓某人有点捞过界了,这家伙在这里侃侃而谈恰恰是触了地方官场大忌。如此卖弄自己的能力,无形贬低地方干部的工作能力,只是邓某人高高在上,没有人和他一般见识而已。

场面有点沉闷,李桂芬打个哈哈:“邓华同志为万盛县的干部指点迷津,我们要感谢邓华同志的新思路新办法!”稀稀落落的掌声响起,“不过我们是不是应该上路了?还有四所学校要走访调研,接下来的山路更艰难!”

五个学校足足调研四天,邓华格外想念燕京城的东方怡,不知道生了没有,不知道男孩还是女孩。大山里没有信号,回到万盛县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家里:“怡姐我想……”

“呜呜呜!”

“喂喂喂,怡姐你别哭!”邓华大急,“我明天就回去……”

“邓华对不起!我们我们的孩子丢了……”

“什么?孩子丢了?怎么可能?”邓华额上青筋暴起,意外的消息让他恨不得插翅飞回去,“等着我现在就往川渝赶,不要急,能找到,一定能找到!”

能找到?其实邓华的心已经沉入谷底,东方启明是政治局委员,他的家安保措施足够严密。而东方怡待产的医院更是防范森严,从来不对外营业,不管是从哪里把孩子偷走,都意味着对方不是普通人。

以最快速度赶回燕京城,顾不得回纪委报到直接来到东方家,早就知道东方家却是第一次登门。东方家的门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胡同口几个看似随意的便衣年轻人,虎视眈眈盯着邓华的小破车。

刚要走进胡同被两个年轻人一左一右夹住,此时东方燕从里面跑出来:“你怎么才回来?怡丫头伤心死了!”

第1420章 不要太把世俗界官位当回事?

东方燕拉着邓华进入一个大院套,里面一个层将军楼,绿树掩映幽静雅致。东方怡住在二楼角落里,其实姐两个都有自己的房子,只有年节有事才会回娘家住几天,丢失孩子让东方怡大受打击,被娘家人接回来修养。

以往珠圆玉润的小女人憔悴不堪,见到邓华东方怡嚎啕大哭,半晌才抽抽噎噎说出事情原委:“孩子生下来只看上一眼,姐姐说和东方书翰非常像,没等吃上一口母乳就、就被偷走了!啊啊啊!”

1999年的医院,就算是军方医院也没有摄像头监控器,东方燕叹口气:“军方警方还有警内卫全力搜查,已经两天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任何警示。”

“是谁?”邓华咬紧牙关,自己和东方怡的关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可是对某些有心人来说不值一哂,“究竟是冲着我还是冲着东方世家?”此时一个身影闪过,这些年没少得罪人,可是真正威胁过他的似乎只有,“是不是……”

东方姐妹一愣:“你想说谁?”

“有话就说!”廖晶一瞪眼,出了这么大事,女人们都从各地赶回来。东方怡不只是廖晶的下属,更是姐妹,“不管是谁,我们绝不会放过他!”

仅仅是怀疑,本不想多说,可是事关自己的儿子,邓华迟疑一下还是说道:“我怀疑李家!”

“李家?东方恺的李家?”

兰馨瞪大眼睛,梅惠儿呆呆的看着邓华:“你是说上次李家不是虚张声势?”

和东方恺夫妻档交恶之后,邓华身边的女人们多方调查,终于对夫妻双煞有了深刻的了解。那一对儿夫妻仗恃后面有人,一向在官场骄横跋扈,动辄动打人,更有人因此而人间蒸发。

只是李家做事一向滴水不漏,加上有东方世家的招牌掩护,各部门都有人为李家掩盖,才使得李家在燕京城逍遥几十年不倒。据说李家传承数百年,一向和王公贵胄交好,从元明清到民国到日本人侵略期间,再到如今似乎长盛不衰。

这样的世家已经超越政治世家和商业世家,,政治世家改朝换代之后也会凋落,即便不是改朝换代也没有传承百年的。而商业世家一向依附政治势力生存,随着政治势力的更迭,商业世家随之潮起潮落。

而李家居然得以保持几百年的风光绝非寻常,邓华双攥拳:“我去找!”

“喂喂喂,你去哪里?”

比老宅子更硕大的院套呈现在邓华眼前,院墙比监狱大墙还要高得多,足有层楼八米高。车子停在门口:“我找东方恺!”

“你是谁?”

高大的铁门只有十厘米见方的小窗口,窗口露出一张居高临下的脸,恐怕*的家也不会如此森严。邓华拿出证件:“我是邓华,监察部第二监察室正处级巡视员,找东方恺和李清青办案。”

“这是李家,”里面那家伙一脸不屑,“什么东方我不认识,什么监察部处级的,和李家没有关系,赶紧离开!”

居然吃了闭门羹!邓华刚要强行进入,身后阴阳怪气的声音:“纪委很牛吗?这里不是国家关,你的官衔没用,吓唬小孩子还行!”

“东方恺!”面对东方恺冰冷的面孔,邓华恨不得挥起大巴掌揍他,“你把东方怡的孩子弄哪儿去了?”

“咦?有意思,”东方恺耸耸肩,“东方怡的孩子和我有一毛钱关系?不对呀,东方怡离婚几年了?怎么可能有孩子?私生子么?即便我那个妹妹有了私生子和你邓某人又有什么关系?莫非你是奸夫?”

“砰!”单握住东方恺的脖子,恨不得用力掐死他,旁边李清青冷笑道:“杀死他!赶紧杀死他!哈哈!在李家门口杀人你是五百年来第一人!”

“嘎吱!”警车在身边急停,几个干警冲下来:“谁报警?怎么回事?”

首节上一节741/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