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965节

因为那些特权和风光,在燕京城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孟晴却完全走出享乐的思维模式:“人总是要有取舍的!或者选择享受人生或者选择奉献自己,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就是两种生物。作为公务员的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是另类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说啥呢?什么叫做另类的生产者?不只是焦顺没听明白,包括邓华包括兰广芬都没有听明白,在大家的心目,领导干部应该算不上生产者吧?

现在孟晴却说什么是生产者,这似乎和主流认知有认知障碍呀!不过小邓同志对自己的两项规定还是有信心的,尽管会四面树敌,但是他坚信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

这还是军人生涯带给他最深的烙印,为了祖国邓某人可以付出生命,何况不过是得罪一群享乐型干部?这群享乐型干部看似无害,甚至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是他们的危害性之巨大远远超越萨斯病毒!

萨斯病毒的危害显而易见,就像臭狗屎每个人都会自觉避让开来一样,但是享乐人生却像是毒品一般!毒害每一个人的身心,让你完全忘记人生的追求,让你彻底沉沦在无边的物欲享受无法自拔。

看看前世那些苍蝇老虎,哪一个不是从享乐开始的?那种贪了钱不敢花只敢吃面的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享受,正是看到他们享受的特制,才会被苍蝇盯上播种蛆虫。

对此焦顺副局长是不会理解的,他现在已经深深的被享受吸引,被外面的小妖精吸引。因为外面的小妖精有比黄脸婆更软弹的肌肤,因为小妖精有比糟糠妻更娇嗲的情状,因为小妖精真的妖娆多汁鲜嫩可口啊!

远超冷清小家庭的奢华和形形*的魅惑,已经勾引焦顺副局长心甘情愿的堕落下去,只不过在老焦自己看来,那并不是堕落,而是全新的生活体验罢了!

孟晴却已经从享乐甦醒:“我们领导干部或者说公务员应该是化肥农药,让庄稼更加茁壮生长的生产资料,而不是吸食庄稼营养的寄生虫。化肥农药是生产者,而寄生虫是消费者,一旦领导干部把自己当成消费者,那么他距离监狱的大门只有一步之遥!”

&nsp; 没想到女人的诠释如此到位,特别是:领导干部或者说公务员应该是化肥农药,让庄稼更加茁壮生长的生产资料,而不是吸食庄稼营养的寄生虫这句话简直太写实了。

没错化肥农药是生产者,最少是辅助生产者,就像战场上的的辅助职业一样。游戏不管高端局低端局,辅助职业总是显得比较尴尬,没人愿意选,毕竟看起来人头输出拿,背锅辅助背这就是辅助不吃香的原因。

问题是没有后勤辅助你拿什么发动战争保家卫国?没有医疗辅助伤者直接死亡减员!没有足够的公务员做辅助,整个社会都会乱成一团糟,变成彻头彻尾的无政府状态,届时相信所有人都如同生活在地狱之。

看看混乱的伊拉克,看看几年后混乱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就知道有序的国家状态多么的重要。现在孟晴把公务员定位为化肥农药这样的辅助职业,还真的把邓华惊艳了,连他都没有想到这一层。

也难怪邓某人想不到,你的智商跟孟晴不在一个水平线,自己还没点比数么?只可惜所有人都不会看到自己的弱点,就像现在的焦顺,他的心思已经不在眼前,他的心思已经飞到小妖精身上。

只要想到那几个小妖精,老焦就浑身热血沸腾,仿佛重新回到十年前,无数的精力想要宣泄。即便面对兰副部长,老焦也忍不住旖念丛生,忍不住身体发生了反应。

小邓同志不知道身边老焦在想什么:“感谢孟副局长不一样的解读!您的定位非常生动,正如您所说我们的公务员应该把自己定位为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否则公务员会成为寄生虫!索拿卡要会成为社会的常态,就像现在的某些地方,投资商不敢去去了就如同羊入虎口!”

嗯?兰广芬愣了一下,没想到邓华同志会这么说,投资不过海关是近几年出现的说法。不得不说那边的投资环境的确堪忧,投资商在那边没有安全感,一个小小的股级干部,就能把千万级投资折腾的死去活来。

高层一次次给那边政策,一次次开会研究如何让东北经济崛起,只可惜很多东西早已经成为那边社会的痼疾!人情社会早已经定型,严重的扭曲了那里的社会规则,办事没有认识人没有关系户,每一步都难如登天。

这些上面不是不知道,问题是谁都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因为当地早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模式。毫不客气地说,那里是华夏最先实行计划经济的区域,也是最后一个渴望摆脱计划经济的区域。

这里有着深深的的苏联模式烙印,在那里考公务员“当官”成为最理想的职业选择,因为只要家里有官也就有了各种特权,真正的现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眼下经过孟晴和邓华的解读,让兰广芬有了全新的理解,没错那边的公务员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他们把自己当成寄生虫,甚至是社会的吸血鬼,恨不得把所有的生产者全都吸成干尸,来满足他自己和家人的需求,那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第3535章 理念不同!

“一针见血!”孟晴忍不住向邓华竖起大拇指,“部里曾经一次次研讨,为什么会出现投资不过海关这种说法,就因为那些吸血鬼的存在,就因为寄生虫毫不留情的吸食母体的营养,甚至在母体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已经被寄生虫扼杀在摇篮,谁还敢过去投资?”

寄生虫的说法网络早已有之,但是在官方绝对不会出现类似的说辞,即便在非正式的官方场合。在工作汇报的时候,孟晴和邓华一唱一和的如此畅聊,说实话焦顺很看不惯也听不下去。

什么叫做生产者什么叫做消费者?生产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消费么?如果只有生产没有消费,社会经济怎么可能迅速发展?

九东南亚经济危华夏是如何度过的?恰恰是刺激国内消费,加大内需加大基建投入,才让华夏经济摆脱外来不利因素影响,才顺利度过经济危甚至更上一层楼的。

现在这二位却肆无忌惮贬低消费者,说实话焦顺对二人的说法嗤之以鼻,不过老焦不会那么傻发表自己的感观,他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可以感觉得到兰副部长对邓某人的赏识。

忤逆上级那是邓某人爱做的事情,老焦绝对不会那么做,他虽然不如鸣那样识时务,却也不会跟顶头上司对着干。毕竟焦顺是几十年的老官场,这么一点常识性的东西,还是不会犯错的。

听着恶心就左耳听右耳冒好了!老焦也不会顺情说好话,所以今天的述职变成两个人的表演,焦副局长宁愿选择沉默不语,也不希望有一天今儿述职会内容传递出去,自己沦为邓某人的帮凶,成为被无数人唾弃的目标。

偏偏小邓同志却浑不在意:“《公务员日志式管理模式》和《八小时以外十二条规范》,就是要针对寄生虫和吸血鬼,就是要切断寄生虫汲取营养的渠道,就是要堵住吸血鬼的嘴!对真正的辅助生产者而言,两项规定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不会妨碍他们跟商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但是那些吸血鬼和寄生虫不一样,缺少了利益输送的链条,他们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能力!”

他到底是在西北挂职还是在东北扶贫啊?焦顺都无语了,感觉姓邓的今儿始终针对大东北,似乎每一句都在敲打呀!其实老焦跟东北没有什么利益纠葛,只是感觉邓某人和孟晴,似乎有指桑骂槐的味道啊。

何况两项规定可不只是针对两北或者北,明显是针对整个公务员系统的,这家伙各种说辞不过是遮羞布罢了,确切的说应该是坐着彪子还要立牌坊么,这家伙真的把公务员当成傻子了么?

最起码在焦顺看来,姓邓的纯粹是自作聪明还是小聪明,只要两项规定正式出台他势必成为众矢之的。会被无数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股,到时候邓某人会感受到寸步难行的滋味,会感受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滋味的!

&nsp; 不过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说法,兰副部长居然也很欣赏:“说的好!孟晴同志态度端正,更是抓到了问题的本质,生态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政治生态圈也不例外,我们的公务员要谨守本份,要兢兢业业做好生产者和分解者,要服务好消费者分解那些蛀虫和罪犯,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光!”

不愧是华夏兰家走出来的优秀代表,时刻不忘记纪检监察的责任和使命,敢于直面那些蛀虫和罪犯。连邓某人都钦佩这位了,论起来这位还是小邓同志的长辈呢,因为人家是兰馨的长辈啊。

这些年兰家的确出现一批优秀人物,不过那是另一个兰家,就是兰广芬的兰家。他们有兰广赢有兰苑雨,还有眼前的兰广芬,说起来兰馨需要叫这位姑奶奶呢。

这位在淮阳省首倡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连邓华都甚为钦佩,那需要足够的远见卓识,更需要足够的勇气。也正是因为当年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才让兰广芬异军突起,超越诸多竞争者进入组部领导层。

而兰北上这一枝却后继乏人,兰馨对官场毫无兴,兰北上却已经日薄西山了。小邓同志之所以被兰家接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兰家没有后来者,而邓某人的存在,却能护送兰峰华和兰凤华走上更高的位子。

眼下这边的兰家已经被甩下太远,即便想要奋起直追也做不到,兰北上只能是把眼光放远一点再远一点。这也是没有法子的法子,总比香烟断绝强得多吧,所以兰馨和邓某人在兰家地位水涨船高。

正所谓唇齿相依,眼前兰副部长有鉴于兰北上家族的落末,才会如此的扶持自己吧?小邓同志不认为自己的两项规定就那么优秀,尽管是前世剽窃的好东西,但是这两项规定毕竟很伤人的。

不管是谁主持推广两项规定,势必会成为无数人的眼钉肉刺,所以支持小邓同志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兰副部长敢于支持自己,如果说全凭一颗红心,邓某人就太无耻太不要脸了。

人家为他挡风遮雨呀!很显然是为了他确切的说是为了兰馨,为了兰北上的兰家,这一点邓华必须清楚,也必须知道感恩,现在兰北上的兰家,事实上已经成为兰馨的兰家,还不是他邓某人的兰家么?

这就是没有儿子传承家族世家的悲哀,兰馨只有一个人啊,倒是下一代有了兰峰华和兰凤华两个,却都是邓某人的种,所以说现在兰北上的兰家一半是姓邓的,最少在二小成长起来之前是这样。

“兰副部长总结的非常精准!”孟晴小小的拍了一下马屁,“此次邓华同志两项规定推出,会带给华夏公务员体系全新的风貌,会让制度的影响力深入人心,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制度的力量感受到制度的优越性,会让大家认识到只有在规则内生活,才有最灿烂的未来!”

第3536章 肯定

这恰恰是两项规定想要达到的效果,做官还是发财,这是很多人在职场犯迷糊的地方。当官不为民做主,却想着为自己和家族积攒财富,想着潇洒的人生享受,两项规定就是要减少此类干部的出现。

想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小邓同志也没有那么傻那么天真,相信前世制定政策的干部,也没有此类的想法。毕竟人性本贪么,私心杂念是每一个人都有的,那是本性无法剔除,只有用规则的力量限制私心杂念的泛滥漫延。

就像人性本恶需要教化才能向善一样,两项规定也是一种教化,道德的力量抵挡不过私念贪欲。只有规则和法制,才能让那些贪婪者收回伸出去的,否则就等着被剁掉两只吧!

莫伸伸必被捉!不得不说孟晴情商很高,就连恭维都如此的小清新如此的隐晦,换做鸣就不是这样的了,那家伙拍马屁都是没有下限的,最少邓华无法接受。

小邓同志向孟晴投放一个欣赏的眼神:“想要构建现代法治社会,首先就要从规范领导干部的言行入,让规则深入人心。国内数千万的公务员和涉公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也常常是权利的代言人,只有规范了这些人的言行之后,才能推而广之让规则的力量深入人心。”

听到这里兰广芬连连点头称赞:“此前对公务员八小时以内的管理规章制度有泛滥的趋势,但是对八小时以外的管理缺乏制度性约束,邓华同志的两项规定很好,非常好!福剑部长委托孟晴同志和焦顺同志,跟邓华同志完善两项规定,争取在月份之前,把《公务员日志式管理模式》和《八小时以外十二条规范》形成件颁发下去!”

“是!”

有一点还是要承认的,不管焦顺心多么不满意两项规定,部委关出身的老焦服从上级还是做得很好。这是若干年职场生涯养成的条件反射,接受任务随口应一声至于执行如何,那就只有老焦自己知道了。

倒是孟晴同志跃跃欲试的感觉,女人很清楚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尽管情商智商双高,但是孟副局长却不是开拓性人才,也极少创造性的工作成绩,但是女人不缺少执行力不缺少激情。

首节上一节1965/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