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67节

“还能出去打工赚钱?”

大厅里“嗡”的一声炸开锅,这几年古城县也有极少一部份农民出去打工,给家里邮寄回大把大把钞票,着实晃花了老百姓的眼睛。至于说什么签订合同授权,将来学成一定要服从分配这些,早就被村官们无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是包分配的好事,连大学生都开始不包分配,退伍兵都没有了分配指标,短期培训包分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没喝酒村官们的脸已经红起来:“老幺,我们村有个初毕业的妹子,有个小学毕业生,还有十几个能断识字的,你看成不?”

韩卫东是高生,在村官算得上高学历,大家平常都不叫他大号,都尊称一声大学漏子。这话在农村人嘴里说出来,没有一点贬义,他也是反应最快,学艺自然是有点化更好。

“还要有化?”雷狗剩急了,想找识断字的女子太难了,“村儿里女娃子有几个上过书的,我们村没有初生,有四五个、六个小学生,识断字还有那么几个,反正能给家人写信就成呗,要求那么多干啥!”

张富贵摇摇头:“卫东没说错,学裁缝艺可不像你庄稼把式,还是识断字比较靠谱。我们村儿里能找出来八个,嗯,也就这样了。”

第114章 民间高手

刘狗蛋把脑袋伸到杨二尕眼前:“不对劲吧?你们村儿上那几个不都是途辍学了吗?怎么着到你这儿,凭都到了?难不成你二尕子还成了教委主任?”

“哈哈哈!”

村官们爆笑起来,杨二尕脖子梗梗着:“咋滴吧,辍学了,那也是上过初高滴,懂得还是比你多!不就是人家没嫁给你们村儿二嘎子吗?那可是金凤凰,想要娶进门,没有点真金白银别想美事!”

雷狗剩嘿嘿一笑:“我说二尕,你小子可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批学员要走出去滴,没准走出去成了《外来妹》的玉兰!”

“放屁!”杨二尕火了,噌的站起来,“就算是《外来妹》,那也是赵小云!”

邓华个笑眯眯地听村官们争辩,不怕村官们争,就怕他们漠视邓公子的好心。只要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项工作基本上没问题。

看看要变成武斗,邓华笑着摆摆:“各位大哥,不管变成《外来妹》的哪一个,对封闭的古城县乡村来说,都是一个进步。想想那些走出去的,还不是往家里汇钱?还有那学会本事,长了世面的,哪一个回来不给村里带来新气象?”

村官们不争了,韩卫东点点头:“没错,富贵叔,你们村儿那谁,不是弄一个小烧锅么?别管规模多大,那也是村上的企业不是?要不是出去走一圈,他怎么可能会烧酒卖钱?”

古城县民间,都喜欢和自家酿造的米酒,不是图别的,主要还是省钱。不过很少会有人把自家酿造的米酒拿出来卖,也没有那么多粮食,要让农民想通投资产生效益,还需要一点时间。

“就是这样!”菜品已经上齐,邓华一边给大家倒酒,一边说,“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孩子太小离不开妈的不行,家里必须养老离不开的不行,身体不好承受不了劳动量的不行。那些资本家可不会怜惜咱们的姐妹,没有一个好体格,还是在家里搞副业的好。”

有了规矩好办事,邓华定的规矩简单,合情合理,村官们都信服。很快,大家就把目标盯在名额上,整个大厅里面像是打架一样,一个个吵得面红耳赤!

摆在眼前的好处,如果不能争回去,在村民面前会抬不起头的,以后在村里说话都没有底气!别看乡下道路不通,互相之间走动费劲,偏偏彼此间熟悉到极点!

谁想要多说一个初生,立马会被人戳穿,大家都在识断字上打主意,这东西渠道很多,想要反证还真不太容易。百个名额,在这些人眼,就是一丰厚的宝藏!

最主要邓公子说过,学徒工会分期分批招收,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利益划分,会关系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谁会轻易放弃?恐怕今儿如果丢分,回去会被父老乡亲们罢免的!

终于有了一个结果,张富贵心满意足,从墙边抱来一卷席子打开来:“嚯,漂亮!”

&nsp; 邓华登时被上面精巧的图案吸引,赵利民啧啧称赞:“好东西,这一张席子还不得卖个八十块?”

“那么多?”

张富贵眼睛亮了,这张席子是他找村上几位师傅一起编出来,本以为卖上十块就满意。席子用的竹篾处理非常精细,上面编织出来的五福临门,就是五只蝙蝠烘托一个寿字,相当喜感。

“好好东西!”邓华赞不绝口,“富贵叔,你们村儿有能人呐!这东西一定要好好设计一下,要大力培训技术人才,以后民间艺会越来越吃香,这种纯工工艺品性质的日用品,美观实用还喜庆,卖上高价不足为奇!”

韩卫东从桌子底下掏出来一个包裹,打开来是一个竹块和胶丝线制作的竹枕。每一个竹块上面,工烫制小篆,小篆旁边是一个简体字。整个竹枕古拙典雅,软硬适,间凹陷相当适合人体颈部曲线。

也许乡下人不知道什么叫做人体工程学,却不妨碍他们制作出最舒适的产品:“太棒了!”

邓华大喜过望,现代人越来越讲求舒适,却不知从养生学角度来说,头部太软很不适合颈椎防护。最科学的枕头,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种,枕在颈部的枕头,所谓的玉枕穴位置。

这种枕头刚刚睡上不舒服,甚至感觉有点硬,实际上长久使用,对颈椎有一种按摩作用,加速头部血液循环,对睡眠、对养生、对智力都有相当良好的影响。

对年纪大的人,有颈椎病和脑供血不足,时常困觉的人来说,这种枕头是最佳选择。十几年后,各种药物枕大行其道,却忽略最根本一点,枕头的形状,头枕的部位。

刘狗蛋显摆似的拿出几个竹制工艺品,有烫花筒,镂空茶艺托盘,还有一面异常精巧的竹制屏风,十二块翠绿翠绿的竹片上面,雕刻着红楼十二钗!邓华捧着十二面屏风,已经是无话可说!

原本在党校的时候,不过是指向性讲座,根本没想过乡下人能拿出什么样的精品,难怪说高在民间!仅仅是这面屏风能让竹片保持如此青翠欲滴的颜色,就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狗蛋哥,这屏风的眼色能长久保持不?”

挠挠头,刘狗蛋憨笑:“不瞒老幺,这东西颜色过伏就会开始变色,听说想要长久不变色,需要很多东西加里面。我们村的艺人,还做不到这个,顶多秋节,这玩意儿就会变淡,最终变成老竹的颜色。这种制品还有一个弊端,没有经过干化处理,将来会开裂。”

“不管添加什么,只要是有办法,一定要保证质量!”抚摸着翠绿色的屏风,简直像翡翠一样,让人爱不释,“狗蛋哥,如果这东西可以保证质量,会卖上几百块!”

这个价格还是现在,如果放在十几年后,盛世年华收藏业兴起,艺术品价值大幅度攀升,这面屏风卖上几千块也不是问题,只是这话不敢说!

“几几百块?”

第115章 黄书记的短板

二十几个党校同学,每一个人都拿出一样或几样让邓华赏心悦目的东西,除了竹制品,还有藤制品,还有根雕石雕,饭店大堂一时间成了工艺品展厅。

原来,这些老哥把东西都放在包间里,难怪老板万分不愿意,估计要不是请客的是古城县首富的公子,恐怕早就开始撵人了!王老蔫居然辛辛苦苦背来一个石狮子,造型精巧,活龙活现,灵动之极,极具艺术美感。

邓华兴奋的直搓:“好,好好好!有了这些,古城县的经济何愁不搞上去!”

话音一落,大厅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着邓华。张利民和李复,也都一脸古怪,看着大言不惭的邓华。这家伙把自己当成什么人?村官们面面相觑,甚至都忘记吃菜喝酒,一个个拿着筷子,都有点发木。

邓公子莫名其妙:“怎么了?我说错话了吗?”

村官们脸上都是木木的,没有人说话,张利民轻咳一声:“邓主任没说错,就是说得有点早,如果这话在你上位县委领导后说,我们才不奇怪!”

“呃!”邓公子尴尬异常,刚刚的话的确有点不合适,如果有领导在场,恐怕会被列入黑名单!跟在美女书记身边时间久了,看问题总是以全局性眼光,说话也就习惯成自然。

气氛有点怪异,韩卫东哈哈一笑:“这里老幺就是领导么,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和劳务输出办公室不也是立足全县么?说真格的,老幺,当初你在党校讲的那些,开始没当回事。这些东西做出来以后才发现,真漂亮,我们村里人眼光不行,你帮着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这个?”邓华拧眉端详面前这些艺术品,桌子整个被占据,一边的服务生一个劲翻白眼,还真不敢得罪,“回头大家去图书馆,找到那些民俗的图案,比方说松鹤延年、五子登科、百鸟朝凤等等,一定要有意境美,要有民族风!”

张富贵咂咂嘴:“老幺,你这个要求有点高哇,啥叫意境美?啥叫民族风?”

“富贵叔,咱们这些东西都是具有民族风的,”韩卫东耐心帮着解释,“意境美么,应该是减少那些迷信的,增加双关意味的东西。比方说五子登科,如果谁家有快要考学的,谁不想取个吉利,是这样吧?”

邓华点点头:“差不多,我建议大家不要敝帚自珍,要互相沟通,互相促进。最多年底,我会争取到一投资,争取在县城开办民俗工艺品厂。到时候,把村里最好的师傅请来,生产这些东西,不光要卖给城市里的居民,也要卖到国外去,赚取外汇!”

“外汇?这东西能赚外汇?”

一下子,村官们又炸营了,仿佛已经看见了大把大把的美钞,出现在自己面前。杨二尕张着大嘴傻笑:“美元,嘿嘿,美元长啥样俺还没见过呢!”

首节上一节67/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