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谋 第908节

“哦?你倒是说说看,他一个开桑拿的,能什么什么了不得的背景?”李俊成随意地问。

“他呀,和省政府的白副省长关系好着呢,还是一远房亲戚。”黄秘书说。

“谁?白副省长?你没有弄错?”李俊成有些意外。

“没有弄错,我到过他家,看到他家的相框里有他和白省长的合影,好几张呢。我悄悄用手机拍了下来,您看看。”黄秘书把手机递了过去。

“是没错,是白省长。没想到刘老板还有这一层关系,看不出。”李俊成喃喃自语。

“是呀,李区长可能还不知道吧?白省长是我们罗市长的老领导,只要和刘老板搭上了线,以后李区长您就是罗市长的人了。白省长离我们远,但罗市长就在眼前,傍上他这棵大树,以后还愁没有好日子过?”黄秘书说。

“霍,你对这个刘老板还挺清楚的,经常到他那里去消费吧?”李俊成不置可否地笑道。

黄秘书脸一红,不自然地说,“我和刘老板认识很长时间了,不过,我说这些,都是为了李区长您好,我是您的秘书嘛,深知一荣俱荣一耻俱耻的道理,如果哪一天您能当上市领导,我也风光不是?”

“你说得挺实在。哎呀,那个商业步行街,等一会开会的时候,我提一提看看。”李俊成说。

随后,李俊成在高田区委的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商业步行街的规划构想。

他说,“我们区,在短短的时间里,从一个农业区变成了工业区,城镇化步伐迈得很大,但是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还很落后,或者说就没有,这一点,我们必须引起重视,提前规划好,建设好,要有担心,要有历史责任感……三星电脑显示器生产基地已经开工建设,一下子涌进来那么多工人,大家都看到了。建成投产以后,人数比这还要多十倍百倍,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我建议,在这个基地的门口大道的一侧建设一条商业步行街……”

在李俊成的极力鼓吹之下,高田区政府通过了这一个规划和构思。

规划和构思与得到市政府的批准还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当黄秘书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刘老板的时候,刘老板就欣喜若狂,马上给黄秘书转了五万块钱的好处费。

随后,刘老板成立了一家环宇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就是推动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在这家环宇投资公司的开业庆典上,高田区政府的领导们悉数到场。

区长李俊成还热情洋溢地发表了一番长篇演说,尽力为这家投资公司站台。

庆典结束后,环宇公司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李俊成给公司讲话时的照片制作成了广告牌,到处张贴。在大肆宣传下,商业步行街的概念,在短短的时间内,整个高田区深入人心,人人知晓。

紧接着,环宇公司大规模地招收业务员。成为业务员的条件只有一条,能说会道。

在面试的时候,刘老板说,“我们环宇公司是与区政府合作的一家大型公司,公司的业务就是给即将建设的商业步行街募集资金,也就是向民间借贷。利息每月发放,一万块钱,一个月三十块的利息。我们公司给业务员的是每月五十块。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个月你能揽存一百万,那你这个月的提成就是二千。请注意,这个提成不是只拿一个月,而是每个月都能拿到,直到商业步行街建成,公司全部返回本金为止……”

“这不是非法集资么?政府是不会允许的。”有参加面试业务员的人大胆地提出了异议。

“这怎么能叫非法集资呢?我们这是合法的民间借贷!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商业步行街。知道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区别吗?”刘老板反问。

“不知道。”那个面试的人摇头。

“非法集资是向不特定的人群募集资金;而合法的民间借贷是向特定的人筹集资金,然后支付合理的利息。我们只向公司的业务员募集,不直接面对群众吸收存款。从这一点不说,不算违规。每个月的利息我们也只是向业务员发放。公司向业务员负责,业务员向群众负责。”刘老板理直气壮地说。

“就算是如此,你们开那么高的利息,到时候能赢利吗?”面试的人又提出了质疑。

“你看看这些规划,看看这些广告,都是政府首肯的。只要房子建起来,那些楼下的商铺很多人会抢着要的,这点付出的利息算什么?还会担心没有赢利?”刘老板轻轻笑道。

第1055章 集资一

虽然有不少前来面试业务员的人觉得这个公司有问题而选择离去,但还是有一些胆子大的人入职了。

环宇投资公司是与区政府合作的公司,而且李区长也亲自为这个公司站台,所以大家觉得为这个公司拉存款是安全的,不必担心什么。

一万块钱一个月的回报是三十块,那十万块钱一个月就是三百块。而且每个月都是这个数字,这个方案比把钱存在银行里还算多了,对于有闲钱的人来说,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很小心的。有的业务员起初的工作也不好开展,就把家中的拆迁款拿出来,投了几万块钱进去。到了月底时候,果然返还了利息!

有一个叫沈买平的业务员就是这么操作的。

沈买平是本地人,三十岁,早年也是外出打工,在一家工厂做保安。那时候在工厂里做保安,还是相当吃香的,相貌平平的他找了个容貌出众的女朋友。等女朋友怀孕以后,就带回来了。

可是,沈买平家中清贫,而且沈买平还滥赌,家中的事情一向不管,所以带回来的女朋友生了孩子后,跑了。

沈买平并没有再出去,把孩子送给父母带着,田地也不种,自己偶尔进城打些临时工,混着日子。

没想到天上掉了馅饼,他家的田地都被征收了,加上房屋的补偿,手里握有近百万块钱。本来,他父母想让他拿这些钱进城买一套房子,再做点小生意,好好过日子。

沈买平也看了几处楼盘,可他觉得贵,就没有买,一直就这么拖着。每天打打麻将,逛逛街,泡泡妞。直到环宇投资公司招收业务员,才引起了他的注意。看到有这个机会,他觉得不能再坐吃山空,得施展一下抱负了。

当然了,他刚开始进这个公司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找个身份,以后泡妞的时候理直气壮一点,管他工资多少呢。反正环宇投资公司的业务员不用每天签到上班,一个礼拜只需要去开一次早会就行。拉不拉到存款也没有什么处罚措施。

刚进去的时候,听到刘老板信誓旦旦的语言,沈买平就将信将疑,一咬牙就投了六万块钱进去。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沈买平因为是业务员,以一万块钱得五十块计算,他得到了三百块钱的利息。

六万块一个月就有三百块的利息,而沈买平家里可是有近百万块钱放在银行里的。他一算,如果把所有的钱投进这家公司,一百万块钱一个月就有五千块的利息!五千块哟,在这个内陆地级市,已经算是中上的收入了。沈买平再次一咬牙,瞒着父亲,把家里的全部拆迁款全部投进了环宇公司。

随着又一个月的利息返还,沈买平尝到了甜头。为此,他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异常,不再去打麻将,跑前跑后,不断地游说村里一些老邻居、亲戚朋友把资金交给他去投资。一时之间,他变成了一个尽职尽责的业务员。

沈买平虽然有些小毛病,但也不是个出格的人,再说,大家也都清楚,他家拿到了上百万的征地补偿款,把钱投给他能信得过。

短短时间,沈买平阔起来了!他买了小车,西装革履,出入豪华饭店。他那老实巴交的父母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个让人操心的儿子终于有长进了,出息了。

看到把钱投进环宇公司的人发了财,很多人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些有钱又没本事做生意的失地农民,也争先恐后地把拆迁补偿款送进了环宇公司……

……

高田区政府,区长办公室。李俊成背着手转来转去,皱着眉头问他的秘书,“黄秘书,刘老板的环宇公司吸收了群众的大量存款,会不会出事呀?”

黄秘书笑道,“这不正是一件大好事么?这些情况都是按照刘老板投计的思路走的。筹集的社会资金越多越好,商业步行街的批文一下来,马上就能建设。钱越多,建设周期就越短。”

“可是,这个批文还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呢,就算能批,没有一年半载的不会有结果。”李俊成担忧地说。

“管它什么时候批呢,农民手里的钱也没有多大用处,放到环宇公司那里吃点利息也好。”黄秘书说。

“你老实告诉我,你有没有把钱放在刘老板那里吃利息?”李俊成问。

“有……”黄秘书脸一红,有些支吾。

“有多少?”李俊成好奇地问。

“不多,十万。”黄秘书知道李区长和刘老板现在也认识,不好隐瞒。

“那就是说,你一个月也能拿到五百块钱的利息喽?”李俊成说。

“是呀,像我这种低工资的公职人员,能增加一点收入也是好的。”黄秘书不好意思地说。

“环宇公司吸收了那么大的资金,每个月支付的利息肯定不少。”李俊成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首节上一节908/1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