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第11节

知道覃军心里的这些花花猫猫,尽管龚仲内心也对董昕这种明显的不公正有异议,但他却不会为此事去找董昕申诉。毕竟这是自己个人的私事,为私事去找领导的麻烦,龚仲以前没有做过,现在也不会做,将来更不会做。更何况要了这几百元发不了财,没有这几百元也不会饿死。公道自在人心,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事实确实如此,董昕这种明显厚此薄彼,搞小集团利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风气。尽管董昕有工作能力,也很会拍领导的马屁,但最后迫于群众的压力,以赵一局长为首的局党组,几年后不得不将董昕调离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

办公室就是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中心内部一个清水衙门。而其他部门,包括物业公司、车辆管理科、供应管理科等,多少都有一些利益在内。而且,与其他部门相比,办公室不但没有任何好处,事情还特别多,特别杂,很多事都是临时性的,不是自己能预计到的。这不,龚仲刚刚坐下来,桌上的电话响了,电话里传来了董昕的声音:“龚主任吧,请你立即到我办公室来。”

“龚主任,现在中心的各项工作已基本走上了正轨,制度建设已基本完成。但消防监控室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你辛苦一下,负责草拟一个管理制度,把这一块好好地完善一下。”龚仲走进董昕副主任的办公室后,他问了龚仲近期工作的一些情况后,就开始吩咐龚仲这项工作。

大家都知道,制度是规范管理的依据,是某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对这项工作方方面面的性规范性文件。要制订出这个制度,必须对这项工作有很深入的了解,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要求。不是想当然,或简单地去问一下,就能写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并有指导意义的制度的。

“消防监控室的管理制度?董主任,这个制度我只怕写不好。消防监控室属于物业公司管理的,有什么管理要求,具体怎么管理,我都不知道啊!只怕写不出符合实际情况,有指导性意义的管理制度。”龚仲不能明确拒绝领导的指示,只得从另一个侧面进行婉拒。

“不知道情况可去了解嘛。龚主任,工作要主动点,要虚心点。监控室应该怎么管理,你平时没有接触,但可去请教一下别人。难道我们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还没有不知道应该怎么管理的人?”董昕副主任有点不高兴了,感觉龚仲老是与他过不去,安排的事总是有自己的理由,为什么不能无条件地痛快地接受呢。

“这不是主动不主动的问题,董主任。”龚仲也有点不高兴了,因为董昕所谓的“规范管理”,要求中心所有文件都以办公室名义统一对外办理,这段时间来,龚仲不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为这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而闹出了不少笑话。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应该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消防监控室归物业公司管理,所有的工作人员也是物业公司的。平时怎么管理的,应该怎么管理,他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写这个制度最合适,最有发言权。如果要我写,可能只能写出一些外表的东西,还有可能牛头不对马嘴。”龚仲很诚恳地说道。

“龚主任,难道我这个主任还没有权力安排你做事?”董昕不禁发起了火来,“龚仲,我提醒你一下,我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主任,你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办公室主任。我是你的领导,你是我的下属,我有权力安排你做任何事情。”

“你是领导,是有权力安排我做任何工作。但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职责,都应该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负责。消防监控室是物业公司的,我是办公室的,为什么要我去帮他们做事?”龚仲感觉不理解。

“要是给他们帮忙还说得过去,但帮忙也有次数嘛,要别人帮忙他们也总要有自己的原因吧!”龚仲这段时间来,为了董昕所谓的“规范管理”,委曲求全,受了不少气。现在见到董昕副主任又以权压自己,将明明是物业公司的工作,强行安排自己做,不禁有些失控了。

“你这是什么态度?真是怪事,我是领导,还没有权力安排你做这事?这事就这么定了,本月内要交初稿。”最后,董昕副主任态度非常严肃,语气非常严厉,没有给龚仲任何商量的余地。

“董主任,我从来没有拒绝过领导安排的工作。我只是感觉自己对那块工作不了解,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如果你一定要我写,我尽自己的能力写就是了。只是要先申明一点,如果写得不好,还要请领导多多指教。”龚仲也冷静下来了,如果董主任一定要自己写,他还真没办法不写。这不是原则性问题,就是反映到局领导那里也没有什么结果。

“那就这样定了。龚主任,我的能力可能是有限,但我不会带着你们去犯罪。你先找马志兵了解一下情况,再到网上查一下。写得不好没关系,可以一起修改嘛。”董昕看到龚仲态度有所转变,语气也缓和了一下。但他并不是认为自己错了,而是认为龚仲的态度有问题,并用树大明犯罪的事实,点了一下龚仲的死穴。

机关就是这样,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在强权面前,你没有能力改变,就只有老老实实服从。就拿消防监控室的管理制度来说,不管从哪方面说,这都是物业公司的工作,怎么管理也是物业公司的工作。但当领导安排你做时,就是你的工作了。官字头上二个口,正说反说都是有道理的。

第二十二章 规范管理(4)

机关里有一句俗话,那就是能者多劳。龚仲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能者”,不管到哪里,都有做不完的事。以前的办公室主任,相对而言,要比龚仲轻松多了。他不要负责财务管理,也不负责对外统一发文工作。他比龚仲舒服多了,人缘关系也好多了,工作更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最关键的是因为他不管财,不会影响别人的经济利益。

龚仲来了以后,除办公室主任的职责外,还要负责财务管理,现在又增加了统一对外发文工作。这样一来,龚仲工作上就辛苦多了。但在机关里,你价值的体现与你工作量的多少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你做得多,你工作辛苦,但领导不一定肯定你,职工也不一定认可你,你也不一定能进步。

俗话说,做得越多,问题越多;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保证你没有任何问题。龚仲就是这样,一年辛苦到头,就是一个先进都评不上。因为在机关里,如果你不能得到领导的欣赏,那么评先进时就会完全凭职工的投票来决定。而在这个势利、不懂感恩、完全凭个人喜好断是非的年代,龚仲这个因财务把关而得罪了不少人财务管理者,他又怎么能够得到大家的投票肯定呢?

这不,为了工程成本核算的事,为了有偿服务提成的事,龚仲把物业公司的人得罪了;为了汽车路桥费的事,为了汽车加油的事,龚仲把车辆管理科的人得罪了;更为严重的是,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支出,反对小集团利益,龚仲多次与董昕副主任发生冲突,把自己的直接领导也得罪了。

就是自己办公室的同志,龚仲虽说很关照他们,在工作中考虑他们的多,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强迫别人做什么事,有时甚至还帮他们做一些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性工作。但是,办公室不象其他科室,除了正常的工资福利外,还有一定的额外小收入。为此,办公室的其他同志,也有意无意中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在龚仲的身上,认为龚仲没有想办法为他们搞点小钱用。

在当今这个非常现实的社会眼里,“正义”二个字是怎么写的,其真正的涵义是什么,很多人早就忘记了。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金钱,只有利益。哪个给他好处,他就跟哪个走;哪个给他好处,要他做什么都行;哪个给他好处,他可以做你儿子,甚至做你孙子。

现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也与其他很多机关单位一样,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玩的人玩得要死,忙的人忙得要死命;玩得要死的人没有问题,他们还常常指责做得要死的人这有问题那也有问题;忙要死要的人没有成绩,他们常常还要被玩得死要的人说这说那。

玩得要死的人,每天一杯茶,上上网,看看新闻,炒炒股票,议论天下事,日子过得很滋润,也没有什么问题能给别人说;忙得要死的人,有做不完的事,这件事没完,那件又来了,没有时间看新闻,没有精力议是非,也没有闲心炒股票,还要小心工作中千万别出差错。可是,走多了夜路总会碰到鬼的,事情做多了哪能没有错呢?只有什么也不做,才不会发生差错。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董昕以副主任的身份,主持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就快一年了。什么时候能丢掉头上这个讨厌的让人尴尬的“副”字,已成为他现在最大的心病。而要摘掉这个“帽子”,董昕知道这必须要得到局党组的认可。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按部就班把工作做好,那肯定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别人也可以这样做,局党组为什么要欣赏你?为什么要提拔你?

但在机关正常的工作中,要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如果搞得不好,不但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对自己的仕途不利。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董昕在工作之余,时时刻刻都在考虑这个问题。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是把中心的工作搞点新样出来,二是为局领导提供“人性化”服务。于是才有了“新官上任”的那些举措,也才有了“慷公之慨”,将江南局副巡以上干部的私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却说这一天,董昕副主任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在网上随意地浏览着网页。突然发现了一则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的报道,事后经交警分析原因,是没有按时给车辆做保养所致。看到这里,董昕副主任突然心中一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是江南正气管理局车辆管理的主管部门,不但负责中心几十辆车的使用管理,还对全系统车辆管理具有指导、监督职责。

但董昕副主任上任以来,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内部管理这块上,对系统下面各单位各部门的车辆管理,还没有来得及问津。如果下面发生了交通事故,虽说追究不到自己的头上,但自己却可以借这块工作做些文章。如果搞得好,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威信,引起局党组的关注。还可从中得到适当的好处,就如自己扶持局领导一样,享受下级对上级不一般的服务。

机关里就是这样,上面来检查工作,下面的人肯定象接待亲爹一样。不,比对待亲爹还要不一样,吃的玩的肯定少不了,走时还要送上不菲的礼物。所以很多单位很多领导,都喜欢到下面去搞检查。表面上是下去检查工作,实质上是到下面吃喝玩乐。

而下面的人,也衷心希望上面的领导来检查。因在迎接这些检查中,下面的人将得到与上面领导直接服务的机会。如果服务得领导满意,那将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得到提拔或调到上级工作。虽说这些服务工作,最后肯定要花费不菲的费用,但那与自己没有关系,因所有的支出都是单位上的。

所以在机关里,不管是上级,还是下级,都热衷于检查。也正因为如此,检查就成了机关里必不可少的工作,成了正常化常规化的工作。不管是检查者还是被检查者,都可从这些检查中捞到自己的好处,达到自己各自的目的。反正最后损失的只是单位,得到好处的却是个人。这种现象,在机关里有一个非常正规的名字,叫做“转移支出”。也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将单位的资金转移到个人的口袋里。

不说这些题外话,却说董昕很快就拿定主意,决定在全省系统范围内开展一次车辆安全管理检查工作。这是名正言顺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董昕立即将自己的初步想法与思路报告给了分管局领导洪继宗副局长。洪副局长听后指示道:“安全生产无小事,你的思路很好,我原则上同意。请你先拿出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以局名义在OA自动化办公系统上发正式通知,然后再正式开展检查工作。”

理所当然,这个实施方案的草拟工作,又没有任何悬念地落在龚仲的头上。龚仲问道:“董主任,车辆管理工作我不是很熟悉,要检查一些什么项目,请问领导有什么具体指示没有?”正式草拟方案前,先将领导的意图摸清楚,这样有利于少走弯路,草拟出来的材料也最大限度地符合领导的意图,这是龚仲多年从事办公室工作摸索出来的经验。

董昕副主任听到龚仲这样问他,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不熟悉车辆管理工作不要紧,你可与诸葛伟科长商量商量。我没有什么具体指示,先把方案初稿拿出来再说。”龚仲听到董主任这样说道,知道他现在也没有具体的方案,说道:“那我就先拿出方案草稿,到时请领导再指正。”

回到办公室后,立即开始思考起来,怎么开展检查工作。他虽说现在不负责车辆管理,但以前路瑶主任负责时,他也曾负责过车辆管理工作。对这次检查方案,心中很快就有了一个基本轮廓。但为了确保草拟出来的方案,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他还是决定先征求一下车辆管理科诸葛伟科长的意见。刚刚董昕副主任安排工作时,也有这方面的指示。

听了龚仲的来意后,诸葛伟科长说道:“龚主任,真的不好意思。我们只管开车,其他管理什么的我不懂。再说这次准备开展车辆安全检查工作,我事先没有听到任何消息。董主任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也不知道要检查一些什么。”就这样,龚仲没有从诸葛伟科长那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诸葛伟可以这样推脱,但龚仲不行。他毕竟接到了任务,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肯定是不行的。对于工作上的事,龚仲从来不会应付,这也不是他的风格。

其实去诸葛伟那里之前,龚仲也没有希望他能帮助自己什么,提出什么好的建议。诸葛伟的为人,江南局的普通干部职工都知道。他以前是局领导的司机,后被提拔为车辆管理科科长。由于长期工作在领导身边,不但是领导的亲信,也见怪了一些官场的逢迎拍马,养成了一种势利的品性。在领导面前,他就是一条哈巴狗;在普通干部职工面前,他就趾高气扬。对他没有利用价值,他是不会用心对待的;没有利益的事,他是不会做的;普通干部职工的事,他是不会帮的。

第二十三章 规范管理(5)

龚仲没有计较诸葛伟什么,早就习惯了他的这种风格与人品。本来按正常情况,这个方案应该由车辆管理科诸葛伟科长草拟。龚仲作为办公室主任,最多从公文格式、文字方面把把关。至于检查的内容,应该由诸葛伟科长拿出来。因他是平时就是负责这块工作的,知道哪里存在问题,明白哪个环节最关键,应该怎么进行整改,制定出来的方案最有说服力。

但现在因为董昕的这种管理思路,加上诸葛伟的这种品性与处事方法,龚仲制定这个方案时就有些为难了。龚仲平时没有负责这项工作,对车辆管理是典型的一知半解,董昕副主任没有具体的指示,诸葛伟科长又装迷糊不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龚仲这外行制定出来的检查方案,就难免有些想当然了,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回到办公室后,龚仲就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对车辆管理工作的了结,以及平时观察到的问题,草拟出了一个初步方案。他将此次检查的内容界定为四个方面,包括制度建设与执行、车辆使用与管理、车辆维修与保养、油料消耗等,每个方面制定了五个具体的检查指标。然后设置了一张检查表格,将这四个方面二十个指标,全部设置在一张表格表格上方便操作。

龚仲将初步方案送给董昕副主任后,他象征性地做了几处小的修改,然后就指示龚仲立即在局自动化办公系统上发通知。龚仲则按行文规定,很快就草拟了一个通知,并将表格作为附件上传了。为了方便联系,龚仲在通知中特意留下了车辆管理科诸葛伟的联系电话与报送材料的电子邮箱。这是惯例,也是为了方便各单位各部门自查时咨询情况。

通知发出后不久,龚仲的电话就不断响起来,系统内一些下属单位、部门车辆负责人员,不是询问什么时候去他们单位检查,就是问表格怎么填,材料怎么报,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还有的私下询问是不是局党组有什么特殊动作。龚仲没有办法,只得放下手上的工作,不厌其烦地解释。有些涉及到车辆专业知识,他解释不了的,就请他们打车管科诸葛伟科长的电话。

后来,龚仲还要负责转发邮件,将各下面各单位上报的邮件,转发给车辆管理科诸葛伟科长。当然,也有一些单位按通知要求,将邮件直接发送到了诸葛伟那里。这天,诸葛伟科长找到龚仲,问道:“龚主任,规定的自查上报时间到了,但还有一些单位没有按时报来,这是怎么回事?”

现在龚仲听到诸葛伟科长这样理所当然地问自己,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本来按照工作职责与常规,这件工作是以车辆管理科牵头,龚仲从侧面配合一下。但因为董昕的管理思路问题,龚仲不仅独立帮他们草拟了检查方案,下发了通知,还负责进行了答疑,将下面上报的材料转发给诸葛伟。现在还有单位没有报送,诸葛伟完全可能直接找对方,根本没有任何理由来问龚仲。

虽说诸葛伟科长问得莫明其妙,对于这件工作中,龚仲给他的帮助不领情,但龚仲却不能生气。他微笑着回答道:“诸葛科长,车辆安全检查是以你们车管科为主,我们办公室只是从文字方面配合一下。还有哪些单位没有提出来,你们可以打电话催一下。”

就这样,为了这次车辆安全检查,龚仲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有时还因为涉及一些具体问题,因龚仲平时没有负责车辆管理,就不敢凭想当然轻易回答,还因此搞得有些人不痛快。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龚仲的工作效率,也无形中增加了他的工作量,还给某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会,无形中对龚仲个人形成了不好的印象。

按正常情况,这些“伤害”龚仲的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仅仅是因为董昕一句“统一对外”而让龚仲无可奈何。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有六个部门三十多干部职工,如果每个月每个部门出一个材料,龚仲无形中就要增加六个材料的工作。龚仲不知道董昕为什么坚决要求他这样做,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保证公文质量,完全可以在自动化办公系统上,材料正式上交前提交龚仲审核就行了,同样可达到这个目的,并不一定只有龚仲亲自草拟才能保证公文质量。

机关里就是这样,并不是你工作能力强,就一定能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肯定;并不是你做得多,就能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肯定;并不是你尽心帮助别人,就一定能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肯定。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扭曲,心灵严重变态一切以利益为目的世界,真正能知道好歹的又能有几人?真正懂得感恩的又能有几人?真正能公正对待他人的又能有几人?

根据董昕副主任的安排,车辆安全检查工作,分二个小组进行,所有工作在半个月内完成。董昕、方文各带一个小组,成员由中心内部四个科室临时抽人组成,但办公室与物业公司不参与此次检查工作。其理由是物业公司对外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到下面去检查名不正言不顺;办公室是中心内部的一个综合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工作,领导不在家时,龚仲还要临时主持工作。

半个月后,车辆安全检查工作结束。根据董昕的安排,所有检查材料最后全部汇集到龚仲那里,由他负责草拟检查总结报告报局党组。龚仲只得加了几个晚班,将检查材料全部清理了一遍。不是很清楚的地方,就询问那些下去检查的人员。然后分类整理,按江南局公文格式,草拟了关于车辆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在报告的最后,龚仲还根据自己想法,结合检查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的整改建议。

此次检查工作,得到了主管局领导洪继宗副局长的肯定。他认为这次检查工作,准备充分,检查方案切实可行,检查人员认真负责,总结报告有根有据,特别是整改意见值得肯定。最后,洪副局长在报告中批示:“整改措施符合实际情况,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请转发到各相关用车部门,认真对照进行整改,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就这样,由董昕策划,龚仲草拟方案,相关人员下去检查,龚仲最后草拟总结报告,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对江南正气管理局系统车辆安全检查工作圆满结束了。只是最后成绩是董昕的,实惠是那些下去检查的人员。而龚仲却躲在后面,默默地做了一个无名英雄,除了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还被某些不明真相的人说他态度不好外,什么也没有得到。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诸葛伟科长,理所当然地承受着龚仲为他的付出,但内心却没有领他的任何情。

首节上一节11/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