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女人香 第764节

“那好,这事情我再回去想想。”聂飞便站起来说道,他打算再回去思索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聂主任,其实有件事情我这边倒是可以给你出个主意。”毛强见聂飞要走便站起来说道。“其实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也知道这些孩子很不容易,很多老师都反应他们班上有学生上课老是昏昏欲睡,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以前学校也引起过重视,也进行过统计,上课打瞌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院桥村这四个村子的孩子。”

“而且现在学校也出现一个现象,这四个村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偏差,我们学校也一直在关注这些问题,毕竟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毛强又继续说道。“既然你都来找我说这个问题了,那我也不妨说通透一点,这两年的各种考试,这四个村子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全校、全年级乃至全班的前二十名,三百多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毛校长的意思是?”聂飞就看向毛强问道。

“他们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了来回学校的路上,实际上家庭作业时间、课外时间以及睡眠时间都比较不足,学习质量偏差。”毛强就道。“作为校长,这些学生成绩差跟我也没多大的直接关系,但我还是着急,毕竟从事的教育工作,我有个建议,在靠近院桥村的地方再建设一座学校。”

正文 第1416章 被烫了

“再建设一座学校?”聂飞心中一愣,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给否定了,为三百多个学生再建设一座学校可行吗?聂飞从没接触过教育工作,对这其中的事情也不是很了解,因为要建设一座学校那花费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对,再建设一座学校。”毛强点头道,伸手请聂飞坐下,本来打算走的聂飞又坐下来了,拿出烟来散了一支,两人又接着抽起来。“我跟您说一下咱们这个办学的原则。”

毛强将学校的办学原则给大概讲了一下,一般来说,学校入学采取的都是就近原则,一般小学的入学半径大概是在两公里左右,初中在三四公里左右,当然这是城里,对于乡镇来说就要宽松一点,毕竟条件摆在那里,所以一般乡镇小学的入学半径大概是在三四公里,这倒也能接受,只是当初南林中心小学搬迁办成了经开区中心小学,这入学距离就远的就变成了六七公里。

“我的意思是,在院桥村修建一所小学,把这个入学距离给拉近,基本上就能拉回到以前南林小学的三公里左右的距离,三公里对于孩子来说,走路也就是半小时左右的事情,而不像现在这样,每天走六七公里,那足足得一个多小时。”毛强又说道。

“为了三百多学生单独修建一座学校,恐怕很难。”聂飞便摇头道,这个问题他刚才就想过,不过刚有个念头就把这个想法给压下去了。

“区里真要修,我绝对能给你再找出三百个学生来,或许等到一两年以后,一千多个学生都能凑齐!”毛强笑着道。“我这也是为了这三百多个孩子,这些还在小的上一年级,大的上三年级,如果能在这一两年把学校给建成,这也算是为咱们的下一代负责了。”

“你详细给我说说!”聂飞一听这事情有门,立刻便来了精神,其实在聂飞的思维当众,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才是最大的,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来说,这是首要的条件,所以只要是能方便人民群众,这钱花出去那就花得值得。

“行,我一会就出去看看!”听完毛强的话之后聂飞心里就兴奋起来。“只要有理由修,其他的手续什么的都好说!”

“至于师资这方面您不用担心!”毛强又保证道。“届时我们中心小学这边抽调骨干教师过去任教,实在不行,你还可以找县里支援嘛!”

毛强和聂飞两人在办公室说了一阵,这家伙便坐不住了,开着车去经开区里面转了转,到处去走访,而且聂飞还亲自去了一些厂里,找一些普通员工商谈了一下,直到快下班的时候,聂飞脸上就浮现出了笑容,同时一个想法就在他脑海里诞生,那就是修学校!

回到管委会之后,聂飞就去了一趟彭正盛的办公室,第二天是例行的工作会议,聂飞就打算在会议上把这件事提出来商议一下,而且刚好也合适,因为蔡德林出差了,这家伙是杨德凯的贴身跟班,杨德凯少了一个助力,他再联合彭正盛一起说这件事,那就比较好谈了,至少胜算大一些。

对于聂飞提出来的这个要求,彭正盛自然是满口答应的,毕竟他们两个是同盟,二来聂飞说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在得到彭正盛的支持后,聂飞就回到办公室开始捣鼓起来,将一些资料给打印出来,聂飞并没有让办公室的人给他打资料,而是自己打印的,免得这件事提早被杨德凯知道到时候又要弄出一些幺蛾子来,这些事情就是要做得出其不意。

第二天聂飞来了个大早,去食堂吃完了早餐便将昨天打出来的资料看了看,做到心中有底,刚上班不到半个小时,袁刚就过来通知聂飞去会议室开会,他才将资料塞进文件夹里夹着去了。

来到会议室,底下这些科室的头头脑脑们对聂飞也算是客气,原本大家都以为这斗战胜佛来到经开区日子会很不好过呢,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回事嘛,所以大家伙可没忙着去得罪聂飞,都保持了一定的尊重。

人到齐后不久,其他的领导就都进来了,袁刚快速清点了一下人头,对着彭正盛和杨德凯点点头。

“今天蔡主任不在,出差了,不过也没关系,例行工作会议,届时袁主任给蔡主任一份会议记录就行。”杨德凯环视了一眼便道,今天是管委会例行工作会议,彭正盛只是来旁听的,所以他不用第一时间讲话。

杨德凯讲了一堆不痛不痒的话,无非就是要求各个科室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好状态随时迎接来考察的投资商云云,都是属于老生常谈。

“大家有什么问题的也可以说出来。”杨德凯吧吧地讲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是把办公室给他起草的稿子念完了这才拿起杯子喝水,会议室就一片安静,大家伙也都没什么讲的,工作基本上按部就班,哪有那么多问题要说。

“都没说的那我就说两句吧。”聂飞笑着便道。

“聂飞同志有话就说嘛!”杨德凯的杯子里的水还没喝到嘴里呢,这家伙就瞟了聂飞一眼,心道这家伙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了?不过他还是保持了面上的客套。

“我建议在经开区靠近院桥村或者在院桥村内,再修建一所小学!”聂飞将包里的资料拿出来缓缓道来。

“嘎……咳咳咳咳……”会议室的众人还没回过神来呢,就听见一阵被呛到的剧烈咳嗽声,一股茶水就哗啦啦地喷到了桌上,众人就看向杨德凯,心道这聂副主任还真会放炮仗,这一点炮就把杨大主任给呛成这样子了。

“袁主任,下次不要给我装这么烫的水!”一个副主任急忙给杨德凯递了几张纸巾之后,杨德凯才面露愠色地对袁刚说道。

“是是是!下次我注意!”袁刚急忙点头道,心说马匹的关老子屁事,你的茶杯老子又没过手。

正文 第1417章 来气他的

杨德凯的茶杯是他专用的,从办公室里拿来的,袁刚压根就没给他掺过水,杨德凯这么说无非是想把自己刚才的窘状给掩盖过去,意思是自己是被开水给烫到了,于是把袁刚给抬出来做了挡箭牌。

“你说什么?建一所学校?”杨德凯擦完嘴巴和身上的茶水之后便问道,他觉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这聂飞脑子装的是豆腐渣吗?怎么想一出是一出?“聂飞同志你没搞错吧?建一所学校得多少钱?修建起来他的作用有多大这些你考虑过吗?经开区一直是这些人口,一所中心小学已经足够了,建那么多学校来干什么?”

彭正盛笑呵呵地坐着,双手抱在肚皮上,这时候他不说话,还没到发言的时候,而底下的这些科室负责人也都惊讶不已,体制中传言,斗战胜佛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则是惊天地泣鬼神,看来这哪里是传言啊,简直就是事实嘛!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虽然这话说的是一把手,但是一些副手上来也会稍微放放火的,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不至于被边缘化,不过他们都是放的一把小火。

如果说用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的话,人家那些副手顶多就是划燃一根火柴,聂飞这简直就是点燃的一个火把啊!建学校,这是开什么玩笑?那得花多少钱,杨大主任能答应才怪!不过众人也都知道,凭着聂飞在洪涯县的名声,他来经开区也不可能这么平平淡淡的,前些日子一直默不作声,难道现在就要正式跟养大主任拉开斗法序幕了吗?

“现在经开区小学已经能够负担全区小学生的入学需求,我想知道聂副主任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又想着来说这个问题。”杨德凯便问道。

“我这里有一份资料。”聂飞笑着从手包里将昨天打印好的一叠资料掏出来。“袁主任麻烦你让人分发到各位领导手中,各个科室的人我也打印了一份。”

“好的!”袁刚急忙答应了一声,他安排了一个党政办的人一起发放这些资料,同时他也很奇怪,这聂副主任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不知道各位了不了解我们东江省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的入学半径要求,因为就近原则,小学的入学半径是在两公里,各位看看我打印出来的这一张地图,这是等比例缩小的,我在大概计算了一下,距离学校最远的一家有小学生的家庭,距离中心小学的直线距离在七点一公里,如果算上机耕道的七万八绕,足足八公里路!”聂飞拿着手里的资料说道,声调说得非常高亢。

众人以前还没怎么去了解过这些东西,现在经过聂飞这么一说,就不禁讶异了,七点一公里,基本上相当于从管委会到县城一个来回了,居然有这么远。

“最近的一家距离学校的直线距离是四公里,算上机耕道以及工业区的这些拐弯的公路,大概是五公里左右。”聂飞又道。“这已经大大超出了相关部门规定的入学半径条件。”

“聂飞同志这话说的。”杨德凯轻描淡写地看了聂飞一眼,心道这家伙真是瞎操心,让他去管农业,他去管教育。“任何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这能用条条框框的死规定来界定吗?你要去一些贵州的山区,人家小学生上个学还得走十几公里山路呢,这咋办?难不成还让当地政府给他们派一架直升机天天接送不成?咱们这儿的条件也已经够好了。”

“你这简直就是混账话!”聂飞看了杨德凯一眼便道。“这是你一个主政领导该说出来的话吗?说话不经过大脑!”

“你……”杨德凯听见这话就差点拍了桌子,马匹的,下面还坐着一大群下属呢,这聂飞说话也太过分了。

“聂飞同志!”杨德凯刚想开口只说了个你字呢,坐在一旁的彭正盛便一口给抢了先。“我知道你这人性子耿直,工作中有分歧是很正常的嘛,你说事情就好。”

“德凯主任,年轻同志难免年轻气盛,你作为老同志,就不要跟年轻同志一般见识了,得大度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不光用在家里合适,用在单位也同样合适嘛!”彭正盛又笑呵呵地对杨德凯道。

马匹的!杨德凯心中暗骂了一声,彭正盛和聂飞这一老一少还真是来跟自己搞夹心饼干的,这俩家伙一唱一和简直配合得天衣无缝,聂飞前脚把杨德凯给骂了,彭正盛后脚就来当和事老。

最后那句话说得尤为绝对,得大度,杨德凯就不能去追究聂飞了,人家年轻气盛,你经验足够的老同志还要去追究,那就显得你度量太小了。

说聂飞性子耿直,这特么怎么听都是像在夸聂飞的。杨德凯心里这个气啊,挨了骂不说,连嘴都还不能还。

“好,那我继续讲!”聂飞心中嘿嘿一乐,看了彭正盛一眼,心道把彭正盛弄到经开区来还真是对了,以前他刚到水务局那会可是单打独斗,太累了,现在有个帮腔的,开个会都比以前轻松。

接下来讲的无非就是在学校里听到的那些所谓这几个村子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行之类的。

“大家想想看,孩子是国家的栋梁!”聂飞此时已经站了起来,声调变得更加高昂。“教育为什么叫百年大计?为什么国家要加强人才的教育,这就是关乎国家未来之根本!难道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为这些学子们创造一个好的读书条件吗?”

“为什么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彭正盛此时慢理斯条地说道。“要知道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那就得经过二十二年的时间,有的孩子上到硕士、博士甚至是博士后,哪怕是连读,也得五六年,但是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国家的经济、工业、军事上所做出的贡献,他们所作出的努力,或许能改变这个国家未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走向!”

首节上一节764/17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