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527节

十八,十八个领域?廖公子满脑门子黑线,他算是明白了,和邓某人斗嘴纯粹是找虐:“各位继续,我有公务,午飞赶往泰国,我们回头江滨市再见!”

“好好好,”邓某人起身相送,“祝廖公子一路顺风!”

廖宇峰连声道谢,刚刚走出陆羽茶室就黑了脸:“混蛋!坐飞一路顺风,岂不是要……”

楼上戴艳慧一脸期待:“主任,刚刚廖公子的意思,是不是廖家打算在江滨市投资?”

第969章 牵线搭桥

第天午,廖老把刚刚散发宣传图片回来的邓公子,找到华商联合会:“小邓,这位是印尼华侨陈炳芳先生,陈先生的梅香木业有限公司,是印尼木材加工企业龙头。”

“您好您好,久仰陈先生大名,今日一见生有幸!”邓华没想到会遇上陈炳芳,如果未来没有改变,陈家的梅香木业有限公司,将在反华浪潮灰飞烟灭。不仅企业被当地军阀霸占,整个家族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几十口被灭门灭口!

陈先生淡然一笑:“邓主任能够知道我?还真是意外,陈家一直在印尼讨生活,也不过一个家族企业,怎么可能入得邓先生法眼?”

“陈先生过谦了!”邓某人猛然想起,自己当年是在境外网站得知的消息,飞快的转动脑子,强悍的记忆力帮了大忙,当年的章渐渐清晰,“我曾经听人介绍过,梅香木业有限公司在红木加工行业名声显赫,如果贵公司走入内地,想必会给国内的红木家具产业带来一缕新风。”

感情小家伙不是随便说说,陈炳芳终于认真打量年轻人:“据说邓先生在兴安省任职,那边可没有什么黄花梨、缅甸花梨、鸡翅木,更没有檀香紫檀、越柬紫檀、安达曼紫檀、印度紫檀吧?陈家去那边,似乎没有发展空间,啧啧,要让邓先生失望了。”

“不妨事,”邓某人悠然一笑,“东南亚虽好毕竟是异国他乡,那边对华商有着深深的怨念,长此以往恐怕会发生恶劣事件。如果陈先生愿意,内地任何地方皆可以投资,兴安省虽然没有红木家具原料,却有相当数量的松木,制造的家具称不上高档,胜在大众化,利润未必就比曲高和寡的红木家具差。”

很显然,陈炳芳对迁移工厂一事没有兴,反倒是饶有兴味问道:“听说兴安省同时来港府几个招商团,好像邓主任的团队不在其吧?听说有人在酒店大堂散发宣传单,哈哈,老头子活了一把子年纪,还是第一次见识!”

“让您老见笑了!”邓公子丝毫没有一点尴尬的意思,“殊途同归,不一样的渠道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我坚信招商引资不是靠美食而是靠诚意!高科技工业园可以给予大家最优厚的条件,同时园区将会以诚信待人,绝对不会做投资商的婆婆,而是愿做投资商的服务生!”

陈炳芳点点头:“今天没白来,最起码我了解了邓先生的诚意,也许未来有一天,梅香木业会到江滨市投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邓某人顺杆爬的本事一流,“请陈老相信,江滨市一定会是梅香木业的会,未来的梅香木业根基在江滨市,松木实木家具将会成为梅香木业的招牌!”

就凭邓某人不急不躁的劲头,已经博得陈先生的好感,总算有那么一点收获。廖老哈哈一笑:“这位是印尼华侨谭念祖先生,谭先生的谭氏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是廖家纸浆的最大主顾。”

“谭氏纸业?”邓某人还真是没听说过,“幸会幸会,造纸一向是印尼的招牌产业,谭氏纸业能在印尼闯出一片天地,小子钦佩不已。不过树大招风,想必谭氏纸业会有人觊觎,如果感觉不安全,不妨迁移回国,或者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产品返销内地,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谭念祖点点头,淡然一笑道:“小伙子很诚实,谭氏纸业产品一向行销欧美市场,国内缺少高端用纸市场,回国发展不符合谭氏纸业的利益。”

“我记得有一个营销故事,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皮鞋工厂,各自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个岛屿去开辟市场。”邓某人一开口,估计几位老人已经知道结局,不过都很有修养没有打断,“两个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各给自己的工厂拍回一封电报。一封电报是:这座岛上没有人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回去。另一封电报是:好极了,这个岛上没有一个穿鞋子,我将驻在此地大力推销。”

陈董事长冷哼一声:“你是不是还想说,聪明人创造的会比他找到的多?美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场上看时装,这句话是西方人信奉的东西。对我们旅居华人来说,愚公移山的故事更能激励后代,不知道邓先生是不是连国学都忘记了!”

看来陈先生前世没有逃过一劫,和他执拗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强扭的瓜不甜,邓某人也不是那种上赶着的。小邓同志不过接着重生优势,在某些方面可以预知而已,不过那也不是万能的。

谁知道哪里出现点变故,整个世界的进展就会发生巨变?比方说如今活蹦乱跳的兰馨,前一世小女孩早就香消玉殒,哪里还会让兰北上给自己拉仇恨,还是吴家那种顶级大s的仇恨!

“试玉要烧日满,辨材须待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邓某人小拽一下,“既然陈先生固执己见,我也不多饶舌,只有一句忠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那边爆发危,千万不要不识时务,最少人先跑出来!”

几位大佬都是一愣,如果不是廖光福危言耸听,他们绝对不会来听一个小年轻忽悠。对于老一辈来说,溜须拍马屁的话听得多了,也听得厌了,猛然间有什么风险提示,倒还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廖老就是凭这个,把一些人召集过来,说实话大家并没有相信廖光福的话。毕竟此时东南亚经济危只不过初露端倪,几位华商家大业大,远不到触及家业根本的时候。

之所以前来,还是得益于廖光福多年来的名望,如果不是廖老以往的信用足够好,几位恐怕会把一老一小当成骗子组合。最起码,邓某人看上去太不靠谱,整儿一个来自关东那噶哒的大忽悠!

第970章 留个印象好吧

“这位是马来西亚华侨阮董梅芳女士,阮家在马来西亚的南国电工,在东南亚有相当影响力。”廖光福继续介绍,对于老人来说,牵线搭桥足矣,至于邓某人能不能把人召回去,那就不是他老人家帮的上忙的。

几位老人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意料,邓华笑容不变:“春江水暖鸭先知,漂泊在外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不需要我饶舌。今天和几位说的,权当一场笑话,如果未来有一天,各位需要帮助的时候,记得华夏始终是华商的家!”

“嘿嘿!”陈炳芳冷冷一笑,“多谢邓先生提醒,不瞒你说,陈家祖坟早在红色年代就被刨掉,对于陈家来说,走到哪里哪里是家!”

什么叫做命运?邓某人似乎没有相信过命运,即便是重生一次,可是面对陈炳芳的时候,他终于相信,不是命运主宰人生,而是性格决定命运!就凭陈炳芳老人的执拗,撞了南墙恐怕也不会回头哇!

老陈如此不留情面,让廖光福脸上都有点挂不住:“呃,小邓,这位是泰国郑和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自然先生,郑先生继承祖业,把祖业发扬光大,实在是让我们这些老头子羡慕。”

“泰国郑和航运集团?郑先生幸会幸会,近几年航运产业萧条,郑先生逆市增持足见眼光独到!”之所以知道郑自然,因为郑家在港府航运公司也在增持股份,持有港府航运公司156%的股份,目前已成为公司第大股东。

而林家在港府航运公司价值一千万美金,占总股本的百分之一点的股权,历经邓家用当初出售股本的美金,和后期股市炒作赚取的利润连续年增持,已经掌控港府航运公司21%的股份,成为名副其实第一大股东,只是代言人依旧是墨竹。

郑自然一愣,郑家增持股份并没有声张,外人不可能知道,掌控港府航运公司是郑家几代人的梦想。别看眼前远洋航运景气指数依旧偏低,在郑家人看来,已经处于上升通道。

此时尽快增持港府航运公司股份已经刻不容缓,只要远洋航运景气指数走高,再想掌控港府航运公司,恐怕就真的只是一个梦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在意封闭消息,增持港府航运公司股份在郑家也只有有限几位高层知道,没想到邓某人居然会说出来:“邓先生果然好段,郑家能够让华夏关注,不胜荣幸。”

“什么?”轮到邓某人发呆,旋即明白对方误会,误以为国家用特殊段监控郑家,“我妹妹是港府航运公司大股东,因此对股权变化有所了解,和官方没有牵连。”

倒是自己敏感了,不过邓华的话再一次让郑自然刮目相看:“原来墨竹小姐是您的妹妹,嘿嘿,郑家尝试几次和墨小姐沟通,都碰一鼻子灰。女娃娃厉害得很,上次把我儿子踹出门,养了半个月的伤。”

“呃,”居然还有这事,当初邓某人叮嘱小猪猪,只需增持不许出售,“对不住,如果郑家想要补偿,也许两年后就是会。最多五年,邓家会撤出资金,届时按照市价交易,郑家可以拥有优先购买权。”

这个人情可不小,随着华夏经济崛起,世界航运业的春天似乎在提前到来,想要掌控更多航运资源的绝对不止郑家。特别是邓某人说得如此想当然,显见得对妹妹股权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倒是让几位老人深思。

小邓同志官阶根本不被老人们放在眼里,就凭他们的产业规模,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奉为上宾。小小副处级干部的重视,根本不放在老人们的心上。

郑自然大喜过望:“谢谢邓先生,没想到小儿挨顿打,还有这么好的补偿,要知道早就让他挨揍去了!”

“哈哈哈!”

包房里的几位老人终于放声大笑起来,几位巨商富贾也开始重新审视邓某人,阮董梅芳女士笑道:“原来小家伙还有另外的身份,港府航运公司的大股东,市值超过十亿美金吧?五年后撤出资金,嘿嘿,小家伙打得好算盘,五年后是不是新一轮经济危到来呢?”

“让老人家见笑了,”邓华摇摇头,“世界航运业是世界经济景气最佳标尺,不过此次港府航运公司的崛起,和世界经济无关。想必几位老人家也都看到,华夏经济腾飞已经势不可挡,港府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条件,势必获得最大一块蛋糕。未来十五年,将是港府航运公司腾飞的十五年,再之后我也不知道。”

换作一般人,不会在几位富商面前卖弄,不过邓某人另有打算,此次招商引资算是白来了,不过几家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就算是东南亚经济危蒙受损失,想必也会剩下不菲的财富,那时候也许才是享受今日栽树成果的时候!

郑自然点点头:“有邓先生一句话,郑家信得过,不要说五年,十五年也等得起!只是很抱歉,您对东南亚经济的看法,我不敢苟同,郑家不会远离根基,到天寒地冻的关东去发展什么内河航运!”

邓华叹口气:“时间会证明一切!几位经历的都比我多,未来见证的那一刻也不久远,我们敬请期待好了!感谢廖老为我牵线搭桥,成功以否不重要,我们今天相识就是缘份。请几位老人家记住我,也许未来有一天,需要我的时候敬请告知,告辞!”

“嘿嘿,一个小娃娃居然也妄想骗我等,人心不古哇!”陈炳芳连连冷笑,丝毫没有顾忌没出门的邓某人是不是听得到,“我倒是想看看,几年后老郑用什么价收购股份!”

很显然,陈先生对邓某人是否拥有港府航运公司股东身份,也很怀疑,有些人的性格,固然是成功的基础。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偏执狂可以成功,失败却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第971章 招商难

招商引资工作受挫,高科技工业园几位同志有点受打击,一个个连上街购物的心情都没有。特别是原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朴锦龙,刚刚被贬谪为副书记心里憋着一股劲,老朴对工业园区很有感情,否则也不会充作留守人员。

看到邓某人无功而返,朴锦龙比邓华还着急:“邓主任,港府没有希望,是不是回岭南省看看?按照乔省长和君市长所说,内资外资一个样,只要我们招商引资工作有成果,就能获得相应补贴。”

首节上一节527/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