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599节

上次的确是走钢丝,实际上邓某人也不想和乔老爷对着干,只是那二位欺人太甚。乔明英也就罢了,乔家的后人居然流淌着他邓某人的血液,想想任谁都不会善罢甘休。

可是自己掏心掏肺贴上去的石校长,居然狠狠坑自己一把,小邓同志不是泥菩萨,心的火自然要发泄。上次那么做就是要给两位大佬添堵,邓某人就是要让他们在高层面前减分!

如果不是忌讳多多,邓某人甚至打算写内参好好折腾一番,可惜邓某人没有逆天的。很显然李书记早就看出邓某人的打算,上次为他解围和今天来喝酒,就是要收服邓华这个孙猴子,不过李校长的段是怀柔而不是镇-压!

“谢谢校长提醒,”邓华有点难为情,被人当面戳穿的感觉不好受,“我我书读得少,做事方式方法上总是有所欠缺,不会迂回婉转。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会在以后都工作注意,争取多读书多学习,不再像一个草莽。”

李宗毅欣慰地点点头:“很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是大进步,多读书多学习没有错,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一天不学习都有可能落后于时代的脚步。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在学习进步,都要紧跟时代脉搏,只有掌握更多更现代的知识,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尽管李书记明显是点拨邓华,却也让大家受益匪浅,何慧很开心。对于女人来说,小邓同志已经是她官场上最大的靠山,邓华同志走得越远,女人就越有前途。

当初在古城县的时候,可没想过年纪轻轻就走上副处级的领导岗位,都是邓某人不忘旧人。说起来何慧和邓某人之间的纽带,无非是黄玉英,而她不过是给黄玉英当过短时间的秘书罢了。

和邓华同样有感触的是王涛,和邓某人相比,涛子学历不高,小邓同志毕竟已经有了大专的函授凭。高科技工业园的班子,王涛无疑是学历最低的一个,如果说之前在电大学习不过是要混一张凭,此刻涛子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出个样来,最起码不能辜负小邓同志的帮助。

“校长提醒很及时,”邓华郑重点头,“高科技工业园要建立健全在职学习制度,要让干部群众养成学习的好习惯,要鼓励那些学校的干部群众。慧书记,制定相应的举措,比方说读书竞赛,比方说岗位技能培训竞赛。务必要营造一种全民学习的好风气,搞经济建设不是工业园的目的,而是一种段。赚钱最终还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单纯gdp数值的增长没有实际意义,一定要让辖区内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增加!”

余明英眯起眼,难怪邓某人会取得如此成就,李校长不过稍加点拨,邓某人转眼间想出一系列的法子。说实话幸福指数在华夏还是一个新鲜名词,最起码在座的各位似乎没有谁听说过,而余明英也不过是在部委关的时候探讨过。

第1118章 书记的肯定

“邓华同志没说错,”李宗毅点首道,“铁东街的棚户区改造方案很好,看上去损失一点经济利益,实际上却是我们工作的根本价值体现。就像邓华同志当初所说的那样,与民争利的不是好政府,让利于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我们的追求。不能让拆迁户因为拆迁而流离失所,不能像强盗一样霸占老百姓的居住权还冠之以大义,那样的政府不会得到最广泛的支持。”

邓华深吸一口气,说实话制定等面积拆迁他承受巨大压力,石景忠就是因为棚户区改造方案开始,和他离心离德。石校长认为铁东街棚户区改造方案过于优厚,让市里的利益受损,而邓某人却不服从命令。

在邓华看来,超高的拆迁成本不应该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毕竟未来铁东街的开发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把应该属于老百姓的那一份还给他们,才是一个政府应该做的,否则和老百姓斤斤计较一点点拆迁利益,政府和奸商有什么区别!

不只是来自石景忠的压力,省里边乔老爷也不满意,上次想要拿下他拆迁补偿方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只不过乔老爷不好明说罢了,毕竟有些事可以明目张胆去做,而且以国家的名义去做,却万万说不得!

还有各区县的压力同样不小,高科技工业园的拆迁标准过高,让全市拆迁补偿协议签署成为巨大的难题。可以说邓某人为了给拆迁户争利,已经成了江滨市官场的另类,更是成了很多人的眼钉肉刺。

今天,终于从李校长口得到肯定,对于小邓同志来说,不啻于天籁之音。有了李校长的认同,再也不会有人质疑邓某人的做法,最起码可以安心工作而不用防范来自后背的一刀!

不过是一次普通的聚餐,李书记的来到纯属意外惊喜,更惊喜的是参加会餐各位干部。今天李宗毅和邓某人的一席谈,让每一个人受益匪浅,两个人对经济建设的诸多看法,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堂生动的大课。

小邓同志同样收获不小,和李校长一席谈,让他坚定自己的执政理念。如果说之前拼命表现自己往上爬,是林家父子给他带来深深的危感,那么林涛父子出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自己仿佛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晚餐上的谈话让他知道,执政为民绝对不是一个口号,最起码他邓某人不是为了口号而活。也许此前种种,小邓同志都是为了讨好上级,现在只有一个信念,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李书记出席市委督查室一次简单的聚餐,立刻成了江滨市干部群众街谈巷议的话题,是不是意味着市委督查室将会拥有更宽泛的权利?任何强力单位没有上级助推不行,想要在官场搅风搞雨,没有靠山根本不要想。

当初小邓同志身为督查一科科长的时候,能够把吕家五虎拿下,自然得益于省委副书记黄强的强力支持。现在看来,李宗毅对自己来到江滨市半年多的成绩很不满意,似乎要改变现状,看看他动用的邓某人就知道,杀气腾腾啊!

特别是李书记的谈话,让很多人浮想联翩,党政不和似乎已经公开化了,特别是关于铁东街棚户区改造方案,李宗毅书记似乎和政府那边有不同的想法。

省市两级政府都对邓某人擅自提高拆迁补偿方案不满意,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看来李书记坚定站在小邓主任身后。看看李书记的表态就知道,石市长那边对邓某人的打压,已经引起李书记的不满。

“与民争利的不是好政府,让利于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我们的追求。不能让拆迁户因为拆迁而流离失所,不能像强盗一样霸占老百姓的居住权还冠之以大义,那样的政府不会得到最广泛的支持。”

这样的表态很让一些人震惊,意味着前段时间省市两级政府对拆迁补偿方案的质疑,已经引起李宗毅的极大不满。李书记显然是借老百姓的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隔空要求省政府和市政府,不要忘记自己的本份。

很多人对李书记的表态不以为然,太过书生意气了,没错政府不是奸商,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政府应该比商人更能算计。如果不精打细算,怎么可能花最小的代价,更快更多更好的搞建设?

只是那些人似乎可以回避了一个问题,他们所谓的最小代价,是以老百姓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只是很多人不会把老百姓的损失当回事,在很多官员的心目,所谓的执政为民真的只是一句口号!

谁都在关注邓华动向的时候,邓华和督查一科的干部出现在高科技工业园:“即日起市委督查室的干部将会在工业园进行调研,所有不合乎规矩的违背法律法规党纪国法的,全都要彻查。”

管委会领导们面面相觑,小邓主任是要闹哪样?感情先从自己开刀,蒋雯璐翻个白眼:“请邓主任放心,宣传部门一定会全力配合,在市委督查室调研的过程,部门内部也将开展自查自纠。”

“党委会全力配合督查一科同志的工作,”何慧一向唯邓某人马首是瞻,第一时间表明立场,“管委会全体党员干部调研的表现,将会成为年度考核指标之一。这是一次及时的大考,高科技工业园正在飞速发展期,干部群众如果不能洁身自好,很容易被糖衣炮弹打倒。同时党工委将会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找重点干部谈心,坚决杜绝有权的干部走上邪路!”

党朝阳很清楚,邓某人是李书记的一把枪,小邓同志显然先把自己身上的虱子抓干净,之后恐怕就要找目标动刀了。其实老党还是有点小失落,本来自己才是李书记的人,没想到小邓主任捷足先登,成为李校长最有力的武器!

第1119章 自查自纠

跟着小邓同志时间久了,似乎老党也习惯了邓某人的思考模式,或者说领会到李书记的意图,愿意和小邓主任一起,给李宗毅充当马前卒。

戴艳慧瘪瘪嘴,很显然党副主任的提议,一定会让小邓主任做梦都笑醒。看似邓某人为了让外人满意,先进行自查自纠,实际上管委会的成员很清楚,在邓主任的高压下,还真没有谁胆大包天干点什么不法的事情。

即便是想干也要有会才行啊,邓某人大权在握,其他人很多时候不过举权,最关键管委会内部制度严谨,想要做点什么真心没有会。更何况大家都不是傻瓜,在管委会呆着最重要是积累政绩,而不是积累财富。

赚钱么,以后有的是会,陈士路郑重表态:“党工委纪委一定相应邓主任的号召,会全力配合市委督查室的工作,一定要把腐-败的种子消灭在萌芽状态!党副主任的提议很及时,纪委部门要发动群众,争取在工业园范围内展开一次群众运动,一定深挖深究,绝不会放过一丝疑点。”

鲍向东扯扯嘴角,他的工作上面很不满意,自己在工业园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很多时候连投票权都是样子。特别是邓某人墙头草一样左歪右倒,偏偏远离最有势力的省政府让乔老爷颜面无光。

尽管区区的高科技工业园还不至于让乔省长肉疼,可是毕竟也是一块肥肉哇,当初贷款还是杨辰东从省行调拨一千万,如今居然活生生变成别人的盘餐,怎么可能不让人义愤填膺。

只是老鲍在工业园话语权有限,甚至还在何慧之下,人家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党群书记,他这个不带副书记名头的组织部长只能是屈居人下,很多时候只能是应声虫。

今天邓某人在工业园搞事,老鲍很不以为然:“有必要那么大张旗鼓嘛?”

“老鲍,很多时候自省很难做到那么彻底,”朴锦龙正色道,“在工业园走上发展快车道的前夕,进行一次党内整风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办事员,如今都有点浮躁,感觉自己的政绩不得了。如果此时不能给大家降温,未来是危险的,希望每一位同志都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要发生任何不好的结果。”

王涛深深看一眼鲍向东:“工业园办公室相应邓主任的号召,将会在接下来的工作,全力辅助市委督查室的同志。督查室几位也都是我的老战友,今天能够重新走到一起是我的荣幸,希望各位战友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邓副主任的领导下,重现督查一科的辉煌!”

“请工业园各位领导放心,市委督查室的宗旨是要驱除病虫害,让树苗更健壮而不是可以找茬生事!”金逸微笑着解释,“督查一科成立后的动作表明,我们先后把供热公司和皮革厂以及二轻工业局的毒瘤切除,几个单位随后迎来了全新的局面。市委督查室是治病救人,也是把走偏的方向盘扶好舵,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当然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我们对老领导领导下的工业园有充分信心,这里将会是江滨市的标杆,党建的标杆,遵纪守法的标杆!”

金逸说的是心里话,一直以来他都在关注邓华的发展,不管是在二轻工业园还是高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优先一向是小邓同志的理念。和那些总是亡羊补牢的领导相比,邓华更喜欢用健全的制度,把职务犯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人性本贪没错,可是小邓同志更相信一句俗语:“贼偷方便!”

这句话是邓某人在武警当兵的时候听到的,按照那些老狱警的说法,任何犯罪份子都不是天生的。很多人充其量也就是那么一闪念的贪念作怪,当条件给了犯罪的土壤,有些人也就顺理成章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实。

比方说有一位见义勇为的小伙,却在拯救了一个美女之后重蹈流氓的覆辙,蹂躏了那个自己刚刚解救的小女人。无非是一时的贪念,贪恋美色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正是有这样的认知,邓华才会尽可能避免制度上的漏洞,比方说在国有资产评估当选取立的单位,避免让关系人捡漏。比方说在标书审核选取外埠单位,比方说在工业园各项招标活动,直接邀请纪委部门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

邓华不相信有圣人存在,但是他相信在健全的制度下面,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否则就凭高科技工业园成立以来,涉及到上百亿资金流,涉及到十数亿土地转让金,有多少人可以拒绝如此巨大的诱惑?

简短的欢迎会结束,督查一科的干部来到,对管委会没有造成太大冲击,大家该干嘛还干嘛。一个人心底无私的时候,才能真正感觉到天地宽广,根本不用在乎任何一方的督查。

邓华接到周益铭的电话:“小邓,搞什么鬼?下一个目标不会是城北区吧?告诉那帮家伙,抓虫子可以,别给我搞突然袭击,否则我饶不了他们几个,还有你!”

“哈哈,”就知道瞒不过老狐狸,不过邓某人早有准备,“请大哥放心,虫子一定要抓,不过城北区是不是也可以自查自纠?毕竟自我批评更主动一点是吧?”

那边叹口气,如此着急进入状态实在不是周书记想要的,周益铭更喜欢循序渐进,而不是下猛药:“我屁股还没坐热你就折腾,真不知道你是在帮我还是在害我。”

首节上一节599/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