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5节

胡林把前任镇长老雷移交的文件资料一一指给闻同,特别把老雷留下的年度工作计划交给他。接下来,他又交给闻同几份资料,都是他亲手整理出来写好的,一是近段时间镇政府主要的工作,分轻重缓急列了张清单,二是镇里各项例行会议安排表,三是县里例行会议安排表。

待胡林离开办公室,闻同坐在椅子上,刚要翻看这些表格和文件资料,略一迟疑又起身推开办公室门。

周广仁已经坐在办公室里,正要点燃一支烟,看到闻同进来,就停了下来,顺手递过来一支烟。

闻同一瞥周广仁的办公室,感觉要比自己的办公室装修得好些,办公桌后面的书架上还排着不少书。他接过周广仁递来的火,点燃烟,吸了一口说道:“周书记,这两天我先熟悉一下工作,过几天准备下各村去跑跑,好有个具体认识,你看行不行?”

“行,我支持你的想法。乡镇是基层,光坐在办公室里肯定不行,实地下去跑跑,了解情况才好开展工作。还有,你是镇长,政府的工作你放手安排,有事我们互相商量。”周广仁已经大致摸清了闻同的来路,对这种镀金干部,他的态度十分艺术。他几十年的机关生涯可不是白混的,何况人家的姿态很低,主动过来找他沟通工作。

回到办公室闻同正在认真翻看胡林交过来的表格和文件资料,门被敲响了,一个黑瘦黑瘦的小个子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闻同站起身,来人赶紧凑过来自我介绍,说是镇规划办公室主任范方明。闻同走过去要给他倒水,范方明连说闻镇别客气,我自己来。闻同还是给他倒上一杯水。

两人坐下来,闻同递给他烟。范方明坚决拒绝,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包玉溪,敬给闻同一支。闻同也就没再客气。

“闻镇长,中午我们规划办请你吃饭,为你接风,就在鄢老三饭馆,已经安排好了。”

闻同本待拒绝,又想到初来乍到,人家一片热情,不好不去。这种请吃请喝是沟通感情,你一回不去,二回推辞,三回拒绝,以后人家吃饭就不敢再喊你了,当着面捧你廉洁奉公,背地里却说你是脱离群众。闻同已经在机关“混”了两年了,也在乡镇村长期调研过多次,这种风气市机关和乡镇村是一样的。

“都有谁?”闻同问道。

“你,周书记,分管的唐副镇长,还有我们办公室三个人。”

闻同就答应下来,范方明说那我十二点整过来喊你。两人扯了几句,闻同见范方明没有要走的意思,知道他大概有什么事要说,就问道:“范主任,有事就不要客气。”

范方明趁机掏出一张单子说:“闻镇,我们规划办是小部门,不象计生办钱多。我们条件艰苦,办公桌椅破旧得很,连个电扇也没有,这鬼天气没电扇在屋里简直呆不下去了。”

闻同接过来,是一张申请更换、添置办公设备的费用单子,两千多块钱。他抬眼看了看范方明,见范方明黑黑干干的脸上渗着汗珠,就笑着说:“范主任,你请我吃饭,又要我掏两千多块钱,是不是鸿门宴啊?”

范方明有些尴尬地笑着说:“不敢不敢,为领导接风我们是诚心诚意的。”

闻同就准备掏笔签了,突然心中一动,发现单子有些破旧,显然放着有些日子了。前任老雷没批,肯定是有原因的,他说道:“范主任,我这是第一天上班,你就跑来要钱,怎么不给我送点钱过来?这样吧,我回头了解一下情况,再给你答复。”

范方明有些不甘心,磨蹭着还想说点什么,又有人敲门了,他才不得不走。来的是计生办的胡萍主任,客套了一番后也要请闻同吃饭,闻同只得答应下来。

闻同刚送走胡萍,还没顾上喝口水,又进来一个女人,不到三十岁,一副干练泼辣模样。她一进来就大着嗓门说:“闻镇,我是经贸办的马凤玲,中午请你吃饭。这是我们经贸办全体人员的一致决定,请你务必赏光!”

闻同莫名地对这位女下属心生好感,半开玩笑地说道:“马主任,你来晚了,我已经被人预订了。”

“你是紧俏人物,我们还是来晚了,那改在明天中午吧?”

“明天再说吧。我说马大主任,你不能把我变成吃喝镇长吧?”

“镇长也要吃饭,不吃饭怎么工作?边吃喝边谈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嘛!”

“我党还有这个优良作风?你真是善于发扬光大!”这个女人口无遮拦,还真是能缠,闻同只得举手认输,答应明天中午去吃饭。他没有放马凤玲走,问道:“马主任,你是负责经济和贸易的,给我介绍一下镇里的经济情况。”

见新来的镇长向自己了解工作,马凤玲不再开玩笑,认真起来,说道:“闻镇,我们镇经济十分落后,基本只有第一产业,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并不发达。几家小商店和小饭馆勉强算是第三产业,工矿业基本为零,手工业只是零星的农户自产自销。唯一的工业企业杳踪机械厂还是军工企业,不归地方管。不瞒你说,我们经贸办也就是个空头衙门,摆设。”

闻同笑道:“你的意思是说,经贸办可以撤销了?”

马凤玲大笑起来,说道:“还真可以撤销,撤销后我就到党政办给你当副主任。”

闻同打住这个话题,不再开玩笑。他没想到全县第一大镇的经济如此贫瘠,尽管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还是出乎意料,不禁有些发起呆来。

没想到打击还没完,马凤玲接着说:“杳踪机械厂是‘进山进洞’时搬进三线的军工企业,早几年就说要搬走,没想到今年真的搬走了。我前天去看了看,军品生产车间已经整体搬去了邻省省城定府,现在只剩下民品生产分厂。民品分厂产品不合格,机械厂上级单位不肯接收,变卖又没人接手,卖废品又可惜,所以拖到现在还扔在那儿。”

闻同哭笑不得,问道:“就没有别的发展机会?”

“前些年倒是有几个厂子,都是集体办的,铸造厂,食品厂,早已经黄了,连个废铁也找不见了。不过厂房还在,被村民堆着柴禾稻草什么的。”马凤玲说。

第7章 杳踪四宝

“这地方都是山,有没有什么矿藏?”闻同不甘心地问。

“矿藏?”马凤玲想了一下说,“原来市里地质队来勘查过,说是有铜矿。那一阵搞得挺热闹,电视台还来采访过。后来请来省里地质大队复勘,最后说铜含量偏低,不具备开采价值,空欢喜一场。不过我听人说,省地质大队复勘时,好象说我们这里有煤矿。详细情况就不太清楚了,什么都没经过镇里,没留下任何资料。”

“这样,你把这个煤矿的事了解清楚,下午三点来找我。”闻同顺手在工作备忘录上记了一笔。

“其实……”马凤玲欲言又止。

“你说。”

马凤玲说:“闻镇,就是有煤矿也不会是什么大矿,我们这里不比北方。再说,煤矿是有限资源,开采一点少一点,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看到闻同鼓励的眼神,马凤玲想了想继续说道:“我觉得还是应该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种养业,还有相关加工业,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说完她就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这些做什么?说了有用么?这几年自己说了不少,可根本没人理会,有人采纳那么一两点也不是自己的本意。现在市里、县里的干部只关心上面领导看得着、见效快的东西,什么可持续发展,他们只在报告里喊喊,实际中是毫无兴趣的。这新来的镇长是个下派的镀金干部,更不会关心什么可持续发展了,自己真是瞎费话。

闻同没想到这个泼辣干练的女子还有这个心思,见识不凡,就说道:“那就请你说说,有什么地方特色种养业?”

马凤玲很容易就受到鼓舞,刚刚还沮丧,马上就兴奋了,说道:“要说我们杳踪镇最有名的特产,就是‘杳踪三宝’,山药,猕猴桃和红辣椒,这些东西是真好。我是土生土长的杳踪人,我们镇的人到外地走亲访友都带着这些东西,人家喜欢得不得了呢。每年县里、边湖、江映,都有不少单位开着车到农民家里收购,回去当职工福利发。”

猕猴桃已经上市了,闻同昨天在鄢老三饭馆就品尝过。鄢老三老婆把刚采摘的鲜果擦去果面的细毛,个挨个垒放在粗糙的土陶罐里,罐口封上泥。土罐闷上四五天后,果实通体柔软,飘着一股浓郁的果香,剥去果皮即可食用,入口软而多*汁,又甜又酸,令人叫绝。

红辣椒更是过瘾,色泽天然鲜红,果肉厚薄和水分含量适中,辣味浓烈、纯正而香醇,闻同吃得满头大汗,痛快之极。

胡林告诉他,当地红辣椒主要有两种,桌上吃的主要是鲜食红辣椒,用来炒菜时配菜,形体大小适中,不算太辣。另一种是酱用或晒干菜用的,形体细长,颜色更鲜艳,辣度高,水分、色泽更高,果肉特别厚。

闻同格外留意胡林的介绍,让他意外的是,这两个品种都是县农科所在老品种基础上改良出来的新品。

“原来这些是‘三宝’,果然名不虚传。”闻同问道,“农民种的多不多?”

马凤玲回答说:“种得不算多,主要是零星的自发种植。红辣椒主要是山区的农民在旱地里种,卖几个钱到山下买粮食。山区粮田面积不足。猕猴桃种的人多些,种植大户也有几个,不过大多数农户还是图个自家吃,换个零用钱。山药也是一样,不成规模。”

“我在边湖的时候吃过山药,那东西有点土腥味,不过据说营养特别丰富。这样,马主任,请你帮我准备‘三宝’的资料,还有蕨菜——似乎可以叫‘四宝’吧?回头我和钱镇长、李镇长说一声。”闻同看到门缝外不时有人影闪过,知道都是找自己的。

副镇长李远红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让马凤玲准备资料,不和他说一声马凤玲办不了事的。另一位副镇长钱广财分管经贸和财政,是经贸办的分管镇领导。

马凤玲刚离开,接连又进来几个请闻同吃饭的站所办领导。闻同拒绝不得,只得一一先应着,打的是到时再说的主意。

下午三点整马凤玲给闻同送来了整理的资料。煤矿是前几年省地质大队复勘铜矿时意外发现的,勘查报告已经移交给了边湖市地质队。马凤玲打电话到边湖地质队,已经找不到当时的经办人,现在没人知道这件事。她从县煤炭工业局打听到的情况是煤矿储量不大,发热量较低,不具备开采价值。关于“三宝”和蕨菜的资料她收集的不多,却非常精炼,一些重点内容还用铅笔作了标记。

闻同听完汇报,没有作声,一脸的失望。

第一天的工作不算忙碌,政府这边的副职们没人主动过来汇报工作,闻同暂时也没找他们。晚上赴计生办的宴请,他坚持没有多喝酒。回到宿舍他用凉水洗了把脸,感觉精力格外充沛,点燃一支烟,从行李包里翻出书看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5/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