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仕途 第32节

从部长办公室出来,彭长宜就在想,北城区办事处历来是亢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来是亢州的脸面,全国20多家中省地直企业驻扎在这里,也是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主任病危,政府权力空缺,书记党政工作一肩挑,跳独脚舞,这种局面估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那么,由此会不会引发下一轮的干部调整工作?北城党政班子的人选向来是历届市委都非常重视的,也是亢州的风向标,人们往往能从北城班子的构成看到亢州市级权力结构的缩影。

彭长宜刚出部长办公室,就看见了一个人影闪进了旁边小楼道最里面的市委办主任范卫东的办公室。

彭长宜从背影中认出,那是北城区副书记任小亮。

据说任小亮只是东北某林区的一名普通文秘人员,到了亢州后,一跃成为副科级干部。直接进入亢州县委办公室任副主任,两年后,被范卫东力荐到到北城任党委副书记。那年他才35岁。

尽管任小亮最先寄居在范卫东的门下,但是最近一二年中,他似乎开始脚踩两只船了,一直都在暗中努力向王家栋靠近,靠近王家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暗中帮助王圆的经贸公司做成了几笔木材生意。

对任小亮暗中转向的做法,彭长宜很是不屑。

官场中许多游戏就是这样,有的时候跟押宝一样,无非就是一个赌字,靠近哪个领导、站在哪条线上都是赌。

好朋友寇京海就跟他说,别站在一块云彩下等雨,一个人要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是很危险的事,寇京海说他是愚忠。

彭长宜不这样认为,且不说王家栋这块云彩有雨,即便没雨的话,伤害感情的事他也不会去做,这不是愚忠,是性格。性格这东西是生就骨头长就肉的,是改变不了的。

当然寇京海说这话的时候不是现在,是王家栋跟樊文良曾经出现过一段冷淡时期,那段时期许多事情都让人看不清楚,很多人都有意的疏远了王家栋,但他没有。

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当初说这话的寇京海也在挖空心思想通过他靠近王家栋,作为信息科科长的寇京海,他的直接领导应该是范卫东,但是寇京海跟范卫东的关系一直不咋地,信息科长都当了七八年了还是没有出头之日,所以,适当的调整站队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机关两年多将近三年的日子里,彭长宜非常知道自己的优势,他头顶上的这片丰厚的云彩就能降下甘霖,他只要做好自己就行,就会有出头之日。

当初,他就是依靠岳母当年和王家栋是同事的关系调出教师队伍,来到了亢州权力的最中心地带。王家栋第一眼见到彭长宜很是喜欢,说他面相忠厚,文笔好,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做秘书的工作。

记得他刚调入机关时王家栋跟岳母说得一句话就是“先让他跟着我锻炼锻炼,学学规矩。”

那时,彭长宜就反复琢磨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官场里有许多规矩,没有明文规定,但其分寸拿捏的程度,有如某项国际标准一样。

官场的规矩,是必须要学的,学习当伙计的规矩,学习做人的规矩,学习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各种规矩。规矩跟谁学,跟上司学,跟同僚们学,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已经不是你了。

彭长宜自认为在机关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学到了很多规矩,尤其是跟领导相处的规矩。那就是无论领导多么赏识你,你到死都要明白一个道理:领导永远是领导,伙计永远都是伙计。

回到办公室,彭长宜发现丁一总是看墙上的电子表,她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这时电话响了,是师兄姚斌的电话,他现在是东城办事处党委副书记。

“长宜,部长屋里有人吗?”

彭长宜说:“我刚出来,有人。”

姚斌又说如果部长中午没安排他就过来,如果有安排了他就请彭长宜吃饭。

彭长宜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应该没有安排,但是也不排除有临时变化。我目前也不能定,你老兄应该明白,我在下班前一分钟都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姚斌笑了,说道:“没事,我等你电话。”

底39章 请领导吃饭

姚斌也是师院毕业的,比彭长宜早六七年,他出身干部家庭,毕业后直接进了政府机关,后从理论研究室主任的位置调到东城办事处任副书记,是全市唯一一个正科级的副书记。

姚斌认为市委两次这样的决定对他很不公平,所以最近一直在琢磨怎么找领导谈谈。

在一次单独相处中,姚斌委婉的向他透露过想去北城任职的想法,要彭长宜帮他留意一些情况。

北城政府一把手病重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了,据彭长宜观察,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可不止姚斌一人,明摆着那里就有一个任小亮,无论是实力还是社会关系以及个人的活动能力,都在姚斌之上。并且他还是那里的副书记,本身就占着先机。

眼下,彭长宜当然明白姚斌请部长的用意。他放下姚斌的电话,他看了一下表,走了出去,来到了部长办公室,城建局局长在那里。

见彭长宜进来,王家栋站起身来,跟城建局长说道:“就那样吧,你先回去。下来我和樊书记磨叨磨叨。”

局长站起身来说:“您老如果中午没什么重要安排,给个机会让我表现表现。”

王家栋说:“我的安排彭大科长都掌握着呢,我都不知道接下来他要怎么安排我。”

彭长宜知道,每当部长说这样话的时候,就表示他不想跟眼前的人去吃饭。但是作为上级领导,又不能完全拒绝下属的好意,只好推到秘书身上,由他出面拒绝。

彭长宜说道:“今天中午的饭局昨天就已经定好了,您改天吧。”

“好的,那不打扰了。”

局长本来对这种临时邀请领导就没抱多大的希望,况且如果真想请领导吃饭,也不能在办公室里约,他就笑着点点头走了出去。

王家栋活动了一下双臂,说道“半天没动地方。”

彭长宜说道:“您中午有安排吗?”

王家栋笑笑说道:“不是你小子要安排我吗?”

彭长宜笑了,说:“我那是糊弄别人的,难不成把您也糊弄住了?”

“我不管,反正中午饭冲你说了,我先去看看樊书记。”说着,就走了出去。

彭长宜一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姚斌还在等电话。没办法,他只好边搞卫生,边等部长回来。

他刚洗好茶杯和烟灰缸,门就开了,彭长宜没想到部长这么快就回来了,部长回来的快,就说明樊书记那里没事,那样的话,姚斌请部长吃饭的事就有戏。他这样想着,就回过头,刚要说话,一下子愣住了,推门进来的不是部长,而是市委书记樊文良。

彭长宜赶紧直起腰,说道:“樊书记您好,部长去找您了。”

“我刚出来,没看见他呀?”

“哦,也可能是拐弯儿了。”彭长宜说得“拐弯儿”,是指王部长有可能去卫生间了。

樊书记扇了扇眼前的烟雾,咳嗽了两声说道:“他这半天冒了这么多烟,能熏死一头大象了。”

彭长宜一听,赶紧去开另一扇窗子。

樊文良有的时候在屋里坐上半天,可能没有一个人来找他,但是像副书记狄贵和、组织部长王家栋,甚至是范卫东他们这些人的办公室,可能每天都会门庭若市。

这可能跟他的作风有关。一是他不管小事,他从不越过主管领导直接插手下面的工作,二是他平时话少,跟他反映问题或者汇报工作的人,可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兴许末了就得到他一句话“这个事你先给狄书记反映一下。”要不就是“江市长知道吗?先跟他磨叨磨叨。”

人们都说樊书记会当官,只管大事不管小事,其实他是不直接管小事,试想,从他这里推出去的事,哪个副职不敢跟他汇报结果?

如果没有结果,到时他说不定就会在哪个公开的场合漫不经心的问你一句“那件事怎么样了,有结果了吗?”,没准就会弄你一个大红脸,所以,如果你认为是他不重视那些事才推出来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节上一节32/12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