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30节

闻同依旧是一副微笑的表情,道:“关于边七公路,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鱼副主任调阅材料,我就不占用宝贵的会议时间了。”

杭光城表情始终如一,这时出言道:“我同意油茶办和农经处的建议。”

接着,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表态同意,会议在不尴不尬中继续进行。

会后,闻同一回到办公室,黎小玉就敲门进来了。她先帮闻同倒上水,坐下后道:“江映空港工业园的老郑又催了一次,很想请您过去看看。”

江映空港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老郑听到传言后,想趁闻同还在,抓住机会钻他调离前的人情空子把项目给批下来。

对他的心思,闻同自然清楚,道:“最近没空,得去杳踪工业园,还有其他许多安排。他们的报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和我去不去没关系。”

老郑是她爸爸的老部下,听闻同暗示同意批复报请,她立即道:“好,我回他的话。”

稍稍犹豫了一下,她接着道:“闻副主任,向您汇报个事,我听到些话,有人在暗中向中层干部吹风,说什么大家要看清风向,省委组织部来考察时,要齐心协力团结起来支持老人,只有老人大家才了解,才符合大家的利益,甚至公开提到具体名字。这不是我嘴长,实在是看不下去,简直是跳梁小丑!”

这事周先昊已经委婉地向闻同反映过,连周先昊都知道了,可见已经不是什么“暗中”,而是已经半公开化了。

黎小玉的爸爸省人大黎副主任在苍茅市任市委书记时,大力发展当地油茶产业,植下了不少油茶。

可惜人走政息,接任的柏林泉另起炉灶重开张,又搞起了山莓和猕桃桃,这导致黎副主任种下的油茶不少沦为低产低质园。

闻同知道,黎小玉之所以不顾嫌疑来向他汇报这事,是因为他不但在全省层面大力推动油茶产业化发展,还把茶花县列在四个示范县的第一位,这些等于是间接承认了她爸爸黎副主任在苍茅市时的执政成果,对此她自然心存感激。

闻同微微一笑,道:“谢谢你的关心。”

下班前,闻同亲自到杭光城办公室,道:“杭主任,找你谈点事。”

杭光城没想到他直接找到自己办公室,连忙站起身道:“你也是,有事打电话给我,或者让人喊一声,该我过去的,你这不是让我难做人嘛!快请坐,请坐!”

闻同一笑,道:“一样,是这样的,我明天去杳踪区,就请你操心一下大盘子工作。”

杭光城可不傻,说道:“你又不是出国,不就一天两天的事吗,哪用得着这样。”

闻同接过他递来的烟,笑道:“人不在就不能大意,总需要一个揽总的,不能把工作耽误了。”

第608章 传言如风

杭光城道:“那好,我就帮你收文件,接电话,急事联系你请示,不急就先放着,等你回来。”

等他离开后,杭光城坐在椅子上发起呆来,香烟点了一支又一支。

这人真是怪物,如此年纪轻轻,却城府深得让人害怕,连老鱼那么张狂的挑衅,他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他今天要是在会上和老鱼吵起来,老鱼倒反而得意了,正好趁机落他的脸,让他难堪。

可他愣是无动于衷,这下子倒显得老鱼没风度没品格了,冯庄麓不就张口帮他说话了嘛!

老冯终究是差着一点,要不是心里存着的这点梗直始终丢不开,关键时候管不住自己,他应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估计已经干上一把手了。不过这样的人才值得一交,可以信赖。

回头想想,自己在闻同这个年纪时,还象个愣头青一样,自命不凡,争强好胜,等到过了四十才渐渐明白过来,年轻时的那些斗气纯粹是幼稚无知的表现。

俗话说四十不惑,真是至理名言,人到了四十才基本明白了事理,可他怎么就偏偏是个例外呢?

鱼明檀表面上装得盛气凌人,其实心里大为沮丧。他今天本想搞闻同一下,却没想到到头来弄得自已落了下乘,还生生地吃了冯庄麓一顿憋。

陈照东在时,沙建洲就想把投资处也抓到鱼明檀手里,结果被陈照东给阻止了,他的心愿未能得遂。

后来司庆春任计委主任,他同样没有得逞的可能。

现在司庆春调走了,他就谋划把杭光城和姚迪毅推上去,以换取他们支持鱼明檀同时分管投资处。他清楚得很,如果是闻同当主任,他照样还是没机会。

至于分管副省长欧阳索宏,如果委一把手杭光城、二把手姚迪毅和三把手鱼明檀意见一致,他又能如何?总不能强行干涉吧?

欧阳索宏要强行干涉,用不着他出面,班书记、李副省长就会出面说话。

次日上午,闻同带着单荣国、黎小玉到达杳踪区工业园,调研几家食用油生产企业。

油茶开发属于花金琅的分管范围,接到通知后他也来了。这些食用油生产企业中,有三家是本省民营企业,另外几家都是外省企业入园投资的子公司。

几家企业规模都不太大,最小的一年销售额才八九百万,最大的也才堪堪一个亿,不过他们的业绩都还可以,全部实现了盈利。

总体来看,在主营业务构成上,茶油占到他们销售额的一半多点,另外还有菜籽油、芝麻油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工业园早期的几家企业受惠于真道电气和镇开投这两家企业,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就逐步建立起健康的企业文化,形成了良好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机制。

后来,闻同倡导创立了杳踪论坛,一步步为工业园的企业家和高管们引入国内外高层次的外脑,给大家创造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

可以说,这个交流平台对工业园的企业影响深远,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不断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管理。

在闻同化名“文曈”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群体趋向性开发区文化”,这个成果后来多次被人引用到开发区建设中,不少政府官员作报告时很喜欢引用这个概念,如“塑造开发区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之类。

在调研过程中,闻同意外遇到桂大英,他是来招商的,茶花县正在洽谈中尚未签约的那家企业,就是杳踪区工业园的食用油生产商。

实地调研过后,马凤玲召集各家食用油企业举行茶油产业化发展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企业老总们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现阶段和长远来看,海外市场会持续走好,但国内市场依然狭窄,开拓难度较大,希望政府能出面组织各家企业,统一行动,并适当补助宣传推广费用。

一位老总提出,希望在今年的全国春季糖酒会上,为油茶产业开辟专区,同时媒体宣传上予以配合。

另一位老总则提出,希望管委会出面统筹安排,组织各家企业一起拓展重点市场,可以先从消费观念先进、消费能力强的天都、东洲、南方省等经济发达地区着手,打开缺口,培养中高端消费人群,抢得市场先机。

马凤玲当即表态,管委会可以做这项推动工作,并现场就安排给何静真具体负责。

对他们的意见,闻同非常认可,道:“大家的意见很好,委油茶办要认真采纳,拿出方案,落实下去,尤其是补助宣传推广费用,确有必要。”

桂大英一直想探探闻同的口气,问他是不是真的要去苍茅市任常务副市长,但终是没敢开口。

他一方面希望闻同能过去,这样可以改变苍茅市的力量平衡,推动油茶产业扎扎实实地发展,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走后,省里的政策会推进不力。

他不敢问闻同,就问黎小玉。寻了个机会,他把黎小玉叫到一边,问道:“小玉,闻副主任到苍茅任职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到底是不是真的?”

桂大英是老爹的得力部下,一直往来密切,黎小玉也不隐瞒,道:“我哪知道,反正炒得很厉害,老鱼叫得最欢,十有八九是真的。”

桂大英不甘心地道:“你归他分管,就没听到些什么,或瞧出些什么?”

黎小玉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这种事,他会随便往外说?你说瞧,就他那人,你今天瞧出什么来没有?”

首节上一节430/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