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155节

至于说小邓同志反对县长的任命,这纯粹是出于对女人的爱护,担任过县长的邓某人很清楚,一县之长有多辛苦,即便你想要不作为,也会有人推动你不断的行走。

没有过从政经验的庄梦瑶,如果直接上位县长,估计两个月不到就要在重压下崩溃,那反而是得不偿失。

第2210章 关于梁建军

这个蠢货!一直在刷存在感,一直想要洗白自己的评分,或者说一直要黑掉属性化数据模型,只可惜注定是徒劳的。

就算小邓同志智商情商不高,但是在高海博这种人面前,还是有相当的优势,最起码比高公子多了一辈子的经验,更是多了网络大潮洗礼的经验。

邓华冷冷道:“你错了!对舍县班子的人事安排,一开始就定性为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单位,所以每一个任免干部都是基于数据。庄梦瑶同志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评分49分,不是说她不够优秀,而是没有在体制内任职经历造成的数据缺失。”

这个不黑不吹,的确是只有49分,这还是综合考量的结果。主要是女人没有官场任职经历经验,以至于给她打分的时候,动用的是职场系统。

尽管都是职场系列,看上去官场不过是职场的一个分支,事实上差别还是相当大的,华夏的官体系,是世界上最早形成也是最科学的官体系。

几千年的官场化,已经形成之间的伦理、规则和前规则,拥有独立于主流社会的生态系统,和外面的职场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特别是当今社会,商业管理来自西方模式,和华夏官场的人情化、等级观念、礼尚往来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给庄梦瑶评分并不容易。

特别是要让这个评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时候,不但要给予评分,还要为每一个分数标注说明,凡此种种足见小邓同志对庄梦瑶的良苦用心。

数据缺失?高海博瞬间找到问题关键所在:“既然数据缺失为什么还能获得49分?还说不是故弄玄虚的数据模型?”

他恨不得彻底推翻什么数据模型,这东西给他的伤害太大了,合计125分简直能让他发疯,传出去外人怎么看自己?

小邓同志哈哈一笑:“看来我给你的评分不低甚至有点超高!已经说过河池市五珠茶是通过初鸣山庄推广出去的,现如今的五珠茶是全国最成功的茶品牌之一,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你远远不行!”

小家伙似乎随时不忘打击高副局长,也难怪姓邓的打击,高海博纯粹是自己找虐呢,能力不行就不要招惹人家,偏偏的高公子不服气,总想着压制邓华同志。

前提是你有能力才行,焦顺暗暗冷笑,说得越多越证明高海博的无能甚至垃圾,从今天起这位再也不会有竞争力,搞不好他的未来已经因为此次谈话决定了。

相信没有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一个系统评分只有125的家伙送上位,如果高公子进阶副省部级,届时会有人把125公之于众,别人不敢说焦顺自己一定会做的。

隔壁的领导也都暗暗摇头,智商不高没什么,绝大多数人智商都不高,都在100以下,问题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弱点,更要人情对的能力。

高公子像是一个瞎子一样,不知己不知彼就跟人家硬钢,这也就罢了,问题是你还一遍遍秀自己不高的智商,总是让人啪啪打脸,这不是有病么?

孟晴无奈的看着小邓同志:“邓华同志请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有人说你对梁建军同志的安排不够光明,他不应该被冷落,相反应该获得重用。”

咦?谁为梁建军打抱不平?清远市倒是有一种声音,有人为梁副书记说话,认为两袖清风的干部,出淤泥而不染的老梁,应该上位县长甚至是县委书记。

在很多人的心目,苏堂绝对不是县委书记的最佳人选,吴莎莎也绝对不适合县长的宝座,只是他们看的太片面。

邓华摇摇头:“当时跟陈书记探讨过梁建军的问题,没错身为舍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的梁建军,自身廉洁没有问题,但是你们确定我们需要他这样独善其身的领导干部?”

“独善其身有什么不好?”高海博义正辞严道,“这样的干部是我辈楷模!”

蠢货!邓华一瞪眼:“你闭嘴!125分有什么资格跟我指划脚?”

噗!高副局长要吐血!这个125分彻底成了邓某人攻讧他的武器,动辄拿出来刺激他一下,偏偏的他还没有反驳的勇气,这家伙会动打人的呀!

嘿嘿!焦顺偷笑不已,小邓同志大概是高公子的克星,这位强势打压下,让高海博成了小丑,让每一个人看笑话。

不堪大用!隔壁的领导暗暗皱眉,本来还要提拔以下高公子的,看了今天的表现,他算是彻底放弃了姓高的,太给人丢脸了。

如果之间提拔重用高海博,将来这个125传出去,势必让自己和他一起沦为笑柄,还是算了吧,让他蹦跶几天就滚蛋,眼不见心不烦。

本来要在谈话找到邓某人的破绽,然后一套组合拳重创姓邓的,在之后结束邓华的官场人生,甚至设想要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估计高海博万万想不到,今天成了他的表演舞台,只是角色不大光辉,只是一个小丑,彻头彻尾的小丑,足以影响到他人生命运的一次谈话,居然是他自己主导的。

小邓同志冷哼一声道:“信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人不适合担任领导,一县之长只保证自身的廉洁自律,对地方来说是一个灾难,舍县的非法集资案就是一次教训!”

说实话,本来很多人都为梁建军鸣不平,包括隔壁听声的干部,现在听邓华一句话,居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哼!在隔壁的副部长冷哼一声:“都明白了?别的不说,邓华同志在梁建军的任用上,还是体现了知人善用的。”

“部长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是我辈的楷模!”

有官员就有马屁存在,梁建军的调任纯粹是邓某人的,和副部长大人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位副部长,也是此刻才想明白这件事。

第2211章 硬伤!

伯乐之所以是伯乐,恰恰是因为他知马识马,不只是识别千里马,也要识别耕种之马识别驾车之马,后两种充当千里马不过是笑话,可是你让千里马拉车?

同样是个笑话,组织干部未必各个是伯乐,但是身为组织干部,连选拔任命后都看不明白真相,那就不只是职业素养的问题,而是你的智商够不够。

“有鉴于此!我向陈洁同志建议,在清远市市委党校搞一次回炉轮训,重点教育督促副处级以上干部,要重申职责相符,不要不把权力当成在女人面前炫耀的资本,要时刻牢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咳咳咳!我特么一定是招惹了一个睚眦必报的混蛋,似乎每一句都夹枪带棒刺激自己,高海博恨得牙根痒痒却又不敢跳出来,刚刚挨打了呀!

听了邓华的解读,才发现那些举报信完全是断章取义、恶意伤,最少在梁建军这件事上,邓华说的没错,每一个领导干部都独善其身,谁来履行监督职责?

隔壁那位副部长暗暗点头,独善其身的干部是好干部,也不是好干部,如果你是官场白丁,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就是一项优秀品质。

问题是你已经到了处级领导岗位上,如果还仅仅是独善其身的话,你就根本不配充当领导,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整个官场体系就要崩塌了。

就像古代华夏某个时段,出现的一批官场清流,这些人自己不不贪腐,但是同样也不干事,最大的嗜好就是整天弹劾。

不只是弹劾贪官污吏,也弹劾那些身上有污点的能吏,甚至弹劾皇帝。历史上对这股清流持肯定态度,可是正在置身官场之后才知道,清流才是官场的败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古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单位如果清流占了上风,那么这个单位就只剩下夸夸其谈磨嘴皮子的,没有人干实事。

小邓同志喝口水:“梁建军同志的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评分64分不低,但是党性原则、应变能力、突发处置、抗压能力、大局观和洞察力得分都不高,这也是我认为他不能独当一面的理由。”

原来这个什么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评分这么神奇,不光是谈话负责的位愣住了,包括听声的领导都连连点头:“说得好!”

“你是说邓华同志的评分很客观?”

领导说话一定要有捧臭脚的,如果领导个字之后,没有捧哏的接上,就像是自说自话一样,那该多尴尬?

幸好组部永远不缺少高情商的干部,只听副部长赞道:“党性原则强绝对不会是独善其身,应变能力好就不会让舒艳云举报非法集资案,突发处置和抗压能力,很考校领导干部适应性的,至于说大局观和洞察力更是县处级乃至以上干部必备的素质。”

小邓同志不会想到,这位副部长对他的评价如此高,或者说不是对他本人的评价,而是对他的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评分超高。

副部长的话引发干部们的深思,一个个用小邓同志的模型往自己身上套,忽然发现那些考核项目,居然有几项是自己的短板啊!

首节上一节1155/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