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623节

“如果真有用,池水也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赵海琅瘪瘪嘴,他看的是池水市十五年远景规划,“那上面除了吹牛就是吹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邓华也不辩解,他从每一份报告挑选出自己需要的折叠做标记,然后找下一本。别人一份份查找的时候,他已经完成对池水的了解,放下那些资料。

刘兆基也很不理解邓华的做法,不过人的名树的影,小邓同志的政绩在那里摆着呢:“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有点不多,”邓华叹口气,“池水有人才,或者说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对当地的物产资源认识清楚。比方说连续五届政府提出发展竹产业,可惜每一届政府都只是提出口号,真正付诸实施的没有。还有这个年产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已经连续两届政府提出,同样没有实施。至于说卢强军市长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计划似乎刚刚开始就夭折了,非但没有带来收益,似乎还……”

贾思怡瞄一眼邓宗云,轻声道:“邓市长起初认可职业技术教育计划,这个毕竟有古城县的成功经验,也是强军同志多次考察古城县的经济发展模式得出的结论,池水也要走劳务输出的道路。只是被否决了,理由是池水没有那么多的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会带来严重后果。”

“什么后果?人去楼空吗?”邓华冷笑道,“还是人都走了收不上很多人头税?看看政府工作报告很不错,国家级贫困市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成以上,这些税收来自哪里?贫困地区最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苛捐杂税填补官用,因为苛捐杂税导致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低下,政府收入降低然后再度增加税收,嘿嘿,死循环循环找死!”

邓某人的话没给池水领导班子留一点情面,邓宗云苦笑摇头:“没想到小邓可以从满是官样章的报告看出那么多东西,不错,相比较而言池水一是吃财政饭而是吃税收饭,没有税收整个政府都要瘫痪,没有钱连日常开支都无法做到。医疗教育公共事业性开支,全部靠上级拨款行不通,毕竟每年扶贫款就那么多。”

“这么厉害?”程丹差异的看着邓华,此时女人才发现,班级里最年轻的小弟弟还真有点不同,“你还看出了什么?都说出来听听,不要总是说半截话,很吊胃口的知道不?”

此时其他人都放下的资料,看着邓某人,后者刚要吸烟瞄一眼程丹的眼神只好放下:“我读书少,有一个故事给我印象深刻,灾年上面给发的粮食,一部份人全部吃掉,一部份人忍饥挨饿到第二年秋天,粮食被当成种子。第年结果不需要我说,池水就是吃掉全部粮食的那批人,批评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不得不说有些领导干部太聪明!”

“太聪明?”这个评价和故事似乎背道而驰,贾思怡皱皱眉,“邓华同志是说,每一届领导干部都得过且过,不想为他人作嫁衣,都只是享受现有的一切?”

刘兆基若有所悟:“没错,很多人不愿意动脑子,更不愿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辛苦几年享受的却未必是自己,既是对干部良知的考验,更是对用人制度的鞭笞。嘿,小邓不愧是小邓,一个小故事蕴含官场最大弊端,好像你是有感而发吧?从古城县到清远市,从江滨市的二轻工业园到高科技工业园,你都是被摘桃子的那一个!”

“大哥厉害!”邓华竖起一根大拇指,不愧是组织干部,对自己的了解堪称恐怖,“在我看来,如果领导干部已经五六十岁没有追求的话,选择因循守旧倒也未可厚非。毕竟开创新局面要冒着巨大政治风险,成功没有什么好处,失败一辈子的名声全都毁了,甚至有可能身陷囹圄。”

大家陷入沉思,贾思怡眼精光闪烁,女人忽然展颜一笑:“很好奇,邓华同志一次两次甚至次被人摘桃子,怎么还能做到我心依旧?据强军市长从古城县调研回来不止一次说过,他最佩服的就是比自己年轻很多的你,在古城县期间做过很多实事,老百姓把你当成财神爷供起来,最终却是被挤走的,你就没有怨气?”

在大家看来,一个年轻人没有火气显然不符合常理,何况这位有过几次恶劣的事迹,据说还被专政过。偏偏人家一次次被摘桃子,似乎根本没放在心上,仍然热衷于栽树,乘凉的是谁他都不知道,未免太过蹊跷。

“说穿了很简单,”邓华终于忍不住点燃一支烟,狠狠吸上一口,“我年轻,比任何人都年轻,走到今天都是那些乘凉者和他们身后人的回报,这种回报足以让我满意,还有什么怨言呢?而且我坚信一点,我们处在一个大时代,一个需要能臣干吏的时代,需要真正的人才。不管是家族势力还是政治团体,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单纯的血缘亲情,更不是阿谀奉迎!”

程丹没好气白一眼邓某人,不是因为他吸烟,而是臭小子太自恋了。话里话外邓某人有着强大的自信,相信家族势力和政治团体需要他,即便是摘桃子也不得不给一个甜枣。

第1167章 猫论正解

“很多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邓华不以为意,“商品有现货和期货,很多时候没有必要纠结于马上获得好处,即便现在的领导不赏识又如何?也许现货交易给人以安全感,不过真正强者不需要安全感,自身的实力就是最好的保障!毛遂不是说过,锥子总是会出头的吗?我不是锥子,我是一盏灯,可以照亮身边所有人的灯,所以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总有人需要我的光亮!”

刘兆基叹口气:“做组织工作这么多年,见过很多自信的干部,但是像小邓这样的还真是第一次。我说舍友,你就不能低调一点吗?好像很少有人像你一样自夸吧?一个自以为是的干部,谁会用你?”

“就是!”程丹早看着小邓自恋的样子来气,“我看你还是太自恋了,特别是今天这么说话,如果传到你的顶头上司耳朵里,你的前途一片灰暗!都是年少轻狂惹得祸,”女人一边说一边摇头,似乎很为邓某人惋惜,“这一次培训结束,恐怕你要坐冷板凳了!”

赵海琅用肩膀撞一下邓某人:“我挺你!老赵已经很自恋,没想到兄弟你更自恋,我甘拜下风。不过体委员没说错,低调低调才是王道,可不要被领导看作眼钉肉刺!”

“为什么要低调?”邓华淡然一笑,“上古时代的毛遂尚且知道自荐,我难道不如古人?有些人低调也有人想着,即便庸庸碌碌的干部也有人擢拔,有的人一定要从口袋里刺出来,才能让自己的锋芒呈现在世人面前!可惜有些领导干部不是不识人,而是缺乏足够的胸襟,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想要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没有胆识气魄做不到!”

邓宗云点点头:“小邓真正的大智慧!只有在执掌池水市政府以后,我才注意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那些整天溜须拍马的佞臣,不能给我带来需要的东西。真正有才华的干部,不管他有什么毛病,只要能对我有帮助,我就会用他也敢于用他。此时想起设计师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只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一种对人才的渴求,对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实践,更是对自身的强大自信!”

大家陷入沉思,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此前都把猫论当成前两者的具现,今天才发现邓华和邓宗云说的才是关键。一个不自信的领导干部不敢人用人才,他害怕驾驭不了,害怕将来人才会取而代之,害怕自己沦为人才的傀儡。

在真正强大的政治家面前,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是一种大气魄,更需要自身强大的实力。宋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自信,明祖朱元璋杀戮功臣则是极度的危感,让他陷入疯狂。

大家没想到房间里最年轻的邓某人,居然成了心,不只是话题的心,更是思想的心。贾思怡不用说,一个十多岁走到实权副处岗位的女人,绝对不会是蠢货。

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一个个更是天之骄子,哪一个不是自信满满?不止拥有聪明的头脑,更有身后强大的势力支撑,没有支撑怎么可能年纪轻轻走到现在的位子?

很多时候人才和庸才不是你自己说的算,而是上级领导说的算,就像当初清远市企业改制试点任用的那些项目部经理,哪一个不是以人才的名义任命的?又有谁真正比那些在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十几二十年的干部更强?

但是今天,就在池水政府宾馆这间客房,后备干部培训班骄傲的学员们,真正看到了差距!没有比较永远看不到差距,有些蠢货烂桃子和仙桃放在一起也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差距,聪明人不会犯那种愚蠢的错误。

“小邓哥哥以前还是小看你了!”

刘兆基感慨颇深,此前的老刘还有点自怨自艾,觉得自己可以走得更快一点,也难怪老刘感慨。他的工龄都快赶上小邓同志的年龄,居然还不能看清某些事作为组织干部来说,自己缺乏的似乎正是任人唯贤的气魄!

似乎远离了自己日常的形象,刘兆基也不惮于剖析自己:“从你身上老哥看到了差距,二十年的官白当了,居然不如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看得透彻!就像小刘教授所说的那样,组织干部就应该更客观更理性,一定要做到不惟人情不惟上命不惟资历。记得你在城北区党校上倡导过,选拔人才就是要以人为本,抛弃那些外因的束缚!”

“大哥太客气!”邓华并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只是今生一路走来经历太多,今天也算是一次小发泄,话题不适合继续,“说起池水的经济建设,建议老邓把劳务输出的工作抓起来,不要在意那些反对意见,有些人不只是鼠目寸光,更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是否增值。另外建议把今年到位的扶贫款全部统筹安排,不要重复那种吃稻种过年的愚蠢事,不妨把救济款和扶贫款当成一种奖励制。”

赵海琅吓一跳:“小邓,你可别为老邓挖坑,扶贫款和救济款可是专款专用的,如果触犯红线,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没事,小邓继续说,”邓宗云摇摇头,上前为邓某人点燃一支烟,“有些事必须要承担,没有担当还怎么充任一市之长!请相信我的党性,相信我的勇气,一定会做到最好!”

大家看向邓宗云的眼神都有点古怪,邓市长的话根本不像是对同学说的,而是在跟领导表态!贾思怡很庆幸今天出现在这里,虽然不知道将来邓某人能走到哪一步,最起码和他更进一步,也越发加深了了解。

邓华微微一笑:“我说过挪用了吗?同样是专款专用只不过换一种发放模式,古城县有过成功经验,无非是把集起来的救济款和扶贫款用来在下面扶持民俗产品生产。其实就像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区别,换一种名头换一种发放形式,势必会激发老百姓生产致富的热情。”

第1168章 求大追星是政治白痴

几个人都看向贾思怡,在场的都是聪明人,都看出贾思怡和邓宗云之间的关系不简单,否则也不会在女人面前没有忌讳。不过也都佩服老邓,短短时间内,有一个铁杆盟友很不简单。

“再者,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工程我不看好,什么全球单系列竹浆产量最大的制浆项目,当今世界工艺技术最先进、单系列竹浆产量最大的制浆企业都是噱头而已。”

邓华冷冷一笑:“诚然池水以及黔易市竹资源丰富,可是别忘了池水的竹生态系统很脆弱,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就凭池水的自然资源,如果肆无忌惮对竹林进行掠夺性采伐,势必造成重大的生态灾难,万一出现那种后果不是任何人承担得起的!”

“可那是国家计经委核准的,”贾思怡没想到邓某人一句话就要否决池水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它是去年跑部进京的最大收获,也是池水唯一的收获。只是立项容易要钱难,国家、省市承诺的款项都没有影子,这个项目也成了空楼阁。”

祝夏枫呵呵一笑:“拿到项目只能说黔州省的公关段厉害,不等于项目足够科学!”

“怎么会?”几个年轻人肆无忌惮质疑央部委的决策,让贾思怡很不适应,“当时派出十五人的考察组前来调研,认为项目具有可行性,所以才会立项成功。”

邓宗云摇摇头:“立项成功只能说一部份当权者被打动,他们是不是遵循科学规律,那个所谓的调查组是不是遵循科学常识,这些讨论没有意义。欠款不下拨已经很说明问题,计经委里面不可能全部被黔州省的领导攻关成功,那一部分不看好项目的人掌控财权,所以出现立项不拨款的现象。”

组部工作多年,对部委关的种种门道很清楚,作为小国务院的计经委来说,里面远比真正的国务院更复杂。几乎每一个政治派系在里面都有势力存在,想要立项打通几个关节可以做到,拨款就需要更多的公关。

“哼哼,”赵海琅冷笑道,“省里边未必不知道立项简单拨款难,也未必不知道项目对生态系统的伤害,之所以立项是政绩,成不成功则是另外的事情。老邓没在这上面花心思是对的,我认同小邓的说法,万一给池水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将是灾难性的后果,你可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对于贾思怡来说,竹林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就像路边的野草根本想不到什么生态系统。如今听青干班的学员一个两个都反对,女人终于明白,上年度池水市最眩目的招商引资成果已经破灭。

难怪邓市长上任后,并没有动用个人的政治资源推动项目进展,看来不是没有那个实力而是根本不想。池水大概只有贾思怡才知道邓宗云身后势力的强大,起初对邓市长不动用政治资源女人颇为不解,现在终于明白,邓宗云有所为有所不为。

邓华微微一笑:“大工业化的造纸厂殊不可取,对竹业资源的伤害不可逆转,即便是轮伐轮种也供不上一个年产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实际上竹产业有更多的渠道和更多的价值,而造纸则是一群搬砖头的砖家最白痴的决策。”

“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小邓同志的嘴太黑了,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埋汰那些专家。程丹白邓华一眼:“是不是不贬低一下那些专家学者你就难受?我发现你对专家教授很有偏见,专家到你嘴里变成砖家,教授更惨变成叫兽,信不信小刘教授听说了要找你麻烦?”

赵海琅笑道:“恐怕不止小刘教授,燕京党校那些教授都会找你麻烦,臭小子你事大了!”

“咳咳,口误口误!”邓某人尴尬一笑,“在古城县的时候,黄玉英书记制定政策之初,首先想到可持续发展。竹林生态虽然很脆弱毕竟还是可再生资源,只要做好统筹规划,只要做好有计划采伐和补种,我们可以做到让青山绿水常在,竹林长青,成为源源不绝的竹产业资源宝!”

贾思怡皱紧眉头:“难道还有比造纸项目更有经济价值的吗?也许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不够科学,可是对池水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只要造纸厂成立,将会带动一大批山民脱贫致富,将会给池水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首节上一节623/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