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715节

贾思怡轻声道:“河池针对河滨小镇有一个复兴计划,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街市,是搞旅游业绝佳的地方。宣传部已经制定相关计划,将会在最短时间内启动,要发动小镇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发现老屋存在的价值,发掘历史化遗产,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做准备。”

“好!”糜凯旋点点头,“一定要关心老区人民的生活,我们要知道感恩,不要让老百姓骂我们没良心!当年大军过境,河池的老百姓自己不吃饭也要给战士们做干粮,要知道那是救命粮。一晃五十年,建国五十年我们给河池人民带来了什么?改革开放都已经二十年,这里的条件没有丝毫改变,我们欠债太多了呀!”

麻强年纪大了反应不慢:“发动居民主观能动性发现老屋的价发掘历史化遗产?也就是说河池不会投钱咯?”

贾思怡有点尴尬,河池就算是想投钱也没有,偏偏老人家心思灵活,一下就抓到关键。一个个都是在官场混迹一生的人物,想要动心眼不是一般的强,相比之下贾书记太单纯。

邓华帮贾书记解围:“河池全部精力都在扶贫产业园项目上,没精力也没有能力开发滨河小镇。最主要一点,小镇的民居都是个人所有,国家投资很不适当。发动居民自发解决房屋修缮问题,让老百姓找到赚钱的门路,应该比发放几百上千块的救济款更有成效。”

第1359章 想法

原黔易市革委会主任麻强毕竟在地方工作多年:“河池条件我还是清楚滴,建国到去年一直在吃国家救济,每年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新班子上任后一系列举措很不错,集全部力量打攻坚战,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颇有当年老帅的战斗风格,很不错。”

“老糜不要苛求了,”赵春给老战友倒上水,“你常年住在外边不知道家里的事,河池搞的扶贫产业园项目让黔易市政府那帮混蛋都眼气。特别是河池从燕京市搞来的物资和资金,差点被那帮家伙给瓜分,老头子知道信差点打上门去,气死我了!”

老爷子重重一拍桌子,吓了庄梦瑶一跳,这几位可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赵老您别生气,淡定一定要淡定!”

“怎么可能不生气!”王山峰不怒自威,“一群混吃等死的混蛋,除了吃嗟来之食再也做不出人事!看看月前的张锵案件,居然一群人拍马屁讲情,他们把党纪国法当成什么?当成交换利益的筹码?这次回去,一定要找易明阳说道说道,没本事就让贤好了,在台上无所作为看着就来气。”

今天师同海特别乖巧,燕京城那些老爷子见得多了,很清楚这帮人惹不起,万一惹恼了哪一位,打也白打骂也白骂。师公子带着耳朵来的,即便有嘴也只是用来吃饭喝茶,绝对不说话。

他不想说不等于别人看不见,麻强笑眯眯看向师同海:“同海同志不错,给燕京市和河池之间牵线搭桥,扶贫产业园项目得以顺利推广你当记首功!如果没有扶贫对子,河池的扶贫产业园项目也只是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真正投入运转。”

“师书记是个干实事的干部,可惜了!”糜凯旋斜一眼师公子感慨道,邓华暗暗钦佩,看来老爷子已经得到消息,师书记就此一届了。看来历史不会改变,师尚古还是会在几年后退下来,而不是再进一步。

别人不知道糜凯旋说的什么意思,师公子憨憨一笑,师同海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装傻,在一群老成精的面前最好保持沉默。动心眼他个也顶不上人家一个,人老精马老滑,这话绝对没错。

王山峰一双长寿眉皱起来:“没有投资河滨小镇的老百姓拿什么装修房子?太不负责任了,还是要进行资金扶持,否则很难让你的计划付诸实施。河池的老百姓穷啊,老百姓穷是当官的责任,我们这些老人是有责任的,现在轮到你们,希望不要让欠债继续下去!”

“河池穷是真的,不过河滨小镇居民不穷!”贾思怡认真地说,“河滨小镇的老百姓一直处于黔州省内外交流的前沿地带,这种包括商贸、化的交流,让河滨小镇获益匪浅。只是在水电站计划开始实施,河池航运正式终止,才让小镇居民出现危。”

此前贾思怡和邓华认真探讨过河滨小镇经济崛起计划,对河滨小镇的状况有过深入了解,此时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也幸好准备充分,如果说起来磕磕绊绊的,搞不好要被几位老人骂!

贾书记认真给几位老干部解说:“也恰恰是这样,河滨小镇经济崛起计划实施的最适宜时,此时的老百姓有余钱,有投资的能力和欲-望。市委市政府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及时引导老百姓把的钱投资到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在未来的生活消耗掉。”

“想法很好,”麻强欣慰的点点头,“不得不说河池的班子很有想法,有钱能办事没钱多动动脑子一样能办事!贾思怡同志不错,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干部强得多,哼哼,总想着从下面搜刮一点从上面讨要一点,从来不想着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干部不配坐在位子上!”

啧!邓某人有点头疼,几位老人是带着火气的,在河池发泄的话千万不要传到黔易市那边。易明阳之流绝对不敢动几位老干部,可是河池恐怕难逃被迁怒的结果,万一易明阳迁怒河池,后果将会很严重。

“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政策,给了黔州省绝好的会,国家还不是很富裕,不可能给予更多的资金,政策却是历史上最有利的。”王山峰沉声道,“就像贾思怡书记看到的,国家里钱不多,开放地区那些商人老板里有钱。只要在任的干部看到这一点,抢在别人前面用政策的优势吸引资金和技术,一定能抢先一步把地方经济搞起来。”

小镇上第一次来这么多高干即便是退下来的也是高干,镇长和书记规规矩矩坐在一边,刚刚领导的谈话听得很清楚。很清楚一点市里边没有投资,至于说贾书记所说的政策,镇里的领导没搞懂,没钱怎么发展经济?

可是几位老人家似乎很看好书记的蓝图,几个人互相交换一下眼神,他们更希望获得扶贫产业园项目一样的扶持,而不是给政策然后让自己消耗脑细胞。河池的基层干部很多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让他们从政策的角度发现商发现发展经济的会,的确有点难为人。

似乎看出几位地方官的困惑,麻强语重心长的说:“不要只盯着扶贫产业园项目获得的资金,扶贫产业园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扶持,而是项目的开拓性蓝图勾画。没有扶贫产业园的美好蓝图,邓宗云同志带来的资金充其量够河池消费,却不足以支撑河池富裕起来,更不能让燕京市投入巨资。人贵自强才能让别人帮助你,扶不起来的阿斗有诸葛亮也要亡国!”

第1360章 张锵案尾声

“说得好!”麻强带头鼓掌,“好一个没有眼界就没有渴望!开拓眼界的确是引发内心深处渴望的钥匙,邓华同志年纪不大看问题直指本质,很好!我看邓华同志在政法系统工作不合适,有这样的眼光和胸襟,应该站得更高影响更大!回头我会向老领导建议,不能糟蹋人才,小小的河池不足以让邓华同志发挥才华!”

邓华张口结舌,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首长,河池的工作仅仅是开始,此时离开和逃兵没有区别,此前马书记和赵部长曾经让我去宣传部。五年的军人生涯让我认定一点,敌人一定要干净彻底消灭干净,而不是半途而废。我希望在河池局面真正大好的那一天再离开,也算对河池的一份回报!”

几位老干部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几位的老领导都好使什么人?虽然王山峰等人没会获得授衔,但是他们在位的时候最少也是大校,王山峰甚至可能是将军。他们的老领导老战友恐怕很多都在高层,只要一句话,小邓同志调到哪里就是哪里。

糜凯旋一瞪眼:“年轻人有干劲有想法是好的,有一点要注意,革命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哼!现在的年轻人,自由主义泛滥,不能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或者小圈子!小同志,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怎么可以讲条件呢?我看你才华足够政治敏感性不足,缺乏组织纪律性教育,要到党校去回回炉!”

苦哇!邓华感觉嘴里像是吃了八颗黄莲籽,怎么就那么嘴贱呢,老爷子说啥是啥好了,非要辩解。上年纪的老人都喜欢钻牛角尖,特别是几位老军人,一向看重服从和奉献,自己挨骂一点也不冤!

第一次看到邓某人如此郁闷,庄梦瑶强忍住笑,以往邓华在初鸣山庄的时候,相当的恣意飞扬,特别是在处理张锵案件的时候,更是堪称霸气。在几位老干部的眼前,整个变成小娃娃,让老板娘大跌眼镜,才知道邓某人也有乖巧的一面。

贾思怡也不禁莞尔,邓华同志难得如此,一向只有他训斥别人什么时候见他被训?今天算他倒霉,被几位老干部一通敲打,看他苦着脸低着头的样子很有!

也只有师公子不敢笑,师同海指望邓某人帮着做媒婆,怎么敢得罪未来的红娘?只是脸上颤抖的肌肉,似乎已经很说明问题,看到小邓同志吃瘪真的很有成就感!

河滨小镇的调研,让大家对小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位老同志对河池的小镇项目相当满意。只是麻强的表态让小邓同志心惊胆战,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被调走,最要命是还不知道会去哪里。

国庆节前夕,张锵案引发的后续影响显现,张子柱“因病”辞去省人大主任的职务,虽然没有离开省委书记位子,所有人都知道只是时间问题。也有人看出来,之所以把张子柱留在位子上,很可能是为徐甲占座。

毕竟徐公子上位速度有点快,此时继任省委书记一职未免有点太急迫,留下威望尽失的张书记,只能是给徐省长成长的空间。阮英年市长真正病退,胡丽康书记转任副市长,尽管还是常委,排名已经落到最后,甚至在苏晋身后。

王路书记调任市委档案局副局长,从市委领导跌落到冷板凳处干,绝对是巨大的打击。马书记在张锵案件前后展现出来的强势和腕,让易明阳彻底失去和马书记叫板的信念,易市长很清楚,自己的市长宝座已经进入倒计时。

还有一人郁闷不比别人少,张锵案件,贺志广的态度颇为暧昧,而且也曾经为张锵说情,贺书记被组部某位电话批评。贺书记知道自己想要上位已经是梦想,一念之差让毕生的理想化为泡影,贺志广不知道自己应该抱怨邓华还是张锵。

西南军区歌舞团团长栗巧芸少将转业地方,歌舞团曾经的丑闻被发掘,已经转业的栗巧芸被军事检察院调查。西南军区政治部军事检察院副院长毕元生大校转业回乡,老毕大概是最憋屈的一位,一辈子廉洁奉公,仅仅是被张锵案件牵扯以至于前程尽毁。

省厅几位假传圣旨想要往外捞张锵的干部全部被双开,焦林甚至被两规,彻查在位期间灰色收入。1998年末的黔州省省部级层面将会面临一次洗牌,导致这一切的是张锵,这家伙不只是坑爹,连叔叔伯伯全都坑了。

一连串的官场动荡,虽然比不上逍遥山庄事件引发的官场地震,事实上的影响却更加深远。一场针对西南诸省的人事变动悄然开始,黔州省和相邻的桂江省成为突破口,本地派的顽固分子将迎来大洗牌。

张锵绝对想不到自己一时贪欢,居然引发如此巨大的政坛风暴,只是这风暴是潜藏在海面以下。海面上风平浪静,下面却已经是暗流涌动,在02年换届前夕,诸多的人事安排都将尘埃落定。

毕竟对燕京城的那些大佬来说,各种利益交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想要获得利益,就要拿出足够的东西交换。哪一个省部级上面没靠?想要拿下省部级或者是副省部级,即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要拿出东西交换。

不过高层的人事安排和小邓同志没有关系,他充其量也就是一支枪,发射完毕也就没他什么事。98年的国庆节邓华回到燕京市,不是特意回来过节的,按照官方说法让他回回炉,继续未读完的党校课程。小邓同志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祸从口出,那几个老爷子的能量还真是强大,马公子跑到组部要人都没管用。

第1361章 新兴产业二处

98年的国庆节邓华回到燕京市,不是特意回来过节的,按照官方说法让他回回炉,继续未读完的党校课程。小邓同志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祸从口出,那几个老爷子的能量还真是强大,马公子跑到组部要人都没管用。

不过总算是回到燕京城,半年多的河池生活,紧张刺激也辛苦,赵菲菲部长很后悔,后悔没有把邓华早一点调到宣传部。按照赵菲菲的说法,如果邓某人进入宣传部,也就没有会和几位老干部发生交集。

老老实实在燕京党校学习两个月,算是补足后备干部培训班欠下的,更是补偿欠家里女人和孩子的。半年多让女人和孩子为自己担惊受怕,邓华深深愧疚,每一个周末对美女们作出补偿,陪着一起逛街购物享受美食。

第一次发现,享受人生是如此的幸福,想起在河池的日子里,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亵渎。小黄豆和邓馨雨特别开心,两个小家伙痴缠在爸爸身边,好好享受父爱。

邓馨雨已经上学,比其他孩子早一些,小丫头有美国的生活经历,尽管那时候很小,却让小家伙总是像个小大人。每天和小黄豆在一起,相当有姐姐的范儿,每个晚上都要充当小老师教授弟弟写字。

1998年12月初,邓华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到。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位于燕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8号,大楼为50年代苏式建筑,古典风格*大气。

发改委被称为小国务院,是华夏第一部,关行政编制为1029名,这仅仅是编制内名额。大楼内部装修朴素明亮干净,一想起东方怡就在这栋大楼里面办公,邓某人心火热,不过还是先去找司长报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田建辉发型很随意,衣服更随意,一身休闲装倒是让年近五十的他显得精神不少。对于五零后的田建辉来说,邓某人年轻的过份,发改委大概是年轻人进步最慢的部委,是环境使然。

田司长挂着职业性笑脸:“本司需要年轻的血液,我看过你的简历,在江滨市有过高科技工业园主任的任职经历很好。基层工作经验对工作会有很大帮助,仇广同志在地方工作多年,同样有着丰富的经验。新兴产业二处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希望你们团结合作,在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节上一节715/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