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14节

周先昊端端正正地坐在孙家祥身边的副驾座上,看着车前的道路,目不斜视,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他万万没想到,机遇在不经意间降临了,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突然落到自己这个出身微贱的农家子弟头上。

看着路边不时闪过的无比熟悉的村庄、田野和山丘,他在心里不断地激励自己,我的勤奋没有白白付出,从此以后,我的人生要掀开全新的一页了。

想想那年参加公务员考试时,那些被录取的“同年”中有些人有着很深的家庭背景,当时得知自己被分配到省计委时他们还算亲热。

可没过多久,他们一个个地都被提拨了,有的甚至被提了两次,只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慢慢地,原本还不时联系的他们全都没了声息。

这回自己被选为闻副主任的秘书,那些久未露面的“同年”又都出现了,一个接一个地打来祝贺电话。

看来他们消息确实灵通,对闻副主任的情况了解得不少,不然也不会羡慕得那样。

新车的气味还没有完全去净,闻同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孙家祥略等了会,见周先昊并没有去开他那边的车窗,就伸手把自己这边的车窗打开约一寸宽的缝隙。

这道缝隙不宽也不窄,既能让新鲜空气吹进来,又不会造成小雨丝飘落到闻同身上。

见周先昊如此通达人情,孙家祥暗道小伙子有智慧,比盖亮强多了,懂得不和领导身边的老人抢表现机会。

小盖那是机灵,他这是智慧,还有,小盖更不如他的一是学历,二是稳重,闻副主任看人的本事真是不服不行。

段玉萍和分管市发改委的常务副市长一起,领着一帮人迎到了市界位置,态度之热情让闻同始料不及。

闻同十分客套地说:“王市长、段市长,有劳二位跑这么远,太让我们过意不去了。”

王副市长道:“闻副主任冒雨来帮我们苍茅谋发展,按理我们应该到省城去接的,现在这样已经是失理了,请你不要怪罪才好。”

客套一番后,双方重又上车赶往苍茅市市区。

沿途闻同注意到两边尽是丘陵高山,二者大约各占一半,缓坡上是旱地,山脚下多是水田。

不过通往市区的道路还算可以,双车道柏油公路,路面质量很不错,看情形应该是新修的。

修路绕不开计委,闻同问道:“先昊知道这条路吧?”

周先昊回过头,道:“我了解一些,省委杨书记前年来苍茅视察时决定翻修这条路,今年七月份全线竣工,总投入二点四个亿。苍茅山多地少,人均水田不足两分,还不到平原地区的六分之一,不过这边盛产茶油,总种植面积达到四十万亩,正常年份全年总产量在一百六十万公斤左右,所以当时分管的陈副省长决定还是加大投入,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修建。”

在得知要跟随闻同到苍茅市调研后,周先昊提前做足了功课,但回答时却简洁明了。

关于油茶的这些情况闻同自然比周先昊要清楚,看着窗外,他没再说话。

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油茶树不断地被丢到身后,闻同心里不由得一声叹息,总种植面积四十万亩,就是在正常年份全年总产量也才一百六十万公斤左右,平均亩产才区区的四公斤左右,这完全是人种天养,自生自灭,要改变这种面貌何其之难。

苍茅市市区确实够寒碜,与其说是设区地级市,不如说是大县城,其规划设计和城市面貌比杳踪镇要逊色得多。

柏林泉亲自出面,和闻同等人叙了会话后才离开。

因为通过资料对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闻同就没有接受主人安排的工作汇报,而是要求直接和主管部门以及基层人员座谈,下一线实地调研。

按照双方此前商定的日程,调研组先和市县两级农业局、林业局以及农业、林业科技部门、部分乡镇领导、油茶种植大户举行座谈。

不出所料,座谈会一开始就进入了程式化的框框,大家的发言有如开会时作工作报告,有的人甚至直接拿出稿子来念,搞得闻同啼笑皆非。

可以看出,参加座谈的人事先已经接受过领导谈话,很懂得要说什么,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众人的发言立场不一,角度不同,但动机指向却惊人地一致,那就是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上级投入太少,浓缩为两个字,没钱!

来之前闻同就作过深入的了解,知道苍茅市挪用上级下拨专款尤其是各项涉农专款的情况比较严重,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造林这两大块在内。

应该说,说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并不能完全成立,实际情况并非如大家反映的那么严重。

单荣国就是因为挪用退耕还林款被处理的,所以面对这个问题他颇为尴尬,一时难以开口说话。

闻同的耐心已经到了头,他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晁明华。

晁明华一愣神随即会意过来,挑个话空子道:“听了各位刚才的发言,感觉讲得很深、很透,对我们启发很大。我也来讲几句,大家都知道,省委省政府和委领导以及林业厅领导高瞻远瞩,把我们苍茅市列为重点扶持地区,下辖的两个县也都拟列入省农业‘三大’区域合作组织,这是在宏观方向上对我们苍茅市的重视。刚才大家的发言很深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反映的问题基本集中在经费上。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正在想办法努力争取发展资金,解决大家刚才反映的问题。最后我提一条意见,请大家呢接下来多从实际工作出发,具体谈谈提报到省里的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工作开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比如说,我们目前油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就不是十分理想,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是市场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或者是政策问题,等等。”

第582章 会上冲突

晁明华是地区经济处处长,所以这次闻同也让他跟了来。

尽管他说得委婉,但不满之意溢于言表。现场顿时冷了场,气氛有些尴尬。

王副市长笑了笑,开口道:“晁处长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关于发展油茶的问题,老韩你具体讲一讲。”

老韩是市林科所所长,突然被常务副市长点名让他有些发蒙,足足愣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

他先偷觑了分管副市长段玉萍一眼后,才小心翼翼地道:“关于油茶,我们这个、这个是这么认为的,发展这个产业,困难很大,主要有三点,第一,茶油产量低,良种种植面积很小,所以呢农户就任其自生自灭,不过呢如果通过良种改造,再加精心管理的话产量肯定会——嗯,第二,投资周期太长,前期投入很大,要搞政府就必须大力扶持,因为这个前三年都是不结果的,每亩的投入上千块,直到第四年才少量挂果,第十一年才进入投资回收期;第三,市场不普及,消费者还不大接受,不过这个茶油的确是高品质食用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还含有山茶甙,可以说营养价值极高,而且……”

见他发言前还畏首畏尾地偷看自己一眼,段玉萍差点被他气疯了,心里暗骂道这个糊涂老鬼,一点也不会看事!

王副市长伸手往下压了压,笑着打断他道:“闻副主任的时间很宝贵,你回头详细写一份汇报材料吧,还有没有要发言的?”

气氛又有些冷场,闻同注意到在王副市长身边坐着的那位中年男人脸色不太好,一个人默默地闷头吸烟,一股又一股浓浓的烟雾冲天而起,那架式和陈金光完全有得一拼。

见等了小半分钟还没人说话,单荣国清了清嗓子道:“刚才韩所长讲的情况,我们也认真了解过,委相关部门对全省油茶产区作过深入的调查,我们还和省林业厅、省林科院的同志作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沟通,一致认为不能轻易丢弃这个传统优势产业。眼下虽然普遍低产,普遍粗放管理,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一步步努力把它改造过来,变成可传承的巨大财富。大家都知道,省农业发展方略确定的三大路线中传统农特产就是其中之一,在山区将以发展农特产为主,而且油茶也被列入了省农特产重点发展目录。在这里我不妨告诉大家,根据规划我们将在全省统筹安排油茶产业的发展,大力鼓励传统产区的农户从事这一产业,而且还在酝酿实质性的鼓励政策。”

喝了几口水后单荣国接着道:“至于市场问题,应该说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国内还没有很好地把市场开拓出来,没有做好这个市场。据我所知,杳踪镇工业园几家规模较大的食用油公司就有茶油业务,产品全部出口到美日市场,搞得很不错,利润很可观,他们反馈的国际市场信息很让人乐观。在国际市场精炼油高达六十多一公斤,品质更高的甚至上百元一公斤,如果品质再提高还有望达到二百元一公斤。当然,这里还有个科研和科学管理问题。”

单荣国的话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人在低声地交谈。

段玉萍一皱眉,插话道:“不要开小会,注意听单处长讲话。”

单荣国继续说道:“刚才我说了,我们将在全省统筹安排油茶产业的发展,包括成立省油茶产业协会,加大对省市县三级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举措,因为还在酝酿阶段,所以目前还不方便透露。油茶所产的茶油品质高,远胜于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草本油料作物,可以说它全身都是宝,所以我们确立了‘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发展方针。大家一定要相信,真正好的东西永远不愁没有未来,它肯定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更何况省林科院已经培育出了高产优质品种,有的品种亩产甚至已经高达八九十公斤!”

苍茅盛产茶油,三个县均有大量种植,其中尤以茶花县为甚,但该市报到省计委的农业发展规划中却并未将其列为重点项目,也未将茶花县列入区域合作组织成员向省里申报。

闻同此行下来就是要对此开展调研,搞清楚原因,并引导其修改发展规划,把油茶列入重点发展项目以符合全省的统筹安排。

客不僭主,在这种座谈会上话题不宜过于深入,否则极易让当地政府难堪,造成分歧公开化、尖锐化。

闻同正要出言结束这场座谈会,坐在王副市长身边闷头吸烟的中年男人一挺腰,把手中的烟屁股用力戳到面前的玻璃烟灰缸里,道:“尊敬的闻副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是茶花县的桂大英,有几句话想说一说——”

晁明华低声对闻同道:“是茶花县县委书记。”

闻同心里一阵诧异,事先没邀请县领导呀,怎么回事?而且,堂堂县委书记在,王副市长和段玉萍怎能不介绍一下?

首节上一节414/846下一节尾节目录