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724节

要把自己踢出去?仇广一呆,他没想到田建辉如此看重华夏创造,居然想要虎口夺食:“咳咳司长,华夏创造毕竟刚刚开始,很多事需要盯紧一些,邓华同志太年轻,我怀疑他的掌控力。华夏创造的董事会太过复杂,如果邓华同志无法掌控,很可能会发生客大欺主的现象,那时候很难保证项目不会被扭曲被误读甚至出现极端的情况。”

“啧!”这家伙还真是赖皮缠,田司长靠在椅背上,盯着前言不搭后语的仇副司长,“仇广同志,与其眼睛盯在邓华同志身上,不如开发一个全新的项目,高技术产业司需要新鲜血液,更需要老班子焕发新春。仅仅靠一两个新人的创新不够远远不够,我们要有紧迫感,要先行一步不要让新人走在前面。想要做到这一点跟风是不行的,需要换一个思路,比方说新兴产业二处可以尝试一下,能不能和西部开发司协同动作,开发全新的项目?”

西部开发司?仇副司长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终于明白为什么田司长要把华夏创造掌控在,高技术产业司成立这么久,除了执行上命之外没有什么拿得出的建树。也只有华夏创造看上去有点新意,虽然是剽窃美国人成功的做法,改头换面以后却被田建辉当成了救命稻草。

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老大要和别人抢位子自己却还在下面撤梯子,仇广额头冒汗:“请司长放心,我回去发动群众群策群力,一定要在西部开发司之前找到一条新路。西部有着广阔的市场,有丰富的资源,曾经为国家贡献巨大,我们一定要为西部群众做点什么!”

“好!”田建辉脸色柔和很多,这家伙终于开窍了,“高技术产业司就是要敢为人先,就是要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用全新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责任范围。邓华同志就不错嘛,不管华夏创造的未来如何,最起码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什么风投不能由国家牵头?”

别人元旦假期放轻松,邓华的假期远比平常更辛苦,每天不同时段陪同不同的美女逛街,幸好小邓同志身体素质足够强悍。总算答对几位美女满意,重新回到岗位上,邓某人的感觉居然是幸福。

纳斯达克那边投资不需要他操盘,是时候寻找投资项目了,九十年代末特别是1999年,对华夏的互联网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几个未来的巨无霸刚刚起步。

之所以选择互联网为切入点而不是实业,一方面是互联网远大的前景,而且襁褓状态的互联网公司投入产出比超高,尽管等待时间长一些。邓华不喜欢搞那些短平快的项目,在地方上也就罢了,没有短平快项目,难以获得上级认同。从另一方面来说,上一世的宅男对实业的了解着实有限,小邓同志前世关注的是游戏是网络小说而不是实业。

第1380章 新项目

实业方面关注哪里是一个问题,一直在基层工作,很难触及到国家层面的项目。难怪说想要锻炼心怀天下的眼光,一定要有部委关的经历,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前的小邓同志很少会放眼全局。

眼前的件引起邓华的注意,珠江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注资成立世纪汽车发动研发公司!山田生物药业更名为世纪生物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珠江市政府独家控股的高科技企业。

一段时间以来,刘枫教授的名字总在邓华耳边回响,尽管两个人一直没有交集,不过一个人能够得到如此众多的媒体关注,足以让邓华好奇。不说别的,刘教授在兴安省的所作所为,曾经引发一场从上到下的地震,那个兴远县如果没有刘枫,估计也不过是犄角旮旯的穷地方罢了。

特别是刘教授对高技术产业的关注和扶持,看看他在松港市布局的企业,如今华夏汽车成为白山省的一张名片,甚至有超越共和国长子春城汽车的趋势,不得不说刘教授的着眼点够高。

如今那个世纪汽车发动研发公司就有多家企业在后面推动,华夏汽车发动研发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当初让洪全福夫妻俩去意大利挖墙脚就是源于此。不过刘教授是不是太小家子气?地方性企业搞高科技项目研发,不知道是自信还是自大,或者纯粹是一个噱头?

邓华起身要去找仇广副市长忽然想起自己现在是田司长直辖的干部,被司长大人看好是荣幸,可是越过顶头上司仇广副司长直接和老大沟通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在部委关时间不长,但是发改委颇有些沉闷的气氛,让邓华清楚一点,这里规矩大着呢!

“司长,华夏创造看好第一个项目,请您过目!”

还真快,几天前还是需要一个月时间选择,不知道拿出来的是什么,田建辉拿过件翻看:“汽车发动?”

“是!”邓华认真回答,“华夏新世纪汽车行业将会迎来爆发性增长,老百姓里有钱了,房子、汽车将会成为人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只是面对世界最广阔的市场,国内的汽车企业显然还没有准备好,很多企业不过是外国人的组装厂,核心技术的匮乏将会极大制约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华夏创造把目标定为汽车发动项目,其有几个候选,他们将会成为组建国家级汽车发动研发心的一份子。”

国内的汽车产业现状都在田建辉的脑子里,高技术产业司相当一部份工作都是围绕发展促进国有大型企业产业更新进步,只有国有企业生产力发展,只有国企掌握技术话语权,华夏才有未来。

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最怕从地方上上来的小邓同志,看问题还是拘泥于一时一地,不能以全局眼光考虑问题是发改委干部的大忌。发改委不只是外界传言的小国务院,事实上掌控的权限也不虚此名,既然是小国务院自然要着眼全国甚至全世界。

看来把新兴产业二处收入囊是自己最明智的选择,田司长欣慰地点点头:“想法不错,有一点要注意,那些国企大佬架子很大,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成是救世主。想要把几个互不相干的汽车企业召集到一起搞研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没有一点权利做不到。嗯这样你在外面等一下,我先打个电话!”

不愧是司长的会客室,里面全都是副省级和省级干部,小邓同志级别太低,只能找个角落呆着。那些满头白发的老人,一个个古怪的眼神看着邓某人,如此年轻的小同志,估计只是司里面的办事员。

没有人把邓某人当回事,他也乐得清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很多时候并不是好事。看看那个小刘教授,一向是“媒体宠儿”,也就是刘枫后台硬扎,否则明星干部下场可不是那么好哇!

正在闭目养神,不到十分钟,田司长走出来,会客室各位大佬纷纷站起来。别看面对的是司局级干部,可是在发改委人家和省部级对口,权利足够大,一干省部级大佬纷纷献出灿烂的笑容。

估计他们的属下和百姓绝对没会见到如此灿烂的笑容,当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有会蒙田司长召见的时候,田建辉冲大家点点头招呼一声:“邓华,跟我去见廖副主任!”

居然是他!没想到所有人没瞧得起的小家伙,居然可以直接面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他究竟是谁?每一位大佬的心牢牢记住邓华的样子,这个年轻人不一般,说不上会是未来发改委的红人!

“汽车发动技术攻关项目?好题目!”廖宏连连点头,不时瞄一眼规规矩矩站立的邓某人,早就知道他是廖致远的爸爸,却还是第一次见面。能够让自己那个眼高于顶的女儿看,邓某人绝不只是长相出众,看看他以往的经历就知道,这个人很有能力。

就知道老领导会看好,田建辉很开心,再一次获得老领导的认可不容易呀!廖副主任对项目要求一向苛刻,很多发改委的司局级干部不怕见梁飞扬主任,尽管那位是政治局委员,却头疼见廖宏。

没有创新的项目不要想被廖副主任认可,田建辉知道自己又一次赌对了:“高技术产业司看好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只是没有华夏芯一直是汽车产业的短板。刚好有华夏创造,我们第一炮就要在这上面做章,要为国家的汽车产业贡献一份力量。”

第1381章 好大的舞台

其实邓华也在偷偷打量廖副主任,这位自己的便宜岳父、廖致远的姥爷看不出来六十岁的样子。田建辉也很头疼,市场经济时代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已经超越国家利益,很多人不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关注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老田有点怀念二十年前,田建辉那个时候刚刚工农兵大学毕业进入计划委员会,全国想要做什么上下一心。现在么固然发动了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团队意识全国一盘棋思想已经不过是一个口号,连军队都开始搞小山头小团体。

“相信国内的汽车产业掌门人,相当一部份渴望拥有自己的华夏芯!”邓华注目廖副主任,“当然有一些小家子气也是正常的,我们没必要一定让每一个企业都加入进来,甩掉那些固步自封的企业,也许效果会更好。”

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田建辉横一眼邓华,能够在廖副主任面前发表意见的,最起码也要是司局级。这家伙胆大脸更大,不过看上去廖副主任没有生气,而是饶有意味看着邓华。

沉吟有顷,廖宏敲敲件沉声道:“尽管难度重重,但是项目很好,邓华同志没说错,不一定需要全部的产业都参与进来,想要参与也要看我们的选择!你们回去准备一下,争取说服一批人,等我消息!”

不愧是发改委的常务副主任,说话底气十足,邓华不过是被动选择,而廖副主任则是要设置门槛,其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还以为件说不上什么时候能有消息,邓华对上面的效率不敢恭维,午饭刚端上电话就来了:“马上到主任办公室开会!”

顾不得吃饭,邓华叫上主任科员浦东云、副主任科员鞠恒远、科员谢海一起,拿上相关资料奔向发改委主任办公室。发改委太大,小邓同志居然找不到目标,还是浦东云曾经去过一次送资料,有她带着才不至于耽误事。

田司长焦急的站在门口看着表:“赶紧滴,厉总理、黄副总理在会议室等着,邓华记住不要乱说话,一定要有理有据有节!一共只有半小时,抓住重点,你们几个也来吧!”

竟然会惊动二位大总理,邓华没想到自己的设想会引起高层的重视,本以为只是在发改委内部讨论一下而已。看来廖副主任在高层很有地位,否则绝无可能走到这一步,发改委常务副主任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上的。

会议室除了发改委在家的全部主任副主任,还有党组成员各位正副秘书长,各司正印司长全部在座,简直是开委务扩大会议的规格。再看上位那边,厉践行总理、黄克坚常务副总理赫然在座,还有几位电视上常见的,印象最深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那专行,科学技术部部长姚森,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景芳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贺飞。

其他人顾不得细端详,就听廖副主任在里边招呼:“邓华同志到前边来,给厉总理和黄副总理讲讲,讲讲华夏创造和汽车发动技术攻关项目。”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邓华身上,就是普通人的目光也无法忽视,何况坐在这里的都是华夏金字塔顶层的一群人。政治局委员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梁飞扬审视邓华,眼前的小家伙太年轻,让梁主任想起刘枫教授同样是少年得志的干部,两个人的气质截然不同。

身为燕京党校客座教授,在座的很多人都听过刘教授讲课,那位才华横溢创意十足,不知道眼前的邓华能不能成为发改委的刘枫?对于梁主任来说,发改委太过沉寂,需要一点新鲜血液充实,需要开拓型干部而不是一味的执行者。

当廖宏向梁主任汇报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会引起两位总理的关注,廖副主任更希望由国务院发布政令发改委牵头实施。没想到梁飞扬请示过后,两位总理先后电话表示,要尽快召开会议,才有了紧急会议的召开。

“……我们要看清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有认识到差距才能知耻而后勇,才能奋起直追!”开始的时候邓华有点拘束,渐渐地放开了,“汽车发动技术攻关项目正是有鉴于此,希望纠结国内汽车厂商、研发构和华夏创造的资本一起,为华夏汽车研究一款真正的华夏芯!当然,合作的同时还要讲究独-立性,也就是说大家合作研发尊重彼此的贡献率,在未来的华夏芯成功后大家分享成果,同时拥有自己的专利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那专行皱皱眉:“合作研发是二十年前惯用的方式,事实证明大锅饭式的研发体系,已经被历史淘汰。只有尊重知识产权,只有尊重科研人员的贡献,才能让尊重知识分子成为共识。”

“该项目尊重知识产权保护,”邓华认真解释,“在华夏创造注资的每一个项目,都会保证知识产权保护,我们争取做到求同存异!确切的说就是既要保证参与各单位的创造激情,又要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在汽车发动技术攻关项目我们的目标是国际领先水平。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各个汽车厂商单打独斗几十年,除了模仿剽窃和被诉侵权,没有任何作为。”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景芳明皱皱眉:“华夏汽车产业落后境外太多,必须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必须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必须要心甘情愿交点学费。没有合资企业也就没有先进技术的进入,宁可牺牲一些利益,也要把对方的技术学到。很多基层同志不理解,不要看一时一地得失,要把眼光放长远!”

第1382章 前瞻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丝毫没把对方堂堂的部长级放在眼里,邓华直视景芳明主任的眼睛,“最初我们的打算很明确,无非是牺牲一点市场学习一点技术,事实上如何?事实上外国人没有那么愚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不会而且永远不会发生。且不说对方引进来的都是落后两代的技术,即便是最先进的也不会转让给我们,唯一的出路不是靠天靠地靠别人的施舍,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被一个副处级小干部呛几句,景芳明有点恼羞成怒,只是眼前两位总理在场,还轮不到他发火。别看改革开放二十年,但是否决当年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精神,凭他景主任还不敢。

科学技术部部长姚森摇摇头:“发动项目涉及到当今世界工业最顶级的技术,凭华夏的产业技术基础,很难赶超国外先进水平。国家资金有限,要集精力发展更关键的产业,而不是东抓一把西捡一个项目,那样和熊瞎子掰玉米没有区别!”

发改委的十几位班子成员,倒有一多半作如是想,当初红旗汽车项目下马,大飞项目下马,就是发改委前身国家计划委员会做出的决定。直到现在,借鸡生蛋也是某些人推崇的方式,却似乎刻意忽略一点,万一人家把母鸡逮回去怎么办?连母鸡都没有,更不要说鸡蛋!

“这个项目对华夏的汽车产业意义重大,如果不能及时推动执行,很可能会让汽车产业继续被外国人抓在。”邓华平静地说道,“就像华夏的大飞项目,就像当初的红旗汽车,您老应该比我们小字辈更了解真相。我只是听说,当年华夏的飞制造并没有落后那么多,红旗汽车甚至曾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改革开放二十年,自己的民族品牌汽车反而消失不见,那些先烈的在天之灵不想看到今天这一幕吧!”

首节上一节724/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