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188节

眼前几位,别看现在和光同尘,在位的时候曾经斗得你死我活,这种高端密就连鸣,也仅仅是稍知一二,具体详情根本没有资格了解。

就是那十之一二,还是听人闲谈的时候冒出来的,谁愿意把那些龌龊事摆在桌面上?政治毕竟不是打扑克,很多事都是见不得光的。

特别是在小字辈面前,哪一个人不想后辈看到高大上、伟光正的自己?谁会跟儿孙吹嘘,某年某月某一天,用了一个见不得光的小段,让对险些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呵呵!一位老人笑道:“干嘛那么大火气?出国热也不是高家小子一人的事情,现在体制内多少人家属出国?不过那个姓邓的小家伙有一点没说错,把儿子改成美国绿卡的家伙奢谈什么爱国人士?”

局长再一次领教了什么叫做关无秘密可言,这几位老同志对事件的了解都要超过自己了,毕竟当初跟邓某人谈话的不包括他呀。

想想也是,那天给高海博的评分虽然偏激却也理由充分,让他反驳都无法做出来:“您说的是,我会告知邓华同志,在以后的试点工作,注意这类方向。”

哼哼!须发皆白的老人冷笑道:“什么叫做注意?那个小邓同志没说错,以后干部任免就是要关注裸官问题,一个家属全都在外的干部,怎么可能安下心在国内搞建设?”

咕咚!鸣咽下一口口水,什么情况?邓华居然获得几位老同志的赏识,很显然这个干部考核分级制度已经取得成功,还是巨大的成功。

和试点工作无关,只要上面有人赏识就够了,小局长扪心自问,这么多年他所做的工作,连家里那位都不赏识,更遑论眼前几位老人。

相信还是自己孝敬的到位,否则都要被骂走了吧?这年纪大了火气一点也没有消减,看不惯的事情不说话,那不是这些老干部的性格。

第2261章 风变了!

啪!王炸那位老同志摔了扑克牌:“不是要争取杜绝,而是要彻查此类事件,一边拿着国外绿卡一边说自己爱国,骗孙子呢?这个什么属性化数据模型很好么,就是要公开领导干部的方方面面,不敢接受监督的干部就是耍流氓!”

开始骂人了,这个话很耳熟啊,好像自己在哪儿听过,不是自己听过而是听过别人转述,没错就是听过别人转述类似的话。

原话好像是“领导干部和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不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府就是耍流氓!”应该就是这话吧,似乎是邓某人说的?

应该是了,当时自己还说邓某人粗俗,现在听老人说出来,居然有一种非同一般的豪气,这可是把组部所有人都骂进来了!

体制内最神秘的部门不是监察部也不是纪委,那些案件处理尽管早期会保密,可是随着案件深入和完结,最终都是要曝光公之于众的。

最神秘的部门恰恰是华夏第一大部吏部!别看发改委被称为小国务院,可是那边众多省部级和干部副省部级干部,在组部面前都要卑躬屈膝的呀。

就是这个华夏吏部,是从来不会公开办公的,更不会接受什么群众监督,什么?你说那个什么公示期呀?和你有关么?

公示期不过是给一帮吃瓜群众看的,真正的选人用人过程,除了操作者没有人知道详情,更没有什么衡量标准。

而小邓同志的干部考核分级制度,却完全打破了这个陈规,让选人用人有了全新的程序,一个可以摆在台面上的程序,一个可以让人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程序。

背后是不是有人刷分不重要,重要的是程序公正、程序公开、程序公平,这就足够了!鸣忽然不害怕了,他似乎找到了全新的目标。

如果是此前他关注组部内的派系斗争,现在已经转移目标,被一群老干部看好的项目,远比派系斗争有前途啊!

原来自己此前做错了,原来邓某人才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真不知道那个家伙怎么想的,居然在游戏找到灵感,难道自己以后也要多多游戏?

局长双眼放光:“请您放心,法规局会坚决支持邓华同志的试点工作,绝对不能让此次改革试点功亏一篑!”

不得不说鸣审时度势的本事一流,能够年纪轻轻走上司局级宝座,仅仅是身后有人远远不够,这位纯粹是识时务者的俊杰!

换一种更贴切的说法,鸣是那种政治投者,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时时刻刻保持见风使舵的能力,这种人在官场并不罕见,甚至还有很多。

在鸣等人的字典,没有什么原则也没有什么操守,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政治正确,关注自己是不是能够取悦上级,现在他就是要取悦这群老干部。

这一帮年纪大了不假,可是一个个拥有的精力过人,离开领导岗位了不错,但是影响力异乎寻常,只要跟老部下耳朵边吹吹风,分分钟影响到一批人的命运。

局长就是受益者,他绝对不想成为倒霉蛋,鸣瞬间打定主意,回去后无论如何都要促成试点工作,更是要交好邓某人而不是相反。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邓华,不知道因为几位老人的话,组部内试点工作的风向开始变化,他正在验收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的成果。

当初在川渝市搞的属性化数据模型,还不够完善,毕竟当时仅仅是不成熟的理念,最初的数据模型也仅仅是有一个雏形。

后来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着实让川渝市市委组织部的干部跌了一地眼镜,最懊恼的无疑是黄川明。

当时如果邓某人没走的话,这项政绩妥妥是他的,结果被君二公子截胡,导致他上位的时候出了一点小波折。

如果不是后面助推给力的话,没准上位之路就此终结,现在小邓同志重新回来指导工作,即将正式履新的川明部长自然份外关心。

因此验收会规格骤然提升,居然有几位川渝市市委常委出席,顿时让今天的会议显得隆重而热烈。

主持会议的是川渝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李晓:“……试点工作期间对上百位处级以及副处级干部进行考核,收货的成果众多,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选取几个典型,首先是万盛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唐德海同志!”

说实话,唐德海是邓华在万盛县的意外之喜,如果没有他,小邓同志不会那么快融入到群众去,不会那么快了解万盛县上上下下。

也正是因为唐德海的建议,他才发现了白鹿镇党委班子一群人,那一批近乎被放逐的干部,却干出了醒目的政绩。

老唐蹉跎了十年之久,这个人如果不是被刘丽军等人耽搁了,也许不需要自己出现,就能带领万盛县走出贫困的泥沼。

发现唐德海,是小邓同志的得意之作,当初破格提拔一个副科级干部,短短几个月从副科级跨级跃升到副处级,甚至进入常委班子,曾经被无数人诟病。

连升级的提拔方式,在进入川渝市市委组织部以后,还曾经被人质疑,但是重来一次小邓同志还是会那么做,因为唐德海足够优秀!

“试点工作第二个发现是一个群体,是在邓华同志任职县委书记期间,发现的白鹿镇党委班子一群人。他们在最贫穷的地方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其包括现任万州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赵军同志!”

说到白鹿镇党委班子一群人,正是他们引发小邓同志的一连串想象,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筹备干部考核分级制度,当时就是以这一群人为模,在属性化数据模型上打分。

当时的数据模板很简陋,但是却已经彰显足够的说服力,最起码在选拔任用白鹿镇党委班子一群人的时候,做到了知人善任,只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一群人分数值是多少。

第2262章 不一样的返乡

一直以来,在组织干部间有种论断,贫困地区没有优秀干部。论据就是,如果有优秀的干部,一定会带领地方经济发展,一定不会有贫困现象发生。

这种论调不会成为白纸黑字的,但是在选人用人过程,的确存有这样的偏见,而邓某人在万盛县发掘出来的干部,哪一个不是人之精英?

从唐德海到赵军再到高霓娜,很多时候贫困的原因不只是人的问题,更多是体制的原因,要知道在邓某人出现前,唐德海已经坐了十年冷板凳。

难道说那个时候的唐德海不够优秀?非也!老唐在还是小唐的时候,已经为万盛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只是做出来的贡献全都被人摘桃子。

清远市的苏堂被人摘桃子,毕竟还没有阻碍他上位,而唐德海就要悲催多了,摘了桃子还被安置在冷板凳上。

历经这样的悲催人生,唐德海居然没有得抑郁症,不得不说他足够强大,是精神上的强大,正是因为唐德海,小邓同志才把抗压能力放在数据模型当。

长达十年的冷板凳,有多少人因为仕途失意放逐自己的?有多少就此颓废开始贪嗔痴的?而唐德海却秉持一颗初心,这已经足够了,仅这一点超越其他人太多。

“从今年五月开始,川渝市干部选拔,属性化数据模型成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干部考核分级制度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当年提拔任命的干部,更是表现出优秀的素养和卓越的贡献。”

本来是一次项目考核验收,谁也没想到会成为邓某人歌功颂德的现场会,彭珊看着很不爽,偏偏的没有她什么事。

首节上一节1188/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