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82节

联系近期省领导们的言行,大家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个“一小部分高级领导干部”不是旁人,就是一再高调宣称要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代理省长卞子庄。

杨心民是有名的“科技书记”,他坚持要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他不遗余力地推动下,两大规划获得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已经在全省大力推进实施,上上下下已经初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合力。

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试图另辟蹊径,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在他心里,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只能按照他所预设的轨道前进,绝不能偏离。

他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阐释这个问题,是非常高明的,这是中央精神,谁能反对?谁又敢反对?

接下来的人事安排,杨心民挟适才余威轻而易举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受到重压的卞子庄理智地保持沉默,没提出任何异议。

会议决定,原省建设厅厅长老汪任省人大法工委主任,常务副厅长济安春接任厅长,王峰任副厅长,桂大英任苍茅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莫市长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由倪正林临时主持市政府工作。

莫市长调走后,在新市长未定的情况下,最有力的竞争者温健祺没能如愿上位,而另一有力竞争者常务副市长苗长刚也没能获命主持工作,这让市长人选变得愈发扑朔迷离,留下巨大的悬念。

杨心民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边湖人事安排作出决定,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涉及调整的人员比较多,牵涉面比较大,出于谨慎考虑,他决定往后拖一拖。

边湖这次不但市长空缺,还有即将挂职期满的尉平畴留下的文教卫副市长空缺,以及因年龄到线即将退居二线的蒲长青留下的宣传部长空缺。

另外,如果是温健祺或苗长刚上位,还会再留下一个空缺。一次四个实职市领导,其中包括三个市委常委,这是非常重大的人事变动,不能不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为了在人事决定时最大程度地贯彻自己的意志,他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造势——充分营造有利于其个人权威的“势”。

当晚,济安春宴请在其升迁中起了关键性作用的闻同和省人大法工委主任老汪。一般情况下一把手和二把手水火难容,但老汪却处好了和济安春的关系,成功地将其培养为接班人,这不能不说他肚量过人,实在是一宗了不得的本事。

同时,这同样也说明了济安春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深明进退屈伸之道。与他们情况相类似的,还有闻同和杭光城,两人关系也罕见地融洽。

“汪厅长,和你搭班子,配合你工作,我十分愉快,毕生难忘!多余的话我不说,敬你三个!”济安春端起酒站着,郑而重之地道。

第686章 冰释前嫌

老汪也站起身,颇为动情地道:“安春,我们不是外人,一起共事十多年,相互知根知底,虽然压力很大,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带领同志们走好。”

在厅长人选上,分管领导沙建洲属意王峰,而济安春却把王峰挤掉,他日后面临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济安春道:“我记得你和我说过,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团结,不掺合,不妥协,我记得很牢固!”

老汪笑着对闻同道:“安春看得很清楚,他还有很大的年龄优势,不会停留在这一步,还有上升空间。”

三杯过后,济安春再次站起身,举杯对闻同道:“闻主任,我们是老相识,但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不多。我记得那年把杳踪镇列为挂钩扶贫点时,汪厅长对我说,这个小伙子了不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事实证明,潜龙在渊,腾必九天!我济安春也是个有些骄傲的人,几十年来心服的人不多,但对你,我是心悦诚服!我想说,感谢,万分感谢!”

闻同站起身,笑道:“酒我喝了,高帽子就别戴了!”

老汪哈哈大笑,道:“不能说是戴高帽子,老实说,我也服你,确实服气。”

等他们同样连干三杯,老汪道:“杨书记和我谈话时,跟我说,人退到了人大,心不能退,不要有养老的消极想法,要向黎副主任学习。他要求我密切配合你们计委和省政府,尽快完成两大规划各项配套法规的立法工作。听到他的殷切希望,我是热血沸腾,又找到了年轻时候的感觉,一定要配合你尽快完成这项宏伟的目标!”

杨心民之所以把老汪安排到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任主任,相当程度上就是考虑到他和闻同的良好关系,希望他能全力配合省计委牵头组织的两大规划配套法规立法工作。

济安春道:“杨书记匠心高妙,令人钦服,在他领导下工作,痛快!”

次日是周五,上午上班时,闻同犹豫着要不要给莫市长打个电话,话别一下,但考虑再三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在望水县工作时,莫市长对他不冷不热,二人关系一直很僵,这在边湖官场是公开的秘密。后来闻同调到省计委工作,情况才慢慢改变了些。

没想到,中午吃饭前,单荣国来找他,向他转达莫市长的约请:“闻主任,莫副秘书长刚打来电话,委托我转告你,他准备来江映请你吃顿饭。”

闻同大感意外,不由暗责自己小肚鸡肠,这个时候还计较前嫌,不肯主动约他。表面上老莫被调到省政府任副秘书长,但实际上他已经接到了省委组织部的正式通知,将到党校学习一年。

谁都知道,他这一走就是永远告别云缈省,从党校结业后就将追随老领导马省长也即马书记到外省任职,也就是闻同家乡省份。

“哪能麻烦他来江映,我去边湖请他,就今晚,要不你也一起?”闻同说道。

单荣国没推辞,道:“好,我来安排。”

单荣国把饭局安排在虚湖边一家小饭店,为的是不想引人注目。这家小饭店很不起眼,但菜却非常有特色,尤其清蒸鲥鱼,是从湖里打捞上来的野生鱼,的的道道的新鲜货。

平时来这里吃饭的多数是游客和普通市民,要不就是一些基层干部,当几人进店时老板一下子傻了,这不是电视里的莫市长和闻同吗?

“莫……莫市长,您好,闻主任,您好,各位领导好,各位领……”老板一时都结巴了。

老莫的秘书打断道:“有没有安静房间?”

老板连忙道:“有、有、有,这边请,请!”

天气太炎热,正是虚湖山旅游淡季的时候,又因为饭店位置偏僻,店内客人不多,仅有的三两桌还都在店外露天用餐。

老板把几人让进唯一有空调的雅间,亲自上阵整理桌椅,吩咐服务员换上全新的餐具。

秘书和司机们都自觉地坐到了他处,把他们三人留在雅间。稍稍谦让一番后,老莫坐在了上首,闻同坐在主陪位置,单荣国坐在副陪位置。

尽管这场告别宴双方都有冰释前嫌的意思,但毕竟曾经有过长期的不和,是以席间两人都比较矜持,始终保持着平和淡然的心态,没有刻意去营造气氛。

没多久,大家的话题转到了熟悉的人和事上,老莫并不避讳谈他的继任人选,微笑道:“杨书记问我,对继任人选有什么意见。我说,闻同最合适,不过您已经把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说实在的,他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令人尊敬。云缈人民有他领导,是福气,要不了几年,老百姓就会认识到的。”

马省长在任时,杨心民虽然与之有分歧,但关系总体上还算融洽。尤其对老莫,他在不满中又用其所长,纵使这次也是老莫在老领导的召唤下主动申请调离的,并非被他撤换。

闻同知道他没必要说瞎话卖好,也微笑道:“在部门要简单得多,虽然面对的是全省,但局面没那么复杂,边湖那一大摊子,不是我能驾御的。”

老莫笑了笑,道:“杳踪区划开前,望水县包括流动人口一百多万,就是一个小地级市。乐水大开发配合工作庞大复杂,拆迁、征地、移民,都是最为复杂的工作,你做得滴水不漏,为省市两级分担了很多压力。”

这还是他第一次当面对闻同说这些,倒让闻同十分感动,道:“老单知道的,这些事主要还是靠省市支持,靠班子群策群力,个人力量总是有限的。”

单荣国有些失神,道:“那时候同心协力,上下一心,各乡镇积级主动,你追我赶,热火朝天,想想真怀念!”

老莫道:“计委现在也不错,面貌一新,地市反应很好。望水这八九年培养了很多人才,马凤玲,杜子坤,牛佑才,胡林,盖如东,李刚强,何静真,都是非常不错的干部。尤其马凤玲和杜子坤,得到大家公认。这次调整,马凤玲应该有一席之地,边湖非常需要她。”

第687章 占据思想高地

脱离了这个圈子,莫市长不再有那么多顾忌,评说起来十分随意。

按杨心民和欧阳索宏的设想,由温健祺任市长,苗长刚任党群副书记,马凤玲任常务副市长兼杳踪区区委书记。

但这是高度机密,闻同也仅仅听欧阳索宏提过要起用马凤玲,其他并不知情。

老莫说提拔马凤玲,可不是他知道内情,而纯粹是个人猜测。这也从侧面说明马凤玲的人望很高,已经得到公认。

首节上一节48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