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6节

“啊,上面是教师宿舍,不光教师宿舍,还是前来培训的村官宿舍,看见门卫的老爷子没?他老人家祖孙代也都在上面。”

像木偶一样跟在李明阳身后,邓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上一世他在副科级才进入党校学习,那是进入新世纪的事情了,没想到1992年年底的古城县党校,居然居然是这个模样!

教室不小,看样子应该是老会议室,里面的课桌椅几乎和招商办的有得一拼,拼八凑,最早的恐怕要追溯到红色年代,上面还有批林批孔的红色油漆印迹。

里面已经坐了一些人,明显的分成两部份,前排十几个,应该是各局关的小职员,和邓华一样的身份。后面人数二十多位,有叼着旱烟袋的,有正在啃馍的,有望房巴的,还有一位···在抠脚趾头······

邓华要崩溃了,这这里就是古城县县委党校?

“今天来了新同学,大家欢迎!”李明阳老师站上讲台介绍到,最经典的还在后边,疏疏落落的掌声过后,“这节课就由邓华同学宣讲,现在有请邓华!”

第一天邓华像是做梦一样度过,这里只有一位老师,一位门卫,当然正副校长不在其,那两位一年也不会出现一次。县党校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来这里“学习”更多是镀层金,有了党校结业证书,以后的仕途会大不一样。

镀金是指邓华这样关单位的年轻人,那些村干部来党校学习,则是走过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党校纪律几近于无,但是党校收费必须有。

这点费用对于县城职工来说不值一提,对于村干部来说,则是一大开支。只要你当选村干部或者村支书,这个培训就是必须的,没有人可以例外。

因为教职员工匮乏,李明阳每天给自己安排一节课,多余的时间,都是由学员充任教师。城里的干部都不愿意上去献丑,乡下来的没话好说,于是邓华第一天来到,就被抓壮丁!

面对如此党校,邓华一个头两个大,这种环境怎么样复习参加自考?李明阳可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免费劳力:“邓华,如果你每天代一节课,我愿意帮你免费补习功课,保你考上。”

“可是,你有那时间,干嘛不教授党校学员呢?”

无数的疑问,野草一样从心里冒出来,李明阳把自己的教案递给邓华:“看看吧,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不想授课。”

这是一本很有沧桑感的教案,似乎有几十年的历史,每一页都磨飞边了,里面的墨迹已经褪色。邓华看着上面娟秀的字迹,摇头苦笑:“这是哪一年的教案?你不会说,十几年都没有变过吧?”

“答对了,没有奖!”李明阳摊开,“其实党校的待遇不错,每次关分礼物都不落下,可这里就像是封闭的乌龟壳,让人窒息!”

重重吐出一口气,邓华挠挠后脑勺:“我理解你了!”

难怪这位宁可免费辅导自己,也不愿意多上一节课,十几年如一日的教案,任谁都会厌烦到死!邓华很好奇,按理说党校都是老教师,这位十出头的样子,距离老字还远得很!

李明阳哈哈一笑:“我就知道你会同意,课堂上只要不讲违背基本原则的东西,什么都随你!”

第027章 忽悠村官

大市场项目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建造大市场不过是基础工程,真正的要害没在城里,而是在乡村,在山里。邓华一直在考虑这一点,廖老慷慨的在古城县投资,如果没有收益,邓华会瞧不起自己。

原本他想在股市上捞一之后,先期成立一家土特产品收购公司,吸引因循守旧的农民走上富裕路。现在看来,有了更好的解决途径,邓华已经打定主意,就要借助县委党校这个平台,动员村干部参与到大市场建设。

天后,邓华正式开讲,台下学员干什么的都有,不过没有人离开,下午有的是时间,没有人会在上午挑战党校仅存的尊严:“······古城县老百姓的贫困,不在地域偏僻,不在交通不便,在于基层干部思想守旧,不能创新······”

开始讲课的时候,教室里闹哄哄的,大家已经习惯了上面讲他的,下面该干嘛还干嘛。渐渐地,后面来自乡村的干部开始认真起来,随着后面安静,关单位的年轻人也不再吵闹,教室里罕有的寂静。

“······比方说我们山村的村前村后,有无数的翠竹,这些竹子都是钱!老百姓当有很多竹篾匠,只不过他们更多的编制一些粗糙的东西,产品附加值不高,收入有限得很。

如果把竹席编织成精致的床上用品,而不是乡村火炕用的炕席,同样用料,精细加工,售价将会十倍提高!比方说把山的竹子砍下来,精细加工成逍遥椅、竹床、竹家具、竹工艺品······”

教室里只有邓华的声音回响,后排的村干部一个个听入神,忘记了吸烟,忘记了困觉,忘记了抠脚趾。在山里生活了半辈子,从来没有想过,房前屋后惯见的竹子,居然会变成如此值钱,这是真的吗?

“古城县多山少耕地,我们是大山的儿女,大山给予我们太多的财富。比方说山里的板栗、山核桃、灵芝、天麻、西洋参、木耳、葛粉、茶油、松脂等林副产品,这些东西在山里充其量也就是一碗菜,走进大都市,这些都是宝贝······”

“邓华,不是不是,邓老师,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邓华微微一笑:“古城县已经开始筹建淮阳省,乃至华夏东南地区最大的山货交易市场,这个市场总投资千余万元,建成后将会是以山货加工、销售为主的综合类市场,主要从事山货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包装等业务。

是土特产、旅游商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如此庞大的市场,每年创造的经济利润将会是海量的。这些利润来自哪里?来自大山!如果村官们不能抓住这个会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你们对不起养育你们的乡亲们,更对不起大山赐予我们的财富!”

“老天爷,几块钱一张的炕席,可以卖上十倍?那不是几十块钱一张?”

“不能吧?几十块钱,村里的瓦匠在工地当大工,一天才二十五块钱,那些娘们儿里的活计,能值几十块?”

“板栗、山核桃有的是,能卖几个钱?上次我花钱坐大客车带来一袋子,嘿,那些亲戚都不稀罕!”

······

邓华静静的等着大家安静下来:“板栗营养价值很高,甘甜芳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脂肪含量则是有壳类果实最低的。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板栗易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嘿,那东西还真没想过有这么多说道,也就是饥荒年月当粮,谁还会在意什么健康啊啥的。”

午间休息,通常党校学生都会做鸟兽散,今天邓华被团团围住。山里人对幸福人生充满了渴望,如今听说山上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居然都可以换来大把大把的票子,学员们眼的邓华似乎变成了金山!

“如今大城市的居民生活日渐富足,他们已经开始追求更有档次的生活,而不是只求一顿温饱。”邓华不厌其烦的给这些人讲解,“比方说原先大家喜欢吃肥肉,现在都喜欢瘦肉,这就是最明显的变化。”

“这倒是真的,”一位黑瘦的老哥接过话茬,“前几天去亲戚家里串门,他们把肥肉片子全都扒拉到一边,谁也不吃。好家伙,全让我干掉了,那叫过瘾!”

“山核桃现在被称为益智食品,价格一天天走高,未来核桃仁很可能会达到几十上百块钱一斤。”邓华不知道现在核桃仁的价格,对二十一年后的价格可是记忆犹新。

“那么值钱?”

村官们都被邓华说的价格惊呆了,还是黑瘦的老哥疑惑的问:“邓华,邓老师,你说的价格真的有人收吗?”

“如果没人收我收!”邓华坚定地说,“有一条啊,我说的价格都是大城市的零售价,去掉运费,去掉那些零售商的价格,可不是这个价,不要到时候说我撒谎骗人。”

和农民办事,首先就要丑话说在前头,不这样将来会被骂的:“你你是真收?没有骗人吧?”

邓华一阵腻味,什么叫“真受”!老子没那爱好,随即想起,这些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世上还有背背山一说,更不要说什么“受”、“攻”的,自己似乎还是二十一年后的心态!

“当然是真的,”邓华翻个白眼,和农民打交道就这样,他们不见兔子不撒鹰,见了兔子也要看看是不是活的,“我老爸的建筑公司卖了,想找个营生消遣消遣。”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傻掉了:“你你你家卖了建筑公司,收购山货?”

“没错!”邓华很笃定地说,瞧这些人那意思,把他也看成是山货了,“大家多多关注新闻,以后地方特色产品都会大行其道,越来越值钱。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别人都开始进入这个行当,你们就没会了。”

第028章 小丫头

看这意思,这帮村官是不打算放过自己:“这样这样,大家也不要乱呛呛,以后每天上午,李老师的课程完事,我给大家讲讲,怎么样让我们的山货更具有商业价值!”

晚餐是村官们安排的,邓华不想伤害他们的热情,尽管一直锦衣玉食的邓少,从来没有在古城县棚户区的小吃部吃过饭,还是拿出军人的气质,和大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直闹腾到十点多才结束。

走在阴暗的街道上,被冬夜的冷风一吹精神不少,这些村官,酒量还真厉害,幸好:“先先生,你你要玩玩吗?”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阴暗的角落里,一个畏畏缩缩的身影,似乎还在瑟瑟发抖。邓华一愣,也曾听说棚户区这边,有些女孩子迫于生计,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前世今生还是第一次遇见。

以邓家的财势地位,从前的邓华和这里根本不发生交集:“喂,你躲那么远,怎么玩?”

首节上一节16/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