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第128节

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调研员立即快速地看了一遍,然后快速地交换了一下会意的眼神,总算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心里不禁狠狠地“问候”了龚仲几句,同时快速思考怎么解释。

马建设处长看完后,用双手将资料递回给赵一局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一局长盯着他们二人严肃地问道。

“我不知道这事。”马建设处长心虚地看着赵一局长弱弱地回答道。方丽红是张晗瑛直接分管的,她们打的这个报告他虽说已由龚仲的口里知道了,但他现在只能装迷糊不知道。

马建设处长这是在赌,赌龚仲没有将张晗瑛签发的这个报告,已报告给他并请求他支持,却被他生气地拒绝的情况报告给赵一局长。

果然不出所料,马建设处长赌对了,这些细节龚仲确实没有报告给赵一局长听。他与赵一局长所说的话,就只有那条信息,现在白纸黑字地摆在赵一局长办公桌上。

马建设处长能这样推脱,张晗瑛调研员却不能。她现在非常后悔,她没有想到龚仲说的这些利害关系,也非常后悔没有征求马建设处长的意见。

张晗瑛调研员与方丽红一样,她们本来想好好表现一下,做一件让局领导高兴的事,根本没有想到其中还隐藏着这些厉害关系。

“听说方丽红说她的这个报告,事先征得了洪副局长的同意。龚仲说的这些情况,方丽红没有报告,我也不清楚。这是我的不对,没有把情况摸清就签发了。”张晗瑛调研员沉吟了一下,恭恭敬敬地解释道。

张晗瑛不愧是赵一局长圈子里的重要人员,对赵一局长的性情掌握得非常清楚。她知道她现在不能推脱,她应该怎么回答,才能让赵一局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只是张晗瑛在检讨时,很隐晦地将洪继宗副局长点了出来。言外之意,她是无辜的。方丽红虽说归她管,但她不但不清楚具体情况,她还是迫于主管财务工作的洪继宗副局长的压力。

赵一局长听到张晗瑛这样解释,才知道里面还有这样的隐情,感觉有些“冤枉”了这二位爱将,同时心里不禁“问候”了一下洪继宗副局长几下。

尽管如此,但赵一局长却不会向他们二人认错。沉吟了一会儿,赵一局长缓和了一下语气,问道:“你们是财务专家,你们认为龚仲的说法是否正确?”

听到赵一局长这样问,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调研员立即知道,风雨已经过去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应对这个龚仲的建议了。

其实龚仲所说的,不但马建设处长知道,张晗瑛调研员也明白,赵一局长更清楚,问题是他们三人都不会直接承认龚仲是正确的。

在赵一局长心里,因为龚仲没有及时报告,让树大明他们搞出了黑山案件,对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是小事,不可原谅的是给他赵一局长面上抹了黑。就是龚仲做得再发了,他赵一也不会公开认可龚仲。

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交换了一下眼色,模棱两可地说道:“龚仲的说法也对,也不全对。不管采用哪种纳税方式,税务部门都有权力上门检查。没有哪个文件明确规定,采用核定征收法税务部门就不上门检查了。”

马建设是财务处长,主管江南局财务工作。方丽红这个报告的意味着什么,龚仲的建议意味着什么,他当然比谁都清楚。但他不能直接认可龚仲,否则他就在赵一局长面前打自己的脸。

马建设处长说得非常慢,非常慎重。但他却敏感地捕捉着赵一局长脸部表情与眼神的细微变化,随时调整着他的语气言辞。

张晗瑛认真地听着,并用心的观察着赵一局长脸部表情与眼色的变化。她心里没有任何底气,不知道怎样说赵一局长才高兴。

赵一局长的脸部表情与眼色虽然没有任何变化,但张晗瑛却敏感地发现,赵一局长那紧绷着的脸部却慢慢松弛下来,她立即知道她应该怎么说了。

不是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不是对赵一局长习性非常了解,不是特别的用心观察,张晗瑛调研员是不可能发现赵一局长这细微变化的。

马建设处长话一落,张晗瑛调研员立即接口同意道:“马处的说法非常正确,确实没有哪个文件这样明确规定。龚仲的说法有些片面,只考虑了问题的一方面。”

对于这个报告的初衷,张晗瑛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于正气物业公司纳税方式的来龙去脉,张晗瑛也比任何人明白。

但清楚明白是一回事,怎么做怎么说又是另外一回事。“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是她为人处世说话做事的唯一规则与座右铭。

这是张晗瑛在学习财务管理时,受财务管理的唯一目的就是“企业利益最大化”启发灵感一发提炼出来。

张晗瑛做事具体工作不行,但特别善于归纳总结反省。经过几十年的慢慢摸索,张晗瑛对于利益问题,又有了惊人的发现。

那就是企业的一切都是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个人的一切也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机关里的一切却不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最大化,而为了领导得到最大的利益。

悟出了这些道理后,张晗瑛就知道怎么做了。她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都是为了满足领导的要求,都是为了让领导开心,从而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一切原则规定,良心道德,张晗瑛都让其见鬼去了。为了自己的利益,张晗瑛什么话都可说,什么事都可做,甚至自己的身体都可出卖。

张晗瑛与马建设处长相互之间,平时并不怎么卖账,但现在却难得意见一致,赵一局长当然清楚。

作为一位上位者,表面上虽说时时刻刻强调团结协作,但他内心深处却最忌讳下属们真的拧成一股绳。

如果下属们团结一致,没有任何矛盾与摩擦,上位者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以夷制夷”的作用,将他们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当然,下属们的这种矛盾与摩擦,不能影响大局,必须在能够掌握的范围内。如果影响了整体工作,达到了不能掌控的程度,上位者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赵一局长认真地听着,还是一脸严肃的样子。但他不知道他内心的变化,已脸部慢慢松弛被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调研员发现了。

看着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调研员恭恭敬敬战战兢兢的样子,赵一局长非常满意,默默地享受了一下上位者高高在上的心理。

沉吟了一下,赵一局长缓和了一下语气,有些语重心长地说道:“马处,张调,你们二人都是我非常信任的人,都是江南局的中层骨干,江南局的财务工作交给你们,我是完全放心的。”

赵一局长说的真的,但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调研员更知道,赵一局长这是先扬后抑,是为了接着下来更好的批评。

果然不出所料,赵一局长话锋一转,慢慢严厉起来:“但是,对于江南局财务工作,你们应该有一个整体了解,应该知道怎么做对才能我们江南局最为有利,还有哪些问题应该报告。”

赵一局长虽说语气严厉,但话却说得很委婉。他知道以他们的身份,有些话根本不需要明说,只要点到为止就行了,他相信他们应该明白。

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调研员当然明白,赵一局长这是在责怪他们,责怪他们没有掌控好方丽红草拟的报告,责怪他们没有准确把握把其中隐藏的问题。

接着,赵一局长话锋一转,语气又慢慢缓和起来:“马处,我把江南局的财务管理工作交给你,我还是很放心的。张调,你们各有所长,要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遇事要多商量,多沟通,防止再发生类似问题。”

赵一局长中隐晦地点出,马建设与张晗瑛二人,虽说都是处长干部,但财务处是马建设处长负责;张晗瑛调研员虽说有自己的特长,但财务管理工作还是应该多与马建设处长沟通商量。

最后,赵一局长说道:“当然,方丽红的积极性值得肯定,但有些政策没有吃透;龚仲虽说看问题偏激,但有些说法还是有道理的。你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一起努力把我们江南局财务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第一百八十九章 终审判决

看着马建设与张晗瑛离去的背影,赵一局长的脸又慢慢阴沉下来。他刚刚没有严厉批评他们二人,只是不想把这件事情搞大。

因为这件事情搞大了,可能要涉及到正气大厦开发问题。对于这个早已淡化的问题,赵一局长无论如何都不希望再提起。

但这件事情的是是非非,赵一局长心中非常清楚。

张晗瑛、方丽红二人想邀功,却对政策把握不透;马建设是财务处长,却没有把财务处的工作掌握到位;洪继宗副局长不了解情况,轻易作出决定。

只有龚仲把问题看得明,政策把握得准,更敢于直接报告局领导。龚仲的人品能力没说的,只可惜陷入到了黑山案件中。

想到龚仲,赵一局长很自然就想到了树大明等人搞出来的黑山案件,害得他被总局领导批评,给他政治上抹上了一个污点。

想到这里,赵一局长刚刚对龚仲产生的一丝好感很快又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心里留下来的只有恨,恨龚仲没有及时报告。

经过慎重考虑,赵一局长最后没有找洪继宗副局长,但他把这件事情牢牢地记下来了,牢牢地记在了他内心深处。

从赵一局长办公室出来后,马建设处长与张晗瑛调研员礼节性招呼后,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张晗瑛调研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立即把方丽红叫来,生气地对她说道:“龚仲向赵一局长打了我们的小报告。”

首节上一节128/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