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仕途 第3节

丁一“咯咯”地笑出声,她说道:“你们怎么都是这种思维呀?”

“哦,还谁这么说?”彭长宜很有趣地问道。

“王部长也这么说,他说我的名字一共才三画,如果我参加选举,按照姓氏笔画排名的时候,保准能捞到便宜,他说人们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给排在前面的人打对勾。”丁一说道。

彭长宜笑了,部长从事组织工作多年,把这一切都琢磨透了,他附和着说:“部长说得对,的确是这样,希望你能捞到便宜。”

丁一又“咯咯”地笑出声。想想父母给她起名字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还会有这么一层小优势:“那如果不是选举是砍头呢?是不是也要从姓氏排在前边的人先来?”

“砍头的时候不从前面来,一般都从后面的名字开始。”彭长宜认真地说道,还并起手掌有力地做了一个“砍”的动作。

丁一又笑了,她感到科长很有意思,也很和蔼,平易近人。

彭长宜觉得她笑得很好看,明眸皓齿,眼睛还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有一种单纯自然的美,让人不得不惊叹她的清灵和毓秀。

丁一将手中用白毛巾包着的饭盒递给他,说道:“彭科长,您吃早饭了吗?这是我给小郝从食堂带回的包子,还热呢?您吃吧。”

彭长宜笑着摇摇头,说:“谢谢,我吃过了。”

小郝叫郝东升,是他们科室去年分来的大学生。

彭长宜指着桌上的小字,说道:“这些都是你写的吗?”

丁一“嗯”了一声,说:“这是我每天早上练笔的,写的不好。”丁一谦虚地说道。

“写得太好了!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蝇头小楷。”

“呵呵,不好。”丁一说着就将桌上的宣纸摞起来,连同笔墨收进抽屉里。

第4章 百奸不如一忠

丁一做完这一切之后,才坐下来,她冲彭长宜笑了一下,拿出一个日记本,写下了一行字。

事隔若干年后,彭长宜才知道那天丁一写的是:今天,我终于见到了我们的科长,一个身材魁伟、谈吐机智幽默、平易近人、长相不坏但衣着老气横秋的人。

“你这字练了多少年了?那么小,很难写吧?”彭长宜第一次发现自己在女孩子面前话还蛮多的。

丁一抬起头:“从十多岁开始练,只练这一种,别的字我不会写。我写的还不是最小的,最小的直径是三毫米。”丁一说着,用大拇指掐着食指的指尖,给彭长宜比划着大小。

“三毫米?”

彭长宜有些吃惊的说道,他也用大拇指掐着食指的指肚丈量着尺寸。然后说道:“尽管我不会写,但是我知道,咱们这方块字往大了写好写,往小了写就不好写了。”

丁一抿着嘴笑了,她说道:“爸爸说不让我写大字,只能写小字,他说人的性格决定书法的成就。可能我这性格这辈子也创作不出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只能当个抄书匠了。”丁一说完,自己还撅了一下嘴,估计是对爸爸的话有些不服气。

“你爸爸是搞书法的?”

“教书匠。”丁一撅了一下嘴说道。

“哦,在哪里任教?”

“京大美术系。”

“啊?哈哈。”彭长宜大笑:“看来你对父亲有意见啊,这哪是什么教书匠啊?分明是大学教授,而且还是书画家!”

“就是教书匠。”丁一认真地反驳他。

“哈哈,教书匠是指的我们这种人,我当过好几年的中学老师呢,你爸爸那个层次的是教授,是导师。”彭长宜说道。

丁一认真的说道:“只有教书匠才这么囿于形式,教授都是有创造性的教书育人,所以我从来都跟爸爸叫教书匠,或者叫丁老师,很少跟他叫教授。”

丁一的声音很好听,似清泉流过。

她还说什么,彭长宜赶快将一跟手指放在嘴边,冲丁一“嘘”了一声,然后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这时,走廊里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等这脚步声从门前经过后,彭长宜往前倾着上身,故作神秘的说道:“咱们部长大人来了,我要到他那里去请求接见。”

丁一笑了,小声说道:“你怎么知道是部长的脚步声?”

彭长宜说:“这就是观察的技巧,你仔细想想,这脚步声是不是咚咚的声音,连贯而且短促?”

丁一想了想,点点头。

彭长宜又说:“这就说明只有个子不高的人,才会走出这样的节奏,因为步岔小。但是请注意,不是所有这种脚步声的人就是部长。部长的步岔小,沉稳、有力,这跟他的性格有关。算了,不能全教给你。我要去请求接见了。”

彭长宜站起身,故意轻踮着脚步,走了出去。

丁一觉得这个科长很有趣,也很成熟老练,对她很温和,她原先很担心她的顶头上司会是非常刻板、严肃的领导呢,看来不是。

连日来,彭长宜吃不下睡不好,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严重透支,身心疲惫。没想到,一早就遇到了丁一,她身上那特有的青春气息感染了他,想到在沉闷枯燥的机关生活中,能跟这么一位美丽懂事的女孩子相处,他内心就有一种新鲜感。

事后彭长宜才知道,在分来的大学生中,王家栋部长亲自点的丁一,把她留在组织部,就是看上了她那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

王家栋知道,市委书记樊文良除去爱好书法,没有其他爱好,就连喝酒这个男人的爱好他都没有。他继承了血压高的家族史,他那个夫人医生严禁他抽烟喝酒。樊文良闲暇的时候,就来机关练书法。

为了鼓励和培养机关内的书法人才,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小型的书画作品展。樊书记这个雅兴,也带动起机关一大批书法爱好者,机关的报纸就成了免费的“宣纸。”据说这报纸的洇润效果和宣纸有一拼,旧报纸在机关就成了抢手货。

在新分来的大学生中,丁一凭着一手好字,一眼就被王家栋相中,把她留在了机关,跟她同批来的大学生就没那么幸运了,都被分到了乡镇接受锻炼。

樊文良有个“洁癖”,那就是在他工作的周围,也就是目光所及的科室,不许有女同志存在。所以,几年来,市委一些科室几乎没再有新调入的女同志。

像丁一这样年轻、漂亮的女同志,王家栋是不敢放在樊书记周围的,只好把她放在组织部彭长宜的干部科。

丁一当然不知道她能被安排到组织部的内幕,还以为是自己幸运呢?

彭长宜来到部长王家栋办公室。

四年前,彭长宜经岳母的关系,从一所乡中学调到组织部做秘书工作,实际就是围着部长转,他做事认真、缜密,为人忠厚,深得王家栋的信任,两年后,被提拔当了干部科科长,当了科长后,他仍然是围着部长转。

市委书记樊文良调到亢州后,很是倚重王家栋,他可以不相信市长,可以不相信副书记,但是对王家栋却十分信任,大小事都要和王家栋商量,特别是在人事工作上,给了他足够的权力空间。

这份信任到后来,于王家栋来说也是蛮沉重的。

“事情办好了?”部长问道。

“是的,按照您的嘱咐,一丝不苟。”

首节上一节3/12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