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65节

第110章 大便宜

说着话,邓华把面前的策划案像电影的慢镜头一样,撕成一条一条,随扔在桌上。多达十几页的策划案,花费了邓公子多少的心血,只有卢瑶才知道。

卢主任心一痛,小男生被这几位刺激到了,想起当初写策划案的精致,卢瑶有点气闷,做一件事好难,明明是非常好的策划案,就因为家族的仇怨和眼光短浅,就悍然否决!

“邓华同志,策划案还是可以考虑一下,不要毁掉它!”卢瑶吸一口气,没想到邓华会如此果决,按照她对小男人的了解,不应该是这样的。

李明阳诧异的看看邓公子,这小子恐怕心里又在冒坏水!认识邓公子这么久,李明阳远比在座各位更清楚,这家伙心深着呢,远不似面上那么阳光!

对于邓华帮助自己上位,李明阳心有点感激,去也不至于倾心投靠,首先这家伙还没有那份资本!李明阳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宁可忍受县委党校的冷清,也不愿意花钱走后门,调动工作,足以证明这位的节操。

他不是一个为了上位不择段的人,骨子里来说,小李同志有点清高。这种近乎于古代人的清高,也是他事业停滞不前的原因,否则以他的能力,可以做很多事。

对于邓公子表演的这一幕,只有他心不以为然,这家伙绝对是故意的!想起在县委党校的时候,邓公子几乎成了那里的主任,比他更像正牌教师,怎么可能如此冲动不计后果!

李玉洁一皱眉:“这份策划案如果解决资金问题,不失为一份好建议,怎么可以这样呢?小邓,你太冲动!任何策划案没有完美无缺的,大家帮助挑挑毛病,进一步优化不是更有利于工作嘛!”

“哼,年轻人,分钟热血,难成大事!”唐颖一撇嘴,鄙夷地撇撇嘴,“幸好这份策划案没有通过,否则,在某些没有责任心的干部,很难想像会变成什么样子!”

段海涛轻轻敲打面前的茶杯,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微笑:“年轻人嘛,总是要摔过跟头,才知道路不是平的!人生的路很长,一时得失算不得什么,小邓啊,这是我给你的忠告,人生得意需谨慎,切不可得意忘形!呵呵!”

“谢谢段主任的教诲,小邓记下了。”邓华露出灿烂的笑容,一点也看不出刚刚撕掉策划案的沮丧,“对于老同志的忠告,我会虚心接受,也会更加努力工作,一定不会让各位失望!”

会议结束,卢主任把邓公子叫到办公室:“真打算绕过教委独自办学?那样会很艰苦,诸多教育资源都没办法调用,你确定要这么做?”

“卢瑶姐,你就放心吧,原本想送给教委一个大好处,他们不要可怨不得我们吃独食!”邓华冷笑一声,“职业教育学校距离古城县太遥远,那是一堪称巨大的投资。但是工厂里面招收学徒工,似乎没有限制,只要企业能承受!”

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卢瑶被邓公子气乐了,也终于明白这个混蛋为什么如此做戏,想必段海涛让他难受:“是不是之前就有这个打算?为什么还要在会议上刺激他们?你成心的对不对?”

“我就是成心的!”邓华一呲牙,“段海涛因公废私,唐颖也和她老公站在一条战线,这样的人一定要让他们长长记性。不然的话,没有必要在教委搞这么一份策划案,放心吧卢姐,很快他们就会后悔!”

狠狠瞪一眼邓华,卢瑶斥道:“少给我打埋伏,学徒工的事情,具体怎么操作?学徒工可不是白用的,每个月都有开支,哪个厂子会无缘无故弄一帮学徒工,增加大开支?工人首先就会反对,占据了他们的资源,谁能同意?”

“如果他们同意,卢瑶姐给我什么奖励?”

这家伙一肚子鬼主意,卢瑶还真不敢说大话,眼珠一转:“如果你能让服装厂招收一百名学员,我请你吃饭!”

“就凭卢瑶姐的豪气,我一定让服装厂招收百名学员!”

卢瑶瞪大眼睛:“百名?你你知不知道整个服装厂才四百多名员工,还要算上个门市部,一个商店,这里面纯粹的车工和裁缝恐怕不会超过四百。你这么说,等于是让每一个员工带一名徒弟,这话可是有点大!”

“不信是吧?”邓公子坏坏的笑道,“如果我做到了,卢瑶姐让我亲一下就行!”

卢瑶脸一红:“滚蛋!你这个混蛋,那边占着某人的便宜,还想来我这里揩油,也不怕你姐夫把你阉了!”

“嘿嘿,我好怕!”邓华起身就走,“您瞧好吧,到时候你亲我也行,我不介意卢瑶姐吃我豆腐!”

邓华再一次出现在服装厂厂长钱国明面前,没有任何前戏,单刀直入:“钱厂长,如果你们招收学徒,所有学徒工的开支由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还将发给负责培训师傅操心费每天五角钱。这批学徒培养出来,服装厂有优先选择权,当然,如果你要的话,必须缴纳倍培训费!”

邓华之前做过调查,服装厂大工月薪56元,那些退休职工月薪才十元左右。每天五角钱,意味着一个月多收入近分之一的薪水,对于退休老工人来说,是增加五成薪水,这可是一不小的外快!

实际上邓华就是在打那些老工人的主意,这些人经验老到,做事严谨,最主要他们家庭负担更重。这钱虽然不多,却足以让老工人改善生活条件。

对于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人们来说,带徒弟并不是很辛苦的事情。钱国明皱起眉想了想,服装厂似乎没有损失,还可以白捞一帮学徒工,这些人上岗都可以创造效益的!

“学徒工期限多久?要求怎么样?”

就知道这个家伙无法拒绝,正常情况下每位学徒工月薪1元,如果是临时工,那就要按天算钱,通常是九毛钱一天,一个月支出近十元。

第111章 算计

百人来自农村的学徒工,一个月仅仅是薪水就节约近万元,这批人还是最吃苦耐劳的,可比厂子里那帮老员工好管理,厂长如果连这帐都算不过来,他干脆拿根面条吊死得了!

邓华伸出四根指,在钱厂长面前晃了晃:“四个月!说好了,四个月这些人必须能够拿起一摊,不管是裁缝还是车工,一定要具备上器的能力!”

“胡说八道!”钱厂长噌的跳起来,老钱很清楚,人家不可能无偿让他使唤几百人太久,但是四个月,“学徒工必须是年,这是劳动局规定的!四个月,四个月时间还不够孝敬师傅的呢!他们能学到什么东西?”

邓华正色道:“我不管什么劳动局规定,我只知道社会办学的那种,半年出徒。我想在服装厂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缩短到四个月应该不是问题。钱厂长,我要的是产业工人,不是全能人才吗,这一点请您想清楚!”

“产业工人?”钱国明一呆,“你的意思是,他们只要学会一道工序,或者熟练操作一种设备就可以?”

邓华竖起大拇指:“钱叔果然精明,就是这样,这些人将来会走出古城县,到外地去工作。他们只要具备上流水线的能力,就比那些没有基础的强太多。

这样一来,用工单位那边也就有了拿得出的实力,和其他地方的务工人员竞争。到时候,这批人将会是古城县第一批,有组织赴沿海地区务工人员,您,是他们的领路人!”

“四个月上流水线?”钱国明才不会在意邓公子的称呼,一个小小的副科级罢了,要不是位置特殊,根本不会被他放在眼里。钱厂长还在算计,四个月收入四万块,关键是这四个月恰好是服装厂旺季。

每年这个时候,服装厂都要大批雇佣临时工,这是一不小的开支。有了这百人生力军,今年省下的,绝对不只是四万块!况且,学徒工和临时工没有可比性,临时工管理难度要大得多,学徒工,在古城县这种地方,学徒哪里会有地位!

早年间,学徒都要给师傅钱,逢年过节还要另外奉上礼金。建国后政府政策在那,厂子统一招收学徒,随分配给师傅,不收学徒工学费,还要给开薪水。

但是在古城县还是有着各种尊师重道传统,这块封闭的土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一直在传承。每一个学徒工都对师傅尊敬有加,年节的孝敬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墨竹学校那个禽兽老师迟迟没有得到惩处的原因。

听了邓华的全盘想法,钱厂长皱眉响了半晌,明白便宜的事情不可能全都被他占了,终于认命:“好吧,就四个月,薪水怎么开?人员怎么管理?食宿怎么办?这些服装厂都无法负责,还要请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

说到实际问题,邓华点点头:“这些都不是问题,薪水到月自然会开,人员还是服装厂负责管理,毕竟加班什么的,你们也好操作。住宿就在大车店好了,那里离服装厂很近,拐弯就是。

看那意思大车店好像要黄了,跟他们租几间通铺房间做宿舍,费用不会太高,条件总比租民房强,更比住仓强。吃饭么,集体食堂,也安排在大车店,费用自理,那些女人自己都会做饭,不用厂子里操心。”

钱国明明白了,原来小邓主任上次来,就是在勘察地形,早就有了全套的方案。钱厂长眼,已经没有了轻视的意味:“好,服装厂随时等候她们进厂,我会给退休工人作动员,不会耽误事。”

黄玉英和卢瑶二人神色古怪地看着邓华,美女书记撇撇嘴:“这就是你的好主意?馊主意还差不多!成立劳务输出办公室,卢瑶和你可是光杆司令,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你怎么兑现承诺?

百人的培训费加上各种开销,每个月最少要九千元,四个月万多小四万,你到哪里凑钱?还有,古城县乡间很保守,你怎么样让农妇走出大山,来接受培训?”

“山人自有妙计!”邓公子想要卖关子,忽然发现卢瑶的眼神有点不对劲,这才想起,不是和美女书记两个人的私房空间,“嘿嘿,开个玩笑!回头我会找银行贷款,等到这批学员出徒,就可以倒卖人口了!”

美女书记刚刚被这个家伙弄一肚子闷气,不管不顾的就瞎说,书记一瞪眼:“好好说,不说明白,不许走出这个屋!”

卢瑶眼珠一个劲乱转,小女人暗道,这哪里是上下级汇报工作,说是情人间打情骂俏还差不多。卢秘书很精明,没有任何表示,老老实实坐在那里,慢慢品茶,时而还主动为邓公子倒茶。

说起来卢主任也够委屈的,邓公子在她那里就没有下级的觉悟,回到书记这里,更是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通房丫鬟一般。

做这些还真是她心甘情愿的,事情很清楚,邓公子在教委那边不可能有所作为,就算邓华不计较那几位的无知和阻挠也不行,段海涛绝对不会不答应。卢瑶很清楚邓公子和高家的恩怨,虽然反感段海涛公器私用,却也是无可奈何。

她是主任一把不假,段海涛在教委多年,培植一批得力下。如果在项目执行过程,有人故意擎肘,那时候骑虎难下才叫难受!

首节上一节65/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